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快乐教学”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2023-09-06杨安全

小学生 2023年17期
关键词:快乐教学课外活动数学知识

☉杨安全

学生学习质量会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状态会比较积极向上,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显著,最终会收获比较理想的成绩。相反,若学生处于较差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效会比预期低很多。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对数学理论结构产生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意识。

一、关于“快乐教学”的理念分析

(一)梗概

学生既可以在学习中掌握不同的知识结构,还能对学习过程产生快乐体验与感悟,从而可以用愉悦、轻松、积极的心态来自主学习,打破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这便是“快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全人教育是“快乐教学”的核心,在“快乐教学”理念中将学生视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二)作用

首先,当“快乐教学”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上,就意味着教学趣味性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当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计划与“快乐教学”理念相融合,就需要教师重新编制教学方案、重新规划课堂的教学设计,因此课堂上的教学环节与模式均能得到创新,教学趣味性也会得到体现。

其次,当“快乐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上,就意味着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使以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与改变,学生的投入度、积极性就会变得更高,当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就说明其自身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这时学生的好奇心、专注度已经被有效调动,会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积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最后,当“快乐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上,就意味着“和谐课堂”得到了有效构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关系会在“快乐教学”理念下得到改善,课堂上的整体氛围会越加和谐,这不仅有助于实践教学计划,还能够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问题

现阶段,应试教育仍是教育结构的主体,多数情况下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定此阶段的学习质量与能力,因此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安排上还是会将考试、分数作为关键点。通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是侧重“解法”,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会督促学生加强批量性的习题练习,对于学生来说,“题海战术”极易引起反感,且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题海战术”并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长期枯燥的“题海战术”会让他们滋生出对学习的恐惧,接二连三的错题只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从而磨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无论是学习效率还是授课质量都将无从谈起。

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可以看作是抽象与具象的有效转化,将生活中的具象化事例转变为抽象化的知识点,便成了数学,它是衍生于实际生活的,所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数学元素。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将教材作为授课内容主体,教师基本不会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书本之外的拓展知识,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背离了生活实际,没有拓展与延伸的数学课堂会让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学生会丧失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一旦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捆绑在教材当中,就意味着学生很难塑造出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快乐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从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来看,教师是数学知识教材内容讲解的主体,大多数学生会因枯燥的知识点而丧失学习兴趣,以至于在课上出现小动作、溜号、走神等情况。若是能将数学课堂与快乐理念融合在一起,传统数学课堂就会得到改善,学生也会从全新的学习体验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也会得到强化。

以新课标为背景分析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结构,能够看出仍有许多留白之处,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学成效迟迟得不到提高。那么,作为教师,是否应将教学工作的核心转移到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上?是否应该考虑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当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课堂氛围得到重新构建,数学学科的魅力就会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学生会更加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这种教育背景、教育需求之下“快乐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将其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便可以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还能强化数学学科的特性,为学生打造全新的课堂环境,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

四、“快乐教学”理念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情境与氛围

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充满了数字与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它们是非常陌生且抽象的,在学习时会感觉到一定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点中的数字与图形充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事物里面,为学生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或者学习氛围,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通过具象的生活事物展示出来,就会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数学知识。由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学生可以通过具象的事物主动展开思考,这就会为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教学计划1】

教学主题:乘与除(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教师通过问题设计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

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去过自己家附近的文体用品店买文具?有没有同学在文体用品店买了多样物品?

这时,有过购买经历的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

例1:

学生:老师,我在文体用品店买了4 个图画本。

老师:请问一个图画本是多少钱呢?

学生:每个图画本是2 元。

教师:好的,同学们能计算出4 个图画本一共多少元吗?除了加法以外,还会什么算法呢?

教师可以根据与学生的问答来引入教学流程,学生都有购买文体用品的经历,利用常见的问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思维集中到教师构建的情境当中,学生在积极参与问答的同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学习到教师讲解的乘法知识。

(二)突出趣味注重参与

事实上,“快乐教学”并不是单纯指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氛围,真正的目标是通过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接受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学生的“小主人”地位就需要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更愿意参与数学课堂。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需要拓展数学教材之外的内容,并且确保这些内容是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关的,以内容拓展来强化课堂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得到激发,逻辑思维也会得到锻炼。

【教学计划2】

教学主题:百分数的认识(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以人口普查为背景引出百分数教学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口总数吗?

对于这个问题一部分学生可能知道准确的数字,一部分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一个“生活常识”讲给学生,补充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当教师将我国人口总数告知学生之后,可以继续提问。

教师提问:现在我国14 周岁以下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97%。那么,谁能回答出14 周岁以下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呢?

之所以选择14 周岁人口数量作为已知条件,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符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属于同类群体。通过运算得出人口数量后,学生就能知道目前自身所处群体的人口总量,在这一问题上他们的参与度出现明显提升。[1]

(三)以小组合作践行快乐探究

小组合作比较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合作探索,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中增设一些游戏项目,同学之间通过游戏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这是挖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拓展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课堂教学的知识重点为核心,设计出系列性的游戏项目,同时要考虑到游戏内容与学生年龄、心理的适配度。另外,在小组合作成员的分配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进行组队,确保游戏开始之后的公平性,且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实力要不相上下,这样才能突出游戏的趣味性,不要在组队过程中出现优势极其突出的小组,这样会打击其他学生的信心。

【教学计划3】

教学主题: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综合评估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按照教学主题设计问题抢答游戏环节,每答对一题得一分,小组得分最高则获胜。

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以简单、易算为主,例如,1 厘米=( )米。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参与进来,而且通过简单换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在回答抢答多个问题之后,学生便可以意识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也会对小数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这便是小组合作的快乐探究。[2]

(四)利用课外活动体现数学乐趣

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点,课外活动能够将数学学科的自由、开放等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感受到“跳跃的”数学知识,这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教育成效。课外活动的新鲜感是课堂教学不能与之媲美的,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心态,使学生更愿意与数学知识“做朋友”。[3]例如,在《分类与比较》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课外活动的设计以“分类知识”为主,学生放学后帮助家长分类家中的物品,然后按照自己的分类为家长讲解分类的依据、方法等等,最后让家长对自己的分类与讲解做出评价。课外活动与传统家庭作业相对比来看,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感都比较强,从中能够获得学习自信心,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找出数学学习的兴趣点。每当学生完成课外活动回到学校做汇报总结时,他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踊跃。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性”,也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性”,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上抵消学生的厌学心理。

(五)以合理评价体悟“快乐教学”

当“快乐教学”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既要从教学内容上做创新,还要保证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性。在课堂上教师利用问题设置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快速加入“思维大军”当中,通过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索,这是锻炼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正因如此,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旦学生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专注聆听,不要打断学生,可以适当点头或者鼓掌给予肯定,当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见解,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勇于表达给出表扬与赞赏,让学生知道积极发言是正确的做法,这样可以强化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给出的见解进行评价,正确的部分不吝啬赞扬,存在问题的部分加以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找出正确答案,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思索的过程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外,教师也可以举办不同类型的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要参与的赛段,而后根据竞赛成绩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让获胜的学生感受到“荣誉”,为失利的学生树立“信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领域感受到“快乐教学”。

从上文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快乐教学”理念后,可以使学生的“小主人”地位得到尊重,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强化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重构数学课堂,使其能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也能够从生活中“找出数学”、在生活中“利用数学”。“快乐教学”理念的运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十分松弛、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将对践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强化数学教育效率、塑造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等教学计划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快乐教学课外活动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课外活动类作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快乐教学法在中专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