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稻两虾”稻田综合种养轮作与共生技术模式总结
2023-09-04韦海涛
韦海涛
文章编号:1006-3188(2023)04-012-02
摘要:为解决传统“两虾一稻”模式中第二茬水稻和小龙虾共生期间存在的龙虾高温打洞、发病死亡、成虾规格小、饲料系数高和亩产低,不利于育养分离等问题。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和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经过连续3年的研究与示范,探索出“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模式(简称“虾稻虾模式”),具有较高的技术推广价值。
关键词:两虾一稻;小龙虾;罗氏沼虾;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S999.12文献标识码:B
安徽省“水稻+小龙虾+罗氏沼虾”模式第一茬进行小龙虾早虾养殖,通常在5月下旬出售完毕,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更长的生长时间;第二茬为罗氏沼虾与水稻共生,利用罗氏沼虾耐高温、食性杂和规格大的特点,实现小龙虾和罗氏沼虾轮作。该模式一方面通过两种虾的轮养,降低病害风险;另一方面,稻田低密度养殖的罗氏沼虾规格大、品质好、市场售价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可以实现小龙虾350斤、罗氏沼虾60斤和稻谷1000斤,亩产值和利润分别为9000元和4000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该模式主要技术要点为3月份投放小龙虾早苗,5月底小龙虾捕捞完毕后插秧;水稻秧苗活棵后投放罗氏沼虾苗,在环沟中种植轮叶黑藻;8月中旬开始出售罗氏沼虾。重点在“虾苗投放、水草种植、饵料投喂和适时捕捞”四个操作环节。同时需要做好常规日常管理措施,如:水质调控、水位控制和水稻管理。
1 稻田改造和养殖技术
1.1 田间工程改造
选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田埂坚硬田块,田块四周需要开挖宽2m,深40~50cm的环沟,或者在稻田中间挖宽2~4m宽的“十”字沟,以便轮叶黑藻种植和罗氏沼虾捕捞。四周田埂高度需高出中间田面60~80cm,稻田四周铺设40cm高的防逃围板,靠近大路的田埂预留3m宽机耕通道,便于农机进出稻田作业,机耕通道处围板建议使用可拆卸式围板。
1.2 水草种植
当年12月-次年1月份,对稻田进行旋耕翻土,每亩使用适量的基肥,然后在边沟和平台上种植伊乐草(水草直径为50cm左右),株距和行距各2m左右,用泥土压住伊乐藻;伊乐草种植后,在平台上加水深至30cm左右。经常检查水草生长情况,适时使用肥料,及时移栽或者割除多余水草,确保次年3月放苗时水草覆盖池塘面积约50%。罗氏沼虾放养前(5-6月底),在环沟中种植轮叶黑藻,种植后做好施肥和防虫工作。
1.3 小龙虾放苗
3月份投放虾苗(平均体重:3g左右;密度:6000~7000只/667m2),虾苗尽量在5d之内放完。选择温度较高的晴天中午投放,将虾苗慢慢投放在浅水区域,让其自行爬入水草中。虾苗尽量就近购买,减少运输损伤。
1.4 小龙虾日常管理
小龙虾的养殖周期为3-5月底,4月1日前主要投喂发酵饲料,辅以少量配合饲料和豆粕;4月1日后根据水温变化及吃食情况加大配合饲料投喂量(建议蛋白含量35%左右)。水温低于10℃时不投喂,10~15℃每3-4d投喂1次,16~20℃,每2d投喂一次,水温高于20℃,建议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每亩0.5~2kg饲料。低温阶段,水质调控主要采用腐殖酸钠遮光防止青苔生长,适量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适当补碳;水温高于20℃时,少施肥或不施肥,根据底质和水质情况,适当使用底改和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和底质。
1.5 小龙虾捕捞与清塘
根据小龙虾的平均体重和市场价格确定捕捞时间,通常4月中旬即可开始捕捞,采用直径为2.5~3cm网眼地笼捕捞成虾。捕捞期间,适当减少投喂量以增加小龙虾的活动量,提高捕捞效率。5月底-6月初完成早虾捕捞,放水晒田和清塘。
1.6 插秧及水稻管理
水稻品种建议为南粳9108、嘉优中科六号和甬优4901等品种。5月底-6月初采用机插秧(水稻行距30cm,株距20cm),每隔10m左右,少插秧一行,增加罗氏沼虾的活动空间;插秧前每亩使用复合肥10kg作为基肥;插秧后,水位控制在淹没秧苗2公分左右,秧苗活颗以后适当降低水位,让秧苗扎根;水稻分蘖期,每亩施10kg复合肥+3kg尿素,分两次使用以提高肥效;水稻灌浆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和肥料种类。6-9月份,逐步加深水位,种稻平台上水深30~50cm;10月中旬,罗氏沼虾出售完毕后,排水晒田,准备收割水稻。
1.7 罗氏沼虾放苗与管理
5月下旬-7月初投放罗氏沼虾苗(平均规格5~10g;投放密度:600~800只/667m2;平均规格1~2g,投放密度:1000~1600只/667m2)。虾苗投放后开始投喂,投喂量为存塘虾总重量的1~4%,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5~40%,投喂方式为全田泼洒,环沟中适当多投喂,有条件者可使用无人机投喂,以节省人工;平均水温超过32℃,2d投喂一次。高温期间,有条件的稻田可在四周环沟或者中间十字沟架设水车增氧机(0.1kw/667m2),防止高温天气时缺氧导致罗氏沼虾死亡。
1.8 罗氏沼虾捕捞与销售
8月中旬至10月初,采用3cm网眼的地笼进行罗氏沼虾捕捞,捕捞前清除四周环沟和中间“十”字沟中水草,促进罗氏沼虾活动和进笼;大规格虾苗(6~10g/尾)在稻田中养殖50d,平均体重即可达到60g左右,即可捕大留小,分批上市;小规格虾苗(1~2g/尾)养殖80d左右,平均规格可达40g左右,即可捕捞上市;日平均水温低于18℃时,需要逐步排水至沟中,将存塘虾全部捕捞完毕,防止低温造成罗氏沼虾死亡。罗氏沼虾长途运输需要使用专用运输箱,进行增氧运输。
1.9 水稻收割
罗氏沼虾捕捞完成后,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将稻田水体排干晒田,待水稻完全成熟后,采用收割机收割,通常在10月中旬-11月初完成水稻收割;水稻收割后,进行秸秆还田,晒田至12月底上水和种草。
2 示范推广情况
该模式起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洪林镇的上海海洋大学稻渔科研基地,先后在安徽宣城、定远和上海崇明等地进行试验和示范,经过总结提升形成“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模式”,2022年在安徽省进行了4000×667m2的示范,且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开始试点。本技术适宜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应用,这些地区的无霜期通常在210d以上,气温和水温条件开适合开展“小龙虾早虾+水稻+罗氏沼虾”的种养模式,且这些地区是罗氏沼虾的传统养殖区域和消费市场。其他无霜期在210d以上,且种植单季水稻的地区可参考使用。
3 经济效益情况
小龙虾早虾养殖可以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市场售价,近两年早虾平均售价15元/斤,亩产350~400斤,亩产值5000元以上;第二茬大规格罗氏沼虾售价平均50元/斤,亩产约60斤,亩产值3000元;稻谷亩产1000斤,亩产值约1200元,三者合计亩产值约为9200元,净利润约为4000元左右。该模式减少化肥用量40%以上,减少农藥使用量60%左右。该模式可以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稻渔种养风险,有利于传统稻虾模式转型升级。
4 分析与讨论
与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相比,小龙虾+稻与罗氏沼虾综合种养更加灵活,充分考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利用了稻田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单一产品大规模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由于安徽省拥有良好的小龙虾虾产业发展基础,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可以有效地改造和升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和安徽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