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2023-09-05郑朝明
郑朝明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的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说明,是指导高考试题命制的指挥棒。基于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高考试题对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历史学科的开放性试题就是这些要求集中体现的主要阵地。但是当前学生对开放性试题解答效果不够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历史开放性试题在新高考模式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新高考对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在的开放性试题形式更加多样,能力要求更高。笔者认为,按照问题的形式历史开放性试题可以分为阐述型和论证型;按照素养考查的侧重点可以分为解释型和史料实证型。不同的类型有不一样的解题要求和答题方法。
一、阐述型试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材料相对比较简单,主题突出。例如,2022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19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所提出的地中海的几种称呼,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阐述。答题的关键在于主题和所学知识的联系要清晰,能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表述。在表述时要能够正确选用相关史实,讲清楚历史的发展脉络(原因、过程、影响等)。
二、论证型试题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它的难点在于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然后提炼出观点。例如,2022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8题要求考生根据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这个试题的材料是一个图形,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图形找出世界经济发展波动和上方文字中所述的科技成果的关系,从而得出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观点。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结合具体史实,做到史论结合。最后要进行总结,这是论证型试题的基本格式。
三、解释型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考查学科素养的“聚集地”,往往一道试题能够考查学生多方面的学科素养,但也会有所侧重。历史解释型试题主要要求学生就某个历史概念、历史名词或历史阶段特征等作出解释。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第42题要求考生根据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历史概念、历史名词等的含义。考生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弄懂“面向”的含义,进而才能进行阐释。在进行阐释时一定要紧扣它的含义正确选择相关史实,表述要体现历史逻辑。特别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限定条件,如“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等条件。这样才能在答题时避免出现严重的偏差。
四、史料实证型试题
这类试题在核心素养的考查方面更加侧重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概括等,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42题材料给出了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要求考生阐述材料中的历史现象,进而得出结论。这就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材料,得出良吏用德治治理虎患的史实,从而得出儒家思想对东汉吏治的影响。然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结论进行论述。所以这类试题的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当然,材料有时不一定就是文字,也有可能是图片、表格、地图等。
历史开放型试题是学科素养考查的重要载体。它形式多样,能力要求多元,综合性较强。因此,笔者只能相对简单地对其类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划分和分析,并不能做到全面,希望对學生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