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语介词搭配中的中介语迁移研究*

2023-09-03

大众文艺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词目三语语词

刘 宪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一、中介语迁移研究综述

多语者拥有三个或以上的语言系统。他们的目的语学习不单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目的语之前所学习的语言亦会影响目的语的输入和产出,发生中介语迁移,即一种“非母语对另一种非母语的影响”(De Angelis &Selinker,2001:43)[1]。中介语迁移是多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其相关研究却远少于母语迁移研究,因此,这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Firt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搭配是指有共同出现趋势的词汇组合。当代功能主义研究者(Halliday,Hasan,Sinclair)沿用此概念:搭配被认为具有促成语篇内部协调一致的功能。(Tutin&Grossmann,2002:8)[2]但是,在词汇学和词典学理论研究中,狭义的搭配概念更被广泛接受,即存在句法关系的两个语言元素间的一种结伴关系——“共现”。鉴于本文聚焦词汇研究,本文依循词汇学的传统采用狭义的搭配概念。搭配是存在句法关系的两个元素(单一词汇或多词构成的短语)之间的共现关系,而搭配不当指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元素之间不存在共现关系。

一般来说,词汇具有三种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语法功能。与实体词不同,功能词只具有语法功能,表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曹德明,1994:22-23)[3]。其中,介词有别于纯粹的关系词只表示“结构项之间的组合关系”,它还能够“表示一定的语义范畴”,引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等,带有一定的语义特征(见孙良明,2010:37)[4]。不同语言的介词所承担的语法功能,特别是语义功能,虽然有相同之处,却也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学习者对介词的错误使用。

本文借助多语词目激活模型,通过学习者产出的介词搭配错误,考察中国双外语学习者在法语书面语产出中的中介语迁移现象,并深入到词目的心理加工,探究中介语迁移的心理动因。Wei(2009:317)[5]将词目定义为“说话人关于表层形式的内在知识表征”。在言语产出过程中,意欲表达的概念平行激活不同语言的词目。不同语言的词目又平行激活各自的形态句法程序。当目的语词目信息缺失或不足时,先前习得语言的词目信息便会渗入,影响目的语产出,Wei称之为“词目迁移”(lemma transfer)。词目迁移可以发生在词目的三个子系统:词汇概念结构、谓语论元结构和词法实现形式。在词汇概念结构层面,尽管概念结构独立于语言,但是词目特定于语言,即不同语言对概念结构有不同的词汇化方式。因此,不同语言词目的词汇概念结构往往包含不同的信息。当目的语词目信息不足时,学习者会转向词库中相似的词目。尽管学习者使用的是目的语词汇,但词汇选择是建立在非目的语词目的概念结构。

二、法语介词搭配中的中介语迁移教学实践

研究对象是来自中国四所高校的137名英法双语专业学习者,包括初级水平(学习时长一年)学习者82人,和中级水平学习者(两至三年)55人。语料选自学习者的作文与法语译文。写作语料出自中级水平法语学习者。每个学校分别采集3-4次写作课作业,共收集写作语料231篇。关于翻译,本文选取了两份难易不等的汉译法材料,一份为句子翻译(20句);另一份为篇章翻译(217个字)。翻译测试均在课堂上进行,测试时间为30分钟。初级和中级水平学习者分别参加句子翻译和篇章翻译测验,共收集语料1640句和55篇。写作和翻译结束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引导他们通过自省的方式回顾中介语迁移错误出现的可能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错误分析与对比分析,对学习者的介词搭配错误进行分类与描述,分析学习者的典型错误实例,通过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之间的对比,探寻中介语迁移的表现特征与其产生的心理动因。

三、中介语迁移的表现特征及其心理动因分析

介词搭配错误指学习者选用的介词受到非目标语言中对应表达形式的影响而与目标语言不同。在写作语料中,共发现与标记了介词搭配错误42个,在句子和短文翻译语料中,分别为41个和18个。

(一)介词搭配错误与二语词目迁移

根据错误产生的原因,介词搭配错误分为三类:语义功能混淆、一对多现象和零表达谬误。本文列举部分实例对三种错误类型的建构特点予以说明,并从词目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动因。

1.语义功能混淆

非目的语介词与目的语介词具有不少相同的语义功能,特别是核心语义功能,致使学习者将两个介词对等使用。然而,当两个介词的目标语义功能不一致,学习者不能正确辨析,将非目的语介词的语义功能迁移至目的语对等介词。例如:

(1)Quelles sont les fêtes traditionnelles *dans(en)France ?

[英:in France]

法语介词dans同英语介词in具有不少相同的语义功能:表示位置、处境、状态、时间等,并且有相同的核心语义功能(表示位置:“在……里”)。语义功能间的相似性会促使学习者将两个介词对等起来。例1中,学习者基于英语表达“in+国家名称”而错误地选择了介词dans,出现“dans+国家名称”的错误搭配。

2.一对多现象

一对多现象指一门语言中的某一词汇在另一门语言中有多个词汇与之相对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跨语言现象。本文讨论的一对多现象专指非目的语介词在某一语法功能上对应多个目的语介词,导致学习者不能有效区分。例如:

(2)*En(Dans)quelques situations,le désir n’est pas ce que nous désirons vraiment.

[英:in some situations]

与例1不同,学习者并没有基于语义对等关系选择介词dans,而是使用了介词en。这是因为en也有表示状态、处境的语义功能,例如en flammes(英:in flames)。这种一对多的情形增加了介词选择的难度,导致学习者产生混淆。

此外,在固定或半固定式短语中,学习者同样会受到一对多现象的困扰而选择错误的介词。如下所示:

(3)Ce rapport qui concerne le travail montre que 77%des étudiants ont l’intention *à(de)travailler à l’est de la Chine...

[英:have the intention to do...]

例3显示了学习者对介词de和à的混淆,与英语介词to的干扰有关。to可以用于动词、名词或形容词之后,使不定式的意义完整,是不定式的专门标志。但在法语中,不定式没有专门的标志,介词的搭配取决于介词前的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因而,在搭配形式上出现一对多现象,即to与多个法语介词相对应,特别是与动词高频率搭配的介词de和à对应,增加了学习者区分两者的难度。

3.零表达谬误

“零表达”(zero expression)现象指句子的部分语义特征在句法上没有得到表达。不同语言里,零表达的使用与否可能存在不同。学习者受到非目的语表达的影响,在目的语产出中应当使用而未使用零表达出现的错误就是零表达谬误。例如:

(4)*En(Le)week-end,ma tante et moi faisons du shopping ou allons au cinéma.

[英:on weekend]

法语中周末前使用零表达,但英语中使用介词on。受到英语表达的影响,学习者使用了介词。但在介词的选择上,学习者没有使用与on有共同核心语义功能的介词sur(表示位置:“在……上面”),而是选择了可以后接年份或月份的介词en(如en avril,en 2012)。因为相比于sur,目标语义功能(表示时间)更接近于介词en的核心语义功能。如果目标语义功能是对等词比较边缘的语义功能,那么学习者可能会放弃对等词,选择目标语义功能更接近其核心语义功能的词汇。特别是与on具有形态和语音相似性的介词en,常常被学习者错误地用于周末前。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到,二语词目中的语法功能信息对提取三语词汇存在干扰。词目的词汇概念结构包括语法功能信息。语法功能不单包括句法功能,还包括语义功能。功能词,特别是介词,通常具有多个语义功能。根据多语词目激活模型,在语言的心理加工过程中,多门语言的词目被同时激活。由于三语词目信息不完整,不能通达到正确的三语词汇,学习者转向二语词目,通过匹配语法功能信息,激活三语对应词目。类似于语义等同效应,即学习者倾向于将外语词汇同母语词汇的意义等同(Swan,1997:166)[6],多语者同样有将三语词汇与二语词汇的语法功能等同的倾向。二语词目中的语法功能信息,特别是语义功能信息被迁移到激活的三语词目,由此提取相应的三语词位,从而出现介词的错误选择。

一个功能词往往具有多个语义功能,共同构成一个语义功能范畴。本文认为语义功能在学习者的认知中具有原型效应,即一个词汇的多个语义功能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核心语义功能和边缘语义功能之分。学习者最早接触或最常使用的语义功能会被认为是该词汇的核心语义功能,而习得越晚或使用越少的语义功能距离核心语义功能越远。在心理加工过程中,核心语义功能的激活先于边缘语义功能,距离核心越远的语义功能则被激活得越迟。因此,学习者往往基于最早被激活的核心语义功能进行词目匹配,激活三语词目,通达到与二语词汇相对等的三语词汇,如例1。但是,学习者并不总是基于核心语义功能匹配词目,选择三语对等词。在一对多现象和零表达谬误中出现了未选择对等词的例子。本文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三语对等词不唯一,增加了选择难度,如例2、3;二是目标语义功能是对等词比较边缘的语义功能,被激活得较迟,使得两者间的匹配花费更多时间,而核心语义功能被激活得早,能够快速完成词目匹配过程,因而学习者倾向于选择目标语义功能更接近其核心语义功能的词汇,如例4。

(二)介词搭配错误与复合词目迁移

中介语迁移的源语言除了二语,还有一语和二语的共同影响,即复合跨语言影响(combined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De Angelis,2007)[7]。它有两种表现形式:并列式与传导式。前者是指一语和二语共同影响三语,后者是受到一语影响的二语中介语进一步影响三语。本研究中,发现了传导式的介词搭配错误。根据受访学生的陈述,他们认为自己错误的出现主要是受到英语对应表达形式的影响,但是通过与其英语表达的对比以及进一步的询问,发现他们的英语表达也是不正确的,而英语表达的偏误与他们的母语表达习惯密切相关。例如:

(5)*Après(Dans)deux jours,ils iront en France.

[汉:他们两天后去法国。]

[英:They will go to France *after(in)two days.]

汉语中没有时态的概念,在选择表达时间的词汇时无须区分过去和将来,都使用“后”表达时间上较晚。但是英语中存在时态,不同的时态要求使用不同的介词。谈论过去时间时,通常使用介词after;而在谈论将来,表达某段时间之后时,使用介词in。例5中,学习者基于相似的核心语义,将汉语词目<后>和英语词目相匹配,汉语词目的语法功能信息被迁移复制到英语词目中,英语词目被错误建构,从而在表达将来时间里的“……后”时通达到词汇after。在法语产出过程中,英语词目被平行激活。由于核心语义相似(表达时间上较晚或空间上靠后),学习者将法语词目与之相匹配,并将词目的语法功能信息再次迁移至法语词目,从而在将来情境中使用介词après表达某段时间之后。

根据二语词汇发展模型(Jiang,2000)[8],在母语词目干扰阶段,学习者将母语对应词目中的信息复制到二语词目中。此时建立起的二语词目可能是缺损的。因为如果母语和二语词目信息不一致,学习者建立的二语词目就会出现偏误。在三语加工过程中,二语词目的错误信息会被学习者再次迁移至三语词目,从而影响三语词汇的产出。特别是在本研究中,法语学习者的母语是汉语、二语是英语。无论从心理类型距离还是二语地位因素的角度,英语都是法语学习者优先考虑的迁移源语言。无论二语词目是否被完整建立,学习者都倾向于迁移二语词目,由此产生传导式的复合迁移模式。

结语

本文以中国英法双语学习者为对象,对中介语迁移下的介词搭配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介词搭配错误分为语义功能混淆、一对多现象和零表达谬误三种类型。从词目心理加工的角度来看,介词搭配错误是词目的词汇概念结构发生迁移的结果。学习者将二语词目中的语义功能信息迁移到三语对应词目,从而通达到错误的三语词汇。此外,在学习者的语言产出中发现了传导式的介词搭配错误,即受到母语词目干扰的二语词目再次被迁移至三语词目。学习者的二语错误有被继续迁移至三语的可能。

猜你喜欢

词目三语语词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印尼三语学校华文教学考察探析
影响三语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
有关德语专业教学三语习得的现状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