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群免疫应激诱发球虫病诊断治疗分析

2023-09-06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球虫病雏鸡鸡舍

郭 倩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农业农村局,河北邯郸 057750)

鸡养殖户在养殖鸡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鸡群感染疾病的问题,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鸡球虫病,此病症属于典型的传染疾病,而且传播速度较快,严重影响了鸡群养殖效率。由于雏鸡刚出生不久,日龄短、体形相对瘦小,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最容易受鸡虫病的侵袭。对于日龄长和成年鸡群来讲,自身免疫力相对较高,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感染了鸡球虫病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从而将疾病传播到鸡群中,无法使鸡只健康成长,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鸡应激是在内部与外部不良刺激的影响下发生的,也是鸡对刺激因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包括进食少或停止进食、免疫力低下、心跳过快、生长缓慢、产蛋效率低等。鸡应激的形成因素有很多种,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 类:第一,养殖人员没有搭配营养均衡的鸡饲料,导致鸡只营养不良,属于营养因素;第二,养殖人员在饲养鸡只过程中各方面管理方式有所欠佳,形成管理因素;第三,鸡舍的温度与湿度、光照时间、杂音、刺激性气体等都属于环境因素。

1 鸡球虫病简介

球虫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鸡只疾病,球虫寄生在鸡只的肠道内,并产生严重损害。研究人员根据球虫病病原体的属性总结出十多余种鸡球虫病类型,其中有九种已得到研究证实。如日龄较短的鸡只最容易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鸡只盲肠部位,发病率、死亡率极高。艾美尔球虫主要寄生在成年鸡只小肠中间部位。

鸡群的圈舍、食物、饮水中都有鸡球虫存在的可能性,如果鸡只进食了虫孢子化卵囊后,孢子化卵囊在其体内快速繁殖,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形成并排出卵囊,导致其他鸡只感染鸡球虫病[1]。

2 病情及症状分析

以某县鸡场养殖户为例,该养殖户购入1000只出生1d 的雏鸡,将其放置在鸡舍中进行饲养。在饲养过程中按日龄为雏鸡注射免疫疫苗,14 日龄为第一阶段,待雏鸡生长日龄达到30d 是接种疫苗的第二阶段,40 日龄左右的雏鸡进行第三阶段疫苗接种。在第三阶段免疫前,鸡群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经过1d 的时间,会有部分鸡只出现不良症状,包括步伐不稳、精神不振、目光呆滞等,但排出的粪便并无异样;免疫后第二天,出现异常的鸡只越来越多,约占鸡群总数的10%,很多雏鸡排出的粪便颜色偏深,呈粘稠其稀状态;免疫后第3 天,有约20%的雏鸡相继出现不良症状,有的鸡只鸡冠颜色逐渐变淡,同时排出红色的粪便,而且精神状态欠佳。出现异常时,鸡只饮水次数相对频繁,导致嗉囊过于膨胀,将患鸡倒立后从其口中流出酸臭味的丝状黏液。

3 鸡球虫病的危害

鸡群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鸡球虫病的侵袭,其危害性极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鸡球虫病会影响鸡群的消化系统,导致其肠道粘膜出现不良症状,消化功能明显降低,不能充分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肠道蠕动能力变差,进食的饲料会随着大量的粘液水分排出体外,导致鸡群出现泻肚的现象。由于鸡只的肠道粘膜受到严重的破坏,身体严重缺乏营养物质,生长发育过于缓慢,甚至会停止生长,明显提高了鸡群的淘汰率。

第二,鸡球虫病会打破鸡只肠道粘膜的保护屏障,使鸡只肠道中的菌群处于失衡状态,严重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鸡只的肠道粘膜是鸡球虫病的主要特征,日龄较短的鸡群最容易感染鸡球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成年鸡群。小于30 日龄的雏鸡、或60 日龄以内的鸡群鸡球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对于成年鸡群,抵抗力较强,即使感染了球虫病,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却降低了鸡只的产蛋量。

4 发病原因

近年来,很多农村养殖户时常会发生鸡群感染鸡球虫病的现象,造成鸡群感染疾病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4.1 自然因素

鸡球虫病的发生与季节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在气温高、降雨量大、湿度较高的地区和季节是鸡群感染球虫病的高发期。以秦巴地区为例,由于该地区四面环山,树木丛生,一年中的降雨量很多,环境的湿度也相对较高。秦巴地区每年的4—9 月份,平均气温高于30℃,且该地区的湿度高达80%,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鸡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2]。

4.2 人为因素

4.2.1 农户的养殖理念和认知水平

鸡球虫病的发生率、感染率与养殖户的养殖理念和认知水平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鸡群养殖户饲养规模较小,鸡群的饲养空间有限,也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从而忽视了鸡只的养殖质量,养殖理念相对滞后。除此之外,很多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对利润的收入不够重视,将雏鸡养到成年鸡后一部分进行售卖,一部分留下食用,导致农村养殖户对鸡球虫病的认知度较低,更没认识到鸡球虫病对鸡群的危害性。当鸡群出现球虫病症状时,养殖人员没有对症下药,给患病鸡投喂普通疾病药物,加重病情,进而死亡率增加。

4.2.2 养殖模式

农村鸡群养殖户通常采取放养方式,饲养方式欠佳,在搭建鸡群圈舍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四面环山的秦巴地区植被覆盖率极高、人口数量少,很多土地无人耕种,此种地势条件为鸡群创造了很大的活动空间,活动区域较为广泛,但鸡群在放养的过程中会排出很多粪便,不易于展开清理和消毒工作,增加了鸡群感染球虫病的概率,很难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其次,在耕地面积较多的丘陵地区,养殖户会在院内以及房屋其他空闲区域使用篱笆搭建鸡舍。这样的养殖模式限制了鸡群的活动范围,养殖人员通常会将鸡群的饲料和饮水搁置于地面上,与鸡群排出的粪便共存,鸡舍的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如果没有做好清理、消毒工作,鸡群很容易感染球虫病及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最后,在养殖户相对集中的区域,养殖人员都是使用木条等搭建简易鸡舍。相较于使用篱笆,木条搭建鸡舍具有一些优点。养殖人员可以设置饲料和饮水的用的料槽和水槽,将其挂在鸡舍外,同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了鸡群饲料和饮水的安全性,此种养殖模式更易于进行消毒打扫。其缺点是鸡群密度较大,降低了鸡舍空气的流通性,缩小了鸡群的活动范围,使鸡只得不到充足的运动量,自身免疫力会越来越低,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4.2.3 饲养方式

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在饲养鸡群过程中,通常会利用种植农作物产出的粮食进行饲养,很少购买饲料,鸡群严重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影响了鸡只的健康生长,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变弱。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对鸡舍的卫生环境和疫苗接种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扫、消毒,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给鸡群接种鸡球虫病等疫苗,使鸡群很容易受到球虫病的侵袭[3]。

5 防治措施

全面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生率。养鸡殖业户要具备“预防为主、防大于治” 的养殖理念,根据鸡球虫病的症状做到对症下药,按照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为患病鸡投喂药物,使患病鸡尽快恢复。预防固然重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生率,促使养鸡业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

5.1 药物治疗

对感染球虫病的鸡群应当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出现鸡只死亡的现象。目前,药物对治疗鸡球虫病具有良好的效果。青霉素G 钾、妥曲珠利、盐霉素钠(10%),以及以奈喹酯为主要成分的喹诺啉药物等,有效杀灭球虫,对患病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养殖人员还要注意药物治疗时的各个环节:

第一,必须将患病鸡和健康鸡隔离开,将其移至其他鸡舍进行药物治疗,以免将疾病传染到健康鸡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传染率和死亡率。

第二,养殖户对患病鸡投喂药物时,不可固定使用一种药物,可以循环使用治疗球虫病的几种药物,以免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如果坚持使用一种药,治疗效果不会很明显[4]。

第三,如果患病鸡出现肠道出血的状况,要及时给予止血药物;如果鸡只被球虫病损害了肝肾器官,应当将水剂人鱼肝油加入到患病鸡的饮水中,起到保护肝肾的作用,以上都属于球虫病的并发症现象,养殖人员也要引起重视。

第四,养殖人员在对感染球虫病的鸡只进行药物治疗时,还需要观察健康鸡群是否存在异常,做好鸡群感染其他疾病的防范工作。

5.2 预防措施

5.2.1 引导农户逐步改变传统的养殖理念

现阶段,很多鸡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是养殖人员依然采取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具备先进的养殖理念,再加上没有按时为鸡群接种免疫疫苗,导致鸡只体质较弱,肉质和蛋类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所以,鸡养殖专业户必须尽快改变以往的养殖理念。要想提升鸡养殖专业户的养殖理念,需要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下逐步开展。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当地村委会以及群众力量,宣传正确的养殖理念和饲养方法,通过技术人员的宣传和大力推广,引导养殖人员采取先进的养殖理念和饲养方法来养鸡。同时农业技术人员还要普及鸡群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使养殖人员按时为鸡群接种疫苗,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鸡球虫病防控问题[5]。

5.2.2 改变养殖模式和饲养方式

要想做好农村地区鸡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养殖方式和饲养方式,这也是农村地区养鸡户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为提高鸡舍的干燥度,在搭建鸡舍时,要确保鸡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并且光照充足,改善以往湿度较高的鸡舍环境。同时养殖人员在搭建鸡舍时还要考虑到空气的流通性、防涝性,以上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鸡群感染球虫病。

5.2.2.1 采用网上平养,推行笼养

摒弃传统的散养方式,为避免鸡群生活在湿度较大的地面上,可以在鸡舍中搭网或搭建木板,在网上或是木板上进行养殖,同时将鸡群的水槽、料槽各自独放,避免鸡群在饮水、进食中交叉感染[6]。

5.2.2.2 控制好鸡舍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也是诱发球虫病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合理控制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情况下,鸡舍的温度保持在30℃以下为宜,湿度一般控制在60%,如果超出这两个数值,需要及时打开鸡舍的窗户进行通风,降低鸡舍的温度,提高鸡舍的干燥度,有效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5.2.2.3 加强鸡舍和周围环境的清理、消毒

保持鸡舍卫生也是预防工作的关键环节。养殖人员应当及时清理鸡舍地面积水,粪便、饲料残渣等,铲除损害鸡群的有害生物。另外,还要定期对鸡舍进行全方面消毒,以每周一次的消毒频率为标准,同时养殖户在消毒过程中,不可使用一种消毒药,应当购买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循环使用,避免病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达不到杀菌效果[7]。

5.2.2.4 合理调整鸡群日粮营养成分

鸡饲料中含有多种促进鸡只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应当对鸡群适量投喂饲料,使鸡只充分吸收饲料中的营养,增强鸡只体质,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

5.2.2.5 接种疫苗

目前预防球虫病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预防。按时为鸡群接种疫苗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鸡只自身免疫力,从而不易感染鸡球虫病。对于接种疫苗的鸡只,需要根据其不同阶段的日龄确定接种时间,第一次接种疫苗的为3 日龄的鸡群;10 日龄时进行第二次疫苗接种;20 日龄时可进行第三次疫苗接种,接种三次即可。同时,为保持疫苗在鸡只体内的效用,在接种后的两周内,不可以对鸡只投喂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因此,在鸡群接种14d 后,可以在鸡群的饲料和饮水中适量添加抗球虫药物,可有效提升免疫效果[8]。

6 小结

球虫病是鸡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相对比较普遍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流行范围十分广泛,一旦寄生虫在肠道当中寄生繁殖,会导致整个鸡群出现严重的肠道损伤,同时还会诱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繁殖生长。防控鸡球虫病,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与鸡球虫病相似疾病的鉴别,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制定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的有效消毒严格消毒措施,从而有效防范球虫病。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科学合理的环境调控,才能够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将球虫的发生流行控制在萌芽阶段。

猜你喜欢

球虫病雏鸡鸡舍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