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究

2023-09-06狄松菊

戏剧之家 2023年1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院校音乐

狄松菊

(桂林旅游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在高等音乐院校,视唱练耳在提升学生的乐感能力、让学生尽快掌握音乐技能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学生能否上好视唱练耳课关系着其在音乐理解、艺术感知等各方面能否得到有效锻炼。因此,视唱练耳在高等音乐院校课程设置当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音乐教学。

一、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第一,视唱练耳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并不充裕,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目前在高等音乐院校当中,能够将视唱练耳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的只有极少数专业院校。对很多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只能每星期上两节视唱练耳课,而且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根本难以真正练习好听力、记忆力等基本音乐能力,而且由于这些课程多被安排为“大课”,即教师集中教学,加上视唱练耳本身又是一个强调个性化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难以顾及每位学生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具体指导。这就造成在大多数高等音乐院校当中,学生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视唱练耳学习,另一方面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学习效率又十分低下,难以达成原有的教学目标。

第二,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对于高校招生来说,一般是根据学生当时的考试表现情况和文化课成绩,在权衡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招生工作。但是对于不同学校和不同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是不同的。高校教师进行统一授课的时候就能够明显地感受出来。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会感到异常艰难,以至于影响整个教学课程的有效推进。

第三,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高等音乐院校的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教学误区,即认为大学阶段的学生不再需要“一对一”和“手把手”教学,因此通常都是从全局及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普及性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练习和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自主学习,他们依然需要教师细致入微地进行指导。而且,这种普及性的教学方式会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变得程式化,进而影响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对于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

第四,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重复性的练习,反而忽略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视听练耳课程教学当中并不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实际上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所以在视唱练耳教学当中,教师如果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就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音乐人才。

第五,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忽略了与民族音乐的结合。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必须参考的内容,在视唱练耳教学当中融入民族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当中借助民族音乐教学也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将民族音乐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者有责任和义务去亲身实践。但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把视听练耳教学和民族音乐有机融合,所以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二、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策略

第一,加大对视唱练耳的重视力度,适当增加课程比重。

高校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视唱练耳课程,可在第一、二、三学年均开设此门课程,并根据实际专业教学情况,将每周课程数增加到三课时或四课时。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学生的音乐基础技能,所以要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就必须把视唱练耳这一课程有效利用起来,帮助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在具体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实验,让学生在听旋律、辨节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音乐知识基础,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针对不同的组别给予相应指导。尤其对于乐理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视唱练耳课上进行相应倾斜。教师在课外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会性质的辅助类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名学习,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乐趣,还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劣之处,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三,从多种教学模式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学方法传统、固定、模式化。在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集合其优点,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在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的死板和单一,将教学过程从灌输式变成交互式,以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基础,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途径,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变成学习主体,将原有的被动式的“听课”变成主动式的“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音乐教学当中,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对音乐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运用互动式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在音乐行业的各个层面能够有所作为,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视唱练耳基础课程当中,学生要主动探究音乐的音色、旋律等各方面并反复练习,通过视唱练耳真正体会到在实践当中应该如何运用自己学到的乐理知识,从而为将来创作音乐、服务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也必须和互联网以及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这种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这种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教学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当中,提升学习效率。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使得原来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知识,再借助钢琴等乐器对学生进行教学。互联网平台出现之后,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给音乐教学带来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而且借助多媒体,教师还可以改变原有枯燥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唱训练当中完成对知识的接收和实践练习。此外,互联网和新媒体也让学生更方便准确地接收教学内容。以往在一些集体化“大课”当中,坐在角落里的学生由于距离上的劣势,很难精准领会教学内容,而通过互联网平台则彻底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师还可以将“线下”教学搬到“线上”进行,使教学过程不再受到地域和环境的制约。

第五,加强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的融合。

首先是做好资源整合。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当中有很多精华,大部分都能够适用于当前的音乐教学,所以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当中可以把这些民族音乐融入教学内容中,借助民族音乐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学生更乐于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同时也让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产生更多的兴趣,充分感知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自我音乐修养。

其次是转变教学模式。在视唱练耳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想有效融入民族音乐成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一是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相关音乐游戏,把民族音乐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里潜移默化地理解民族音乐知识,也能够有效调节教学课堂的严肃氛围,让学生轻松完成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二是要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组织相关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民族音乐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如教师可以组织民族音乐舞蹈表演活动,一部分学生参与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使双方都能从中汲取民族音乐知识。三是可以把学习任务交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充分发挥想象力,自我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主动地探寻民族音乐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如举办民族音乐会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提升其民族音乐水平。

最后是优化教学结构。通常情况下,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师在视唱练耳实践教学当中只注重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训练,这固然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只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其音乐素养的培养,那么对学生未来的音乐之路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探究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民族音乐内容融入视唱练耳教学当中就是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应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如马头琴、阮琴、唢呐等,使用这些乐器对经典音乐进行改编,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还能够发掘每位学生的内在特点,帮助其今后在音乐实践当中找到立足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设备,通过播放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片段,如系统地给学生展示傣族、蒙古族、藏族的舞蹈等,在其欣赏和模仿的同时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音乐素质。

三、结束语

在本文中,笔者从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入手,针对这几点教学现状分别探讨了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五点改革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视唱练耳作为帮助学生打基础的重要课程也面临着更多挑战。所以在当前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探寻多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院校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圣诞音乐路
音乐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