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探析
2023-09-06赵彦昌王琳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赵彦昌 王琳/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1 引言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进而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有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进一步鼓舞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事业的建设热情,也阐明了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红色档案保管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对这部分档案资源的开发,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因此,档案部门可借助融媒体在信息传播多、快、广以及信息双向互动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效率与质量,有力发挥红色档案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2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宏观布局
融媒体时代以“突破”“打通”边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时代的到来,也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再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因此,档案部门应从政策指引、科学管理与转变理念出发,进而构建出整体开发的宏观布局,为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创下良好的开发环境。
2.1 政策指引,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保障机制
2.1.1 修订并制定融媒体时代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
各级综合档案馆应修订并完善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相关法规政策与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展本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从国家档案整体入手,其中涉及红色档案的条款法规并未直接呈现,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对红色档案的提及也不够全面、深入。此外,国家档案局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2],对相关术语定义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移动客户端展览、展览形式等内容,使得标准更加贴合实际,让红色档案真正“活”起来。但该规范中,并未明确指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之间的关联。
因此,各级综合档案馆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主要指导,结合本土红色档案资源,聚焦实际,制定出当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各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使开发工作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
2.1.2 贯彻落实红色档案资源开放的方针政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对档案的需求程度也在日益增长,我国对档案密级与保管期限的界定也有了新的变化,如1980年开放历史档案方针的出台,放宽了我国红色档案利用的界限。随后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对于红色档案的开放力度也在逐日扩大,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就将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档案的保管期限缩短至二十五年,这也阐明了国家鼓励和支持其他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但据现有情况来看,多地红色档案资源的开放并不尽如人意。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红色档案开放政策,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前提。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档案开放政策,结合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实际,除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红色档案以外,最大限度开放红色档案资源,为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扎牢基础。
2.2 科学管理,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效率
2.2.1 加强资源整合,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储备档案资源
随着社会对红色档案资源需求的迅猛增长,使我国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范围、内容都有所扩大,再加之我国大部分地区缺少系统整合的红色档案资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流程不够规范,这也加大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难度。
融媒体时代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可把有关联的档案联系起来,最大程度上构建档案的关联性,使得红色档案故事以线性叙事、三维空间的方式展现出来。薛文萍、周昊等学者以沂蒙红嫂档案建设为例,“从数字化存储、数字化挖掘、数字化呈现着手进行新形势下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方法的探析,为全国红色档案资源的建设与转型提供山东力量与山东智慧”[3]。对此,各级综合档案馆要加大红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力度,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储备系统化、有序化的红色档案资源,这既是保障融媒体视域下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充分开发的前提,也是基础。
2.2.2 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流程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流程的进一步规范,是指各地档案部门应在原有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升级。
各级档案部门对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做好科学管理工作,加强对馆内相关开发工作队伍的组织领导,以此规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效率,并为加快融媒体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加速融合提供管理保障。如各地档案部门结合当地馆藏红色资源实际,加大对散存于民间、组织、个人手中红色档案资源的征集,对红色档案的归档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此外,还应对红色档案资源中极为珍贵或档案载体情况不良好的档案做特殊的保护处理,并结合社会需求与馆藏实际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融媒体视域下的创新开发。
2.3 转变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队伍
2.3.1 创新思维方式,树立红色档案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理念
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应结合时代潮流,以“创”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再发展,以“新”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革故鼎新。当下社会正涌起一股红色浪潮,关于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旅游等字词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也愈发增多,如若档案工作者没有紧抓时代潮流,任凭这股红色浪潮渐渐褪去,久而久之,社会大众也会降低对档案馆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需求与期望,这不仅不利于红色档案资源的宣传与推广,也不利于红色档案资源服务爱国主义教育事业战略布局的实现。
由此可见,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需要档案工作者创新思维方式,牢牢树立红色档案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理念,不仅要对红色档案资源传统的开发方式进行全面、精准的把握,还需要有探寻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创新与突破的敏锐度,进而有力提升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深度与宽度。
2.3.2 提高保护意识,打造多元主体联动合作的开发队伍
融媒体时代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除了要有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重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各参与主体合作黏度的提升,将打造出更具专业性与科学性的开发队伍,从而实现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再发展。
首先,在红色档案征集阶段,红色档案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馆藏红色档案并非齐全、完整,部分红色档案散存在各个地方,但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要讲究原始性与真实性,这就要求被开发的红色档案资源在整体上应是相对完整的。对此,档案部门需要不断征集散存在各个地方的红色档案,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相关民间组织以及个人的帮助。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化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也愈发高涨,且加上广播、电视、VR、短视频等技术加持的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在精神文化汲取方式方面更加的丰富多样。因此,档案部门应加强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合作,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机耦合。
3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微观举措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除了要在宏观层面有所改变,还应在微观层面作出相应的回应,因此,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应依托相关政策、法规、方针与标准,制定出有力、具体的优化举措,以推进融媒体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充分融合。
3.1 加快融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
3.1.1 建立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
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需要红色档案资源实现集约化开发,不仅要求对现有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模式进行全面转变,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红色档案资源粗放式数字化管理模式,还应以集约的整合思路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进行提升,而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的构建便是实现红色档案资源集约化开发的有力体现。
我国红色档案资源的分布虽较零散,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红色档案资源具有鲜明的历史连续性与内容同质性。南京市档案馆“南京红色档案展”期间,共在市档案馆、部分区档案馆及收藏家家庭档案中挖掘了200多页文本档案、2000多张图片,选取了传唱于不同年代的红色革命歌曲《石臼渔歌》《保卫南京》等等,供观众扫码点播[4]。由此可见,各地档案馆应结合馆藏红色档案实际,破除档案馆藏私有的观念,在保证馆藏红色档案完整、安全的基础之上,将合作大门打开,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求区域内档案馆的合作,进而保证区域内红色档案资源的连续性。
3.1.2 打造全国性的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
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是档案部门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见证,而依托融媒体所打造的全国性的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则是未来红色档案资源实现“一站式”开发的必然趋势。有关部门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是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存储。我国依托融媒体时代所搭建的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应以资源为开发基础,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应该积极寻求跨区域的档案馆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其次,是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安全性。红色档案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因此,档案部门应与其他参与主体积极沟通,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来保证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安全性。最后,是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便捷性。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便于社会大众利用,故此,档案部门应从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的便捷性出发,对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进行定位与分析,有计划地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的便捷性建设。
3.2 优化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环境
3.2.1 面向档案,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安全体系的构建
档案部门与档案工作者应聚焦红色档案实体与内容信息的安全。首先,面对红色档案实体的安全,除了日常的档案库房管理,还要注意红色档案在开发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如档案工作人员对红色档案借阅工作不规范,又如档案利用者未按规定利用红色档案,再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时对档案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等。现代数字技术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运用,大大减少了红色档案实体的借阅与传递,进而延长红色档案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上保证了红色档案实体的完整与安全。如2019年天津市西青区档案馆充分利用3D和VR技术,开发网上档案方志陈列馆和网上展厅,让广大市民在家打开电脑、拿起手机就可以纵览西青70年的砥砺奋进征程[5]。其次,面对红色档案内容信息的安全,有关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指导,在合理利用红色档案内容信息的基础之上开展工作,以此来防范红色档案内容信息的恶意泄露。
3.2.2 面向用户,搭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信息互动平台
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不应盲目且僵化地开展,开发不能脱离受众需求。李君、王芬认为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利用,重点在于立体化和亲民化[6]。因此,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应面向用户,即档案的受众用户,搭建起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信息互动平台。
这一平台的建立,应讲究时效性与适用性。首先,档案部门对用户所反馈的问题应及时解决,避免平台长期无人看管。其次,该平台应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推出信息互动平台小程序、APP等,此外,还应在地铁站、公交站、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投放红色档案资源的沉浸式体验馆,利用社会大众在候车时推广红色档案资源,并对受众群体进行用户群像分析,进而为日后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指引前进方向。如山西太原广播电视台与山西太原市档案馆携手打造的《珍档记忆 锦绣太原》,构建起了智能化反馈机制,该节目从档案文化与智能信息领域的深度融合入手,采取交互性互联网思维,与广泛的受众积极交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浩如烟海的城市档案中选取有针对性的档案主题[7]。
3.2.3 面向开发,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评估机制的建立
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队伍应是多元主体联动合作,这不仅能激发红色档案资源的再发展,也能为我国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评估机制的建立增添别样的动力。
首先,档案部门与博物馆、图书馆等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开发上有着一定的相同点,通过与其他文化事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档案部门可从其他文化事业单位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发展与创新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其次,加强与艺术家、戏曲家等文艺领袖的互动性。融媒体视域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除了传播的广泛性,最主要还是因为可借助多种现代数字技术让用户体现具有感官的多维体验,但它的生动诠释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情节来还原,这就需要档案学家与文艺学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尽可能揣摩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以达到一种场景再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后,档案学界应加强与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合作,以达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多感知性、交互性。如清华大学与档案馆等多方合作,利用档案资料、复原设计图纸和数字建筑模型,对圆明园进行数字化复原,用户通过微信便可游览景区。
3.3 依托融媒体时代,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档案融媒传播品牌
3.3.1 拓宽传播渠道,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
以往红色档案开发主要是依靠档案复制件、档案缩微胶片、档案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但以上传播方式已经很难做到低延迟性,这也使红色档案产品在传播速度上低于同期文创产品。为此,有关档案部门应有尺度地开展融媒体时代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并辅之以传统媒体的显著优势,有力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全面发展。如2016年河北省档案局(馆)推出“燕赵红色档案”系列报道,开创了馆、报、网联合的先例,河北省档案局(馆)与《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联合推出“燕赵红色档案”该系列报道,同时公布了珍贵红色档案9件[8]。
各地档案部门都非常重视红色档案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普遍开展了红色主题的档案展览、影视作品展播、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等活动。如“江西省档案馆的‘红旗漫卷江西’3D展、上海市档案馆的‘红色金融交响曲’史料展、陕西档案信息网的‘三秦珍档·红色记忆’系列纪录片等”[9];又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庆市唯一的党史期刊《红岩春秋》在喜马拉雅APP开设账号“红色书院”,将《红岩春秋》杂志中刊载的红色故事,通过音频形式进行创新传播[10]。
3.3.2 加强技术应用,增强用户对红色档案产品的交互性体验
融媒体时代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变革刻不容缓。首先,在档案馆内开辟红色档案资源虚拟展厅,借助多种现代数字技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的观感空间,让用户沉浸在设计好的故事场景中,加深用户对档案内容的理解。有学者也提出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促进广泛共享[11]。其次,在网上构建虚拟展厅,用户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对红色档案文化的熏陶,如引入短视频等融媒体节目,搭建起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与公众的桥梁[12]。最后,借助5G、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虚拟场景模拟,以满足用户随时学习的需求。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13]。多地档案馆也开始打造当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融媒体矩阵,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利用网站“多媒体展厅”等功能模块展出《邓小平与广西》,定期在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展览信息,提供网络查询服务,开通APP客户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