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3-09-06☉章伟
☉章 伟
啦啦操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舞蹈与运动动作的一种运动。自新课程改革后,啦啦操便作为一种新兴体育项目走进了体育教学之中,并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热爱与青睐。但由于啦啦操中所包含的元素较多,且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体能体质有所考验,这就使小学啦啦操教学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致使啦啦操难以在小学体育中发挥其促成长、助发展的教学优势。因此,为更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啦啦操的教学质量,对啦啦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便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话题。
一、影响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的主要因素
啦啦操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活动,是因为啦啦操是一种融合舞蹈、音乐、运动、体操等多种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1]。这是啦啦操的魅力所在,同样也是制约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稳步开展与进行的主要原因。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影响啦啦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非仅局限于此,还需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细致且全面的分析。
(一)主观因素
1.学生对啦啦操认知不足
小学体育有着极强的基础性与娱乐性,教学内容多以走、跑、跳、投为主[2]。多数学生在学习啦啦操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啦啦操不过是一项娱乐活动,因此,学习态度很难端正。并且,小学生是首次接触啦啦操,其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常会被啦啦操的难度所击退,在实际的学习中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真正参与其中的少之甚少。除此之外,受到一些影视作品与家长观念的影响,部分男生会认为啦啦操没有“阳刚之气”,在学习时冷漠、抗拒、抵触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效率的提升。
2.啦啦操技术动作难度较大
啦啦操的技巧性极强,对形体、动作、精神、状态有着与艺术体操一般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若想学好啦啦操,不但要有较好的肢体动作控制能力,同样还要有较强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配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但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肢体协调性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使学生在实际学习啦啦操时往往会出现竭尽所能也无法做得美观、做得出众,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节节败退,啦啦操的教学难度也受此影响而加大。
(二)客观因素
1.啦啦操教学内容略显枯燥
在观众看来,观赏啦啦操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正如俗话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若想让啦啦操尽善尽美,学生在练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每一个动作都看起来更加美观、更加完善,学生就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激情与兴趣便会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下而衰退,从而出现厌倦、抗拒等情绪。导致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体育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心理需要,对啦啦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合理创新[3]。
2.啦啦操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评价标准的片面性与单一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小学体育啦啦操的教学效率。啦啦操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对学生技术完成情况有要求外,对学生的态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在拟定啦啦操评价标准时,常会忽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啦啦操评分标准过高或过低。评分标准过高,会让学生产生付出没有回报的感觉,从而放弃学习;评分标准过低,则会让学生出现骄傲自满情况,学习态度不积极。
3.教师啦啦操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与学生是参与啦啦操教学的两大主体[4]。小学生具有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年龄特点,若想让小学生有较高的啦啦操教学参与度,教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啦啦操教学能力与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学亲和力。但反观目前的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情况,教师教学态度过于严肃、教学要求过于严格等情况不在少数,这就使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气氛有所欠缺,师生互动相对较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啦啦操动作技术学习之中。
二、有效改善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的对策
(一)构建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应用率极高,是一种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情境,深化学生学习体验、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中应用实践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有效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优化啦啦操教学形式,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愿性,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样也具有积极作用[5]。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啦啦操基本步法时,小学体育教师就可针对小学生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动画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度。在此之后,教师再以动画片中的人物为原型,向学生提出启发性与驱动性极强的教学问题,例如某卡通人物在生日会上为小伙伴们表演动感十足的花球啦啦操,让大家通过啦啦操变得更加快乐,以此来为学生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与任务的驱动下以更为积极主动、认真诚恳的态度进入到啦啦操基本步法的学习之中。如此,不但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其在认真学习啦啦操动作与基本步法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身体素质的增强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由此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生为本,点燃运动激情
“以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所强烈倡导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啦啦操教学活动,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坚持这一思想,对啦啦操教学形式、内容进行有效优化与合理完善,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方面,在啦啦操教学形式上以生为本的体现。教师可采用“小老师”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啦啦操技术动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啦啦操基本手位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与肢体协调性将学生分成A、B、C 三层,A 为优、B 为中、C 为差。并在这一基础上以A∶B∶C=2∶1∶2 的比例将学生分成四组,在组内A 层学生中任命一位小组长,小组长作为“小老师”为其他学生示范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其他A 层学生则要以穿插的方式渗透到B、C 层学生中间,起引导、表率作用。如此,不但能够大幅降低小学体育教师1 对1 教学时教学精力与时间的损耗,提升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实效,学生的啦啦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会在组内的互帮互助、组间的竞争比较中得到有效增强。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形成了“缺一不可”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另一方面,在啦啦操教学内容上以生为本的体现。教师可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展开层次化教学。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区别,这是不容置疑的教学事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这种差异与不同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统一化的啦啦操教学,不但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抑制,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加重学生的身体疲劳与负担。因此,为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落实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中实践应用层次化教学尤为必要。例如,在引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展开手摆臂、脚踏步的热身操练习时,教师就可基于上文所述的分层教学策略,对A、B、C 三层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首先,为运动水平较差、肢体协调性不足的C 层学生念出音乐的拍次,让学生跟着拍次做出拍手、持球、拍肩、上举、击臂等基础动作,使学生在充分热身的同时,掌握啦啦操的基本技术动作;其次,为肢体协调性有待提升、节奏感不强的B 层学生播放节奏分明或带有提示音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或提示做出相应的啦啦操动作,使学生通过做热身操掌握动作要领,学会动作与音乐衔接;最后,为身体素质较强、肢体协调性较好的A 层学生直接播放正式表演啦啦操时所伴奏的音乐,让学生在正确的节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此来有效深化学生对啦啦操整套动作的印象。如此的层次化教学设计,不仅改善了一刀切教学对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与负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啦啦操参与兴趣与学习欲望也会因此而有所提升,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唾手可得。
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可将层次化教学合理地迁移运用到啦啦操考核评价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啦啦操动作完成情况、学习态度作出不同的教学评价,以此来有效增强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保证啦啦操教学的实效与水平。
(三)形象教学,汇入信息技术
啦啦操技术动作难度相对较大,不但考验着小学生的运动水平与肢体控制能力,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也有所要求。因此,为保障学生啦啦操学习效率,规避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心态出现,小学体育教师就要善于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削弱啦啦操教学难度,让学生以更为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有效学习。
在目前的小学学校中,多数都配有完善的多媒体电教设备,小学体育教师就可灵活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将繁琐、抽象、动态的啦啦操技术动作以立体、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花球啦啦操中“手臂动作:右上L,屈肘于胸前、双臂上H、左臂前L;步法:左脚左弓箭步、前弓箭步、并步双脚提踵、侧迈步半蹲、双脚跳成并步”等手位与步法时,教师就在可视屏幕中投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形象,让学生与动画人物进行互动,跟着动画人物做出相应的啦啦操手位与步法动作,从而在有效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同时,更好地增强学生啦啦操技术动作准确性与精准度,让学生的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四)寓教于乐,游戏优化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设置啦啦操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意图仍是锻炼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选择啦啦操内容时,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性,适当、适度地降低教学要求,并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合理渗透到啦啦操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为学生构筑可追忆一生的金色童年。
例如,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做啦啦操手位与步法动作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中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活动,一人面对墙站立,念出“1、2、3、4、5、6、7、8”等数字作为节拍,当念到“8”时,其他学生就要做出相应的手臂与步法动作,动作不标准或不稳定的就被淘汰出局。将学生熟悉的儿童游戏与啦啦操进行结合,能够增添啦啦操教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欲望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啦啦操技术动作的掌握也会在更为愉悦心情的影响下而实现深刻记忆。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展开啦啦操教学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对小学生体魄的强健、情操的陶冶、形体的塑造、意识的养成、生活的丰富同样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啦啦操教学的优化完善,正确、客观分析目前啦啦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去合理优化啦啦操教学形式、创新啦啦操教学手段、完善啦啦操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