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策略

2023-09-06孙倩茹

戏剧之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专创器乐民族

孙倩茹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消费者青睐流行音乐等“快餐式”的音乐文化产品,这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民族器乐教学也因此一度停滞不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改革民族器乐教学。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存在不足之处

为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部已经提出了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确实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民族音乐人才,他们在继承和创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进程当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在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较多的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教学创新度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民族器乐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模式太过保守

我国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开设了大量新的学科,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因此不断重构。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结合新的形势,积极改革民族器乐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沿用旧的方法,重在完成技术训练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开展民族器乐教学时,很多教师只看到了民族器乐的技术性,而忽略了民族器乐教学的本质,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民族器乐人才,虽然掌握了民族器乐的基本演奏方法,但自身综合素养不高,进入社会后,往往无法学以致用,也很难适应复杂的环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民族器乐课程,但是其在整个音乐课程体系当中所占比例较低,部分高校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只需要学好音乐主科,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民族器乐课程,可以学习,也可以不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民族器乐课程都明显不够重视。与此同时,在很多高校设置的民族器乐课程当中,理论部分占比过重,实践部分明显不足。导致教师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器乐教学进行创新,也很少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三)教材内容同质化

在民族器乐教学当中,教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规范性的教材,民族器乐教学活动也无法正常地开展。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校民族器乐教材同样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现阶段各高校采用的民族器乐教材,存在照搬西方器乐教学内容的情况。国内民族器乐教学在发展的初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器乐的理念、方法以及内容,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器乐教学的规范化水平。但民族器乐的根本在于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如果只是照搬国外的民族器乐教学方法,显然忽视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也不利于民族器乐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的民族器乐教材特色不足,内容过于陈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大同小异,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能力挑选恰当的教材,导致民族器乐教学质量不高。

二、新时代背景下改革民族器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改变学生思想观念

为促进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民族音乐教育专业,但是民族器乐教学所占比例过低,这种情况不利于民族器乐教学的发展。因此,对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扩大民族器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当中所占的比例,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器乐教学的重要程度,进而认真学习与民族器乐相关的知识,掌握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充分体会民族器乐教学的精髓,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民族器乐人才。

(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开展民族器乐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民族器乐教学知识,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具备一技之长,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很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需要进入社会接受检验,因此,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对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认清将来要面对的现实,进而更加努力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高校对民族器乐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依据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从而更好地满足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单一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冲突,高校需要不断变革教学的模式,适当加入与创业相关的内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民族器乐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确保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新时代背景下改革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策略

(一)改革器乐教学模式

近年来,各地艺术院校和综合性高校在开展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造性推进“双创”教育与民族器乐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开掘专业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创新艺术创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传统民族器乐教学赋予了新的活力。努力提高民族器乐教学的质量,改革器乐教学的模式是高等院校艺术类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服务社会创新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艺术实用人才的当务之急。首先,高校可以在民族器乐教学当中加入重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丰富民族器乐教学的内容,通过团体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器乐教学与器乐欣赏、器乐创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自己的潜能,通过认真地感悟,掌握更多的民族器乐演奏技巧,并灵活地进行运用,从而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最后,高校可以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校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通过特色化教学增强民族器乐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显著提高民族器乐教学质量。

(二)创新器乐教材

要想真正对高校民族器乐进行深化改革,仅改革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及时创新教材。当前,我国各高校所采用的民族器乐教材当中加入了太多西式器乐的内容,本土器乐文化的内容明显不足,因此,需要逐渐加大民族器乐历史、器乐文化等相关内容在教材当中所占的比例,确保演奏技法与器乐文化能够完美地进行融合。与此同时,高校在创新民族器乐教材时,还要注意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既要注意体现“中西合壁”的特点,适当地吸纳西方器乐文化元素,同时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当地民族器乐资源,编写真正适合本校的音乐教材。这种做法既可以解决民族器乐教材“同质化”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我国的民族器乐文化。

(三)优化“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机制条件

促进“专创融合”重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双创”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开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等措施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据此要求,应全力优化完善“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推进高等院校民族器乐等艺术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创造必要条件。

1.科学定位“专创融合”改革在高校育人中的现实意义

艺术类学科“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始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应充分认识推进“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要将“专创融合”理念置于知识传授、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挖掘师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技能领域展开学习、研究、探讨、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相长,全方位提升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2.确立“双创融合”教育在民族器乐专业教学中的改革目标

基于“专创融合”理念,强化民族器乐专业课程的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完善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以多元文化视野重构民族器乐课程,培养专业性、全面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用音乐人才;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第一课堂,通过实践教学促进民族器乐学科应用创新,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应用于专业实践(包括音乐教学、艺术培训、文艺活动的开展,民族乐队的组织、排练、演出等),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加快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以“专创融合”改革理念促使艺术类高校民族器乐专业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之主体在于学”转变,从传统就业思维向创新创业思维转变。在思维模式转变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的发展变化。

4.厘清“双创融合”教学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结合双创教学模式改革,以“作为文化的器乐教学”理念,解决民族器乐课程内容涉猎不足、教学手段老套等问题;结合学生发展及专业核心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专创融合”的背景之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增强学生对“专创融合”教育的实际感知,增强创新意识,确保促进课程设置多样化,解决学生就业创业思维不活、能力不强、用非所学的问题;选择适应学生专业特质的教材,合理配套辅助教材资源,师生共同研究、创作、改编、移植器乐作品,解决器乐教材形式单一、乐曲匮乏等问题;解决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模式固化,改变传统的“教师给学生讲教材”等单一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室、教材、教学平台为支撑,解决学生自主学起来、自觉动起来等问题;丰富教学实践,增设民族器乐重奏、合奏、伴奏、协奏等演出内容,培养学生演奏、团队协作、编创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实力,解决单一知识技能传授导致的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5.优化“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管理运行机制

艺术专业院校应从教学规模、教学层次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通过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为“专创融合”教育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用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支持广大教职员工投身“专创融合”的教学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学改革、研究氛围;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优化艺术院校教学设施条件,为推进民族器乐等艺术学科“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四、结语

基于“专创融合”的素质教育理念,高校需要结合新的形势,对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显著提高民族器乐教学的质量,高校需要创新民族器乐教材、完善民族器乐教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更好地传承民族器乐文化,并且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猜你喜欢

专创器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多元民族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