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策略研究
2023-09-05章韫柔
章韫柔
(苏州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当今世界正处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时期,本土文化传承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老一辈艺术家年岁已高、新作品缺失、年轻人缺乏兴趣等因素,苏州评弹正面临传承困难的险境。苏州作为其形成与发祥的重要区域,应侧重于对其进行抢救与保护工作。学校是本土文化传承的载体,小学生正处于学业压力相对小的阶段,接触课外知识的时间相对充足,在该阶段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合适。目前,苏州部分小学存在音乐教学形式单一、文化自信导向性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苏州评弹的了解甚少。基于此,探究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策略尤为重要。
一、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特征与价值
(一)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特征
文化自信具有主体性、包容性、创新性与发展性四个特征[1],以之为视角,小学传承苏州评弹同样具有以上特征。苏州评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是一个不断改善、进步的过程,旨在发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文化自信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1.主体性
苏州评弹的传承是教师与学生增加文化自信需求的体现,凸显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性,我们可将其主体性概括为人类主体自发积极地对某种文化进行学习与理解的行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外界文化环境的影响,能够将文化自信内化于意识形态之中。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2],重视、尊重、引导学生进行文化选择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主体性的导向下,学生能够在苏州评弹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文化思考,将原有的共同文化意识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文化信仰,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对于教师而言,苏州评弹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又能够激发出文化创造力,从而促进教师文化自信的发展,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包容性
苏州评弹的教学内容在优秀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包容性。其包容性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上,文化的传承不仅包括对优秀本土文化自身价值的肯定与保护,还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之符合当代价值。
因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苏州评弹教学内容选择将更多关注学生的接纳程度,探究更符合当代的文化审美。一方面,在内容选择上保持高度理性,对苏州评弹的起源、发展历史、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选择有文化价值的内容进行传授;另一方面,苏州评弹难以在快节奏生活环境中生存,其审美逐渐偏离当今需求,因此需进行文化融合。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时,可与古诗词文化相结合;在欣赏《苏州好风光》时,可介绍园林、旗袍、苏绣等特有的姑苏文化;在演出时亦可加入西洋乐器伴奏或与作品风格一致的舞蹈等。
3.创新性
苏州评弹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不断创新的,突出了文化自信的创新性。其创新性可体现在教师进行苏州评弹教学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州评弹如今少有新作品诞生,演奏技巧、内容等方面少有改进,如无创新意识,其接受度将日趋降低,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因此,创新性要求下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旧知识和老作品的学习。除传统的历史演变介绍和谱例展示外,教师将适当增加苏州评弹风格特点、创作技法等相关的知识,利用多媒体等新型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苏州评弹创编,如学生利用“库乐队”APP 可学习创编评弹旋律,并尝试不同的配器,使之既具江南韵味又符合当今审美趋势,具有较强的教学趣味性。
4.发展性
苏州评弹传承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性。其发展性主要表现为:苏州评弹在小学传承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其传承方式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换代,苏州评弹教学随之不断优化,其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及评价等方面都会随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与改善,趋于多元化。
(二)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价值
1.促使小学形成苏州评弹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结合本地、本校的优势,在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下所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模式。办学特色立足于该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文化丰富多样。苏州评弹作为吴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可代表苏州的城市形象,由此可见,苏州市的大、中、小学进行苏州评弹教学是合理的,能够使学校具有苏州评弹的办学特色,既能代表学校的特色,又是苏州特色的展现,有助于学校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提升教师关于苏州评弹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能力
本土文化教学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苏州评弹而言,大多教师仅了解皮毛,亟需深入了解该文化,提高与其他学科文化相融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自然能够增加多个层面的知识量。另外,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逐步打造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与风格,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学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将苏州评弹教学活动理解为教师自发地拥有增强文化自信的意愿,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其文化自信会有所提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自信
在中、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学生课外接触苏州评弹的机会少之又少,小学生对苏州评弹的了解寥寥无几。结合实习经历,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大多选择学习西洋乐器,而鲜少有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熟练掌握苏州话的青少年也在逐年减少。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小学的教学仍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展开,对扩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不尽如人意。因此,苏州评弹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高。而小学进行苏州评弹等本土文化的渗透可对这一现象进行弥补,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4.促进苏州评弹的保护与传承
受外来文化冲击、传谱较少、新作品缺失等因素的影响[3],苏州评弹亟需新传承人、新作品来对其进行抢救与保护。当学校形成苏州评弹特色后,学生就有了更多了解学习该文化的机会,甚至成为新的传承人。当学生掌握后,通过口口相传使得更多人加深对苏州评弹的印象。中国音乐教育需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保持文化记忆,将过去与当代的审美连接在一起[4]。教师与学生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小学苏州评弹教学是其传承与发扬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对苏州评弹教学的实践情况——以苏州市为例
(一)小学开展苏州评弹教学的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笔者了解到苏州市已有多所小学开展了苏州评弹教学,其形式丰富多样。例如:枫桥实验小学、宝带实验小学、北桥中心小学等开设了苏州评弹社团活动;平江实验学校因其苏州评弹特色,被列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之一;而方洲小学和斜塘学校则已经开发了较成熟的苏州评弹校本课程。其中,笔者有幸对斜塘学校进行了听课观察:
1.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情况
课程的人数容量约为30人,选课学生大多零基础。每学年评弹班教师将根据学生意愿及自身条件选拔二年级的新生加入,老生则根据课堂表现及家庭支持情况进行“淘汰制”。其中约八成学生对苏州方言不熟悉,新生主要学习童谣以熟悉苏州方言,老生则学习琵琶和弹词。
2.苏州评弹授课情况
该校采用外聘教师与学校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进行授课,学校的负责教师具有二十余年的评弹教学经历。课时安排上,每周二与周五各安排一节课,周二为外聘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教学,周五为学校教师单独教学。此外,评弹班的学生每周六会参与学校教师开设的评弹公益课。教材方面,学校教师根据文化价值与学生兴趣编写了教材《飘香的歌》,其中包含理论部分与谱例部分,理论方面包括苏州评弹的发展史、主要唱腔介绍;谱例部分既有苏州评弹名曲,也有近年所作、富有评弹韵味的新作品。
3.苏州评弹课程的教学成效
以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苏州评弹乐团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排练,能够较好地完成一至二首完整的苏州评弹乐曲,最终通过校园艺术节活动、社区公益演出等方式进行成果汇报,学校偶尔也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比赛。
(二)小学开展苏州评弹教学的优势
一方面,苏州评弹能够在主课之外丰富校园生活。苏州评弹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增长课外知识的同时放松身心,激发学习本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与如今所倡导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相符。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新苏州人的加入,苏州本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亟需加强。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参与度良好,可见课程开展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成果展示,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让这一文化“走出去”,从而激起学生对于苏州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新作品的诞生与传唱为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途径。
(三)小学开展苏州评弹教学的不足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容量较小,仅面对30名学生,其余对苏州评弹感兴趣的学生无法拥有学习机会。同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新生无法跟上进度,坐在后排的新生演唱时较困难,而新生所学的苏州童谣对老生而言又偏简单。如何平衡课堂教学、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在教材编写及唱段选择方面:缺少文化自信的导向,侧重于知识的传播,主要内容围绕苏州评弹的历史与唱腔展开,情感引导较少,在排版方面有待提升。通过与课程负责教师交流得知,在作品选择上,《宫怨》《庵堂认母》等虽为苏州评弹中较为出名的唱段,但对小学生而言,无论理解还是学唱都存在较大困难,只能作为欣赏内容进行补充,最终需重新选择学生弹唱的作品。
最后,学校与家庭的合力方面:学校与家庭的合力有所欠缺,评弹班部分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压力增大,家长对评弹学习的支持度有所降低,甚至出现家长不允许学生继续学习评弹的情况。这一现象剥夺了部分热爱评弹文化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文化自信需在实践中得以增强,因而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家长的接受度。
三、小学进行苏州评弹传承的改进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提高本土文化渗透的意识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仍停留在“培养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够重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审美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学校对待本土文化的教育态度应有所转变,提高对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加强文化渗透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应营造本土文化的学习氛围。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学环境尤为重要。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苏州市的小学可根据吴文化的特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校园环境:在校园与班级的布置中,可加入园林、古镇、亭台轩榭、小桥流水等素材;学校可在校园文化角宣传苏州评弹知识,介绍发展历史、主奏乐器等;学校的课间铃声、校园广播等都可定期更换为苏州本土音乐,包括苏州评弹名曲,让学生逐渐熟悉苏州评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亦可进行采风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苏州评弹传习所、音乐文化馆等,更近距离接触苏州评弹文化。学生在校园环境与教学氛围的感染下接触到了更多的苏州评弹知识,传承意识自然有所增强。
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打造学习与展示平台
学校作为传播知识、促进传承最好的平台,应重视苏州评弹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艺术展示平台。
一方面,各小学可利用苏州评弹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接触机会,为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提供着力点。同时,学校可邀请当地专家、艺人共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在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导向性。在教材编选时,选择的作品既要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又要注意作品含义是否健康向上、是否贴近生活[5],如《苏州好风光》便是合适的选择,学生在相关学习中能领略到苏州的气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时安排与教学形式需不断优化,为更多学生建立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艺术节等校园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小学可定期举办苏州本土音乐进校园的活动,如邀请名家进校演讲、表演、指导学生等,不但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苏州本土音乐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舞台经验,对提高自信心、提升艺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师层面
1.丰富苏州评弹知识,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教学的“学科综合”之思想要求音乐教师的素养具备多元性[6]。如今,与时俱进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特质,新时代教师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各学校应加强传统民族音乐的师资职后培训。
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仅熟悉掌握课本知识,对苏州评弹等课外知识却模棱两可。要想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或进行课程开发,教师需对苏州评弹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创作技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有能力的教师还应尝试琵琶、三弦等乐器。简言之,只有当教师的苏州评弹知识面扩大、音乐素养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后,才能有效开展教学。
2.注重苏州评弹与音乐课堂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普遍以歌唱与欣赏课为主,授课内容为小学音乐教材。受书本局限,音乐教师往往将教材中的内容教授完毕,便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小学音乐教材中与苏州本土音乐相关的内容甚少,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学到苏州评弹知识。不仅如此,部分学生因音乐课堂枯燥单调等原因,对音乐课的接受与重视程度较低,这就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本土音乐教学、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在增长苏州评弹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将其融入音乐课堂,在“民族音乐”相关章节普及以苏州评弹为例的本土音乐,阐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通过实践不断进行创新。例如,除歌唱课之外,还可以加入创编的形式,在学生了解苏州评弹的韵味与创作技巧后,让学生对某条旋律进行改编,赋予其苏州评弹音乐的韵味;教师还可将琵琶等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其音色特点,尝试在课堂中加入演奏环节或新型教育媒介,创设学生所接受与喜爱的课堂模式,以提高学生对苏州评弹的兴趣,促进该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四、结语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如何传承苏州评弹文化这一问题值得关注。苏州评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苏州本土音乐文化中占据显著的地位,而如今却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有必要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小学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渗透阶段,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是其普及、发扬的必经之路。
笔者通过调查,力求证实小学传承苏州评弹的教育价值。可见,苏州评弹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本土音乐文化普及方面初显成效。然而,其教学现状尚不容乐观。学校需提高对本土文化普及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建立更多学习与展示平台;小学音乐教师需在增长自身苏州评弹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教学模式,有能力者可尝试苏州评弹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文化自信为苏州评弹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其主体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四种特征为苏州评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师生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通过小学对苏州评弹的传承,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得以增强,将苏州评弹以及其他优秀文化宝藏发扬光大并实现活态传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