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2023-09-06☉黄勤
☉黄 勤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是一味灌输,并不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赏识教育应运而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挖掘自身价值,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故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已经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要求教育从业者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权威心理学家认为:“人性当中最渴望的东西,就是尊重和赞赏。”7 ~12 岁的学生,缺乏自控力,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五分钟左右,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赏识教育,促进其集中注意力,较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未受鼓励之前,其自身能力只能发挥20%~30%,而学生在受到鼓励之后,其自身能力能发挥到60%~80%。由此可见,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汲取知识。
二、实行赏识教育时出现的问题
正如同上文所述,赏识教育已经被大多数教育从业者认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推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
(一)赏识目标的评价不明确、不恰当
部分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评价方式往往单一化,长时间使用固定的赏识语言,在一开始的时候,还会对学生产生鼓舞,但是时间一长,就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方法产生厌烦心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大而化之,缺少针对性和明确性。小学时期的学生,尽管思维尚未成熟,但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赏识是否发自内心,缺乏真诚的赏识教育会让师生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
(二)教师对赏识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
目前的小学教师,都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涉及赏识教育的时候,就会暴露出种种缺陷。这是因为其并未吃透赏识教育的精神,认为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就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而事实上,赏识教育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满足其内心需求,从而进行引导,才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教师的夸奖不具备针对性和合理性,学生会和教师产生距离,就无法起到提升其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应用策略
(一)因材施教,增加赏识教育的针对性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生长于不同的环境,其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故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决不能搞“一刀切”式教育,而是应该“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
例如,在进行期中、期末评比的时候,教师决不能只看成绩,一概而论,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评价。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入赏识教育。例如,那些在学习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却依旧没有达到班级平均水准的学生,心中常常会有一种挫败的感觉。在此时,教师应该肯定其在学习上的努力并对其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学习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大目标,在完成这个大目标前,可以树立若干个小目标,例如,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我要拿到第几名。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但是最近考试成绩却有些许退步的学生,教师应该针对其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告诉他们: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在肯定学生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分析并指出其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某次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更不能因为成绩的不同而对学生搞区别对待,这种方式与赏识教育的内容背道而驰,会使赏识教育事倍功半。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赏识教育的特色之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学生为主,对其予以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对学生的心态,也能有较为全面的观察与了解,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质量[1]。
(三)结合实际生活突出赏识教育方案
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表扬是缺乏力度的。为了确保赏识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展开教育,并且突出赏识教育,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语文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记忆。而在此时,引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可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古人谈读书》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延伸扩展,询问学生:“我们刚才讲述了古人读书的方法。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读书的呢?你最近在读什么书?”之后,在学生轮番发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对其阅读方式表示欣赏,从而使其喜欢上阅读,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四)寓教于乐,增强赏识教育的趣味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性格较为天真活泼,对事物有着充沛的好奇心,游戏对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以游戏作为载体,将赏识教育贯穿其中。在游戏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游戏当中的表现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表扬与赞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根据书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表现,哪些学生表现比较好?哪些表现略微逊色?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对于没有吃透课文,表演中存在理解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分析其问题所在,对其进行点拨。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增加课堂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中。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性教学,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更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展开。
(五)紧抓作业环节的赏识教育
教师围绕着上课时所教学的知识、技能,布置作业,可以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此时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检查学生作文作业的时候,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应该标记出来给予鼓励,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宣读。一般而言,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在课堂上宣读其文章,可以增加其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当中开辟一个展览角,张贴学生的文章,并让学生寻找这些文章中的优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审美能力。
(六)教育过程运用批评艺术元素
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很成熟,过度的鼓励会让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降低其学习效率。故此,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批评。例如,部分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不知道要写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大致有两种原因:1.学生对日常生活缺乏观察;2.学生不懂写作技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两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批评[2]。当然,在批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对其文章进行研究,对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并且给出行之有效的改变策略。小学生年纪虽然小,但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老师有理有据的批评,不但不会激起其逆反心理,还会增加对老师的好感,如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七)将赏识教育渗透进语言教学中
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认为,语文有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分别是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没有人可以独立生存。只有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让学生从容面对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对其口头表达能力关注不够。为了更好地开展语言教学,教师应当将赏识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你说我做》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展开活动,对于完成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口语的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其之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八)优化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在新课改当中,格外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过程中,少不了赏识教育的帮助。只有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赏识,才能让其勇于改革和创新。例如,教师在开展写作课的时候,可以在课前选择一个开放性的作文主题,在开始授课的时候,不是让学生构思文章,而是让其根据题目上演情景剧,让学生通过自编自导提升创新能力[4]。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的创作遇到障碍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做法,而是应该通过循序善诱的方式,让学生渐渐明白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这一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加其思维能力。对于写作出类拔萃的同学,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析其创作的优点。
(九)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当中
赏识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施行,必须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有足够深入了解的前提之下。只有对学生的优势进行赞扬,才能增加学生的荣誉感,进而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大步迈进。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方式如下: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开展班会、义卖等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事习惯,为之后的赏识教育奠定基础[5]。第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对其长处进行发掘。例如部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善于劳动,教师就可以赞扬其勤劳肯干,从而使其产生荣誉感。第三,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爱好不同、习惯不同,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给予尊重。
(十)建立学生档案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意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为其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爱好、习惯、学习语文时所遇到的困境,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赏识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读书,教师就可对其进行赞赏,然后以这一爱好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语文教育,让其罗列分析书中的创作手法,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语文知识[6]。
(十一)利用相关设备提升赏识教育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辅助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来提升赏识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成语的含义、故事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然后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对应的成语。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让其对所学到的成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在语文课堂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先进的学习方式,走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使其可以以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