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通识课程教学理念与建设路径
2023-09-03刘迪丛汶峰张福锁
刘迪?丛汶峰?张福锁
摘 要:我国农业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新农科通识教育是建设农业强国、培养“三农”人才的关键。本文以“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课程为例,探究新农科通识课程教学理念与建设路径。课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以“融合、创新、发展”为课程理念,设计了“遵从自然、利用资源、创新技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五大主题教学内容,创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Transdisciplinary)—线上线下多场景联合(E-platforms)—朋辈教学体系支撑(Assistants)—“教师—朋辈—学生互馈激发”(Motivation)的“TEAM”教学模式,建立了二维融合—三方评价—四度提升的“2+3+4”全过程评价标准体系,同时融合科技小院一线实践等思政元素,培养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系统知识体系、自主学习与批判思维综合能力以及“三农”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农科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通识教育;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高等农林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大力发展新农科。新农科是我国顺应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提出的农科教育改革创新方向,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三农”人才[1]。通识教育是新农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培养“三农”情怀,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人格修养,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至关重要[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3],对新时代“三农”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本科教学普遍存在三个层面的痛点:(1)知识传授层面,偏重单一学科授课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知识获取效率低;(2)在能力培养层面,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单一、师生互动少,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沟通思辨能力;(3)在价值观塑造层面,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缺少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思政元素融合尚待提高,增强学生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任重道远。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是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核心通识课,目前是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重点)、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连续多年获得智慧树“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本文以此课程为例,探索农学类通识课程教学理念和建设路径,以期为新农科建设和人才培養提供借鉴。
一、课程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要求[4]。“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通识课程遵循以系统知识体系构建、自主学习思维塑造及“三农”情怀培养为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学情痛点,通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课程思政融合,深刻解读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辩证关系,培养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三农”创新人才。其知识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深度与广度兼备的系统知识体系,能力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有效思辨的综合能力,价值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兼具“三农”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价值观(图1)。
二、教学内容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是本课程的教学对象[5]。经过反复论证及几年的实践,课程团队根据农业发展前沿和实际需求,结合全校选课学生不同专业背景,以“融合、创新、发展”为课程创新理念,设计了“遵从自然、利用资源、创新技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五大主题,贯穿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与人类消费的食物系统全过程,探讨农业—环境—人类健康耦合的辩证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实现教学内容创新,培养学生新农科系统思维。具体如下:(1)遵从自然:学习自然演化规律,追溯农业发展历
程,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启发学生理解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的重要性;(2)利用资源:学习东西方农作制度及合理利用自然禀赋的案例,教会学生因地制宜地规划耕作制度,实现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3)创新技术:熟悉作物品种驯化的历史与未来理想品种的特征,了解包括分子育种、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先进的育种技术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先进的农作技术,培养学生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农业问题的创新思维;(4)保护环境:通过中国、非洲肥料施用现状对比与养分高效利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挖掘生物学潜力、循环利用有机资源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循环理念;(5)持续发展:通过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创新与科技小院一线典型案例,教会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提高作物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协同实现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三、教学方法创新
“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性地结合农学类课程特点及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创新涵盖教学路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学习深度、锻炼思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课程团队设计并实践了“线上博览+课堂聚焦+沉浸式研讨”教学路径、多学科交叉融合(Transdisciplinary)—线上线下多场景联合(E-platforms)—朋辈教学体系支撑(Assistants)—“教师—朋辈—学生互馈激发”(Motivation)的“TEAM”教学模式、二维融合—三方评价—四度提升的“2+3+4”全过程评价体系。基于以学科交叉融合TEAM通识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创新举措,通过院士—名师—青年教师多学科交叉团队、博士后—研究生组成的朋辈教学体系与线上线下多院校、多学科选课学生的共同努力,使课程全面、深刻、有趣并具有实效。
1.“线上博览+课堂聚焦+沉浸式研讨”教学路径
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通过元认知策略的深度学习活动,强调积极获取、知识整合、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结构化深度加工,以期发展问题导向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6]。针对现有教学痛点,课程贯穿“线上博览+课堂聚焦+沉浸式研讨”教学路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有效教学。这一路径包括三个递进环节:首先,依托智慧树线上课程,学生通过线上课程可以完成每一节课课程主题和核心知識点的自主认知,通过线上测试反馈,教师预先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其次,在课堂聚焦环节,教师兼顾系统讲授和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辅以课堂提问交流,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掌握课程知识;最后,课程团队创新了Seminar互动提升六步教学法: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结合专业背景自主选择课程相关讨论主题,通过分工合作,在课前查阅资料、学习讨论,朋辈提供专业知识参考和研讨会技巧指导,团队在课堂上以报告形式展示主题观点,并与教师和学生现场交流讨论,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沉淀升华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沟通和思辨的能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课程团队结合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平台,拓展课堂研讨的内容的形式,邀请科技小院一线师生线上分享科研、生产实践并提出问题,引导线上、线下课堂学生交互讨论,在沉浸式体验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获取和应用于生产的热情。通过这一教学路径,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和深度。以“粮食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协调途径”专题为例,系统展示自主性学习方式(见表1)。
2.多学科交叉融合TEAM通识教学模式
“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通识课程教学团队由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和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4个学院、7个专业的11位教师组成,构建院士领衔、名师指引、青教创新、朋辈教学体系支撑的TEAM教学模式(图2),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教学学科壁垒,促进优质资源整合,拓展课程学习广度;搭建多线上平台共享课堂内容,打破传统教学距离壁垒,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线上课程资源共建与知识共享;朋辈教学体系全过程支撑课程,优化教学路径,双向连接师生沟通,促进有效教学;师生互馈激发,打破传统教学师生壁垒,升华教学效果,深化育人成效。
TEAM教学模式具体创新举措如下:
(1)T:多学科交叉融合(Transdisciplinary)。课程围绕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三个角度,整合学校传统学科优势和特色资源,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优秀教学团队,多学科交叉联动教学,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的系统知识体系,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遵从自然、利用资源、创新技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五大主题为核心,课程内容设计涵盖农业基础学科(如植物营养学)、农艺学(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学、作物耕作学)、土壤学等学科,融合畜牧学,讲授农业起源、农作制度与科学技术革新;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向资源与环境领域拓展,涉及生态学、环境学与环境工程学,探讨农业生产的环境代价、水土气治理与成效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扩展到农业与食物系统,从农田到餐桌,向农产品加工、消费与人类营养领域延伸,介绍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营养学等知识,深化学生对农业食物系统与人类健康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学生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运用系统思维为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的意识,并于过程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2)E:线上线下多场景联合(E-platforms)。教学团队创新了线下课堂、线上教学平台、线下实战基地三场景联合互动研讨教学新手段,服务课程建设和成果辐射。依托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四大线上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以智慧树作为核心平台,实现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答题自测并提出疑问与见解;教师根据线上学情收集,课堂聚焦重点问题讲解,形成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学生互动启发,打破院校与学科壁垒。依托科技小院实践育人平台,利用全景教学空间等先进教学设施,在课堂上实时连线科技小院等科研实践基地,实现线下课堂、线上教学平台、线下实战基地三场景联合互动研讨,传播一线生产实践中的知识技术,激发学生对生产一线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创新教学形态,增加课堂互动、沟通、辩论的沉浸式体验,创造师生平等沟通、激发思辨、沉淀升华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与批判思维的综合能力。此外,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和哔哩哔哩平台主动承担社会教育功能,帮助更多民众了解当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领略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和生产实践成就,增强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3)A:朋辈教学体系支撑(Assistants)。为最大程度促进师生沟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团队构建了由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生组成的朋辈教学体系,其支撑作用贯穿线上学习、线下面授和课堂研讨,双向连接师生沟通,促进有效教学。每学期朋辈教学支撑体系约10人,其中研究生6人,充分发挥学生指导学生优势:低年级研究生负责线上线下学情收集和学生反馈,为课程设计提供基础;高年级研究生负责课程帮扶和Seminar主题辅导,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博士后参与教学路径设计,聚焦学生高效学习和教学规范管理事务,对接青年教师,反馈教学效果;青年教师聚焦教学路径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教务改革。朋辈教学团队梯度合理,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历年教学经验传帮带,稳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果成效。
(4)M:教师—朋辈—学生互馈激发(Motivation)。受到植物营养学中植物—土壤互作的启发,课程团队建立了师生互馈激发的新路径:以教师比作土壤、学生比作植物,朋辈教学体系比作肥料。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启动土壤—作物养分循环,通过学情分析聚焦课堂,培育健康植物;学生汲取知识,恰如植物吸收营养,加之生生交流、协同合作、切磋提升,激发思辨、倒逼教学创新,反馈营养信号;朋辈教学体系支撑犹如肥料供给,协作管理助力教学,营造自主学习、积极沟通的良好氛围,完善师生互动循环(参见图3),从而实现师生互馈激发,提高体系生产力,共同构建高质量课程。课程以教师引领为主,朋辈支撑为辅,驱动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培养通识人才。
3.“2+3+4”全过程评价体系
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构建了“2+3+4”全过程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成绩两部分。“2”即主观与客观二维结合,更重视主观表现:我们加大了过程性评价权重,占比70%,涵盖对线上学习(视频观看与测试)和线下学习(考勤、课堂互动、Seminar展示)的考核,结合期末论文主题论述(30%),实现主观、客观综合评价(表2)。“3”即教师—朋辈—学生三方评价: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過程性评价中,我们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交互性研讨中展现出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依照详实的评分标准,由教师点评、朋辈评价和学生打分三方共同完成。Seminar展示评分标准包括主题内容、课件制作、汇报表现、问题回答、时间把控五大方面,全方位锻炼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全过程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题讨论的深度、自主探索学习的潜能,深化师生互动循环和教学成效。“4”即在二维结合、三方评价的考核过程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度、科教协同创新度、服务“三农”贡献度与农林教育领先度的四度提升。
四、课程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形式,是实现通识教育价值观塑造使命的重要抓手与载体[7]。围绕涉农高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总体指导,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对生产一线认知与实践亟待加强、“三农”情怀与责任担当更需培育的实际情况,“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在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思政教育与“三农”情怀教育相结合的育人路径,以一线实践经典案例为核心素材,将学校课堂与田间课堂相结合,塑造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教学团队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收集案例、资源,整合成三大类,建立课程思政素材库:
(1)中国传统农耕精华与典范,包括古代农作制、传统文化、农业文化遗产等;(2)国家政策举措,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的“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3)中国农业大学在生产一线实践中服务“三农”的经典案例,包括曲周精神、科技小院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课程即思政,思政即课堂。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融入“遵从自然”主题教学,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将中国传统农业间作套种农作制融入“利用资源”主题教学,帮助学生领略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博大精深及古为今用的巨大潜力;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主题教学,带领学生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更为突出的创新举措是,教学团队深度融合学科、学校在生产一线的创新实践,言传身教“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价值观。引入中国农业大学黄淮海科技大会战,讲述老一辈科学家改土治碱的事迹,传承弘扬“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引入科技小院案例,讲述科技小院师生扎根生产一线,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以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创新,通过院士、科技小院优秀毕业生视频连线交流的方式,互动问答,帮助学生感受农业之困、农业之艰,解答农业之惑。通过我校农业科技实践潜移默化熏陶,培养学生“三农”情怀,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8]。
五、结语
新农科通识课“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通过“遵从自然、利用资源、创新技术、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五大主题创新教学内容,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线上线下多场景联合—朋辈教学体系支撑—教师朋辈学生互馈激发的“TEAM”教学模式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完善全过程评价,融合思政教育与“三农”情怀教育,践行教学理念,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三农”人才。从初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课程创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可为其他新农科课程建设和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焦新安,俞洪亮,杨国庆,等.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05):22-25,56.
[2]吴健,刘昊.面向新时代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2, 380(04):9-13.
[3]新华社.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N].人民日报,2023-05-04(1).
[4]陈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何以可能——基于51所大学本科课堂现状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0):75-82.
[5]周光礼.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18,No.303(11):1-4.
[6]赵宏,高裴裴,梁赛.大学数据素养类融合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2, 381(05):28-32.
[7]林万龙,何志巍,崔情情,汪建华.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创新与路径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4):16-20.
[8]张福锁.科技小院: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人才培养的先行者[J].科技导报,2020,38(19):11-15.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20-68),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重点)(2021-8),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1-37)]
[责任编辑:杨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