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网络互动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关系
2023-09-03吕海涛郭玉琼
吕海涛 郭玉琼
摘 要:网络互动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心理,以自媒体为主的网络互动对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和实现社会化过程已经形成突出的影响与挑战。人际适应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本文以皖南医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网络涉入程度等角度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互动;大学生;人际适应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网络孤独症”现已成为社会颇为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大学生因过度依赖网络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落差,使该群体正在逃避与现实的交往。国外的一项调查曾显示,每周上网一小时,会有40%的人孤独程度增加20%。中国也有相关调查指出,在长期使用网络的大学生中,有20%的人存在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与家人和朋友关系疏远。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過调查发现“上网强迫症”与“网络孤独症”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最常见的两大症状。自媒体平台不断更新推广已深度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虽然通过网络可实现瞬息互动,丰富了人际交往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化发展进程,但过度依赖网络互动让大学生在现实中的人际互动减少,网络的虚拟性降低了人际交往的信用度。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有着强烈的需求,所面临的网络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冲突也最多。一方面,他们处于思想活跃多元、情感丰富敏感的时期,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相对封闭单一的环境、个体性格等原因,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人际适应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引导网络成为助力大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工具成为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题。
一、网络互动和人际适应关系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网络互动的概念源于社会互动,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1]。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让大学生与网络产生一种主动地、自由的互动,网络互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对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互动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关系是对人际适应的研究领域的深化和拓展,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更全面地剖析自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因素,以增强人际适应研究的系统性。
大学生人际适应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属于个体社会化的范畴,与青年期走向独立的年龄发展任务具有一致性。人际适应不仅是个体社会适应倾向的外部表现,也是个体内部心理特征的投射,同时还兼具时代文化特征,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在个体身上的缩影,因此探索网络互动环境对人际适应的影响,既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其特点,还能避免传统心理学在适应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视野过于狭隘的弊端。
(二)现实意义
1.人际适应不仅关乎人格品德的形成,也是构成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美国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等指出:社会化是人类之间的一种互动,而不是人类工程的操纵,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个人社会化和个人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2]。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人际适应能力,对于促使其本人和群体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2.人际适应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网络应用的多元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分析网络互动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往的导向策略,一是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二是学会认识周围环境,正确处理网络和现实中各种人际关系,使自己能较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网络互动和人际适应研究的样本结构及量表编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4]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今后的影响重大。通过合理的样本设计和量表编制来论证大学生网络互动和人际适应性是否相关,呈怎样程度的相关。
(一)网络互动研究的对象与资料收集
以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三所高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大一至大四医学、文理科及艺体生各专业中随机抽取了8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2份,问卷回收率为94.3%,其中从性别构成上看,男生390人、女生412人;从专业构成看,医学生162人、理科278人、文科260人、艺体生102人;从年级构成上来看,大一194人、大二198人、大三228人、大四182人,年龄在16—24岁,平均年龄20.63±1.35,总体比例比较均衡,基本符合现实情况。
通过修订的网络互动问卷和已有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对被试对象进行测试,将所有回收的有效问卷结果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对大学生网络互动及其人际适应性的相互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通过对三所高校个别学生进行涉及人际适应性某些方面的访谈和其网络互动行为的访谈,了解其人际交往及网络互动方面的情况,其中既包括对各自行为的描述,又包括对他人行为的描述,既包括自评,又包括他评,从而增加研究的客观全面性。
(二)网络互动研究的测量工具
1.网络互动量表:本研究将设置四个分量表——网络互动内容量表、网络互动动机量表、网络感知有用性量表和网络互动程度量表。经信效度检验,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3,这几个量表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网络互动内容量表:包含14个项目的Likert五分量表,具体分为“信息搜索类互动”“社交情感类互动”“工具技能类互动”和“休闲娱乐类互动”四个因子,基本涵盖了大学生网络互动的全部内容,主要用来测量被试大学生在网上最常利用网络互动性的哪些功能。5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偶尔,2分表示很少,1分表示从不。
3.网络互动动机量表:包含9个项目的Likert五分量表,提取出“社会情感调节动机”和“工具信息获取动机”,基本符合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主要测量被试大学生网络互动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影響机制,研究大学生是由于何种目的、为满足何种需求而进行的网络互动。5分表示完全符合,4分表示基本符合,3分表示不确定,2分表示基本不符合,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
4.网络感知有用性量表:包含5个题项,仍旧采用Likert五点计分,只设一个因子,即“网络感知有用性”,主要是用来测量被试大学生对于网络是否对个人或社会产生积极性影响的感知。5分表示完全同意,4分表示基本同意,3分表示不知道,2分表示基本不同意,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因为量表中涉及反向题项,所以我们在数据处理时将所有题项统一处理成正向,得分越高,表示对网络的看法越积极,即认为网络对个人及社会越有用。
5.网络互动程度量表:包含12个问题的小问卷,根据研究需要,只选取其中的两个维度,即9个题项,从“网络涉入广泛度”和“网络涉入深度”来衡量被试学生的网络涉入程度。被试大学生网龄越长、网络使用越频繁、每次上网持续时间越久、网络行为越广泛的就认为该行为主体的网络涉入水平越高。
6.人际适应性量表:采用西南大学王钢编制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均比较可靠,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另外其量表编制中选取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可以代表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因此能够用来评定当代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共60道题目,包括3个引导题,3个测谎题以及54个大学生人际适应项目,从人际认知性和人际互动性的角度来测试被试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情况,测量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11个方面,即自知性、关系认知性、吸纳性、人际归因性、自主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移情性、洞察性、调控性和反思性,其中自主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移情性、调控性和反思性被命名为“人际互动性”,自知性、关系认知性、吸纳性、人际归因性和洞察性被命名为“人际认知性”。采用Likert五点记分制,1—5分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4分表示基本不符合、3分表示不能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对于部分反向计分题,在处理数据时将其处理为正向,得分越高表示其人际适应性越好。
三、网络互动和人际适应间不同维度的分析
网络作为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他们在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约车用户中都是参与主体。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5]很多人都单方面地绝对认为网络互动会对大学生人际适应带来积极或消极影响,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网络互动与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有何关系?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好坏会不会影响其网络互动行为? 本文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网络涉入程度等几个方面内容入手,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一)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与人际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采用Person积差相关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总体得分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网络涉入程度等四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人际适应性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上均存在正相关,并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网络涉入程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网络涉入的深浅程度与广泛性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见表3.1-1。
对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和大学生网络行为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方面与网络互动行为中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各个方面基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网络涉入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网络互动内容中工具技能类互动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各个方面都不存在相关,由于表格大小有限,在下表中将不再一一列出。
由表3.1-2中可以看出,网络涉入程度、社交情感类互动、休闲娱乐类互动、社会-情感调节动机四个因素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网络涉入程度与人际适应性中各维度都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社交情感类互动与人际适应性中的合作性不存在明显相关,与洞察性在0.05水平上相关,与其他维度均在0.001水平上相关;休闲娱乐类互动除与合作性在0.05水平上相关外,与其他维度都在0.001水平上相关;社会-情感调节动机与合作性无显著相关,与洞察性在0.01水平上相关,与人际适应性中的其他因子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除网络涉入程度、网络互动内容中的工具技能类互动、社交情感类互动、休闲娱乐类互动,网络互动动机中的社会-情感调节活动外,网络互动行为中其他维度与人际适应性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信息搜寻类互动与关系性认知在0.01水平上相关,与自主性在0.05水平上相关,与合作性、洞察性、移情性无显著相关,与信息传递性等其他人际适应性内容均在0.001水平上相关;工具-信息获取动机与人际适应性中的移情性无显著相关,除此以外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网络感知有用性与合作性在0.05水平上相关,与归因性在0.01水平上相关,与人际适应性其他维度均在0.001水平上相关。
(二)网络互动行为与人际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与人际适应性之間的关联性,本文分别以人际适应性、网络互动行为各维度为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了逐步地回归分析。
由于网络互动内容中工具技能类互动与人际适应性无显著相关,因此在回归分析中不再对其进行分析。
从表3.2-1中可以看出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涉入程度、网络感知有用性都进入了回归人际适应性的回归方程,并且对人际适应性的解释率都在30%左右,且对人际适应性的回归显著性水平均在0.01以上。从回归分析结果中还可以看出,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和网络感知有用性对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即网络互动内容和互动动机的多样化、对网络的态度越积极,其人际适应性越好,而网络涉入程度对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网络涉入程度越深,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可能越差。
(三)不同网络涉入程度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性上的差异
由上述回归分析可知,网络涉入程度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网络互动程度的大学生在人际适应性上是否有差异,从而为防止大学生出现人际适应不良现象和提高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本文选取了网络涉入程度这一维度,按照被试在网络互动程度得分高低,将被试分为网络互动程度高分组和低分组,每组各占总被试的50%对被试得分进行差异分析。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网络涉入程度得分高低组被试的人际适应性总均分差异显著,其中高分组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同时,网络涉入程度得分高低组被试在人际适应性的关系认知、自主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反思性、自知性、吸纳性和调控性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是高分组显著低于低分组。在洞察性和移情性上,网络涉入程度高低分组差异并不显著,人际归因维度上,网络涉入程度高分组得分略高于低分组,但高低分组得分差异不显著。
四、结论
(一)大学生网络互动行为与人际适应性的总体相关
大学生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与其人际适应性整体上存在正相关。网络涉入程度与其存在显著负相关,网络互动行为某些方面对人际适应性具有预测作用。
其中社交情感类互动、休闲娱乐类互动、社会-情感调节动机、网络涉入程度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并会对人际适应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信息搜寻类互动、工具-信息获取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则对人际适应性有正面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的网络涉入越广泛、程度越深,在网络中进行的社交情感、休闲娱乐活动越多,那么他们在现实人际交往互动所花时间越少,甚至会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将虚拟世界的行为模式带入现实世界中。以手机娱乐与手机上网深度结合的新媒体平台会弱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整天沉湎于网络的个体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但也不能代替现实最直接的人际生活体验,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的人际交流机会日益被剥夺[6]。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实践、社交能力下降,心理趋于封闭,对现实世界的人际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而工具-信息获取动机越强烈,进行的信息搜寻类互动越多,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越多,因此对网络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并非只停留在网络的情感交流和休闲娱乐功能上,而是追求更有意义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也逐渐科学,因此他们在待人接物上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心态,更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性。
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调节动机越强,他们的人际适应性越差,在现实中没有足够的社会情感支持。人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后会追求爱和归属等情感层次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大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有一定保障,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让他们向网络寻求慰藉或帮助的最重要生活事件就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7]因此诉诸网络,在虚拟世界中与人交流、通过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麻痹自己的神经,希望从中能够获得友谊和自信以弥补社会支持的不足,解决现实人际交往互动中带来的困扰。而人际适应性很强的人,他们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也都充满积极态度,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现实世界中,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并能够多方位考虑,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会沉迷于网络中,同时他们会关注网络积极的一面,所以对网络的态度也比较积极。
(二)不同网络涉入程度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差异
对大学生网络涉入程度进行高低分组后,分析两组被试的人际适应性得分情况,结果发现不同网络涉入程度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得分差异显著,总体上看,网络涉入程度得分高的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显著低于网络涉入程度低的大学生。从具体维度看,人际适应性中关系认知、自主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反思性、自知性、吸纳性和调控性等在不同网络涉入程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是高分组显著低于低分组。而不同网络涉入程度的大学生在洞察性、移情性和人际归因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但与其他维度不同,网络涉入程度高分组在人际归因上得分略高于低分组。这与之前的假设一致,大学生网络涉入程度越高,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及陷入网络的可能性就越大,更易造成他们对虚拟网络和现实巨大反差的心理差距,进而影响他们现实中的人际适应,而对网络涉入的深入,使大学生接收到更多更广泛的刺激,因此他们对人际的洞察性、归因性和体会他们情感的能力即移情性并没有因为网络涉入的增加而降低,相反,网络涉入程度高的大学生的人际归因性反而出现略高于涉入程度低的大学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
[2]王秀阁等著.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1.
[3]李宏瀚,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1):116.
[4]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新华网[EB/OL].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4/21/c_1128579568.htm
[5]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教育--人民网[EB/OL].
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726/c1053-30171145.html
[6]李宽,钟建军,曲静,等.大学生人际适应对智能手机成瘾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21,38(2):220.
[7]于馨.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人格特质、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6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Inter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ge of Self-media
(LV Haitao, GUO Yuqiong)
(Wannan Medical College School of Marxism,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 Network interaction deeply influences and changes people's daily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The network interaction based on self-media has already formed outstanding influence and challenge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and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socialization.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nd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socia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interaction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Wanna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as exam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net interactive content, Internet interactive motivation, Internet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Internet involvement, it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 behavio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interaction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network interacti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
(責任编辑:王颖)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6日。
作者简介:吕海涛(1986-),男,安徽怀宁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郭玉琼(1981-),女,福建宁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2-7-15)
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中青年科研项目(MY2022K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