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的必要性初探
2023-09-05何春蔡海洋姚磊
何春,蔡海洋,姚磊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7~23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中的青年中期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吸收和整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也是成年早期的重要发展任务[1]。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大学生感到自己处于同一性形成的中间状态,只有少数大学生属于同一性完成型或同一性扩散型[2]。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大学生同一性的形成有一定的直接作用。如果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亲密的情感联结,那么,他们会体验到更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会更好地将理想自我、应然自我与实际自我进行整合统一。这有利于大学生探索并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3]。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学生独立自由意识的觉醒、家长无法准确预判大学生的学业情况、联系方式单一化等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面临多方挑战。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及访谈等方式,对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一、问卷调查概况
本调研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调研,对象为在读本科生及学生家长。样本覆盖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涵盖理、工、文等不同学科的专业。其中,学生问卷发放597份,有效问卷596份,大一年级占34%,大二年级占25%,大三年级占19%,大四年级占22%。家长问卷发放799份,有效问卷799份。年龄在40~55岁之间的家长占近九成,40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家长共占一成。大一学生的家长占18%,大二学生的家长占29%,大三学生的家长占17%,大四学生的家长占36%。
二、家校合作的认知概况
(一)家长与学生对家校合作的认知尚不明确
在问及大学本科阶段的“家校合作”这一说法时,近七成的学生和家长表示听过一点或完全没有听说过。学生和家长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家校合作”了解如图1、图2所示。
图1 学生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家校合作”的了解
图2 家长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家校合作”的了解
图3 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在教育与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图4 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在教育与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二)家长与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六成的学生和近九成的家长都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家校合作”在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中比较有意义。这表明在学生和家长看来,家校合作具备一定的重要性。
(三)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普遍存在一些困难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近52%的家长表示偶尔会面临问题,更有15%的家长表示经常有问题,8%的家长表示一直有问题,只有20%的家长表示基本没有问题,表示从来都没有问题的家长仅占5%。
在与家长的相处中,近3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面临问题,更有21%的学生表示经常有问题,18%的学生表示一直有问题,只有20%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问题,表示从来都没有问题的学生仅占7%。
对于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家长普遍认为不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认为在校忙于学习和生活,从而没有太多时间联系家长,也认为与家长沟通不畅。因此,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观念不一致、没有共同话题的情况。基于目前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现状,家校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高校开展家校合作存在的难点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及访谈,笔者发现家校合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持续的、高效的合作模式。
(一)高校开展的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仍未构建系统的家校合作体系,当“家”与“校”之间发生联合时,常常是以“辅导员”为中介。在本次调研中,家长们表示主要是与辅导员进行联系,其次是与孩子的朋友和同学。
大部分高校离学生的家较远,使得家长与学生不能经常见面,一般一学期或一年才能见一次面。因此,家长不再如学生大学之前的求学阶段,可以通过与学生面谈、到学校参加家长会、与班主任当面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目前,家校合作尚不具备完整的体系,高校尚未对参与到家校合作中的育人主体、合作方式、内容边界等进行系统的界定和说明,导致这项工作的开展更多依赖于学校或家长的瞬时主动性,尚未形成系统性。
(二)高校开展的家校合作缺乏持续性
在本次调研中,笔者发现家长大多表示一个学期会与学校联系一次,在联络中,一般以疫情报备、请假、接收通知等事项为主。也有部分家长提及,与学校的联系主要是询问学生的情况为主。不难发现,家校合作的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通知、报备等基础事项展开,很少或基本没有触及调查问卷中家长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拓展、人际交往、身心成长、交友恋爱、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很多内涵都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得到家长的鼓励,学生会更好地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目前,高校尚未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家校合作内容体系。
(三)高校开展的家校合作缺乏高效性
当今世界,互联网快速发展。大部分家长表示会通过微信、QQ或电话等方式与学校取得联系。虽然联系工具已比较便捷,但是家校合作的沟通渠道仍多见于单次的电话、留言等方式,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
认知指导实践,认知决定行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在一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更高层级的需要才会随即出现[4]。有的学生的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学生的家长只接受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大部分家长对于成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有力支持者、良好陪伴者,没有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目前尚未有高效的线上平台便于学校及时反馈和家长及时知晓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同时,对于大学生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常识性教育,也没有面向家长端的平台进行及时推送,学校和家长合作互动的渠道也尚未建立。
四、家校合作的开展设想
从调查访谈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家长和学生都期待开展家校合作,并对下一步的开展工作进行了初步设想。
(一)“通知型家校联络”转变为“合作型家校合作”
通知型的家校联络内容多聚焦于学生在校的学业情况。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针对存在成绩困难的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会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请家长协助一同督促、参与学生的成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合作”,但这样的合作仅限于小范围的学生。
合作型的家校合作,目标是家长方与校方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成长并非突发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合作型家校合作,学校可以将院系的培养理念和具体培养内容传达给家长,由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调研中,46%的家长表示希望通过家校合作学习更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有47.24%的家长表示,如果与孩子相处面临问题,会尝试加强自我学习。因此,高校可以开设面向学生家长的“家长课堂”或“家长学校”,以线上课堂的方式向家长讲授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以线上、实地走访等方式参与到学校的育人工作中。
(二)搭建家校合作的沟通平台
家校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起步阶段,高校可以从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出发。
“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思维来构筑家校合作的新形态。学校和院系在公众号上推送校园概况、学院发展动态、相关通知、学生活动风采等内容,还可开设如“家校互动”“家校服务站”“亲子沟通小课堂”等栏目。学校和院系可以利用相关平台及时更新学校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相关政策、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情况,并以短信、微信等形式将学生的发展情况推送给家长。家长可以通过平台给学校反馈关心的活动、亲子沟通经验、心得体会等信息。高校要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增加学校端和家长端积极有效的信息互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个体进入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认识能力会不断发展,个体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外部世界的关注都将较之儿童和青年早期更加显著。因此,高校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好自我同一性,进一步探索家校合作育人的内容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校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高校开展家校合作有利于统筹校内外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合作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育人效果。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且在进入大学校园前,长期与家人共处,与家人的情感联结、观念联结极为密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若能积极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高校和家庭的积极合作模式,将对思政工作的育人效果产生积极影响[4]。
家校合作有利于解决学生培养中的相关问题。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相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