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2023-09-05高月新
高月新
我们在学习中经常听到批判性思维,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和如何判断(如何解答)两个方面。因此也可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分析历史事件,能够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并培养辩证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
一、借助问题,启发深入思考
借助问题进行导学是历史教学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而且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内容为例,教学中可提出以下问题:(1)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隋唐时期的官僚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其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隋朝会短命,而唐朝可以长盛?(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这两个时期的制度变化对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5)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的?(6)隋唐时期的税收制度对农民和国家发展有何影响?是否存在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通过引入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隋唐时期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制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能够提高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以点拓面,引导多维度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包括比较、对比、评价等。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历史事
件或历史观点,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内容为例,让学生比较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一是比较分析文学特点。比较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文学特点,如文学体裁、主题内容、艺术风格等。二是对比分析宗教与文化思想。可以比较三国时期佛教在文化中的影响与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的再兴盛,进而分析这两个时期对于宗教和文化思想的接纳程度,以及宗教对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作用。三是评价艺术成就。将三国时期南方壁画艺术与隋唐时期石窟艺术进行比较,从主题、样式、技术等方面对这两个时期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四是分析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讨论三国时期政治割据和隋唐时期的统一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使他们深入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以生为本,引导批判性论述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性的论述和辩论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观点和立场的辩论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辩
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活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目,涉及鸦片战争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等方面。辩论题目有:“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还是中国国内问题的爆发”“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动机是为了贸易利益还是主权扩张”。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各种观点。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研读不同的历史解释和观点,从多个角度审视鸦片战争,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水平,培养理性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注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展开辩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