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族民间道具舞蹈
——以蒙古族盅碗筷为例
2023-09-06段晴
段 晴
(西北师范大学 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民间舞蹈种类也非常繁杂。徒手表演是最常见的舞蹈方式,带道具表演则是在徒手表演的基础之上,不仅要表现出徒手所展现的民族风格韵律,而且还要把舞蹈道具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道具最初在农民的劳动生活被创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因此每一个民族民间舞蹈道具的来源都有一定的含义以及背后深刻的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生产因素。所以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道具舞蹈先要了解相应的民族文化、信仰习俗并感受民族氛围。
二、持道具起舞所展现的民族特点
(一)民族风格
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都各不相同,这与其民族背景紧密相连。“盅碗舞又是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舞蹈,通过手持酒盅或头顶圆碗的外在道具,使人能够明确辨明其民族性。”在蒙古族舞蹈中,盅碗舞的形成包括历史、人文、心理、宗教等多种因素。在盅碗舞表演中,舞者将瓷碗置于头顶,双手放松自然持盅,跟随着音乐,双盅轻轻碰击,双臂随之舒展与收缩,通过手腕提压配合表演,上身或前冲或后靠,加之灵巧的肩部抖动。其中,肩部动作与腕部动作贯穿始终,也是主要的舞蹈动作,这与民族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盅碗舞以及筷子舞中常用的肩部动作与腕部动作体现了豪迈、大方的民族风格。
(二)劳动生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其中道具舞蹈更是如此。蒙古族是游牧民族,骑射、跑马、套马、剪羊毛等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这些活动中反复出现的动作培养了肩关节与腕关节的灵活性,因此他们在舞蹈中时常舞动肩膀、手腕,伴随着酒盅清脆的响声,手腕提压,肩膀硬肩或碎抖。盅碗舞的起源与早期蒙古族的战争经历有关。征战前的将士们都要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的庇佑,并激起将士们的雄心壮志,以稳定军心。当战争胜利时,大家在宴会上拍手叫好并不断拍打着他们的酒杯,演变到如今成了头顶碗、手持酒盅跳舞。通俗来讲,盅碗舞就是使用道具盅子、头顶碗进行舞蹈,是盅子舞与顶碗舞合并而成的。
(三)审美习惯
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与其民族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我国有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信仰,从而延伸出了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蒙古族受宗教的影响很大,这也导致了蒙古族不同的舞蹈风格。虽然盅碗舞所呈现的整体风格与他们直接信仰的宗教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在节日宴会欢庆活动中表演的舞蹈,但由于这种信仰使得蒙古族人民间接产生了动物崇拜心理,如对马、鹰以及大雁的崇拜,这便对蒙古族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古族舞蹈中模仿大雁的动作经常出现,时而模仿大雁的动态舞姿,时而模仿其造型。蒙古族人民对鹰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鹰是一种英勇的神鸟,将其视为一种神物,当其翱翔在天空之时俯瞰地面,有一种接连天地、自由洒脱之姿。因此,他们心中认为神鹰是守护神,有了神鹰的庇佑,人民必能平平安安,幸福繁荣。
三、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
(一)增强艺术感召力
舞蹈道具作为舞蹈符号,在创作过程中是重要的手段,具有辅助肢体动作、增强其承载情感的作用,而不应仅仅被视为普通的道具。但是在充分挖掘肢体语言之前,单纯强调道具的“诠释”功能而忽略了肢体语言的创造,可能会阻碍舞蹈本体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在舞蹈作品编排时,“当某种思想情感或主题难以靠肢体语言充分表达时,往往需要借助舞蹈道具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舞蹈道具盅碗恰恰能够展现宴席之上蒙古族人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迈大方、洒脱奔放的性格特点以及热情好客的地域风格。据史料记载,古时顶碗舞便通过扩大肢体幅度、拉长肢体线条来展现蒙古族豪迈大方的特点。早期常由男子进行表演,表演时舞者的上半身动作通常是立腰拔背脖颈立直,保持头顶碗的平稳,手部动作多为画圆,步伐常是碎步、趟拖步、弓箭步等,以模仿马步为主。在表演过程中为了烘托气氛还会增加跪转、平转等技巧,使得宴会气氛达到高潮。
善良、坚韧、勇敢是蒙古族女性的性格特点,因此由女性表演的顶碗舞更加舒展、大方、沉稳。上身多是手臂的舒展、延伸,加之双肩的碎抖与硬肩的配合,脚下步伐与男性相同,女性还可跪地而舞,以充分展现高贵典雅之姿。表演时在最顶部的碗中加入酒水,表演途中不洒落,结束后舞者用双手将重叠的碗拿下来向观众展示碗中的酒,进一步烘托宴会气氛。
蒙古族的顶碗舞分为男舞者表演的形式与女舞者表演的形式,如此分类是由于动作与风格方面的差异。男舞者的顶碗舞肢体表现更加开阔,撑满了整个表演空间,展现出豪迈、洒脱的风格特点;女舞者的顶碗舞展现出柔美、舒展、大方的风格特点,令人心旷神怡。男女舞者表演的方向也不同,男舞者主要是表现酒桌文化,展现蒙古族人民宴会时的热情、欢快,而由女舞者表演的顶碗舞主要表示祝福与祈祷。因此,二者虽然都是对蒙古族劳动生活与生物崇拜的提炼,但在表现力与整体基调上各不相同,总体来看都表现了一种美好向上、幸福和平的精神内涵。
(二)提升技艺
在中国民族民间道具舞蹈表演中,舞者既要保持徒手的状态,又要把握道具的使用,实现人与道具合二为一。在蒙古族筷子舞中,不仅要展现蒙古族土生土长的牧民生活特点,又要保持身体的平稳以及手中筷子的灵活运用,无疑是对舞者舞蹈功底的一种考验。舞者在保持舞蹈风格的基础上节奏越快就说明其舞蹈能力越强,并在这种姿态下加入跪地转圈、直立旋转等难度系数高的动作。在盅碗舞的表演过程中,头顶碗进行舞蹈丝毫不影响舞者脚下与手部的动作。表演时,舞者两手分别持两个盅子,用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将上方盅子的边缘用食指与无名指轻轻夹住,中指叩于上方盅子内,用食指和无名指提起上方酒盅,使其与下方酒盅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单击、双击、抖动击是酒盅击打的主要方法,也可快击、慢击、交替击打或者提腕击打、压腕击打、提压腕交替击打。在击打的过程中,耳朵配合盅子的击打做聆听状。此道具使用的亮点在于手指对酒盅的灵活控制以及腕部的上下提压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舞者不仅要掌握舞蹈的韵律、风格和情感,还要将舞蹈道具融入舞蹈表演中,使舞蹈道具不再只是物品,而是与演员、音乐、情感、气息融为一体。
(三)增强艺术表现力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道具的使用能够清晰地展现民族及地域风格特征。在蒙古族牧民的喜庆宴会上表演盅碗舞,表演者穿着蒙古族服饰,头部轻微摆动,盅子的敲击声清脆有力。由于环境、道具的限制,舞蹈动作分为跪地坐或站立而舞。上身动作主要以手臂、肩部与腕部的动作为主。碗被放在演员的头上,一般要顶三个以上的碗,具体数目取决于表演者的技术,最下端盛有清水或奶酒,每只手各持一对酒盅。在表演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要保持头顶碗的平稳,不能出现意外,并且身体不能受碗的限制,要保持各关节的灵活,跟随节拍加之旋转、跪转等技巧,充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洒脱。因而,“‘盅碗’不仅仅作为一种功能存在,还能直观地塑造舞蹈形象,更准确地表达舞蹈作品,增强舞蹈的表述能力。”
四、利用道具在舞蹈中进行创新
(一)以风格性为基础的创新
抓住风格性的核心首先是民族舞蹈的体态,其次是民族舞蹈的动律,最后是民族舞蹈的情感。舞蹈体态是外在形态的基本表现,舞蹈动作都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同的动作若是体态不同,就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情况,因此体态与道具的关系是形体表现的前提;舞蹈动律是区分民族风格性的重要表现,因此道具与民族舞蹈动律必须相互融合;舞蹈情感是展现民族舞蹈风格的关键,也是区别不同民族舞蹈的显著标志。
(二)道具与肢体相结合的创新
为了把握好肢体与道具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其在和谐的运动轨迹中不断发展变化,就必须赋予道具以活力,让肢体与道具产生运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之间就像存在一条无形的线,操纵着双方的运动轨迹,并且构成运动限制与规律。
在盅碗筷中,舞者要通过脚腕与膝盖维持平衡,行走时要把握好脚踝控制力度和膝盖的屈曲尺度。若脚腕及膝屈力量过大,就会导致下肢摇摆不定,从而影响碗的稳定性。上肢以肩部为主体,运动起点又为肩部动作,故上肢运动的延伸与范围幅度又由肩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以及大臂的协调性决定。肩膀运动时,手臂不能跟随肩部过度用力,需要维持平衡放松状态,颈部一定要保持不动,以维持舞姿的优美,并且颈部还需要尽可能保持延伸及挺拔,以此完成各式各样的肩部运动。
呼吸不仅是生理动态的象征,更是舞蹈艺术的血液、脉络与灵魂,舞蹈因呼吸而充斥着能量。蒙古族舞蹈有其独特的呼吸方式,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身体越伸展,气息越流畅,通过呼吸维持步伐的柔滑与稳固。盅碗舞特有的呼吸特点使其舞蹈步伐稳定且轻盈,从而表现出蒙古族人民沉着稳重的品格。
五、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持道具起舞所展现的民族特点、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以及利用道具在舞蹈中进行创新,并得出结论:道具舞蹈应更加注重肢体与道具之间的配合,不断挖掘和创新道具舞蹈语汇,在保留原有民族风格性的基础上,将现代思维融入传统文化中,才能具备时代特征。
不管如何探索道具与肢体接触的形式,最终目标都是拓展民族舞蹈的新的可能性,寻求新的创作途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现代创新思维去探索舞蹈道具的多样性,从而呈现更加精彩纷呈的道具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