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交通改建工程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2023-09-03况小安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况小安

摘要 文章基于对公路改建工程的水稳基层施工方法的探究,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献总结法,结合某公路改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水稳基层的施工技術方法,并对质量控制措施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改建工程中,水稳基层施工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规范施工工艺、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提高水稳基层的质量。

关键词 公路改建;水稳基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8.8;U41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6-0165-03

0 引言

水稳基层指的是水泥稳定碎石层。它是使用水泥固结级配碎石,经摊铺、压实和养护形成。工程实践中,水稳基层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1.5~4.0 MPa,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均优于其他路基材料,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以下简称《规范》)中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属于中粒土,因含有水泥等胶凝材料,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施工作业,一次性达到质量标准。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科学开展施工组织,对人、机、料等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提供机械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向着现代化施工方向发展。以下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以供同业人员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一级公路工程,建设起点主线桩号为K0+170,终点桩号为K32+700,全长32.53 km。项目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3~14 ℃,年均降水量为1 200~1 400 mm。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整体式24.5 m,分离式12.25 m,行车道宽度为2×3.75 m,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交通条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决定对该公路进行改扩建,采用双向六车道,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其中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含量为3%,厚度为25 cm;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含量为4%,厚度为20 cm。

2 水稳基层施工技术方法

该工程中,水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试验段施工→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质量验收。施工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2.1 施工准备

2.1.1 机械配置

(1)拌和设备。拌和设备具有5个料仓,每个料仓使用铁挡板隔开,产量达到750 t/h。在料仓前设置钢丝网,将粒径不满足要求的材料剔除,配置高精度称量仪器,对原材料进行精准计量。

(2)摊铺碾压设备。每个作业面使用2台摊铺机,两者联合摊铺作业,熨平板保持光滑平顺,机械振幅、振动频率保持一致。另在基层加宽路段,使用1台自动伸缩式的摊铺机。压路机分为振动式、轮胎式两类,振动式的吨位为40 t,轮胎式的吨位为30 t,每个作业面配置4台压路机。

(3)运输设备。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采用15 t自卸车,车斗长度为5 m,每个作业面配置15辆。洒水车的载重为10 t,采用雾化洒水方式,每个作业面配置2辆。

2.1.2 材料要求

(1)水泥选择PO 42.5水泥,不能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受潮变质水泥。通过抽样检查,确定水泥强度、安定性等指标符合规范设计要求,且初凝时间>3 h,终凝时间>6 h。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该剂量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应满足式1要求:

(2)碎石由破碎机生产,要求材料干净,无泥块、杂物,最大粒径不超过31.5 mm,颗粒组成范围见表1。压碎值≤26%,针片状含量≤20%,有机质含量≤2%,液限<28,塑性指数<9。

(3)水选择干净饮用水,确定水源后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2]。

2.1.3 场地平整

水稳基层施工前,先对底基层进行处理。在路基泄水槽处预留开口,支设宽度为5 cm的钢模板,保持底基层湿润,然后培育路肩土以提高密实度指标,最后清理底基层表面的杂物,形成路拱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7 d。

2.1.4 测量放线

(1)底基层养护时进行测量放线,直线段每间隔20 m设置一个混凝土桩,平曲线段间隔10 m。混凝土桩的长、宽、高分别是10 cm、10 cm、150 cm,用于指导后续施工作业。

(2)使用钢绞线控制基层施工高度,钢绞线的直径为3 mm,长度为300 m,挠度≤2 mm,张拉力≥1 kN。测量放线完成后复测精度,确保无误才能进行施工[3]。

2.2 施工技术要点

2.2.1 试验段施工

(1)公路基层正式施工前,选择200 m路段作为试验段,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作业,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2)试验段施工中,观察并记录以下参数:混合料的级配、水泥用量、含水量,摊铺厚度和速度,碾压遍数和方式,压实度检测结果等。

(3)试验段施工完成开展质量验收,合格后编写《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可对基层正式施工。

2.2.2 拌和

(1)水泥稳定碎石在中心站集中拌制,要求配料准确、拌和均匀;含水量稍大于最佳值,以便运输至现场后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值;不同粒径的碎石隔离分开堆放。

(2)根据配比要求,按照顺序投放原材料,拌和时间控制在60~90 s。每一盘混合料拌和后进行筛分试验,随机选择筛分样本,选取样本的总长度≥100 cm,筛分试验检测合格,才能运输至现场[4]。

(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由专人进行监督,确保生产过程顺利完成,满足混合料持续供应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出料时使用活门料斗,不能自由跌落,否则会干扰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2.2.3 运输

(1)使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装料前对料斗内部进行清理,不能存在杂物和积水;装料时车辆分三次移动,分别在车廂的前部、中部、后部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2)运输过程尽量保持匀速行驶,由中心站出具发料单,发料单中明确出料时间、数量、质量等信息,方便现场人员核对。

(3)自卸车将混合料运输至现场,在摊铺机前方20~30 cm处停下,收料人员核对出料单无误后,由专人指挥卸料。

2.2.4 摊铺

(1)混合料摊铺由2台摊铺机协同作业,前后距离按照3~5 m控制,搭接宽度按照10~20 cm控制。摊铺过程中,2台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振幅、振动频率等保持一致,其中行进速度按照1.6~1.8 m/min控制。

(2)摊铺过程中需要控制高程,前方摊铺机根据钢绞线、路中间导梁进行控制,后方摊铺机根据钢绞线、路中间滑靴进行控制。

(3)摊铺作业一次性完成,如遇到紧急情况中断作业时间超过2 h,需对接缝进行处理。为保证摊铺连续性,等待卸料的自卸车应≥3辆。

(4)布料器要进入混合料深度的2/3,减少离心问题发生。针对局部不宜使用机械摊铺的部位,可辅助采用人工摊铺作业,采用挂线法控制高程,由测量人员协助监测摊铺厚度,保证整体摊铺质量。

2.2.5 碾压

(1)混合料摊铺完成,随即开展碾压作业,如图1所示。碾压从低处开始,向高处推进,碾压方式是先稳压、再振压、最后静压,直到基层表面平整。

(2)碾压作业由振动式、轮胎式压路机配合完成,第1遍、第2遍碾压速度为1.6 km/h,之后调整为2.0 km/h,每段碾压长度为100 m,重叠宽度按照压路机轮宽的50%控制[5]。

(3)碾压过程中,水稳基层表面保持湿润状态,碾压作业时间控制在60 min内。若发现基层表面出现松软、弹簧等问题,及时上报技术人员,采用针对性处理方案。

(4)碾压完成检测压实度指标,不满足要求的进行补压。

2.2.6 接缝处理

(1)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作业中断时间超过2 h、每日施工结束时,均要设置横向接缝。利用6 m直尺在混合料端部划出分割线,去除平整度不合格的粒料并清理干净。值得注意的是,横向接缝与路中心垂直,底基层接缝与基层接缝要错开,间距≥100 cm。

(2)恢复摊铺作业时,使用水泥浆涂刷接缝部位,然后继续摊铺混合料,从旧段向新段进行碾压,直至横向接缝碾压密实。

3 质量控制措施与试验结果

3.1 质量控制措施

(1)基层性能控制。水稳基层除了控制表面质量,还要控制其性能,包括平整度、压实度、水泥剂量、基层含水量、厚度、高程等指标。其中,平整度、压实度、基层含水量利用样品测试得到,水泥剂量采用滴定实验确定,厚度、高程现场测量确定。某个指标检测不合格,及时整改直至合格。

(2)裂缝控制。为避免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细集料用量,降低细集料的含泥量,将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优化施工工序,碾压完成后及时养护,确保基层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检测底基层有无裂缝,可灌入乳化沥青处理,处理后铺设纤维网,再进行基层施工。

(3)防水控制。施工过程中,受到阳光、雨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稳基层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进行防水控制。该工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浆砌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其中排水沟的线形要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做成弧形。沟槽开挖接近尾声时,做好管道基础准备,摊铺碎石和浇筑混凝土基础,防止沟底土基暴露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模板支设如图2所示。

(4)严格质量验收。施工期间,纵向形成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质检员的三级管理系统,横向形成路面—路基—管线的分部分项管理网络。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表2进行质量验收。

3.2 试验结果

因该公路属于改扩建工程,局部存在新旧基层拼接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搭接质量效果,通过取芯试验、直剪试验进行评价。

3.2.1 取芯试验

水稳基层养护7 d后,在新旧基层拼接部位跨缝取芯,芯样直径为15 cm,确保包含旧路基层和新铺基层。取芯时,每200 m设置1点,1点取芯1个,试验结果显示芯样完整,试件表面无松散、断裂现象,符合设计要求。

3.2.2 直剪试验

芯样取出后,将两端切割平整,长度控制在6~18 cm,置于50~60 ℃的保温箱中,保温时间6 h。取出芯样后放在试槽内,开启加载系统将加载速度设置为1 mm/min,当压头与芯样接触后,记录位移、剪力值,计算剪切强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指标,可用作一级公路的基层材料。该文结合公路改建工程案例,从施工准备开始、到质量验收为止,总结了各环节的施工技术方法;通过取芯试验、直剪试验证实新旧基层拼接部位满足质量要求。在未来施工中应注意:对水稳基层材料、拌和过程加强控制,现场施工中优化工艺流程,保证一次摊铺作业完成,才能提高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为后续道路的运行维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立瑞.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要点[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7): 33-35.

[2]孙建龙. 高速公路水稳基层双机两层连铺和透层养生的施工方法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8): 35-37.

[3]李广才. 路面水稳基层大宽度大厚度施工技术试验研究[J]. 四川水泥, 2023(1): 271-273.

[4]姚瑞. 公路工程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 运输经理世界, 2022(31): 7-9.

[5]郭斌.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22(9): 339-341.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