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版本浅析
——以四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为研究对象

2023-09-05吴雪松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歌唱家思乡艺术歌曲

吴雪松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作品、作者简介以及歌曲曲式分析

(一)歌词赏析

本歌曲创作于1932 年,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歌词借景抒情,前段描写“柳丝”“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从植物到动物的引入,循序渐进地在意象中体现思念家乡的情绪,从“独自个凭栏无语”也能体现心中的沉寂,又以“不如归去”,直入主题地表达内心的叹息,再引入第二段。第二段更加直接热情地表达渴望归乡的情绪,“万众闲情、满怀别绪”,到“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达到整首作品情绪的高潮,用极富有神韵的比喻“我愿与他同去”,直抒胸臆地表达“思乡”的情感。

(二)作曲家简介

黄自是中国20 世纪30 年代最重要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颇具特色,是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特别是他的艺术歌曲作品更是独具匠心,在采用西方音乐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充分表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钢琴伴奏和声曲式分析

《思乡》是黄自音乐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伴奏和声上很明显地体现了西方艺术歌曲的特色。从钢琴伴奏与和声曲式上来看,引子部分铺垫了一定的主体材料,引出第一乐段的主体,后进入演唱部分,钢琴伴奏低声部运用分解和弦伴奏织体,加上高声部与人声旋律呼应的旋律进行,构成人声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二者相互交融,钢琴伴奏也富有歌唱性,所以,整首歌曲严谨又自然,这也是黄自艺术歌曲的特点。间奏连接部分是整首艺术歌曲的一大亮点,钢琴低声部的八度级进配合高声部顿音跳进,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的技法形象地表现鹃啼的声音,并且,用在起连接作用的间奏显得恰到好处,承接了第一乐段的“一声声鹃啼”,又以丰富的和声变化将和声色彩拉向黯淡。

第二乐段节奏织体变得密集,低声部为级进的八度低音,右手为变化复杂的柱式和弦,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感,正能表达作者心中的“万众闲情”,直到达到“问落花”,人声进行到全曲最高音G,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伴奏声部也跟随达到情绪的高点,到“是否向南流?”之后,很巧妙地运用两个小乐汇将流水的意境延续性表达出来,并且为结尾做准备,最后在结尾处又安排了“我愿与他同去”中第二个高音F,以澎湃的情绪再一次推进式地作为全曲的结尾,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

二、歌曲演唱处理分析

笔者对《思乡》这首艺术歌曲充满热爱,源于第一次听到就觉得美,这首歌属于第一个音就能打动人的歌曲,在没有接触德奥艺术歌曲以前,笔者没想到居然有作曲家可以以调外音作为歌曲的首音,这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感,然而,1932 年的黄自就已经做到,音乐上的突破和进步是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思乡》的演唱,笔者有以下看法:

首先,从速度上来说,稍慢的、舒缓的节奏符合整首作品的情绪,前奏引子过后的起音#F 在piano的力度上开始,这样精妙的作曲安排要求我们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歌曲,咬字需圆润而温柔,然而,对于音准的控制也是需要细心把握的,前几句以下行模进式的旋律进行,变化音丰富,并且音区较低,要求高声部的演唱者有扎实的中低声功底。至“更那堪墙外鹃啼”,出现了小高潮——高音F,笔者认为可以以渐强的高音,又稍稍按捺一点的情绪,为歌曲B 段的情绪高潮迸发留下余地。另外,“一声声道”这句也巧妙运用六度大跳和稍有强调作用的三连音,正符合语言上的逻辑重音,直至“不如归去”,音乐的语言性得到突出,演唱上与朗诵相似,叙述而叹气式地表现出诗词作者的渴望与无奈。

B 段进入,旋律整体色彩与A 段形成对比,上行级进,配合密集的柱式和弦钢琴伴奏,演唱上的情绪处理也应该由浅入深,声音与A 段的抒情性应该形成对比,加入一定的戏剧性因素,推动歌曲的发展,让人感到明显的情感上扬,心中的思想情怀喷薄而出。直至“问落花”,达到全曲的高潮,以f 力度记号在“问”字上迸发。

笔者对于“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这一句的处理有自己的看法,这一句应该是在歌曲高潮后转向预备结尾的过渡,结合诗词的寓意,更应该是表现诗人满腔别绪后的一种向往和憧憬,应该以柔和的语气、渐弱的力度完成演唱,体现歌曲中诗人的美好向往,体现作者在音乐中表达的愁绪与希望的情感的结合。而到“我愿与他同去”一句,更似全曲的首尾呼应,在“我”字上出现piano 的力度记号,依然是同歌曲开头一样的手法,回归柔和抒情的本真,在作者的向往与期盼中呼应首句的处理方式,在渐弱中结束全曲,并且带有感叹的语气。

三、歌唱家版本对比

对于《思乡》的演唱,笔者精挑细选了四个版本的演唱,分别为石倚洁、范竞马、张立萍、廖昌永的版本,并对比四位著名歌唱家的演唱,找到歌唱家的演唱的参考作用并鉴赏不同版本的艺术价值。

(一)石倚洁2017 年琴台音乐厅音乐会现场版本

这一版本的演唱速度较慢,共2 分10 秒,2017年琴台音乐厅音乐会上,石倚洁老师在音乐会开头连续演唱了几首中国作品,虽然常年在国际上演出外国声乐作品,但是,石倚洁老师对中国作品的演唱与理解仍然独具个人特色,在这一版本的演唱中,作为罗西尼式男高音的石老师以半声进入,仿佛柳丝一般拂过,在虚实之间将风景描述出来,又渐渐加强,“更那堪墙外鹃啼”,也留有余地地以半声演唱,听觉感受更加舒缓而流畅,展现男性温柔的一面,也符合词曲中寂寥而无奈的情绪。进入B 段,石倚洁在层层推进的情绪中将歌曲表现得热情澎湃,进入上行级进的“惹起了万众闲情”,语气上也加重了,为高潮作了充足的准备,而在最高音G 的“问落花”一句,石倚洁运用自己代表性的关闭式的高音展现出男高音明亮而有穿透力的音色,自然而富有表现力,情绪把控恰到好处,结尾部分又回归弱声,抒情性地结束歌曲。在歌曲语言上,笔者很欣赏石倚洁老师的咬字,轻盈、富有活力,但对于中国作品中“zi”“si”拼音的咬字,他又时而把握得不算准确,这也是歌唱家个人的特点所在,能让人迅速辨别其演唱风格和咬字特色,但在2019 年之后的石倚洁的演唱中,我们能明显听出他对中国歌曲咬字的研究,其对“zi”“si”这些平舌音的处理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廖昌永录音室唱片收录版本

廖昌永老师演唱的《思乡》时长1 分57 秒,从开头开始廖昌永老师就展现了自己独特醇厚的音色,但醇厚中又带有一丝柔弱的情绪,展现了一种成熟男性的抒情美。从吐词咬字上看,廖昌永老师对歌曲语言的把握十分到位,由于黄自对中国诗词的理解非常深刻,其对诗词的谱曲也严格配合诗歌的声调与韵律,对吐词咬字的清晰非常注重,特别是对于所有尾音咬字的把控,廖昌永总是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如“更那堪墙外鹃啼”的“啼”,是狭窄的“i”作为韵母,但廖昌永可以保持足够的腔体,运用饱满的音色演唱轻柔的声音。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话的发音有四个声调:阴、阳、上、去,其中,阳声和上声带有上挑的声调特点,那么,在演唱中,如果想让旋律与语言声调更加贴合,就要研究语言的声调,从而决定演唱方式,而旋律是通过“滑音”来表现声调的。廖昌永老师的演唱很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就如“柳丝细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尾音分别是“去声、上声、上声、阳声”,廖昌永老师的演唱与普通话的声调非常贴合,可见歌者对歌曲的研究之深。

(三)张立萍录音室唱片收录版本

作为对比的演唱者中的唯一一位女歌唱家,张立萍老师的演唱的确有一股别样的风味。相比石倚洁老师那一版放慢版的《思乡》,张立萍老师这一版以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时长1 分52 秒,与前几版本对比独具个人特色,这样的抒情艺术歌曲由女高音唱非常合适,突出了女性的柔美。张立萍老师把《思乡》的情绪表达得如有剧情一般,A 段演唱的朦胧美随着钢琴伴奏凸显出来,对于力度的把控张老师做得非常精细,丰富的渐强渐弱,灵巧地对这首艺术歌曲进行了二次创作。而B 段情绪的上扬,层层递进,对比男声的版本,也显得有张力而控制得体。

张立萍老师在演唱中对歌唱语言的处理有独特的想法,由于张老师常年演唱西方声乐作品,对西方音乐的了解很深,而黄自的《思乡》采用了把中国诗词与西方音乐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所以,张老师结合美声唱法的语言特点,在语言上表现出一些美声唱法中元音的咬字特点,听觉感受上显得华丽而独特,没有完全张嘴,让整首歌曲听起来旋律、位置统一,在听感上给人以幽静且连贯的感觉,笔者认为,如果能在高声区保持腔体的同时,在语言上更加准确,会更加符合这类吟诵类歌词的艺术歌曲的意境。

(四)范竞马2016 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桂子山音乐节琴台音乐厅室内乐伴奏版本

范竞马老师也是笔者最喜爱的歌唱家之一,这一版本的《思乡》采用的是邹野老师配器的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加上钢琴伴奏的版本,伴奏声部更加丰富,这样的加工也使这首艺术歌曲有了新的活力,在弦乐的配合下,音乐上的动力更加明显,音乐的元素更加丰富,时长1 分55 秒。演唱方面,范老师没有以半声弱处理进入歌曲,而是直抒胸臆地进入,显得男子气概十足,落落大方,同时,范老师的中低声曲淳厚扎实,带有男中音般坚实的底座,整个A 段与前几位歌唱家形成对比,是一种直接式的表达,没有隐晦之处,这样独特的处理对听觉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在“一声声道”这样需要细腻处理的地方,范老师也没有一味地表现自己嗓音的金属感,在需要收敛情绪时,也会进行细致的音乐处理。

在弦乐四重奏与钢琴惟妙惟肖的配合中,乐曲进入B 段,范竞马老师用顿音式的唱法表现“惹起了万众闲情”,阶梯式的渐强把握,在高潮“问落花”上彻底爆发出自己集中明亮的嗓音,最后一句“我愿与他同去”,范竞马老师同样没有作结尾式的弱处理,依然保留个人特色,以辉煌富有张力的声音结束全曲。对比前几位歌唱家,范竞马更像是以一位历经磨难的战士在表现他的思乡情绪,使人在听觉上感到刺激而享受其中。

四、对比版本,客观分析

四位歌唱家演唱的版本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之处。首先,演唱黄自这一类作曲手法的作品必须细致看谱,虽然表情记号不多,但是,结合歌词能看出作曲家的用意,虽然歌唱家们的版本不一,但是,他们对歌曲的表情把握没有逾越曲谱,并且都在语言的表现上显现出四位歌唱家不同的求学经历、不同的地域特点以及不同的对音乐处理的想法,对于歌唱艺术,每个歌者应该形成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演唱这类艺术歌曲时,可多听听不同歌唱家的演唱,在其中发现相同之处,同时仔细分析曲谱,了解歌曲结构、内容的深刻含义,再构思自己对歌曲的处理策略,从而在自己的能力之内进行歌曲演唱的二次创作。

五、概括总结

通过对比四位歌唱家在演唱艺术歌曲《思乡》中的音乐处理、声音状态、歌唱语言和音乐表演等方面,笔者总结出在学习研究《思乡》这首艺术歌曲时可以借鉴歌唱家演唱的地方。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也是声乐界2022 年以来的趋势,在范竞马的“国风雅歌”的带领下,中国声乐教育也开始重视中国作品和本民族文化的传播,笔者也渴望通过研究艺术歌曲的演唱提升自身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水平,同时,也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优秀的歌唱家们能把一首简短的中国艺术歌曲唱得动听且意犹未尽?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想要透彻地研究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歌唱家思乡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小歌唱家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歌唱家与报晓员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