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策

2023-09-04付瑞媛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物流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物流院校高职

付瑞媛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近年来,物流产业正逐步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为民众带来更加优质、快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随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问题也将逐步凸显出来,因此国内高职院校必须能够制订合理、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要求密切融合,以培育更多应用型物流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尚未实现这些教育目标,亟待改革教学方式,保证教育的先进性与实效性,以推动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1 新时代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从业人员的职责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具体操作,也要对物流体系中的人、财、物、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整体控制,同时还需要承担运输规划、品质管理、技术指导与管理等责任。因此,现在的物流从业人员就需要掌握相关物流技术,尤其是基本的计算机技术[1]。据统计,现代物流管理人员使用电脑的时间仅仅为其办公总时间的30%左右,现在各种公文处理软件、网络通信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等逐渐成为物流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日常办公用具。物流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由于行业竞争逐渐加深、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物流领域已经打破了原有领域的限制,并呈现出了国际化发展趋势。所以, 现代物流强调人才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能力对于企业间的物流合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良好的人际沟通也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岗位特点与水平差异,我国将物流专业人才分成管理决策型、政策研究型、知识应用型以及实际操作型四个类别[2]。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特别是在“大力实行工学结合,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呼吁下,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方法,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地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对校企合作、工学融合模式进行创新,更的强调对学生的现实技能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常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3]。

一是对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探讨,老师们通过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特定的任务,例如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社会调查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二是共同搭建校园内的综合实习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方式在模拟环境下了解真实的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三是共同搭建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讲授、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等服务。四是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比如开展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物流技术电子沙盘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4]。五是实施“双证书”制度,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规定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职业技能”的证明,方可毕业。

尽管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意识的培育给予了充分关注,但却受到院校实习环境、实验设备以及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约束,同时还包括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工作方面仍然很薄弱。学生要么对物流行业的探究兴趣淡漠,要么创新的潜力与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导致现在具备创造力的物流人才并不多,而能够踏踏实实地开展创新活动的人也较少[5]。而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则十分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际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6]。

3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全力营造实践创新教学环境

3.1.1 营造充满创意的文化氛围

要想提升学生的创实践新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充满创意的文化氛围,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营造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粘贴创意性、创新性标语,介绍创意人物、创新人物的故事,营造提倡创新的良好校园环境;高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方面,形成重视激励和容忍失误的教育体系;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学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培育[7]。

3.1.2 注重培养具备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的学生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意活动、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因此高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各种物流领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思路在物流专业教学课程中充分展示,高校也应该系统地开展《思维方法和思维创新》《创新思维能力》系列讲座,举办相关学术沙龙、“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报告会”“创新创业”等系列讲座,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3 营造严谨、高效、平等的教学工作氛围

学校内部不仅要从制度方面对各个功能部门的责任进行界定,还要指导学校内部各单位主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创新,从而达到学校整体教育的目的。同时,高校也要在机制设计方面引导专职老师更多地参与对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工作,并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高校也应该专门设立实施物流研究项目的专项基金,专门负责对本科生的实验研究项目进行资助扶持;此外,高校也要对物流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以培育学生的实验研究精神与责任心[8]。

3.2 积极搭建实践创新平台

采用“教学工厂”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新加坡南洋技术学院的“教学工厂”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教学工厂”就是将企业的现实情境通过仿真最终实现校企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加以创新。结合当前网络购物的实际情况,高校可以鼓励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购物形式,积极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店铺。同时,借助物流实训室,学校设立了企业信息处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客户管理中心、退换货处理中心等,统一处理企业的实际业务信息,配置相应岗位人员,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场地的作用,又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实现零衔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经验、创新创业三赢[9]。

紧扣行业发展趋势、挖掘学校课题,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搭建平台。高校应该研究出既贴合行业需要又符合学校特色的物流专业的相关实践课题。高职院校可参考其他学院的实践总结与共享体系,即教师在实践课后,总结、概括和提炼形成课题资源库,开展实践教学共享,让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与参考,将项目的实际课题转化为教育资源。另外,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内课题,也要重视积累与整理每年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有意义的学生课题等,将其纳入课题资源库,为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训练提供依据[10]。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应大力开拓开放适宜的物流专业学生学习场地,积极提供简单又智能的学习设备和全面又创新的知识资源,这样就能够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完全激发出来,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对物流管理专业学校学生学习条件的建设给予足够关注。比如,学校要配备崭新的专用图书,延长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提供便于学生进行研讨活动的桌椅和隔板,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内的各角落利用网络查询信息等,从而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11]。

3.3 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3.1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只有深入企业,对企业工作进行持续性跟踪,才可以掌握客户要求,累积实践经验,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做到“教、学、用”相一致。教师应该与企业进行更多合作,挖掘客户所想、思考客户所需,积极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工作中,逐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让他们的双师素养得到提升。

3.3.2 积极吸取教学经验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许多教师都拥有相对较为坚实和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所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教师的实际技能的培养上,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让青年教师进企业参加实践工作,鼓励教师在假期进企业顶岗,并制订一套专门的师资阶梯状培训方案;高职院校每年都有规划、有组织地选拔一些教师去企业顶岗或者参加实践工作,持续时间不少于半年,教师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项目教育和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12]。

3.3.3 请进来,传帮带

从物流公司中聘请一些“双师型”老师或者从物流公司中聘请一些技术骨干,以兼职方式指导学生实习,既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个别教师的外出培训时间,又可以将一些物流公司的实际操作案例引入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当然,这就要求学校在聘请“双师型”教师时要有吸引力、要有激励措施、要有共赢条件、要有简便程序、要有透明度,不能只依靠关系,不然“请进来”就成了一种形式。

3.4 不断探寻更有效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改变学校传统的小班制,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实施“拆、分、合”,以提高教学实际成效。但是目前不少学校实践课的开展仍以班级为主,且往往一名教师教授四十余名学生,由于受到学校师资力量与实习环境的制约,学生的实习成效往往深受干扰,所以,为了提高教学实际成效,各学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探寻更合理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实行基础理论课合班授课,实验课程则分别进行,实训项目班中必须设置两位班主任、一名主讲教师、一名辅导教师,由主讲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并提出要求,学员分组练习和讨论,班主任加以指导,力求让班主任能够注意到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也可以让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正确评估和考核,从而切实激发每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该主动运用“项目教育法”,选择合适的项目作为教学的重要实验之一,例如,在“物流信息技术”“仓库作业实务实训”“模拟库管员岗位实训”等教学项目中,运用“项目教育法”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研究,然后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让学生的职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研究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搭建阶梯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结构。由于各年级学生的背景和认知规律存在差异,教师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教学内容分析,并以其具体兴趣为依据,构建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结构。虽然大一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薄弱,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所以要重视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进行一些能够培养他们的知识兴趣的实验性教学,比如举办物流技能竞赛、物流辩论赛、叉式万能装卸车大赛、堆码竞赛等,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要逐渐增加实践性创业项目的比例,除了在集中实践、当班实训活动等方面开展教学外,还要组织或举办一些诸如企业创意大赛、物流广告创意大赛等创新性的设计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到企业中参加实践活动,以培训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为毕业生举办相关的就业培训,为学生举办物流工作实践交流会。

3.5 建立健全监控与评价机制

3.5.1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科学的、健全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对于加强教育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物流管理专业教育项目进行监管时,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真正树立起以技能为本的理念,并努力使项目实施工作监管范围更加全面、监管方式更加多样化、监管过程更加动态化。

3.5.2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实践学习成果评价体系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提升和推动实际工作效率。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一是对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及参加者进行评价,包括教师、学校、学生、校友会等。二是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就进行评价,着重从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运用、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三是合作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包括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此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3.5.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公平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教师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各种教学实践工作,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激励办法,可以通过晋升、培养等方式奖励那些在学校的创新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在优秀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成绩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等形式,除了直接授予学位之外,还可以采取免除学分、增加综合评价比率、免试提供专升本、给予奖学金等形式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4 结 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让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式。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手段,积极创设主动、奋进、创新的教学环境,探索学生实际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让学校培养真正与社会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衔接的优秀人才。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物流院校高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