微种植劳动教育中进行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2023-09-06赵秀霞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教师应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且可以尝试开发微种植劳动课程,融入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在体验微种植劳动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多样能力,提升发展水平。文章从微种植劳动教育的环境创设、内容设计、活动流程设计和评价机制完善这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进行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微种植劳动;学科融合;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赵秀霞(1980—),女,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说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系统学习之外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要求广大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劳动实践,建构劳动认知,锻炼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微种植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进行生产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1],而小学生往往有着极强的种植兴趣和动手操作欲望,他们十分乐于体验微种植劳动。因此,在实施小学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设计微种植劳动课程。但是,当前部分学校的微种植劳动课程效果不佳,笔者以为原因之一是教师割裂了微种植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借助微种植劳动课程建构多元认知,也无法深切地感受到微种植活动的魅力。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立足微种植劳动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应用多样的策略进行学科融合,促使学生在接受微种植劳动教育的同时,建构多元认知,发展多样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打造适宜的微种植劳动环境
打造适宜的劳动环境是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之一[2]。打造微种植劳动环境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打造微种植劳动环境的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迁移所学其他学科知识,得到更好的锻炼。
比如在带领学生种蔬菜之前,教师可以提出如下任务:“请大家回到家,搜集可以用来做花盆的物品。”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回家搜集合适的物品,如矿泉水瓶、泡沫箱等。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造这些物品。在改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想清楚自己準备制作怎样的花盆,并就此进行改造。此时,教师可以适时融入科学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自制花盆的底部钻小洞,以保障花盆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迁移所学美术知识,装饰自己制作的花盆,或者将其加工为各种造型。在学生制作出花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造教室,将自制花盆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如将矿泉水瓶穿上绳子挂起来,或将泡沫箱摆放到置物架上,营造出和谐的教室环境。
这样的微种植劳动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迁移所学其他学科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己的学习环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会得到锻炼。
二、丰富微种植劳动教育内容
贴近学生学习兴趣的微种植劳动教育内容,会让微种植劳动课程更加高效[3]。在设计微种植劳动课程时,教师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让微种植劳动课程更加有趣,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微种植劳动时感受到更多乐趣。
比如在组织“盲盒里的种子”活动时,考虑到在该活动中学生要认识不同蔬菜的种子,教师可以融入与蔬菜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诗歌,基本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两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认识蔬菜的种子提供帮助,所以在组织“盲盒里的种子”这项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两方面的知识丰富微种植劳动课程的内容。在活动之初,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展示植物传播种子的全过程,再带领学生一起朗诵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回顾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这次微种植劳动课程中,要尝试种植蔬菜,大家对蔬菜的种子有多少了解呢?大家知道小白菜、西红柿等蔬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吗?这些种子会如何发芽呢?请大家结合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谈一谈。”这样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科学知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后,教师可以随即引导学生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微种植劳动的乐趣。
三、组织跨学科微种植劳动
为了让微种植劳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保障,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教师还应该联系学科教学的需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得到多方面的锻炼[4]。
(一)结合微种植劳动组织写作活动
结合微种植劳动组织写作活动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让学生将两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微种植劳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在观察时,学生会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设计微种植劳动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微种植劳动的内容组织写作活动。
比如在组织“趣味水培”活动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家庭种植任务:“请大家回到家后,结合自己此前在学校与教师一同进行水培种植的经验,尝试自制水盆,并在水盆中种植绿豆芽。在种下绿豆芽种子的一周时间里,还请大家每天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并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这一种植和观察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绿豆芽的生长情况,还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这一小任务则可以促使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笔者组织这一活动时,有学生这样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今天是第一天,我把一颗颗穿着绿衣服的豆子泡进水里了。我感觉它们的小芽在伸懒腰,仿佛在喊:‘我要长大,我要长大。下午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阳台,想看到它们的小芽长高。这些种子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可见,在完成这一微种植劳动时,学生也得到了练习写作的机会,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体验微种植劳动的乐趣,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还可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观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二)结合微种植勞动组织数学活动
微种植劳动课程往往包含诸多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组织运算、测量等与数学学科知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微种植劳动的同时,复习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5]。
下面,笔者以组织运算活动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让学生探究数学算理,锻炼运算能力。在组织“盲盒里的种子”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放有不同数量和品种的植物种子的盲盒,然后鼓励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计算盲盒里不同植物种子的数量之和。在学生拿出盲盒里的种子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现在拥有多少颗种子呢?不同植物的种子分别有多少呢?请大家数一数。”在学生数出不同植物种子的颗数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计算本组总共有多少种子。此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计算某两种植物种子的总数。如果学生在计算时遇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种子放在一起再数数,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并据此分析自己在计算时什么地方出错了。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顺其自然地进行运算,巩固相关数学知识,锻炼运算能力。同时,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种植活动的有趣,学生会因此更愿意参与微种植劳动。
(三)结合微种植劳动组织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微种植劳动,也可以让学生将相关科学知识与实际的种植活动联系起来,形成科学的认知。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种植、观察等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讲解相关科学知识;在学生收获种植成果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种植成果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在“真耕实践绣萝生花”主题活动中,学生尝试了种植萝卜,且在一段时间后收获了种植的成果—萝卜。在学生收获种植成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种植成果完成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比如用萝卜做小船,探究与浮力相关的知识。在带领学生制作小船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小船。在笔者组织这一活动时,有学生回顾所学科学知识后,将萝卜的中部挖空做成小船;也有学生将萝卜切片,并插上吸管(吸管不穿过萝卜片)做成小船。在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萝卜小船后,笔者还鼓励他们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
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灵活应用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充分感受到微种植劳动的乐趣。
四、完善微种植劳动课程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微种植劳动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种植时没有做好的地方,而且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构建科学的认知体系[6]。在设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微种植劳动课程时,教师要依据融合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实现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学生参与“趣味水培”活动并得到一盆绿豆芽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任务:“请大家回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剪下绿豆芽,认真清洗,精心烹饪,制作一道佳肴。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需要请父母帮忙录像或拍照,然后将视频或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中,和他人分享自己制作佳肴的欢乐。”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学生需要完成摘菜、洗菜、做菜等服务性劳动,积累劳动经验;而分享自己劳动情况时,学生则可以与同学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在完成任务时的优点和不足,由此得到对自己的评价。此后,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视频或照片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其更有意愿参与劳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微种植劳动课程中,教师可以融合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使学生在体验微种植劳动的过程中,建构科学的学科认知,发展多样能力。为有效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教师要树立以劳育人的意识,明确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从带领学生创设劳动环境、丰富微种植劳动课程内容、组织多种多样的跨学科活动、完善微种植劳动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巩固相关学科知识,同时有效掌握劳动技巧,提高劳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剑.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策略与研究[J].新教师,2022(2):86-87.
[2]南虎.学科融合,润心无声:谈劳动教育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28):11-12.
[3]王少洁.小种植园里大乾坤:基于种植课程的劳动教育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21(46):17-18.
[4]余军,吴倩.“1+N”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德育,2021(3):54-57.
[5]黄美芳.学科融合视域下种植课程研究:基于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61-63.
[6]罗桂兰.播下劳动种子 扎根泥土教育:以开发“劳动育人”课程打造“一校一品”为例[J].教育文汇,2020(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