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下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转型升级模式研究

2023-09-04崔淑贤白凌燕张国栋

农业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技农业服务

◎崔淑贤 白凌燕 张国栋

一、引言

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如何在创新驱动环境下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服务模式,面向全体受众群体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学科化的数智服务是当前科技信息服务队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经历,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展、存在问题做以阐述,探讨在创新驱动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和同行们提供参考。

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展

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发展和社会化需求增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信息资源、系统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信息资源建设趋于成熟,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建立。以万方数据、重庆维普、清华同方为引领的数字资源及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丰富和规范,打造了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各领域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产品体系。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引领建成了各级、各类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和农知搜索平台等,已为全国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知识服务,实现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推进了交流合作和共同创新。

(二)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围绕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农业信息科技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性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即:以大学为主线的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线的信息服务体系(NSTL);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主线的信息服务体系——“全球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同时已有江苏等省建成了以省级农科院为核心、各市级农科院为联盟的创新服务体系。随着服务范围的拓展延伸、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已经由个性化、学科化服务向基于大数据、云服务为核心的数智服务转变。

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开放到共享,由被动变主动,由人工到智能,不断创新发展,但依然存在供需不对称、断层服务等问题。

(一)供需不对称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服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决定了信息服务需求内容、手段、服务程度和服务范围不同,当前我们的服务多数还不能完全依据个体需求提供饱满的服务。由于产需对接机制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机制不稳定等问题,造成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及其服务产品价值不稳定、不确定,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及其服务行为。能否满足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程度决定了服务及其服务产品的价值。

1.冗余服务。基于竞争、生存和业务发展需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推出了课题跟踪服务、学科服务、文献推送服务、知识服务等,在信息开放、共享环境下,大部分科技人员完全能够通过研究基础、开放数据、行业交流、个人学习等各种渠道掌握本学科发展趋势和课题研究方向,不再需要诸如此类服务,造成冗余服务。

2.饥渴服务。对于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多数不具备海量的数字资源、便捷的服务系统和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他们对于数据的需求更加强烈,对于服务的需要更多一些。而我们目前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往往忽略了这部分群体,他们渴望我们的数据分析服务、决策咨询服务,而我们对他们的服务却有限。对于一些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需要的发展趋势分析、学科态势分析、研究热点分析等等深层次数据挖掘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一些机构和服务人员尚不具备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

(二)断层式服务。按照以往的学术发展、信息服务惯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和农业科技信息从业人员主要为两个群体提供了服务,一个是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群体,一个是政府群体。相比之下,面向中等城市和市县级科研院所、基层科技人员服务较少较弱,需要加大对其创新扶持力度,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三)服务支撑不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依赖于海量的数据资源、完善的平台服务系统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网络维护、数据加工、系统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是一项高成本的服务。目前多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受限于财政支持和人才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停留在基础的表层的信息服务,同时农业信息服务对于数据挖掘和深层次服务远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远不能提供科学、专业、精准、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四、创新驱动下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应坚持的原则

(一)创新引领原则。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因素,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创新思维驱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展科技信息服务供给侧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原则,以创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手段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二)需求定位原则。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大数据的铺开和物联网的发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需求人群和机构不断扩大,除了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外,农业企业、农业推广机构、农事团体和个体农事人员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必须坚持上下一体服务原则,既保证对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各政府部门的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又要保证基层科技人员的全面、基础、个性化服务。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解决主体需求为核心,按需确立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形式及内容,坚持需求定位原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五、创新驱动下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扎实推进的优化模式

在创新驱动环境下,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丰富可靠、平台系统健全、人才资源充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转型升级,对接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面向全体受众群体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学科化的数智服务。

(一)创新推动模式。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需适应创新形势,改进传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向更高更深层次跃进,提供开放共享、快捷高效的服务,提供数据挖掘、态势分析等深层次服务。尤其是对于创新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和企业,采用助推式服务模式,推动团队、企业多出成果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择优提拔模式。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发现一些项目执行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得到较为翔实的数据,但科研人员不会利用,不能科学表述其所做工作、取得成果、未来发展潜力等。对于这些项目和团队,酌情采取择优提拔式,帮助项目组将做得比较扎实的工作和数据整理加工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创新点,帮助其形成成果,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进村入户模式。科技创新不仅孕育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中,还孕育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中,既贯穿于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中,还贯穿于技术应用与推广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差异和地域环境不同,基层单位、科技园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的科研和科学种养过程中,更容易有创新成果,作为科技信息服务人员,应通过科技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方式帮助他们发现隐藏其中的创新迹象,挖掘其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其形成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科技创新。

(四)联产联农模式。以优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约化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生产研发、加工储藏、物流销售等整个产业链,主动对接产业链各环节对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构建科技信息服务供需联结机制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发现产业特色发展模式、质量提升技术及提升模式、联农带农模式,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信息服务,也可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培训指导、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产业创新发展和科技信息服务助力创新的联结机制。

(五)联企帮扶式。以推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为出发点,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贯穿于企业研发、技术推广、科企共建、三产融合发展中,选择重点、代表性的企业,建立推进企业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发明专利等成果的形成,促进成果转化。

(六)一揽子服务式。针对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农事企业的专业特点、产品目标、未来发展需求,提供信息咨询、决策咨询、科技查新、信息技术培训等基本信息服务,同时提供战略分析、态势分析、研究热点分析等深层次数据挖掘服务,以一揽子服务模式保障有信息服务需求的团队、机构、企业从立项、验收到成果评价和转化等各个环节都站在创新发展的前沿,提高成果创新性,保障成果产出率,进而推动农业创新发展。

结语:基于目前创新驱动发展背景和推进乡村振兴大环境,如何基于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和信息服务支撑情况,加大科技信息投入和支撑力度,转变固有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深度和宽度,基于对象需求扎实推进全方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是科技管理部门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科技农业服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科技助我来看云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