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乡村转型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

2023-09-04何玉仙

农业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

◎何玉仙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农民的全面发展,它内在的以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为目标。辩证地看,乡村的转型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则是乡村转型发展的应然结果。对乡村转型的理论、模式与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提升对乡村转型的认识,并更好地推动实践。

一、我国乡村转型的理论内涵

随着粮食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自给自足的乡村逐渐卷入现代化浪潮。20 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国家的乡村在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乡村社会发生的变革,西方学者纽比和马斯登等先后对资本积累在地理上的变化而产生的社会空间结构的瓦解和重新组合进行了较为广泛讨论,由此引发了欧美乡村社会学中乡村转型理论的生成。 关于乡村转型的内涵,西方学界流行的看法是指乡村从“生产主义”阶段到“后生产主义”阶段的转变。在西方乡村转型理论视角下,转型前的传统乡村性质或村庄性质往往被描述成农业与乡村的耦合,乡村的核心角色是追求农业生产的最大化;转型过程中的乡村农业生产功能在工业主义、消费主义的兴起过程中逐渐被取代,并开始承担消费、生态、休闲等新的功能,与此同时,乡村所具有的生产属性发生了向后生产性属性的转变。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在城市率先实现飞跃式发展的格局下,乡村人口、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城市与非农产业,乡村逐渐衰落,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对于这些变化,国内学者从多种视角进行了研究和论述。龙花楼等基于发展要素的视角认为,城乡人口的流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新组合与相互作用推动了我国乡村转型进程的开启;孟思聪等从生产方式的视角出发认为,乡村社会转型是传统经济、文化、政治向现代社会和生产方式转型的结构性过渡。 刘彦随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乡村转型是由传统城市与乡村相互隔离的状态转向和谐统一的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转变。 国内学者们对乡村转型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却一致认为由于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乡村已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乡村社会必须转变以往的发展模式与生活生产方式以适应并参与到现代化变革中来。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与西方基于角色功能视角的乡村转型研究相比,我国的乡村转型研究更偏向从整体系统的视角出发论述。一方面,对乡村自身而言,乡村转型意味着通过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发展能力的转型与升级,实现乡村在空间布局、产业模式、乡村文化以及治理体系等领域的全方位转变与重构;另一方面,对乡村以外的系统而言,乡村转型则意味着乡村功能与角色的变化与重新定位,以及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的形成与重塑。除了理论视角上的不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与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我国的乡村转型在实践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内涵表达,并形成了特有的转型模式与经验。

二、我国乡村转型包含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乡村转型涵盖了多重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现阶段我国的乡村转型至少包含了以下内容:

1.乡村空间优化。一般意义上,乡村空间由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部分组成。乡村生产空间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乡村生活空间是指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国土空间;乡村生态空间是以提供生态产品或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具有显著的自然属性。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系统的架构已逐渐发生改变。一方面,由于乡村土地、人口等要素流失、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传统农业型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已出现萎缩化、空心化、污染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受政策导向、城市资本注入等要素的影响,一部分乡村的性质已由生产性向后生产性转变,乡村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开始逐渐显现。

2.土地利用转型。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认为:土地利用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一段时间内,与这些发展变化相对应的土地由一种利用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利用形式的过程。现阶段,虽然农村粗放式土地利用模式和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大量土地生产资料的闲置,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却为农村土地的集中和适度规模化提供了机会空间。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与提升土地综合整治等手段,促进乡村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与新兴产业结构需求相匹配,将成为实现乡村转型与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3.产业结构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农作物种植是乡村最主要的产业形态,其他产业发展滞后。在这种产业结构中,不仅现有的农业资源很难得到高效利用和系统开发,相关农产品的质量与品类也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带动,以及与相关政策的引导,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正在加快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体系,引导农业生产朝着绿色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方向调整。

4.乡村治理跟进。乡村治理是乡村实现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日益流动和多元化的乡村社会,农民的个体权利意识逐渐提高,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思维与法制观念也在不断提升,传统乡村治理思维与治理方式已难以有效应对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与上述方面的转型相配套,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架构、增强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提升村民的参与程度,倡导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跟进与完善已成为乡村治理转型的主要内容。

5.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是生活于乡村的人们所表现出的独特生命样式,它反映着乡村群体之间所特有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是村民现实生活中的思维逻辑与行为选择的内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的虹吸效应使乡村的人、财、物持续流出,使过去相对封闭的村庄边界被打破,现代乡村经济结构与生活结构的变化使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由此造成一定的文化失调问题。乡村转型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引领,乡村转型发展还需要从乡村文化的各个层面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6.乡村功能的重新定位。与城市相比,乡村一般被赋予提供农业生产与保证粮食安全的功能,其在生态、文化等层面的功能往往被忽视。作为具有天然资源优势的乡村不仅能够为大众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与绿色产品,还是国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这些功能都是城市所无法替代的。因此,乡村转型不仅是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还是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乡村与城市,以及整个国家系统中角色和功能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和开发乡村的多种功能,激活乡村多样化的经济体系以及创造多元化发展空间,才能形成更加和谐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三、我国乡村转型发展的实践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乡村已大胆进行尝试,率先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道路,对其中的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

1.工业化模式。在我国既有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中,乡村工业化模式是较早形成的一种转型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乡村工业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在乡村工业产业中被吸纳。费孝通先生曾认为,在一个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家,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重点应当放在发展乡村工业上。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不少村庄都走上了这种乡村工业化的道路,并率先实现了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转型。不过,由于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对于我国目前中西部大部分农业型乡村而言,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往往较难复制。

2.电子商务模式。农村电商是当前我国乡村转型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对许多村庄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重塑作用。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底,我国已有4310 个“淘宝村”、1118 个“淘宝镇”、95 个“淘宝村集群”,广泛分布于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网店年销售额合计已超过7000 亿元,带动就业机会超过683 万个。不过,也需注意到,电商对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的重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乡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扎根。

3.旅游+文创模式。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已成为遍地开花的新风口,不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还没有很好的融入文化创意元素或融合度较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等。未来要使乡村旅游与文创模式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需要完善跨界治理以及放松产业管制等途径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4.特色农业模式。特色农业是在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高效农业。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物质极大丰富的买方市场时代,多元化需求必将带动农产品市场供给的多样化,这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农业具有生产成本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与传统农业相比,果蔬、药材、肉牛、肉羊等特色农业更易受天气、自然灾害、市场供应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由于农户经营分散性和投保随意性,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存在难以实现同步配套跟进的问题。

5.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依托新型经营主体,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道路是基于第一产业探索乡村转型发展的又一有效路径。众所周知,土地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除此之外,我国在实践中还形成了一种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变相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创新方式。比如通过托管、代耕、购买服务等形式,一个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可以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为几十、几百户农民提供服务,在几千亩、上万亩的耕地上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以另外一种形式也实现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面对以小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基本国情,用扩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服务规模来弥补耕地经营规模的不足可能是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方面的一种独特要求。

四、关于未来我国乡村转型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很多地区的乡村在实践层面已探索出一些较为成熟的转型模式和道路,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是对于未来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

首先,关于转型方向的问题,即乡村转型是应以追求“城市生活”为目标进行追赶式的发展,还是应朝着基于“乡村性”的独特多元化道路转型?我们看到,在一些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的乡村,除了行政称谓与产权形式还保留着“乡村”的名义,其在产业形态、土地利用、生活模式等方面已经完全城市化,这类村庄似乎已然成为人们眼中成功转型的模板。这种“城市化”是否应成为乡村转型发展的最佳目标呢?答案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过分的以“追赶城市”为方向的转型路径将注定造成乡村在产业结构、物质景观、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丧失。

其次,关于转型协调性的问题。根据系统理论,乡村的转型程度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动态的关联性,当转型程度快于发展水平的时候会出现超前转型的情况,这时的转型将难以获得乡村系统在发展资金、技术、人力资本、基础生产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支持。当转型程度慢于发展水平的时候 则会出现滞后转型的情况,这时的转型将限制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使乡村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实现乡村转型程度与发展水平的同步转型问题将是一个充满考验的探索过程。

最后,目前我国的乡村转型不仅存在本土化理论相对缺乏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政策、体制、机制上的瓶颈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的是压缩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道路,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结构巨变的同时,经济转轨、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城市病等各类社会现象与问题纷至沓来,在共同的时空作用下与乡村转型问题交织在了一起;再加之我国乡村本身在东中西,南中北不同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共同促使我国的乡村转型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应对乡村转型问题的共时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具有清醒认识。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