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的价值性
2023-09-05张文豪
张文豪
(上海理工大学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谈到电影分析,有些批评者会将其视为对美的破坏,认为分析会扼杀我们对电影的爱。这种想法主张我们感性、主观地接受所有的艺术,这样就能获得完整、温暖、鲜活的感受,不被理性所侵扰[1]。但是,非黑即白、两极化地看待直觉与分析是有问题的。通过创造新的意识通道进行分析,反而能使我们对电影的热爱更强烈、更真实、更持久。分析性的思路可以使我们观察并理解电影的各部分是如何发挥作用、贡献能量并使电影成为有律动、有活力的整体。
电影分析的路径是不同艺术作品所共享的假定特质,是观影者在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假定程序,同时也是艺术作品与社会相互关联的假定方式,这一整套假定就是一条美学路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研究多个艺术作品时保持分析的一致性。在分析一部影片时总体上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路径为中心,一种是以影片本身为中心。以路径为中心的方式属于一种比较生搬硬套的手法,它存在于对影片的选择与分析过程之前,因此常常会模糊某部影片的独特性,并且存在的个别问题是我们基于现有路径的假定所无法解释的。而新形式主义理论是一条走向美学的电影分析路径,为了避免俗套与单调,它将分析当成一种通过实际的影片来检测自身进而修正完善现有路径的手段。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较完美地结合了两种电影分析方式,倡导一条路径、多种方法的分析理念。
一、进步性——主动积极的审美行为和陌生化、知觉自动化的假定
俄国形式主义在分析某个艺术作品前已经事先存在对作品的基本假定和思想,而艺术作品的美学又恰好与之相符,所以这一假定就能够进一步解释作品。与这种消极被动的审美静观不同,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主动发出信号的,观者也要更主动地从作品中发现灵感,并利用以往的观影经验作出合理解释。
在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中,艺术作品发出信号,通过陌生化审美体验路径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思维。陌生化由于不符合人们习惯的知觉方式,会使知觉难度提高,从而激发观者的思考探求欲望,以达到审美目的。而当观者对艺术作品的陌生感逐渐降低时,艺术家就会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以增强陌生感,要么陌生化现实世界,比如漫威系列电影,大部分的特效场景在现实生活是完全看不到的;要么陌生化之前的艺术作品所建立起来的惯例,比如电影《低俗小说》[2],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手段,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五个段落随意拼贴,通过首尾相连的方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么就是将二者相结合。
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陌生化和知觉自动化的假定,使得它可以摆脱大多数美学理论的共同特征:形式与内容的分裂。这一假定既避免了类似于《北方的纳努克》这种内容大于形式、毫无镜头语言变化的早期乏味纪录片,又避免了《环太平洋》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仅满足视觉奇观,却毫无思想内核的大制作电影。
与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相符,将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的典型案例是电影《罗拉快跑》。影片分为三段,三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女主角罗拉在三段故事中的不同选择召唤出了相对应时间段的三种可能性结局,在每一段故事“闯关”结束时都会重新回到开头再开始,直到两个主人公都活下来且成功拿到10万马克赎金[3]。影片在色彩、剪辑、镜头语言等形式方面极具先锋色彩,这种超现实的时空结构在内容上传达了导演对于人生未卜、命运莫测的哲理性思索,所以说这部电影将内容和形式巧妙融合到了极致。
二、针对性——手法相似,功能不同;手法不同,功能相似
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倡导一条路径、多种方法的分析理念。在电影分析中,不同影片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自然不能使用相同的阐释方法。尽管影片运用的技巧手法可能相似,但其在不同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们需要针对影片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拉镜头这一影片拍摄时常用的手法,在电影《教父》中,开头部分典型的拉镜头场景的作用是展现被摄主体和环境的关系,也给观众制造一种悬念[4],而在电影《东邪西毒》中,拉镜头的作用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人物内心的孤独感。
当影片所运用的一些手法被观者所熟悉后,艺术家就会尝试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变成陌生的新手法,由此,即便是不同的手法,也可以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相似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影片为了表现故事人物之间的处境对比,可以选择明暗色彩差异对比,也可以选择在两人之间建立有形的隔阂,例如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主人公小男孩和犹太人小男孩初次见面时,两人隔着一道厚厚的围墙,这正表明了他们此时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异。
三、合理性——认识手法,解释动机,理解作品
当然,一部好的影片运用某些手法必定有内在的动机与理由。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将这些动机分为真实性动机、构成性动机、跨文本动机以及艺术性动机。
真实性动机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以及对现实主义美学的认识所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往往在影片开始前出现的故事情节就需要依靠真实性动机进行理解。比如电影《为奴十二年》,主角所罗门作为一家之主和小提琴演奏者却被拐卖,就是因为当年美国真实存在的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
但真实性动机更多只是用来为情节叙述和构成性动机作铺垫,在实际的电影创作中,构成性动机往往会比它更受欢迎。电影中某些情节之所以合理,并不是因为它完全再现了现实世界,而是因为这一情节与影片其他情节存在因果关系,使得剧情更为合理。
在观看电影时,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一般都基于过往的观影经验,跨文本动机正是利用这些经验,以直接或者嬉戏的方式运用某些艺术手法。当其他三种动机受到抑制且不太明显时,艺术性动机才会以一种显著又重要的方式呈现。
四、历史性——影片的时代积淀,观者的经验履历
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将对具体的影片分析置于历史语境中,观影者在分析电影时往往会从日常生活经验、其他艺术作品鉴赏经验以及电影的实际目的这三个方面分析新接触的电影。
但对于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来说,历史地理解电影功能与动机并不意味着可以重构影片原始的观影环境。就像今天的我们去看过去的电影,难免会受到社会现状的影响,并不能百分百体会到在那个年代里这部影片对于当时观众的影响。背景(日常生活经验、其他艺术作品鉴赏经验、电影的实际目的)的快速变化会使知觉逐渐自动化,但背景也给了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一个历史基础,使得我们有可能考察陌生化是如何发生的。就像早期受欢迎的作品,随着人们知觉的持续自动化,其受追捧度会下降,但经过长时间沉淀,由于背景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早期艺术的陌生化,艺术作品会再度受到欢迎,这就是艺术作品经历的流行循环。
五、丰富性——同一部电影,不同的分析工具
在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下,如果我们用同一目标解读同一部影片,就会逐渐变得知觉自动化。所以,若想从一部作品中每次都寻找到不同的东西,我们就需要采用新的分析方式,利用不同的分析工具,从不同的视点进行解读。
(一)钝化和延迟
在电影制作中,运用到的各种手法都是为了对电影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文化环境作出回应以吸引观众,所以电影创作者要做的就是将叙事、意识形态、风格和类型的传统手法加以陌生化,增强新鲜感。而要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我们就需要采取“钝化”的形式和“延迟”的手法,让观者更不容易理解。
1.约束性母题和自由母题
钝化的形式会产生延迟的效果,这种梯级建构类似于叙事蒙太奇。在约束性母题下,电影的主题和结局比较清晰,但为了延缓结局的出现,往往会交替穿插题外情节,这种情节作为自由母题在电影叙事中同样重要。就像部分电影常常会采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将情节叙事打乱,观者在观看时就需要根据以往的观影经验按时间顺序重塑情节脉络。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情节以“海洋之心”为切入点,通过女主角的回忆视角,采用倒序方式讲述杰克与露丝的爱情故事。而我们作为观者在观影时就需要根据以往的经验,重塑故事的真实时间脉络,从而理解剧情发展。
2.隐瞒和陷阱
为了达到延迟结局的效果,艺术作品在情节中也会设置隐瞒或陷阱。当然,电影文本的谎言欺骗需要具备可以解释的构成性动机。比如影片《看不见的客人》中,杀人犯男主将自己伪装成案件的受害者,而一位母亲将自己伪装成专业律师,两人针对案情讨论时都在互相隐瞒真相和身份。但这种隐瞒和欺骗存在合理的动机,男主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而母亲则是为了查明儿子的死亡真相,将杀人犯绳之以法。对于这些隐瞒和陷阱的情节,影片都会有意地提示观者,或利用叠化闪回,或刻意拍摄演员的脸部表情变化。
(二)“动作线”和“解释学线”
在电影情节叙述中,要想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就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动作线”和“解释学线”。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认为“解释学线”的作用在于不断抛出问题以刺激观者的知觉,而“动作线”则是为了帮助观者更好地领悟电影情节事件,并从中得到满足。
若想设置一个完整闭环的叙事结尾,那么在影片开端抛出“解释学线”并设置悬念是很有必要的。在“解释学线”下,影片控制观者的知识能力,要么将影片部分人物事件的信息隐藏,要么限制观者对影片人物思维状态的了解。
比如玄幻或悬疑电影往往会隐藏反派人物的身份,为观者设置一个未知的悬念。而侦探类影片又会时常控制观者对于侦探内心的了解,让观者更加好奇案件的侦查进度和侦探的举止。当然,设置完各种各样的悬念后,导演在影片叙事中还会通过画外音、人物对话、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等,自觉地向观众传递信息,使观者与电影叙事之间形成积极主动的信息互动,以达到“动作线”的目的。
(三)主导性结构
在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下,主导性是一部影片中最突出的元素,也是该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优势,所以影片往往会利用主导性结构和从属性结构之间的张力,以达到更加系统化的美学目的。
以电影《隐入尘烟》为例,该片在场面调度方面采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和实景拍摄,可以说真实感就是影片最大的主导性。其次,影片多次运用声画分离的手法,在开篇只有男主的画面中出现了男主亲戚们的声音,在男主搀扶女主坐驴车的时候也出现了街坊邻居的嬉笑声,而在影片结尾男主独自一人从河边路过时再次出现了街坊邻居的说话声。这种声音和画面相互分离的技巧也是这部电影的主导性手法之一。
抛开影片本身,每位艺术家在创作生涯中所运用的主导性往往也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在分析时要学会归纳总结,以便日后鉴赏同一艺术家的作品时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灵魂共鸣。比如导演王家卫的典型风格就是前期慢门拍摄和后期抽帧加调色,而导演塔蒂的一贯风格就是在影片中使用远景、少用特写,影片《于洛先生的假期》就是典型例子。
六、总结
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是克里斯汀·汤普森夫人于1988 年在学术专著《打破玻璃盔甲: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中提出的,这一理论是电影分析路径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清晰展现了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发展与继承。从多方面来看,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的价值都是巨大的,它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认识一部电影的意义和价值,使整体的批评判断更加敏锐,但最终的分析目的在于其加深了理解。当我们利用一条路径、多种手法的方式看待一部影片时,它呈现出的逻辑性和艺术感不仅会提升我们的审美等级,而且会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灵感。但是,没有一部影片绝对“适合”新形式主义,新形式主义也不会完全“适合”某一部影片。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存在确定的答案,电影和其他任何真正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完全靠分析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