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度的城市小游园设计探讨
2023-09-03孙静安
孙静安.基于多维度的城市小游园设计探讨[J].南方农业,2023,17(11):33-37,43.
摘 要 城市绿化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城市小游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一部分,是人与自然的枢纽、市民休闲小憩的载体,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提升城市管理决策者对城市小游园的重视程度,从系统化、多样化、可达性3个维度分析城市小游园的设计思路,包括空间紧凑,系统化布局;以服务市民为目标,多样化设计;道路组织流畅,满足可达性等,最后以安徽省舒城县席地游园为例,剖析了该游园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特色。
关键词 城市小游园;多维度;系统化;多样化;可达性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09
城市小游园是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袖珍。城市小游园是人们与自然交流的主要载体,它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抬头见绿”。目前,虽然我国已有城市小游园的成功案例,但是大部分城市由于对城市小游园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还停留在绿化层面,存在着“美观为主,功能为辅”的通病。对此,管理决策者需要从市民使用率出发,突出功能性,以城市小游园的美观、生态作为设计依托,赋予其便民的使用功能,打造出美化与功能双重作用的城市活力空间,融入城市整体的绿化建设。因此,本文基于城市小游园的功能,从规划设计角度探讨了城市小游园多维度设计思路。
1 城市小游园的功能
1.1 美化城市环境,丰富街道景观
在大街小巷设置小游园,既丰富了城市街道景观,又提升了街道绿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考虑到城市小游园的特点,可以灵活地建设在道路的交叉口,或者商业街和建筑物的拐角等地方。这样能够充实道路两边的行道树背景,使城市街道具有依托。
1.2 合理利用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一些零散的区域,无论是道路的转角,或是建筑的墙角,甚至是一些有空隙的地方,都可以進行空间的利用,形成景观,塑造小游园。小游园利用乔、灌、草、花等多层次的植物搭配来构建具有特色的绿色空间,从而形成小环境生态体系,具有防暑降温、吸附粉尘、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的功能,能让市民在喧闹的都市感受到自然生态的气息。
1.3 以人为本,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城市小游园可以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市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小游园通过分设活动区和休息区等功能区,可以满足市民健身、放松、社交、文化欣赏等方面的需要。小游园内设立的一些景墙、雕塑、宣传栏等景观小品,能让市民了解到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社会正力量。
1.4 保护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城市小游园可以起到保护环境、保护市民的作用。如果城市中发生自然灾害,那么小游园将是最佳的防灾避险场所。同时,大面积的绿地和成片的植物能够能控制火势并防止其扩散,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此外,小游园作为城市绿地还能降低汽车尾气、粉尘、噪音等对居民的影响,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1]。
2 城市小游园设计维度
2.1 系统化
与其他类型的公园绿地相比,小游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区域的局限,只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压缩空间,甚至是多个功能重叠,很难形成完善的园林体系[2]。作为整个城市公园体系的缩影,小游园仍然具备公园系统的完整内容,包括道路系统、植物配置、功能分区等等。但由于小游园常常立地条件不佳,不能具有全部的公园组成元素,如植物元素、道路元素、山石水体元素、服务观赏元素等。为了城市小游园形成完整的公园绿化系统,这些元素在有小游园中至少要体现出2个以上。
从市民的角度来看,城市小游园具有建筑空间的附属性,同时也是与绿色空间联系最方便、最快捷的地方。根据服务人群需求的不同,小游园的功能设计也有所不同。按照用途的不同,小游园可以分为商业密集型、居民社区型、文化科教型、工业厂区型等。同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空间需求:对于上班族来说,办公楼旁须有就近的绿地广场以供交谈放松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求社区旁有良好的绿地环境以供散步、休憩等。此外,小游园在特定的区域内也会有各自的特色,比如美国佩雷公园(Paley Park)的铺装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意大利利多岛的Nember广场是一个开阔的草地,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共的休闲场所[2]。
2.2 多样化
城市小游园成为城市高密度建筑空间的庇护所和绿洲,与纷扰喧嚣的城市空间相隔绝,成为喜好安静生活环境公众的需求。另外,在人流量极大的小游园中,应兼具多种功能来满足人们多重的使用需求,多样化的场所为公众提供多样的城市化活动。
“绿色小洲”在城市中的作用已经转化为“绿色呼吸”,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小游园的环境塑造中,需考虑植物的净化功能,同时需对小空间进行精心处理,赋予每种小空间独有的活动形式。多样化的空间类型,能够让所有的人群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环境,例如有的人需要休息,则要求安静的、有座椅的空间;有的人需要观景,则要求具有风景独到、易于观赏的角度和空间。小游园的规模相对较小,单一的绿地功能转换,增加了游园中的社会功能形式,灵活地利用周围环境,使用多样化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观景内容[3]。综合运用功能空间,将独立的空间相互联系,同时体现私密性与开放性;不仅将城市的喧闹隔绝开来,而且能够在城市小游园中感受到多元的空间环境。此外,在不同的区域,小游园要兼顾周围的环境和人群的需要,提高空间的多样性,以满足相应的使用功能。
2.3 可达性
可达性是衡量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户外休闲活动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不仅关心城市绿地的数量与规模,更关心绿地是否能够便捷、快速、公正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改善绿地的通达程度,能够提高小游园的使用率,有利于满足市民的游憩活动需求,促进公共空间的“均衡”利用,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一致[4]。
城市小游园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面积小决定了其交通方便、可达性强,成为日常公众极易到达活动的场所。这就为城市公园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不足,天然林地不足,城市边角空间常被废弃。利用这些零星的城市小空间进行小游园建设,既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又能增进人与人的交往,促进居民的身心发展,从而提高市民对城市的精神归属感。
3 城市小游园多维度设计思路
3.1 空间紧凑,系统化布局
在设计城市小游园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功能要求。城市小游园主要是为了服务周边居民,同时兼具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故在功能布局上要讲究“以人为本”。但由于城市小游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功能特点等原因,很多小游园必须在有限的面积内符合多项功能需求,故合理的功能布局对城市小游园至关重要。城市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太过复杂繁琐,宜采用简洁明了的图形或线条。城市小游园的功能分区要以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为基础,适宜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使用,要做到布局合理高效,同時注意私密性空间的处理。重视景观的动静结合,使不同人群都能在小游园中自得其乐。
此外,在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注意小游园整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5]。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合理地布置道路及景观小品,使其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规则用地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布局,营造生机盎然、脱凡超俗的城市自然环境。
美国佩雷公园入口两侧设有专营商店,提供便利且价格低廉的饮料和小吃,供过往的行人和休息的员工使用。为了处理不同空间的使用(见图1),面向主干道的一侧设开放式入口,以台阶进行分割,人们可以从入口的4级阶梯和两边的无障碍斜坡进入,从而把内部空间和拥挤的道路隔离开来。其主要景观是由17株无刺美国皂荚构成的树阵广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环境;在树下有可自由移动、由铁丝编织而成的椅子和大理石的桌子,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这种无定型的休闲场所,会因其不同的用途而产生不同的互动可能性。
3.2 以服务市民为目标,多样化设计
城市小游园通常位于路边街角,紧邻居民区。特别是位于居民区周边的小游园,通常都是该地居民区儿童和老人的主要娱乐场所和社会交往空间。所以,居住区周边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从为居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力图构建出一个方便居民、休闲、娱乐、健身、交友的多样性场所,同时要事先了解该地人群组成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要考虑设置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安全性和防干扰性较强的儿童活动场所等。儿童活动空间的设施器材在遵循安全性的基础上,颜色要明艳活泼,造型要生动可爱;不栽植有毒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活动场所周边应以灌木围合、遮挡,以防止儿童玩耍时产生的噪音干扰周边居民。
城市小游园受地理因素的影响,面积都较小,所以怎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局十分重要。我国古代造园就讲究要营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之感,这个理论在今天仍然适用。在狭小的空地内营造自然山水风光是小游园设计的重点,所以绿地布局要尽可能有序、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景观空间层次宜丰富,具体可以通过原有地形、园路、景观小品、基础设施等进行营造;通过对比手法营造虚实相生的景观,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
此外,城市小游园的设计要考虑其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绿地规划设计中,我们不应抛弃美化绿地景观的理念,设计的思路和内容要在满足居民对美好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重视构建小游园生态环境和功能的发挥。城市小游园通常位于城市中地形条件较差、环境受限制的场地,由于人工打造环境的缘故,使得小游园在发展后期生态水平下降,环境恶劣,加上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在小游园设计规划中要重点整治绿化环境。在设计前,要深入走访当地,结合具体情况和地形条件,丰富小游园的整体空间环境,同时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稳定性因素,使其在功能布局上合理高效、自然环境上优美宜人。城市小游园中的植物景观要能体现城市特色,在造型方面要突出重点、富于变化,在营造意境方面要突出主题。一般城市小游园选择的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因其具有成活率高、成本低、易于管理和养护的优势[6],同时乡土树种与当地特色相吻合,易于打造当地特色景观。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遵循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忽视垂直空间的绿化,从而提高绿化面积和绿化率。小游园的植物配置还要重视季相变化,使小游园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观,呈现出生机盎然、绿荫环绕的局面。
3.3 道路组织流畅,满足可达性
道路流线是城市小游园的基本骨架,为居民提供游憩、散步的场所,同时也是串联小游园与周边环境的重要媒介。城市小游园道路通常和周边城市道路、绿化、休闲长椅、景观小品等形成良好的景观游线,满足周边市民的可达性。值得注意的是,规则式道路应该在道路转折处增设景观节点,自然式道路需依据高低起伏的地形布置,在道路转弯处增加顽石、花镜等,增加景观丰富度。
美国布莱恩特公园经布莱恩特改造后,所有进入中心大草坪的入口处都做了相应的遮蔽,即设置了“障景”;而其他入口不能直接进入中心广场,但都以中轴线为中心,相互呼应,极大地提高了公园的凝聚力和安全性(见图2、图3)。在不设置入口的公园边界上,公园外面的走行路比布莱恩特园内场地要低1 m左右,在改建过程中,铁栅栏的灌木丛被改成了法国梧桐。漫步于公园外的步行街,会让人有一种身在园外,却能够一览园内风光的效果,增加了公园的开放度和安全性。此外,还增加了2 000个可移动的轻便座椅,因此又被称为“椅子公园”。强化了空间体验主题的主观能动性,既满足游园的可达性的提升,更激发了公众互动参与。
4 案例分析——席地游园
席地游园是位于安徽省舒城县梅山路东侧、梅河路北侧规划的一块街头绿地。席地游园横向约为140 m,纵向约156 m,总面积约为10 645 m2。舒席是安徽省驰名中外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舒席制造技艺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以此为题做“席地”。
席地游园与周边建筑间距较小,局部边界与建筑相隔2~6 m,局部边界与建筑相接无遮挡(见图4)。场地东部与南部较为狭长。现有出入口4处,场地与周边建筑之间道路衔接较为完善,但道路宽度不等,道路状况也较差,内部无法满足消防车通行需求。北侧入口处道路较窄,仅容许行人步行进入场地内部,南侧部分居民楼有配套机动车停车位,但仍存在乱停车、乱堆乱放现象。针对现状问题对场地进行了以下设计。
设计分4个功能区,即入口广场区、康体活动区、中心乐活区、生态停车区,三类活动场地分别是儿童活动场地、老年健身场地和全龄活动场地,以满足各年龄阶层市民的活动需求,设置了中心活动场地、阳光草坪、生态趣味旱溪、全龄活力漫步道、竹藤主题休憩场地、休憩平台、儿童活动器械、健身器械等休憩活动设施。同时,设置机动车停车位47个,于场地各区域分散布置。遵循林荫式停车场需求,间隔3个停车位种植植物;非机动车停车场地3处,分别布置于场地东北侧、西侧及南侧,服务于周边居民停车需求。机动车行道路宽度均为6 m,满足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 m、双车道不少于5 m的要求,且满足垂直式停车车道宽度需求。
5 总结
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无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城市及绿地系统的宏观角度来看,城市小游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小游园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更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城市公园体系的一个重要版块。2)从城市居民使用及街頭空间利用的微观角度来看,城市小游园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面积小、形式更加灵活、使用频率更高。3)小游园正在不断被城市居民重视,其绿化、使用、美化等功能都在逐渐完善。因此,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必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为管理决策者要对这一内容做好把控,以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才云,许聪.城市街头小游园的规划设计——以泰州市福音游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5(8):128-132.
[2] 贾重阳.论口袋公园系统化设计初探[J].齐鲁艺苑,2015(1):97-101.
[3] 彭筠.基于景观场所功能多样化的城市口袋公园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4):337-338.
[4] 徐承栋,王锦.城市游憩绿地可达性优化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4):128-133.
[5] 闫晓旺.简述城市小游园规划设计构想[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4):50-51.
[6] 武玲霞.城市绿地小游园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6(2):80.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