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音乐课“大单元”课程教学
——以《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童谣》为例
2023-09-06唐鑫
唐 鑫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常德 415000)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而“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是前两者的“递进”和“进阶”,即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以达到领悟和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高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大单元教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成为教育学领域的“热点”。所谓“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之上的一种新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在于把培养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环环相扣,使该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具体化、科学化。从小学音乐课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大单元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确实显著。故此,本文将从“大单元”课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大单元”音乐课的结构
由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其“大单元”课程设计的构架也因此各不相同,但“大单元”课程的结构原则是相同的,即围绕“核心素养”这个中心,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契合的“大单元”课程。小学音乐课的“大单元”课程设计以整合、重组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作为起点,对学习目标、任务、情景、活动等要素进行结构性的排列组合,最终形成新的“大单元”课程结构。这个新的结构包括“主题单元”“辅助单元”“对比单元”三个结构单位:
〔辅助单元〕→〔主题单元〕←〔对比单元〕。
“主题单元”是大单元结构的主体,是结构组织的核心,其功能是规定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组织和安排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一般是以不同的音乐体裁分类为依据,如以“童谣”(儿歌)为主题的单元、以“民歌”为主题的单元、以“创作歌曲”为主题的单元等等。如果是民歌主题单元,则按地域划分,从教材中选出至少三首同一地域的民歌组成一个系列,譬如“东北民歌”系列、“江南民歌”系列等等。如果是童谣主题单元,则选择至少三首同一民族或不同少数民族的童谣组成一个系列;“对比单元”是与“主体单元”在音乐风格和音乐表现上形成对比(对立)的部分,比如用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民歌形成对比、用“山歌”与“小调”形成对比、用外国儿歌与中国童谣形成对比等,其功能在于利用对比性质的音乐风格来反衬“主题单元”的音乐风格,这种“反衬”能够使学生从反方向感知和体验不同音乐风格的特性。“辅助单元”是对“主题单元”起辅助作用的部分,其结构功能在于强调、渲染“主题单元”音乐的风格特性和表现特色。譬如在民歌主题单元中辅以风格相近的舞蹈音乐素材或器乐作品,进一步加深“民歌风”的听觉印象,进一步体会民歌所特有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以上分析表明,“大单元”课程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三个结构单位的功能不同但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即将主题性、辅助性和对比性的三个结构单位组成一个教学目标统一的“大单元”,从而突出、强化某种特定音乐体裁的风格特性和表现特色。好比一幅图画的主色调是红色(“主题”),那么就用白色予以衬托(“辅助”),用绿色加以反衬(“对比”),那么红色也就越发光彩夺目。
大单元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单课教学”模式,对于教材中的孤立的、无序的、重复的单元主题,按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重新组合成分层结构的“大单元”,使教学内容集约化、系统化,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体裁风格的整体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的集约化和系统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尤为重要,它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集约优势”,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稳定的语境下反复感知、反复体验音乐的“美”,进而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在音乐意象世界里享受“美”的愉悦,滋养纯美、和谐、向善、真挚的心灵。
二、“大单元”实践教学:《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童谣》
《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童谣》是按照上述“大单元”音乐课的结构,为小学一年级下学期音乐课而设计的教学案例,包括“主题单元”“辅助单元”“对比单元”三个结构单位。
(一)课程结构
“主题单元”选取我国云南地区3 个少数民族的童谣作为“大单元”教学主体:苗族童谣《躲猫猫》、哈尼族童谣《跳呀,快来跳舞》、壮族童谣《同坐小竹排》。①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多达26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6 个: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苗族、壮族。本案例所选择的3 个少数民族的童谣,其音乐风格之鲜明、地域特色之浓郁、音乐表现之明快活泼,均表现出了童谣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因此具备了这一体裁的典型意义;“对比单元”选取法国儿歌《鼓和号》,以反衬和凸显“主题单元”的三首童谣的音乐风格;“辅助单元”选取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创编的《彝族舞曲》,以辅助、衬托、强调“主题单元”的少数民族音乐特性。
(二)情景素描
“主题单元”中的第一首童谣《躲猫猫》是一支曲调欢快、表情生动,边唱边做游戏的苗族童谣。全曲有两个乐句,五声徵调式,“前8 后16”(XXX)的节奏尤为突出,张弛顿挫的节律烘托着“躲猫猫”的乐趣。第二首童谣《跳呀,快来跳舞》是一首边唱边跳的哈尼族童谣,全曲三个句子,句子长短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曲调简洁,每句之间和第三句之后都有一小节的间奏,这三个间奏除了做游戏动作之外也可用来齐声或顿足“和”之。第三首童谣《同坐小竹排》是一首载歌载舞的壮族童谣,五声羽调式,上下句结构(各4 小节),上句(3/4 拍子)由4 个乐节连缀而成,下句(2/4 拍子)一气呵成,上下句不同拍子的节奏律动形成对照。
“对比单元”是一首法国儿歌《鼓和号》(肖音填词)。这首儿歌的调式特征、句式结构、音程跳跃幅度尤其是旋律的风格特性,都与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童谣形成了鲜明对比。西洋大小调式是建立在纯律之上的七声音阶结构的调式,五声性调式是建立在五度相生律之上的包括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的调式,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调式色彩和旋律风格。之所以选取这首法国儿歌作为“对比单元”,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歌唱中“感知”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体味”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辅助单元”的《彝族舞曲》是一首少数民族特色极其鲜明的器乐曲。全曲由两个主要主题构成,第一主题取材于彝族民间舞曲《烟盒舞》,慢板速度,旋律气息悠长,表情柔美,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彝族姑娘曼妙的舞姿。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性格化变奏,快板速度,节奏有力、性格粗犷,生动地描摹了彝族青年豪放而潇洒的形象。
(三)教学目标与方法
“大单元”音乐课《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童谣》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大单元的三个结构层次的功能而设定的。课程顺序是“主题单元”,接“对比单元”,最后是“辅助单元”。主题单元包括三首童谣。按照教材提示②,《躲猫猫》是音乐加游戏的童谣。先要唱会、唱熟,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做躲猫猫的游戏,最后把全体同学合起来边唱边做游戏。《跳呀,快来跳舞》和《同坐小竹排》都是载歌载舞的童谣,按照教材提示,要求同学在指定的节拍位置做简单的动作,如“顿足”“左右摆头”“双手拍左髋、拍右髋”等。
对比单元的曲目是法国儿歌《鼓和号》。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这首儿歌的西洋大小调风格十分鲜明,旋律上下起伏音域宽达10 度(中国童谣一般是5—6 度的音域),其中有6 度大跳,还有“减五度”跳进以及圆舞曲节奏特有的“强弱弱”节拍韵律,这些都是课堂教唱的难点。因此,要想唱好这首歌,首先要解决大音程跳进的音准问题,可以尝试3 度至6 度以及减五度音程跳进的专项练习。唱好这首歌是课题教学的第一个目标,而更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同学们认真感受西洋调式风格的特色,并反过来“记忆”我国少数民族童谣的风格色彩。
最后是辅助单元,曲目是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教学方法主要是和学生一起聆听、欣赏,边听边讲,和学生一起感受第一主题那种慢速的、线性的、温柔而细腻的“美感”,进而去想象彝族少女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然后再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第二主题的快速、强悍的节奏的冲击力,在热烈、欢快的音乐中仿佛看见了彝族青年男女那豪放、率性、恣意挥洒的舞姿。总之,用多彩多姿的音乐去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引导他们去体味音乐的“美感”,这也是辅助单元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四)小结
从“主题单元”和“对比单元”所选取的歌谣来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边唱边跳,边唱边玩,在游戏中学知识,在学习中做游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其实,小学课程从教材编撰到教学实践始终贯穿着寓教于乐的指导思想,特定的教学内容暗含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其意义之重大无论如何评估都不为过。从这个起点开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天真烂漫的游戏童年转向了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集体学习生活。在这个具有启蒙意义的集体生活中绝不能因为灌输知识的目的而压抑孩子们游戏童年的天性,不仅不能压抑,更要发展他们的天性。儿童天性最可珍贵,在成年人身上被理性、知识、功利、判断而消弭殆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却在儿童天性中活泼着、冲突着,唯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才可能生发出创造力,这正是基础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思想根源。
小学艺术类课程尤其注重对儿童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乃至人格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什么是审美感知?简单地说,审美感知就是对于物质世界一切“美”的感受,它包括自然美、生活美、科学美、艺术美等。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美感”。对“美”的感受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原生力需要科学引导才能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小学音乐课的价值在哪里?不在于学会唱一支歌、跳一支舞,不在于学会识谱,也不在于培养出音乐家,而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体验“美”、理解“美”。艺术表现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切艺术创造都是表现情感的活动,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艺术表现。艺术家用优美的描写照亮了人的精神世界,用超凡的想象力和技巧创造了艺术之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不蕴藏着心灵的颤动和思想的精微。凝望唐诗宋词的丰碑,宗白华看见了“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③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们领悟了崇高与博爱、欢乐与自由。
艺术的“美”不是外在的,而是经由人的审美活动才得以呈现的,即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语)。艺术表现和审美感知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是在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之上的“进阶”和升华。小学音乐课“大单元”课程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建立中长线的“集约化”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一种稳定的、持续的语境中走进多彩多姿的音乐世界,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的“美”,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洋溢着美感和童趣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注释:
①童谣曲谱见张前,刘清华主编.音乐.一年级.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第28 页、第10 页、第30 页、第36 页。
②同上书。
③宗白华.艺境[M].商务印书馆,2011.第1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