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及路径遵循

2023-09-03揭祎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文化自信

揭祎琳

〔摘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内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与方向,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将之置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中予以把握,不断激发全体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 “五位一体”;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4-0022-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弘扬者。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汇聚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文化、文艺有过多次精辟阐述,他们看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化发展应植根于社会实际,为无产阶级服务,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觀,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多重特征。具体而言,包含以下要点。

第一,文学艺术是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包含两大部分: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形式〔2〕。恩格斯在1894年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道:“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3〕649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艺术被包含在上层建筑之中,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位于上层建筑中的艺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是有其存在的独特性的,是与经济发展、政治基础等相协调的,这就意味着关于艺术的发展有其特定的逻辑与路径。

第二,艺术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美。在这种统一当中,艺术的内容是根本的、主要的,艺术的形式则是从属的、位居第二位的。马克思认为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从食利者和公债持有者,一直到小铺老板和诉讼代理人,“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4〕。由此可知,艺术的美的根源在于艺术的客观内容,在于艺术对现实生活、客观世界的反映。狄更斯等人在细致观察社会各个阶层的特点之后,以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因而其作品广为传播,成为后来读者了解狄更斯所处时代的一面镜子。

第三,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出了“典型理论”。“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3〕578。这是1885年恩格斯致明娜·考茨基的信中对“典型”的重要阐述,强调了文艺作品的“典型”是鲜明个性与充分共性的辩证统一体。1888年4月初,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590这一论断阐述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互相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典型环境包含不同的社会关系、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会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四,文学艺术作品要借助情节和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政治倾向性。正如恩格斯所言:“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须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者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方法硬塞给读者。”〔3〕579“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3〕590在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小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他认为,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真实描写现实关系,能够引发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即使作者没有提出改变现实的办法,甚至没有明确自己的立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3〕579。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大革命导师的文艺思想对列宁产生了重要影响。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文学事业是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下。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只有这样,艺术创作才能迸发激情,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列宁在1905年指出,“无产阶级文学事业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在同蔡特金的谈话中,列宁提出了“艺术是属于人民的”这一著名的口号。艺术不但要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和爱好,还应当表达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艺术要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

列宁还意识到了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强调在坚持党对文艺事业领导的前提下,允许艺术独创性和鼓励艺术多样性,要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制定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文艺政策。“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6〕列宁的这些经典论述,既强调了文艺创作的无产阶级方向,又把握了文学艺术的特性,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美学思想推到了新的高度。

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来源。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当代价值,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产生重要启发和重要借鉴。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具体而言,中华儿女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场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称作“中华民族的根和魂”〔8〕426,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9〕。

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自信古已有之,这份自信来自于史书典籍的浩瀚,来自于四大发明的创造,来自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兵马俑、长城、故宫,诸子百家之争鸣、李白杜甫之诗篇、《永乐大典》之丰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认为中国在器物、制度和思想等诸多方面不如人。内忧外患之下,中华文化自信力的彰显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此过程中,文化自信力开始不断积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垂范作用,他们著书立说,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就将目光投向了文化领域,意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新青年》《共产党》《劳动周刊》《向导》《中国青年》等党的早期报刊,代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的努力尝试。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党领导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针对农民的文化水平,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制定了贴近群众实际生活、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宣传了党的主张,有效动员了群众参加红军、拥护红军,壮大和巩固了革命力量。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党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上海发起了左翼文化运动,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以笔为矛”,传播了先进思想,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期间,针对日本的殖民宣传,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有效反击,注重开展社会范围的文化建设。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农村,面向全国民众,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为目的,不断加强对抗战文化的宣传,大力推动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激发人们的抗战热情,持续巩固了根据地建设。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此后党的文艺政策制定和文艺工作发展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工作者如何进行创作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回答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注重在农村开展文化思想教育,破除封建迷信,在城市进行宣传动员,揭露国民党当局对人权和民主的践踏。通过积极宣传党的理念、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城乡民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完成,在戏曲、报刊、电影、图书等诸多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正式确立。以批判电影《武训传》为例,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并于1951年5月20日以《人民日报》社论的名义发表。以这篇社论的发表为标志,全国兴起了一场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活动,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文艺理论,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诸多特点,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設新论述。他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0〕邓小平既看到了物质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修养的重大意义,因而提出了“两手抓”的方法论。改革开放初期,“双百方针”得以全面恢复,文艺界的创作积极性被极大激发出来。进入新世纪,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深刻认识到文化对于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了推动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为题中应有之义。2004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1〕。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并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正确的文艺理念的引领下,广大文艺界人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心,用优秀的作品讴歌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对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通过在文化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第三,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离不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生动实践,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意愿,指引着中国未来的复兴之路。

三、现实逻辑:以文化凝聚团结奋斗磅礴伟力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系统安排部署,推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是在把握文化建设基本规律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认识,闪耀着人民性和时代性的理论光辉。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文化建设能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能否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和丰富的文化产品,不但事关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否,也与整个民族的精气神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8〕320人民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反映人民真实情感和喜怒哀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温度、厚度、深度和亮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文艺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应该坚定理想信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崇德尚艺为基本要求,以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学习榜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新时代各项成就的记录者、传播者。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3〕。文化软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在坚定“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体现出民族精神层面更为深厚和持久的强大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4〕这就意味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源动力。文化自信最初仅是在文化领域提出的概念,随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进而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因此,“四个自信”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到2016年“四个自信”的明确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审慎态度和科学精神。“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重要组成部分的正式提出,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决心,有利于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并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凝聚社会共识,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15〕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不断走向强大,我们需要下决心解决好“挨骂”问题,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不但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且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打破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好地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物质硬实力”而言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完全匹配,这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要在国际传播上下功夫,积极拥抱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民众展示真正的中国形象,摆脱“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人不信”的话语困境,从而更好发挥文化传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展现其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

四、路径遵循: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促进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成就的进一步展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42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具体而言,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回顾历史,苏东剧变这一重大事件启示和警醒我们,中国共产党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决抵制境外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文化自信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广大青年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主体,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坚定青年一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从而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时能够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使社会主义文化永葆生机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从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旨在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其内容真正入脑入心,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规范。在整个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认识,弘扬文明新风,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未来的道路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问题,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学生如果各科成绩优异,但毫无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缺失,这无疑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二)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7〕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而文化又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一定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文化产业面向市场、依法经营,具有消遣性、娱乐性等特点。文化事业则在资金上靠政府扶持,具有均等性和公益性等特征,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近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可喜局面,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不断实现。同时,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在市场上受欢迎,势必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审美评价和精神指向。在评价文艺作品的优劣好坏时,应当兼顾多个维度,更重要的是把人民和社会摆在首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一大批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立场的文艺作品得到了观众的深深喜爱。《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电视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革命者》等新主流电影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民众的文化消费得到了快速增长。

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18〕,其市场前景广阔、资源能耗较低,完美地契合新发展理念。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激发文化领域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增长,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和平、包容、创新的文化。文化自信隐含着文化主体性的思想。中国话语中的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味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充分把握国情的前提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注重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和互通。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中国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在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基础上自觉抵制文化霸权主义,防止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此外,一种文化想要发展,既离不开交流互鉴,也离不开历史积淀。坚持文化自信不等于抛弃文化遗产,从头开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素材往往来自于传统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不等于一味地守着文化遗产停滞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化与时代之间可能会出现不相适应和协调的情况。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在和平年代,我们仍要积极弘扬革命文化,目的在于传承革命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为国牺牲的精神,将之转化为吾辈青年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增长才干的动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更好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踔厉奋进。对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吸收和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滋养,从而更好把握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二是要大力保护好文化遗产。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必须予以保护和重视,并加以正确利用,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淀放光彩;三是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结合具体国情和时代背景进行阐释,让人们入脑入心、推动实践。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建设方向,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派。

五、结语

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化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上产生的,并且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高扬着人民性和时代性。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实践层面而言,文化自信的真正确立,文化强国的早日建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要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通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强大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402.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

〔6〕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68-69.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5.

〔12〕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8.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34.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2.

〔1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3-13.

〔1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12.

〔17〕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74.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责任编辑 郎明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文化自信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