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探研
2023-09-06熊楚卉
熊楚卉
摘要:“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高校在“战略管理”课程中落实“课程育人”,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心同向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并对“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高校要深挖思政元素,精准对接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运用案例汇报、PBL项目等形式,融课程思政于案例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生动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6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昌工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战略管理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2JY15)研究成果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分别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1]。为此,各高校纷纷就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挖掘和教学设计[2]。“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下面,对“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1.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享誉国内外的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不仅是文化瑰宝,对当前的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也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将我国古代与近代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课程内容结合进行讲授,能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管理的规律进行科学思维。
2.紧密联系时政,建立制度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战略管理”与内外部战略环境息息相关,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国际风云际会都会影响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需要教师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环境进行分析。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要与时政紧密结合,并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与中国传统结合、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结合,以此使学生建立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是有关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的课程,其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与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三阶段对学生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同样适用,教师在教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规划职业、人生、家庭。教师还要通过战略思想的灌输,引导学生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战略管理”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战略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素养,提升学生战略分析能力,强化学生战略评价、制定与选择能力,加强学生战略实施与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责任主体意识等思政元素。综合来看,教学目标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战略分析等课程教学,让学生自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维模式;二是通过PBL项目、小组讨论、团队案例分析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是通过思政分享、马列主义等党政文献阅读、经典文献阅读评论、国家方针政策解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教学内容
“战略管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较丰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马克思主义哲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管理智慧。4)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如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等。5)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如一带一路、RCEP、人类命运共同体、双循环战略、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共同富裕、生态文明等。6)党政文献及党的工作作风和方法等,如《抗击疫情中的战略思维研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献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工作作风。7)时政热点案例,如载人航天、限电限产事件、美国供应链危机、中美竞争等。8)经典热门影视剧,如《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恰同学少年》等。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具体如下。
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思政元素如下。1)航天三步走战略、秦新军和魏国的河西之战。2)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3)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疫体现出的战略思维。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如下。1)案例导入部分融入(三步走战略),视频观看(中国航天三步走和共同富裕政策角度),在战略管理者部分讨论企业家精神、战略思维部分融入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疫体现出的战略思维。通过三步走战略、秦新军和魏国的河西之战案例让学生明白战略源于战争,现代商战、国家之争都应有战略思维。2)从高管的角色谈中国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任正非、董明珠等具备的企业家素质,指出学生将来走上各种管理岗位要具备家国情怀,要有民族担当。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思政元素如下。1)在讲到宏观环境分析时,引入思政元素三期叠加、双循环发展格局、俄乌冲突、中美竞争、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四个自信;航天技术突破、科技兴国,科教兴国、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负责任大国)。2)在讲到利益相关者分析时,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为:一是通过案例和讨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产生了哪些变化,特别是疫情后在线教育、网络购物、大数据等的兴起,国家要努力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二是通过科技的发展与对比,指出中国要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并号召青年努力学习钻研科技;三是通过观看习近平主席《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视频,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富裕,互帮互助,互相成就,共同进步,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和享受国家发展红利。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讲到企业资源分析时,融入创新是第一动力观念,在企业能力分析中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核心竞争力部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供应链分析融入美国供应链中断事件。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如下。1)通过华为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PBL项目)强调各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特别是科技能力,作为个人也要努力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2)通过美国供应链中断事件以及美国倡导供应链回迁,探讨中国应该如何优化供应链来应对未来的挑战,进而揭示美国供应链中断背后的本质就是美国希望中国处于供应链的低端,不允许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第四章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在讲到企业使命内涵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为:学习文章《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初心》,让学生了解共产党创立的使命并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做到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五章公司层战略,课程思政元素如下。1)讲到公司层战略时,融入系统观、全局观、整体观。2)在讲到增长型战略时,指出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反贪婪,反垄断,反无序扩张,反野蛮生长。3)在讲到稳定战略时,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稳定复苏态势。4)在讲到紧缩型战略时,指出限电限产。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如下。1)通过阅读文章《中国的国家战略》和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使学生具备系统观、全局观、整体观。2)通过阅读文章《保持战略定力,保持稳定复苏态势》,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保持战略定力。3)通过阿里巴巴被罚款182亿的案例,告诉学生在经营中要遵纪守法。4)通过限电限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新能源和双碳战略的重要性。
第六章竞争战略,课程思政元素如下。1)讲到竞争战略时,融入零和博弈。2)讲到成本领先战略时,融入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勤俭节约,物尽其用。3)讲到时差异化战略时,融入追求卓越,品牌意识;讲到集中化战略时,融入术有专攻,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具体融入途径和达到的思政目标为如下。1)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人民日报文章《公平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零和博弈必将失败》,讨论美国主导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必将失败。2)在讲到成本领先战略时,通过引入中华民族优良作风勤俭节约,引导学生要做到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勤俭节约,物尽其用。3)从苹果公司的差异化战略案例思考我国企业要有品牌意识和创新精神,重视科技。4)通过日本的百年寿司店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术有专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篇幅所限,第七章至第十章略。
3.教学方法
(1)加强对中国企业的研读。中国企业目前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占据数量最多,众多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竞争,为“战略管理”教学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小米、华为、大疆等典型中国企业作为“靶子”,将其战略管理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贯穿课程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领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理解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独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全面呈现战略管理知识体系。教师以教材提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广泛整合互联网及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通过整合动画、视频、在线练习、文献资源、模拟经营等多种学习工具,帮助学生领会企业战略管理活动全貌,全面呈现战略管理知识系统[3]。
(3)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学中的互动。教师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抢答、点人回答、讨论、课堂练习等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4];以网上PBL项目为例,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小组互评,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过程考核。
(4)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学习。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相关课程;课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音视频播放、线上讨论等形式,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分组,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课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和文献,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战略管理,并根据所学知识撰写阅读心得。
4.课程考核
“战略管理”采用动态化、常态化的考评模式,考评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教师将课程思政有机渗透于平时和期末考核评价中,在平时教學中将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课后练习等融入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在期末考核中体现部分课程思政内容。考核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设计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前要设计好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的整个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将学科培养目标和个人素养融入课程思政考核中[5]。“战略管理”课程考核应将知识考核、能力考核、价值考核有机融合,最终达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一。
三、“战略管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情况
1.深挖思政元素,精准对接思政教育和知识传授
教师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科技强国战略、党史文化、经典管理案例、劳模人物及生活实践等方面深入发掘思政素材[6]。一是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理论,使学生具备全球化思维,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由此引出共同富裕的理念。二是结合内部环境分析理论,特别是有关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运用企业使命和愿景、战略目标理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是在企业战略实施中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企业要依靠群众,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尊重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正确领导群众。
2.运用案例汇报、PBL项目等形式,融课程思政于案例教学中
一方面,教師要通过本课程每章的实践题,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知行合一,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PBL项目,深入剖析案例,找出解决思路,并举一反三为同类型企业提供相应的启示。小组同学通过PPT汇报和课程报告展示,充分剖析案例,各组同学互相讨论、评价,教师点评,体现集体思维和决策的过程。
3.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生动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1)案例教学法。教师要采取大量的导入案例和课堂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升华教学内容[7]。如在导论部分通过“战略三步走”案例讨论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中国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建立空间站,无不证明一国、一企、一人的战略思维。在谈到核心竞争力内容时运用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使学生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2)影视教学法。在学习有关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内容时,教师可插入《觉醒年代》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片段进而讨论“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并将共产党的创立初心和使命延伸到个人,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谈到“战略思维”时,教师可运用“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视频资料,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3)文献阅读法。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程思政文章、政论,如《抗击疫情中的战略思维研究》《十四五规划》《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保持稳定战略定力,保持稳定复苏态势》《新发展格局:中国的战略抉择》《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地摊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变革》等,能极大地丰富思政理论课,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使思想得到升华,精神得以滋养。
参考文献:
[1]宋德林,王翰林.课程思政视阈下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0):24-25.
[2]韩宪洲.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北京教育,2020(05):48-50.
[3]刘洁,潘月杰.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探究———以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2023(01):24-26.
[4]王景峰,王晔.《战略管理》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02):34-38.
[5]王昶,周依芳,何琪.基于线上教学的“战略管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23(01):65-67.
[6]田凤欢.《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2,37(04):16-20.
[7]王景峰,齐永兴,王刚,白艳鸿.工商管理类课程“5C”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04):40-46.
Exploration of the Overall Teaching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Strategic Management"
Xiong Chu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bei Province,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 core course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management,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 systematicity, and theo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educating student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go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explores the overall teaching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and studi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urse. It points out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deeply expl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ccurately conn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mission; using case reports, PBL projects, and other forms to integrat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case teaching; adopt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vividly refle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ability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