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探究
2023-09-05李若琳
李若琳
(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钢琴于十九世纪自欧洲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同时,在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碰撞中开启了民族化的发展历程。萌芽阶段的中国钢琴音乐主要是对西方经典作品进行简单的复刻与模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我国音乐教育快速发展,钢琴更成为国民争先恐后学习的西洋乐器之一。随着音乐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我国音乐家也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西方钢琴音乐与我国民族音乐有机结合,并在演奏和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互碰撞、融合,音乐作品的调式、和声、节奏、织体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特色,这推动了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如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钢琴音乐不断吸收融合民族元素,音乐体系不断走向成熟。通过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本土音乐语言,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据记载,钢琴最早于公元1601 年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拜见明朝皇帝时进献了一台击弦古钢琴。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现代钢琴也随着西方国家的其他商品一起被传到中国。而钢琴真正在中国取得社会性地位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中。几代音乐家前赴后继,艰难探寻,用音符记载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曲折历程,在乐声中展现西式潮流与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二十世纪初,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大量中国留学生在学成归来之后传播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音乐家开始传播钢琴文化,并开启了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步伐[1]。例如,赵元任创作的《花八板与湘江浪》《和平进行曲》就运用了民族音乐的曲调结合西方钢琴弹奏技巧,初步将中西方钢琴艺术融为一体。从此以后,现代钢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产生更多的交织融合,钢琴艺术也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五四运动”后,一批青年人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出带有民族音调的旋律,迈出了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第一步。例如,1921 年李荣寿创作的《锯大缸》和1923 年萧友梅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都采用了中国传统调式,体现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统一与融合。1934 年贺绿汀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和乡土气息,成为标志性的中国风格作品,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中国钢琴音乐进入成熟期的起点,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此以后的几十年,以《牧童短笛》为代表,中国钢琴作品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即具有明朗热情、抒情浪漫的民族音乐特色,这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注入了动力。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钢琴音乐的创作也陷入困境,这一时期问世的钢琴作品虽然不多,但体裁种类逐渐丰富,舞曲、序曲、奏鸣曲、叙事曲、重奏等不断出现,不仅延续了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路径,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二)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钢琴音乐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初期,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格调清新,形式、体裁多样的作品。例如,丁善德创作的《儿童组曲》,这一作品堪称当时中国钢琴作品的“代表作”[2]。《儿童组曲》以儿童日常的打闹嬉戏和生活趣事为灵感,比如儿童去郊外游玩的情景,扑蝴蝶、跳绳、捉迷藏的游戏场景,将童年欢乐用曲调和旋律呈现出来。在创作中,丁善德将西方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打磨出富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呈现出活泼鲜明的音乐形象,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音乐情怀,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钢琴音乐宝库,推动了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
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到70 年代,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国钢琴音乐在曲折中艰难发展,而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出现为当时的中国钢琴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钢琴伴唱《红灯记》是殷承宗受到“样板戏”的影响而创作的。《红灯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与钢琴合作的京剧,剧目的成功也让正在被“边缘化”的钢琴重新获得了关注。在《红灯记》大获成功的基础上,殷承宗组成了“黄河创作组”,1970 年5 月,钢琴协奏曲《黄河》问世,并在西方乐器与民族音乐的碰撞中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虽然我国的钢琴事业发展比较曲折,但音乐家们仍然创作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钢琴改编曲,其中比较经典的有《梅花三弄》《百鸟朝凤》《平湖秋月》《夕阳箫鼓》等。这些作品的问世使中国钢琴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进程。
(三)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为中国音乐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一阶段,中国音乐家有机会走出国门,更好地了解学习世界钢琴艺术,世界上许多优秀的钢琴家也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空前活跃,涌现出一批采用新技法创作的新作品,同时,钢琴音乐的民族化也逐渐走向成熟[3]。
“多元化”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也是其民族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音乐家的作品在题材体裁上是多元的,在形式风格上是多元的,在审美趣味上是多元的,在技术技巧上也是多元的。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汪立三的钢琴套曲《他山集》。这部作品取意于《诗经·小雅》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在创作时巧妙运用色彩斑斓的音响形态对民族乐器的发声效果以及自然中的声响进行模仿,塑造出鲜明的民族气质和民间风格的艺术形象。这首作品是由五首序曲与赋格组成的复调性音画套曲,采用宫、商、角、徵、羽五种五声调式为基础,选择了从F 到A 之间的五个音作为各调的主音,构成了五套序曲与赋格,具有民族音乐的特征,而作曲手法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因此,作品凸显了现代技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他山集》这套作品借鉴了国画中题款的做法,在每套曲前都有一段题词,别具一格的融合赋予了音乐以意境美,表达了作曲者希望通过文学语言诠释作品含义的人文情感,也表现出作曲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与热爱。作品传承并发扬了传统文人墨客在绘画上赋诗作词的绘画艺术形式,作曲者以乐谱为画,以赋诗词为意,将现代琴韵和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体现了多元化的创作理念。
此外,还有许多音乐家融合西方乐器的技巧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些现代音乐的创作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成熟,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表现
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于,“中国风格”通过钢琴音色得到了充分展现,其神韵在于与音阶、调式、旋法、曲式、和声、伴奏织体、节奏节拍、演奏法等要素的融汇而形成的美学意境。通过演奏让钢琴发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特有音响是展现中国钢琴文化的良好开端。在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上,中国钢琴音乐体现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气质、审美等能让听者更容易融入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去审视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在欣赏中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和魅力[4]。纵观历史,中国音乐家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调式的民族化
调式是按照音程关系把不同音高组织在一起的若干个乐音。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构成五声调式。在民族风味的钢琴作品中,许多音乐家都借鉴了五声音阶及相关理论。例如,《彩云追月》是王建中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作者把西方音乐技法与中国五声音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其旋律简单质朴,线条流畅,抒情优美婉转,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此外,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运用民族商调式写成,乐曲开头的引子部分节奏比较自由,速度变化多。A 部分采用了民族商调式,旋律较为明亮热情,在听觉上给人以深远、悠长之感。B 部分热情似火,以变奏曲的形式展开。结尾处的A’部分把音乐推向高潮。乐曲的三个部分都带有变奏曲式的特征,以B 部分为例,作者巧妙融合了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同变异性五声式和弦,让整个高潮部分不仅情感激荡,且细腻绵长,突出了钢琴的独特音色,也展现了民族音乐调式的特点。
(二)曲式结构的民族化
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作曲家在曲式结构的设计上也有差异,如中国传统音乐侧重抒情,西方音乐更注重逻辑性。基于此,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中,音乐家们基于传统文化特点对曲式结构进行了设计。例如,取材于抗日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呈现出史诗般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这首音乐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更享有国际声誉,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就。再如,《夕阳箫鼓》是古代汉族琵琶曲代表作品之一,音乐家黎英海于1972 年将这首经典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展现出独特的曲式结构。独奏曲《夕阳箫鼓》中散—慢—快—散的结构形式,中间各段时空节奏变量自然递增,表现了中国神韵和意境,符合东方的音乐审美,也巧妙体现了西方音乐的逻辑思维。这样的作品充分展现了钢琴的特色,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是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典范[5]。此外,音乐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皮黄》将京剧音乐元素和现代专业作曲手法相结合,在旋律、调式、节奏等方面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比较鲜明地融入了“西皮”“二黄”的腔调,采用传统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体”这一结构形式和西方复合调性、非三度叠置和弦等技法,使整首作品具有浓浓的戏曲韵味,也独具民族特色。
(三)和声语言的民族化
中国传统音乐多是以线性旋律为主的单声部音乐,其和声语言比较单一。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过程中,中国音乐家积极吸收西方和声语言,融合传统音乐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声风格。例如,音乐家江文也根据古琴曲谱《渔舟唱晚》改编的《绮想曲》在和声上放弃了对西方和声的追求,探求与中国传统调式相一致的和声风格,同时吸收民族音乐要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音乐家王建中在改编古曲《梅花三弄》的过程中,对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进行设计,突出了和声上的优势。作品的第一段呈现出中低音区的和弦音响,在钢琴独特的音色下,仿佛一股寒冬冷风扑面而来,营造了一种肃杀的氛围;此外,作者在结尾部分利用高音区呈现出“一唱三叹”的效果,通过和声语言呈现回声的效果,突出《梅花三弄》的主题,形成余音绕梁的意境。这样的创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不足,让钢琴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元。
(四)音乐理念的民族化
中国东方音乐体系作为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主要特点在于其鲜明的价值理念。中国钢琴作品历经百年发展,已经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并在作品中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音乐理念。例如,《梅花三弄》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西方的音乐技巧以及中国的审美理念,展现出浓厚的民族风韵、清雅幽远的意境、古朴雅致的曲意,充分体现了琴曲“高、洁、清、虚、淡”的审美取向。这样的创作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也激励我们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钢琴艺术。
三、结语
回顾百年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史,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家从最初的学习、借鉴,到进行民族化的创新,这一历程见证并述说了百年来中国的世事更迭、民族情感,反映了中西音乐文化交融发展的过程。当前,没有哪一种乐器像钢琴一样对中国人的音乐生活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钢琴音乐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应继承传统,努力推动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将独具特色的钢琴艺术呈现给世界,用钢琴演绎出动人的东方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