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2023-09-06☉羊静
☉羊 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小学想要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都向好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本文将围绕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展开探索,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他们的成长心理、社会氛围影响,以及网络文化都有着比较紧密的关联[1]。首先,学生个人心理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第一个要素。当学生的诉求和他们的所得保持平衡时,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得到满足,相反,学生的心理也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其次,社会氛围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当社会层面对小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小学生凭借个人能力又无法完全满足的时候,学生的心理会有明显的落差。例如,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很多家长督促孩子提早学习初中阶段的高难度知识,当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开始强迫孩子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肯定会受到影响。最后,新兴的网络文化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当学生特别倾向于从网络渠道获取知识或信息时,他们的思维就很难不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这也会对真实世界产生偏颇的认知。其实,网络上的很多内容都是虚拟的,但学生缺乏基础的判断能力会信以为真,这也容易造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分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学生格外关注自我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格外关注个人需求,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明显感觉到的一个特点。可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水平,让今天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比较幸福的时代里,学生从小面临的生活压力就比较少,家长们也大多围绕着小朋友打转,以至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关注个人的一言一行[2]。这让学生拥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在健康教育方面,教师会发现,当一位小学生拥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时,他们可能会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也会因为过分关注个人需求而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后续在开展心理健康引导工作时,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特点,帮助学生塑造更良好的个人性格。
(二)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正如古人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天的学生仍然会受外界的干扰与熏陶。当学生总是和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一起玩耍时,这些学生就会更愿意关注个人的学习成绩;而当学生结交了一些热爱运动的朋友时,某一段时间之内,学生也会钻研运动知识、锻炼身体。当前,这种特点也有了新的表现方向。当一名学生沉迷于网络文化的时候,学生的个人思维就会特别容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上的优质内容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网络上的糟粕文化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这是今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欠缺
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欠缺,应该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学生的社会性认知特别简单,有时候明明已经遇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他们自己不会觉得这样的思考有问题。例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但有些学生始终不能理解分享的重要性,甚至教师在教学过这一部分内容以后,学生转眼就会把这些理论抛诸脑后,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甚至会让学生的内心感觉矛盾。所以,无论教学怎样的心理健康理论,教师都应该注意把背后的原因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生命意识
大多数小学生对生命理念的认识是非常浅薄的。有些学生只知道生命珍贵,却不能发自内心理解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有多么重要。要让小学生的内心长出一颗健康快乐的种子、珍视生命,教师就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全面的认知[3]。
例如,学生都很好奇,到底什么是生命?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听见过清晨传来的鸟鸣?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看到过含苞待放的花朵?闭上眼睛,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前胸,能否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用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生命的表征,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属于鸟儿的生命,属于花儿的生命,更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生命是美好的。生命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间,就像刚刚我们在多媒体上看到的唯美的画面一样。如果我们想要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幅唯美画面,就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开始存在于这个世界,也意味着这个生命将去见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但同时也会面临很多的坎坷,我们不能因为生命存在坎坷,就不重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生命存在坎坷,我们才更应该珍视它。
面对这种哲理性比较强的问题,很多学生会觉得奇怪,既然生命中有那么多坎坷和痛苦,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生命呢?这里教师运用的是反问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然后给学生讲解更有深度的生命哲理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黑色的塑料盒子放在阳光底下,让学生透过塑料盒子的小开口看看里面是否有阳光。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在这个塑料盒子里是没有阳光的。如果我们给塑料盒子划开几个小口子,阳光就会顺着这些口子洒进来,盒子里面就会充满温暖。所以生命中的坎坷和痛苦,就像这些小口子一样,虽然丑陋,虽然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同时却也会让我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对待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用积极的心态应对艰难与困苦。
(二)学会管理个人情绪,培养良好个性
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情绪都是不够稳定的,而且他们的情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接触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时,学生就会展现出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教师违背了他们的学习意愿,学生也会展现出消极的情绪[4]。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管理个人的情绪,让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情绪问题。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有趣的对比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转换思维情境分析同一个问题。就以学生的情绪特点为例,教师会让学生对比同样一件事情,教师的态度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例如,教师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强调,每一位小学生回家以后都要第一时间写作业,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去玩耍放松,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说的话。学生并不会觉得这种话语有怎样的独特之处,而且学生会心平气和地接受。但是如果回到家里,家长和孩子强调回家第一时间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去玩,学生就会觉得家长太啰唆,甚至会展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通过这样简单的对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脾气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情,学生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有时候确实没有控制好个人的脾气,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教师也可以用德育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一些道理。例如,让学生思考:如果大家在家里玩了一天的手机,爸爸妈妈看到会不会特别生气呢?同样的情况下,隔壁家的牛爷爷看到会不会生气呢?用这样的德育对比,让学生理解父母之所以会对自己生气,是因为他们在乎我们,是因为父母希望我们能更好,而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之所以不会对我们生气,是因为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我们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正在乎自己好不好的人是非常少的。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控制不好个人的脾气总是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伤害最爱自己的人,这是不对的。让学生带着反思的情绪去重新解构自己的内心,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让学生学会管理个人情绪。
(三)积极培养学习兴趣,解决厌学问题
小学阶段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还是比较严重的,有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是隐性的,有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是显性的。所谓的显性厌学,就是学生明面上直接表示不喜欢学习,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完成课后作业的效率也没有其他同学出色。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是隐性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十分充足的学习乐趣[5]。但是,学生明白,学习对他们而言很重要,虽然学生也讲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但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布置下来的学习任务学生也还是比较配合的。这部分学生是教师重点监测的对象,因为相比显性的表露情绪,隐性的收敛更容易滋生压力。
例如,笔者班级中有一名小女生,这位同学在每一堂课上的表现都还不错,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上课不会轻易和他人交流,但每逢周末,作业完成质量就特别差。作业虽然能够按时完成,但数学作业正答率很低。和该学生的家长交流过后,教师才明白,该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态一直是比较被动的,学生从来不会主动完成作业,家长反复催促以后她才会去学习。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主动和该学生沟通,和学生分享学习的重要性,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趣味性的学习通关,让学生在游戏闯关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科学分析网络资源,引导理性上网
网络文化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影响因素[6]。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很多,学生也会用网络上的语言和教师沟通,有些时候教师都不理解孩子们在说什么,这就说明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时候,学生从网络上吸收到的知识是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例如,学生在网络上看一些博主分享英语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但学生在网络上看一些低俗的小段子,而且把这些东西记在脑子里,就会让其正常社会性思维受到影响。教师应该科学分析网络上的种种资源,引导学生学会理性上网。
例如,教师可以将网络资源整理一下,把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视频甄选出来,拿到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研究。例如,有一个视频是给学生讲解语文学习的小窍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以后,教师问了学生一些问题,发现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把握还是比较透彻的,这说明看视频能够让学生收获语文知识;有一段视频是一个搞笑小段子,学生除了获得快乐,什么也没有记住;还有一段低俗浪费的吃播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虽然也被画面所吸引,但这种视频却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教师可以对比分析三种视频的特点,让学生理性分辨不同的视频文化,做到科学上网,理性应对网络上的不同文化。
三、总结
如何将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地开展,成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头等研究课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所以,在小学教育中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