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3-09-04周江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法政治

周江平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长期寥寥数篇到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研究涉及到理论渊源、内涵、特点、功能、原则、要求、不足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但仍然存在研究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综合整体研究状况,其研究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广度由整体性的研究向分项问题研究发展;研究深度由笼统的论述向深入的论证发展;研究维度由本体性研究向创新性研究发展;研究方法由传统研究法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法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现状;趋势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2.01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2-0104-05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也肯定了思政课改革中专题式教学法的探索。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则要求:“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可见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也确实较为广泛,研究者也较多,其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如下:

一、研究基本状况

目前,有16本书籍专门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法,代表性的有韩建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研究》(2013年);万林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化教学研究》(2018年);彭付芝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化教学研究》(2018年)。尚无1本专门研究整个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方法的著作,但有1本著作论述了思政课的“问题导入、专题拓展”式教学方法。在其他一些整体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书籍中,也有研究者对专题式教学法有所涉及。论文方面,截至2022年底,在中国知网中,以改革开放以来27门思政课程名称与“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思想政治课等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以“专题”为第二检索词,搜集到论文938篇。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主要繁荣于近10年,自1993年出现第一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论文后(为赵宝云所写的《马克思主义专题教学浅谈》),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引起重点关注,但从2009年开始,研究论文数快速增长,成为研究的热门之一,只是近三年有下降趋势。

二、研究内容概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渊源及理论依据:根据早期发展成果,探究理论渊源

关于专题式教学法的渊源及理论依据的论述主要见于李松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该书简单阐述了专题式教学法的源起,着重论述其形成时的指导思想,认为专题教学模式是一些教育家(主要是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至今影响越来越大。结合专题式教学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功能以及专题式教学的课程模式特点,李松林认为专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多元智能理论,我国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的重要价值,认为多元智能是对学生素质的最好诠释。而专题教学法是基于它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因此,现已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主导模式。另一个是STS课程模式,STS课程是一种以科学教育为主,并将技术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课程模式,而STS课程模式通常采用专题课的方法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也借鉴了该模式的理念和特征。[1]

2.定义与内涵:基于一般性概念,定义具体内涵

学者们在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之前,一般都会论及专题式教学法的定义及内涵,因此,关于专题式教学法的定义说法种类繁多。但主要分以下三类,一是突显课程内容重新整合类。二是突显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融入教学类。三是课程内容和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同时整合类。 大部分的定义基本上都强调两点,第一,遵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是前提。第二,以问题教学方式进行。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法的定义也有研究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指出:“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理出,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授,最终达到使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2]

3.特点与功能:洞析自身特点,阐述独特功能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学者们一般着眼于专题式教学法本身的特点进行论述。一般认为,专题式教学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第二,内容丰富,思想性与理论性强;第三,方法多样,开放灵活;第四,互动性强。

正因为这些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而且这种教学法在现实中能有力地促进教学,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从对教材再加工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的载体作用。第二,从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作用。第三,从对理論探索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作用。第四,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作用。第五,从机动性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矛盾的化解作用。第六,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总之,“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深度融合。”[3]

4.实施原则:结合课程与学生需要,详论四大原则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法的原则,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要求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科学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有何要求与特性?有学者认为,“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严密科学性的课程,在专题讲授过程中一定要堅持科学性的原则。”[4]第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专题之间的关系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整体性原则。有学者认为,“要防止专题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注重教学专题之间的衔接性和系统性,脉络贯通,在讲授中既重视模块,又重视教学内容的逻辑线索。”[5]第三,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逻辑性原则。有学者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要层次清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逻辑严谨……标题层次之间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并回应主题”[6]第四,结合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强化问题意识原则。有学者指出,“问题是专题化教学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和核心,……以培养学生形成包含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五个环节的完整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实践性。”[7]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始终带着问题意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回答当前世界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8]

5.实施要求:着眼教学目标与实效,提出多样要求

学者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不是随意的,对教学实施的各方均有一定的要求。

从教学目标、实施途径等方面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群的实施要求。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群的构建要以教学总目标为轴线。第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专题群“活”起来的重要途径。第三,优化教学队伍结构是专题群“动”起来的关键因素。

从专题之间的整体性入手分析集体协作和沟通的必要性。有学者指出,思政课专题教学要融人和,“专题设计要做到团队同拼共赢”“除却氛围上的和谐彼此帮助,人和更重在团队成员能力上的分工合作以及教师个人教学科研的共同提升。”[9]因此,也有学者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法中教研室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教研室教师间应创设敢于竞争、乐于合作的氛围。

从专题式教学法对教师个人要求入手分析教师个人努力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专题讲座要求教师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厚的积累,有对于所涉及的理论和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对于理论所涉及的现实问题有及时的了解和把握。”[10]因此,教师个人努力显得十分必要。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复杂性入手分析教学管理部门支持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规模的大课,没有教学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将寸步难行。教学管理部门从排课到考试,都需要对这样的改革给予特殊的支持,如优先提供大的多媒体教室,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统一的考试规划等。”[11]

从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提出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在专题教学内容方面,要强调思想性和理论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教学方法方面,要强调亲和力与针对性,强化表述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12],并且要利用网络教学,延伸教学空间等。

6.不足及解决办法:分析多面深层不足,寻求弥补措施

专题教学也有自身的弊端,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从专题设计的目的、内容及创新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学者们认为,可能存在专题设计偏离教学大纲,与现行教材雷同,缺乏新意等问题。“应对专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围绕教学大纲,研究教学内容,专题设计做到独立性、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性。”[13]第二,从教师调配与任务分工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可能存在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组织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两个,“一为专职教师调配难,二为课堂教学组织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尝试‘集体备课,大班讲座,小班讨论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14]第三,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有学者认为,“专题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重组,那么在保留与现实问题相关的重点内容之后,所‘淘汰的内容应当如何处置就成为难题之一”,因此,“要在最大的范围将所涉及的理论提出来,进行逻辑整合。”[15]

7.具体运用:立足实践教学经验,论述现实问题

专题式教学法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有共同之处,但因课程的不同又有所差异,因实用性的关系,下文主要综述“05方案”主干课程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状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法的论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学者们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开展的必要性。第二,结合专题式教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优化作用,学者们指出了专题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实施的客观依据。第三,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学者们指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宗旨。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点。第二,根据教学的需要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完善的要求。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下称《概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法研究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多的,涉及到了实施的依据、优势、分类、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指出《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依據。第二,结合专题教学法的特点剖析《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优势。第三,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指出《概论》课专题教学法的类别。第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论述《概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原则。第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概论》专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从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基本经验。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法,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深化理论教学与化解教学实践问题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求的角度论述该课程专题式教学专题设计的要求。第三,从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两个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

通过近几年膨胀式增长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已由一个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蜕变为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从整体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深度逐渐加强,研究内容日益深化,但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的问题与局限。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类型缺乏明确分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应当也有类型之分,在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有案例式专题、理论性专题、实践性专题以及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等关键词,但却没有发现有系统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类型的相关论述,亦没有明确的分类研究。

第二,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意义缺失系统研究。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的论述中,以及在对一些课程中实施专题式教学法的优势的论述中,可以推断出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意义的大致内容,但遗憾的是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对实施意义的明确的系统论述。

第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实施路径的研究欠缺科学性。在实施的问题、经验与要求的研究中可以大致推断出个别作者心目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路径,但在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同样没有明确系统地体现。关于实施的路径有什么、为什么、具体怎么做、有无实效、影响实效性的因素何在等问题,都未发现有专题的论述。对于这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之后有何效果和经验教训,也没有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研究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

第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不足论证不够。从相关的论述看,学者们一般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但这些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影响的程度又有多深?相关的论文中并没有深入研究,既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证,也缺乏实际教学的验证。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针对不足的对策,但这些对策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是否又会引发另一些难题?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对这些内容也缺乏相关的深入研究,也没有用实证研究来验证。

第五,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运用研究还不够深入。应当肯定,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到了实施的依据、优势、分类、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研究相对而言较为深入。但在其它课程中的研究则显得不足,都主要涉及到两到三个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

四、研究趋势分析

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趋势,既要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也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整体发展的趋势,总的而言有以下一些研究趋势。

第一,研究广度由整体性的研究向分项问题研究发展。从总体趋势看,近几年的相关论文增长速度相当可观,虽然2016年开始论文数量有所回落,但年发表数量依然较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相关论文依然会有较大的数量。从关注点来看,2009年之前的研究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整体性研究,2009年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分项研究出现,可以推断这种研究还将继续。随着研究的发展,前文所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类型、实施意义、不足之处等方面的研究,都将改变不受关注或较少受关注的状况。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也将越来越走向系统化。

第二,研究深度由笼统的论述向深入的论证发展。早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多为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如2010年有一篇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的文章,该文主要介绍了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优势,然后论述了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而2022年有一篇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若干关系探析”的文章,则重点论述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专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好的六种关系,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后,在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综观搜集到的论文,可以发现前期的研究一般都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与反思,而后期加入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性的分析,这一研究趋势将会进一步深化下去。

第三,研究维度由本体性研究向创新性研究发展。早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一般就是研究专题式教学法本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少有突破此种教学法本体性研究的范畴。而近几年出现了许多专题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或与其他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如,相关论文中就出现了“专题讲授+项目研讨”教学模式研究,“专题理论讲授,分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研究,专题互动教学法研究,专题演讲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在CRP系统下的应用与创新研究等相关研究。这些研究都突破了将专题式教学法作为唯一研究对象的限制,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研究,这种研究趋势已越来越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如何让这些新的教学形式与专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是新时代研究者所要攻克的难题。

第四,研究方法由传统研究法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法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辨等。随着研究面的扩展与研究深度的挖掘,这些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研究的需求。现代研究方法包含了实证研究、质性研究与混合研究等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已开始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中,但却极为少见。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需要通过实证去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与问题,通过质性研究去深究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案。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两种研究法进行整合,即运用混合式研究法,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但在运用这些研究方法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还不能忽视传统的研究方法,因为相关的研究还并未彻底,且新的实施经验会不断的涌现。因此,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的相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7.

[2]包雅玮.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38.

[3]和思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4):85.

[4]唐业仁.专题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106-108.

[5][12]张有奎,彭元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若干关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1):78-79.

[6]孙武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41-42.

[7]陈红,米丽艳.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设计问题导向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24):27.

[8]刘贵占.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84-87.

[9]陳红,米丽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设计中的“合和”原则及其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78.

[10][11]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75,76.

[13][14]戴月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5):170-171.

[15]白夜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06-108.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法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