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应用

2023-09-05王谦李娟何琼王彤

淮海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血管心脏

王谦,李娟,何琼,王彤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由不稳定斑块堵塞冠状动脉引起,具有较高病死率[1]。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是治疗UAP的常用手段,能有效疏通梗死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症状[2]。但手术无法延缓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发展进程,术后仍有血管再狭窄或堵塞的风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脏康复训练也逐渐被重视,目前已成为心脏疾病的二级预防方案[3]。但在长期病痛折磨下,患者希望水平普遍呈中低水平[4]。加之UAP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其生理各项机能减退,且缺乏疾病正确认知,导致其难以长期坚持心脏康复训练,又进一步增加了疾病恶性发展的风险。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ealth promotion ecological model,HPEM)认为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是个体、社会、环境物质及卫生服务等多种因素相互依赖、交互作用的结果,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5]。鉴于此,本研究将HPEM下的心脏康复训练应用至老年UAP桡动脉入路PCI术后患者,旨在探讨其作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就诊的老年UAP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UAP诊断标准[6];(2)均接受桡动脉入路PCI手术且手术成功;(3)具备正常沟通能力;(4)既往无PCI手术史;(5)年龄60~80岁。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存在PCI禁忌证;(2)既往存在精神病史;(3)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终末期疾病者;(4)肝肾功能不全者;(5)视听、肢体功能障碍;(6)心功能分级(NYHA)为Ⅳ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选病例对本研究风险、收益等均知情,并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最终纳入122例,按入院顺序分组,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为对照组(n=61),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为研究组(n=61),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6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展运动康复,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进行屈肘、握拳、抬腿等训练,10分钟/次,2次/天,术后2周逐步进行下蹲、进食、洗脸上下楼梯、行走等训练,15~30分钟/次,1次/天,以患者耐受度制定训练强度。出院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规律运动、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等,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形式了解患者康复情况,10~15分钟/次,持续随访6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HPEM下的心脏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1.2.2.1 成立HPEM下的心脏康复训练小组 由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康复师、护士长各1名、专科护士4名组成干预小组,均接受为期2周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HPEM意义、应用研究、心脏康复模式等,通过考核后,明确各成员职责。由主治医师负责病案管理,康复师负责制定心脏康复训练计划,护士长负责协调工作、监督护理质量,专科护士负责调查、反馈与实施护理计划。

1.2.2.2 HPEM调查分析 专科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内心需求与担忧,采用根因分析法分别从个体、家庭、社会因素剖析患者在开展心脏康复训练过程中的阻碍性因素(如图1)。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

图1 UAP患者限制开展心脏康复训练的因素

1.2.2.3 HPEM因素干预计划 (1)个体因素:①基础疾病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每日摄取总热量为饮食的30%,纤维素摄入20~25 g/d,盐摄入3~6 g/d;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生活习惯,针对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开展个性化用药指导,重点强调联合用药禁忌与日常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针对心理状态良好患者,充分给予肯定与鼓励,使其保持良好心态;针对存在消极情绪患者,引导患者倾诉内心忧虑,并针对性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疾病观念,同时向患者讲述以往康复良好的病例,以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及希望水平;③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座谈会,邀请主治医师、康复师等联合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知识、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自我救治、健康生活方式等指导。(2)家庭因素:①加强家属疾病认知:采用集中性宣教方式,结合多媒体、PPT等向患者家属讲解UAP疾病诱发因素、常见症状、疾病预后、危象识别、护理注意事项等,以增强患者家属疾病认知;②增强家庭支持力度:向家属强调家庭关怀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理解与支持,积极参与到患者的疾病管理中;③增强家属护理能力:构建微信群聊,专科护士以图文或视频形式不定期向患者家属推送护理小技巧、用药知识等,并积极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难题。(3)社会因素:①同伴支持:组织病情、年龄相似且病情稳定患者参与UAP交流活动,由恢复良好的患者分享自身康复经验,引导患者之间互相倾诉、鼓励,以释放内心压力,缓解不良情绪;②社区活动:联合社区医院定期开展老年UAP知识爱心讲座,解决患者康复难题,并开展疾病义诊活动。

1.2.2.4 心脏康复训练 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开展为期8周的心脏康复训练。采用极量运动试验测定患者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max),靶向心率=(60%~69%)×(220-年龄),训练强度以靶向心率为准,以有氧训练形式为主。术后第1~2周,在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下缓慢步行,5~10分钟/次,2次/天,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增加训练频率或时间,并逐步恢复至独立行走后,10分钟/次,1次/天;术后第3~4周,在步行基础上,增加上下楼梯训练或直高抬腿训练等,10~15分钟/次,2次/天;术后第5~8周,协助患者进行瑜伽、太极拳、易筋经、健美操、快走等室外活动,20~30分钟/次,3次/天。每次训练开始前,需进行5 min热身运动,训练结束后进行5 min放松训练,训练过程中需有护理人员监护,全程配合心脏监护。2组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1)心肺功能。采用DC-35 Pro型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仪(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训练前、训练8周后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wi83493型心肺功能检测仪(北京若水科技有限公司)测定AT与VO2max。(2)运动耐力。选择一条平坦硬地,训练前、训练8周后以6 min步行试验[7](6MWT)测试患者以能承受的最快速度在6 min内能行走的最远距离。(3)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8](HHI)评估2组训练前、训练8周后希望水平,该量表包含采取积极行动、对现实/未来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总分12~48分,分数与患者希望水平呈正相关。(4)生活质量。参考西雅图心绞痛量表[9](SAQ)评价2组训练前、训练8周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与治疗满意度5个维度,共19个条目,标准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5)心血管不良事件。训练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比较训练期间与随访期间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训练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训练后,2组AT、VO2max、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WMSI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训练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2组训练前后运动耐力比较 训练后,2组6MWT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训练前后运动耐力比较

2.3 2组训练前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训练后,2组HHI、SAQ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训练前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n=61)

2.4 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61)

3 讨论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键环节。但相较于年轻患者群体,老年UAP患者由于疾病认识不足,缺乏家庭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加之不良生活习惯、自我护理能力低下、护理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导致UAP患者的有效护理成了现实难题[10]。因此,开展高效化、针对性的护理实践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HPEM是预防医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模型,认为对患者的护理应从个体、社会、卫生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训练后希望水平显著提高,可见HPEM下的心脏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增强疾病康复自信。张颖君等[11]研究认为,希望水平对提高患者灵性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而家庭关怀可显著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本研究运用HPEM模式对UAP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训练,在个体层面,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座谈会,在加强患者疾病认知的同时也注重患者精神层面的康复,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合理疏泄情绪,通过既往成功案例以弱化患者对疾病预后的消极心理;在家庭层面,明确家庭支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与支持能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有助于希望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层面,开展社区活动、加强同伴支持,也能调动患者积极情绪,利于患者心脏康复的顺利开展[12-13]。

相较于传统护理思路,HPEM下的心脏康复训练更为重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运动耐力,极量运动试验能科学评估患者心肺储备能力及有氧代谢能力,以此作为参考依据为患者制定有氧运动强度、频率等,能避免常规运动康复锻炼的盲目性,在促进心脏康复的同时,也能保证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训练后心肺功能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运动耐力提高,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与王艳艳等[14]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在术后以靶向心率为运动强度开展心脏康复训练,能科学降低心肌耗氧,加快冠脉血流速度与脂质斑块溶解,提高心肌顺应性,还能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脂沉积,从而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心肺功能。此外,陈静等[15]研究指出,有效的心脏康复也有助于增强患者情绪控制,减轻情绪波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配合家庭与社会体系的理解与支持,能促进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使其主动规避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HPEM的心脏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UAP桡动脉入路PCI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及运动耐力,改善其心肺功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心血管心脏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心脏
关于心脏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miRNAs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