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零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分析
2023-09-03王静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王静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引言
结合现有发布数据,统计的56 家上市零售企业当中净利润下降幅度达到18%,所有样本平均利润率是4.11%,同比下降了0.21%,尤其是连锁零售企业,业绩逐渐呈下滑趋势,甚至出现了营业收入、利润增幅负增长的现象。因为连锁零售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诸多财务风险,且此类风险多伴有不确定性、共存性,所以要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务必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零售企业内部搭建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提高内部经营效率,维持资金链的有序运转,帮助零售企业节约营业成本,真正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所以,本文在内部控制基础上,对零售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控措施展开介绍,提高零售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
一、零售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按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所发布数据,我国2021 年Top100 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接近2.3 万亿元,同比下降2.8%[1]。门店总数近19 万个,同比增长8.9%。早100 家连锁企业中,有68 家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门店数增长的企业有60 家,其中12 家企业的销售额和门店数能够达到双位数增长。另外,数据显示连锁企业的线上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4700 亿元,在总销售中占比为20.6%,平均值8.6%,和2020 年相比提高1.3 个百分点[2]。根据调查数据,超过80%的Top100 连锁企业在2022 年实现销售额增长,也有50%的企业增长率大于5%。线上销售领域,超过90%的Top100 连锁企业实现进一步增长,接近60%的企业增长率可超过10%;线下门店方面,约有50%的Top100 连锁企业依然表示继续开店,但也有25%的企业缩减了门店数量。
根据以上数据,对于零售企业的运营管理而言,必然会受到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是提升零售企业财务业绩,并且实现企业发展规模扩大的有效手段。零售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各项财务活动,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其财务风险影响下,极有可能会导致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出现偏差,致使零售企业效益受损[3]。在内部控制基础上展开财务风险的防范,立足于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信息交流、监督等维度,总结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财务风险防范建议,在内控作用下帮助零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内控的零售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一)零售企业信息反馈系统存在延迟
很多零售企业采用连锁经营形式,信息传递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整体不高,导致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基于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如果信息渠道不够流畅,便会降低客户信息反馈速度,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反应灵敏性,也很难为制定商业投资决策提供可行的数据参考[4]。另外,零售企业内部管理链条长,部门之间很难在共享平台中获得需要的数据,导致信息不对称,还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限制内部控制优势的发挥。
(二)运营资金管理不够理想
零售企业生产的商品往往有比较快的周转速度,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资金营运能力作为保障。实际上,零售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导致商品质量被忽视,采购原材料是将价格作为选择供应商的关键性因素,致使采购产品质量不统一,甚至还会有销售假冒劣质产品的现象,导致企业社会声誉受到影响,也会限制零售企业的发展。
零售企业通常对市场有很高的依赖性,当群众消费水平提高,或者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都需要企业控制库存产品。立足于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现如今零售行业的发展也为连锁零售业提供了动力,然而零售连锁店的商品库存管理效率不高,导致客户群流失,也降低了销售企业收入、现金流速率等。比如很多零售企业均面临库存积压,一旦产品发生滞销,必然会投入更多的库存管理成本,这在企业流动资金中占比大,必然会增加资金运行压力。再者,零售企业没有提前做好市场预判,导致畅销的产品没有及时补货,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也会降低零售企业的经济收入。根据报告显示,零售企业商品缺货率为10%,每年损失可达830 亿元,缺货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5]。总而言之,零售商运营资金效率会对零售的企业资金利用率造成影响。
(三)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缺乏集中性
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中并未明确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些零售企业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也没有将其与内控紧密结合,很难提高零售企业的实力。对于企业内控而言,可将其作为管理工具,有效控制人力资源,以免操作不规范而诱发财务风险。基于零售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各个工作岗位权责的分配界限较为模糊,这在零售企业中是十分常见的问题之一[6]。组织结构建设同样面临员工与工作岗位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对内部运行、控制机制落实的有效性造成影响。零售企业的员工培训以及职业资格水平体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需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结构以及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进一步提升零售企业内部业务效率,防范违规操作引发财务风险。
三、零售企业在内控基础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议
(一)构建面向零售企业的信息交流机制
在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基础上,采集信息务必要保证全面覆盖,即面向所有零售门店以及各个部门,保证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之间能够高度融合,为识别财务风险做好准备。建议零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增加投入,构建功能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出具风险预测报告,以此来搭建专属于零售企业的风险数据库。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务必要实现高度共享,各层级以及各个部门的员工,均能够在信息获取权限制度的保障下,采集零售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从而可以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之间,构建高效率的信息传输机制。
第一,零售企业预算范畴需要包含信息化建设,可以与专业的软件企业合作,基于零售企业整体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予以更新,实现管理系统的更新。各个部门之间能够高效沟通,从而快速采集需要的供应链信息,提高上下游供应链中产品的周转速度,保证采购、库存、销售等流程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第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立足于关键业务环节对资金运营、库存变化等加以监测,可以准确识别财务风险[7]。管理人员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面向零售企业的各个展开财务审计,审计对象包括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保证会计数据与信息精准。在构建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作用下,零售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加强一线销售数据与财务管理数据的共享,保证财务分析有充足的数据,并有利于减少零售企业管理成本。
(二)加强经营资金管理
零售企业需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尽可能地减少存货损失,帮助零售企业提高收入与现金流入,加强盈利能力,对于企业资金链而言,也可以保证资金链的有效运行,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其间零售企业面向资金运营提出评价指标,例如总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收益,对资金情况以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加以评估。因为零售企业资金运营的关键是供应链,所以加强经营资金管理,还需要以采购资金、应收账款为对象给予重视。基于企业内控环境,实施经营资金管理,零售企业需要科学选择供应商,在网络中公开招标,对供应商产品的质量、需求以及供货能力等展开综合分析,挑选质优价廉供应商,并可以考虑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也有利于提高货物供给链条运转效率。另外,开展应收账款管理期间,零售企业和下游客户关系十分紧密,那么制定营销策略会对应收账款规模造成影响。这就需要零售企业关注到挂账风险,面向不同的客户,可以构建资信授权管理制度,利用有的放矢的方法回收外流资金,使零售企业资金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在零售产业中的竞争力。
(三)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一般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涵盖大量因素,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设置,对内控的实施效果加以控制,最为关键的便是开展内部环境建设。作为零售企业,应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管理层组织结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均需要参与其中,明确零售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方针,加强投资决策合理性[8]。
以连锁型零售企业为例,明确决策层的分工,这关系到零售企业投资方向。需要展开市场调研以及事前评估,科学选择店面的地址,合理设置业务布局,以免盲目投资导致零售企业经济损失,并诱发财务风险。零售企业组织框架体系在内控基础上加以简化,体现出各个部门的协同效应。零售企业总部承担决策中心的作用,分支机构则为利润中心、执行中心,实现管理协调一体化,全面提升零售企业工作效率。立足于零售企业的基层员工层面,需要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建议企业构建决策机制,员工可以自觉参与到业务活动中,加强员工凝聚力,并且可以正确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按照现行规章制度规范开展业务活动。
因为零售企业在人力资源层面有非大的需求量,所以零售企业还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激励机制作为辅助,对员工的销售业绩、营销成本、工作质量等进行评价,将评估结果和员工薪资、岗位晋升等挂钩,使员工在内控以及财务工作中的积极性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零售企业务必要根据员工特点,强调培训机制的层次性与全方位,助力员工个人的成长,提高员工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真正体现出员工在零售企业中的个人价值。
(四)采取科学方法评估与防范财务风险
零售企业识别与防范财务风险,还有利于加强会计处理规范性,减少零售企业面临的经济损失。第一,识别财务风险时,因为零售企业本身对市场的依赖性高,财务风险往往会受企业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零售企业在识别财务风险时,务必要遵循严谨性与持续性原则。从日常工作着手,加强动态监控,以免经营活动产生新的财务风险,且没有及时发现。第二,评估财务风险时,通常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9]。针对各类财务风险,零售企业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标准,科学选择评估方法,并对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危险等级等加以判断,清晰划分财务风险要素。第三,财务风险防控过程中,务必要选择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方法,有效应对财务风险,但应该注意的是无须过度关注风险防控,以免增加财务风险应对成本。
例如,很多零售企业进行产品销售时多使用赊销的方法,这便会形成一定规模应收账款。若是为了防范坏账风险,而强制性要求交易活动务必当场结清,尽管帮助零售企业规避应收风险,挽回一些坏账损失,但却不利于企业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合作,甚至会威胁到零售企业正常经营。鉴于此,零售企业制定风险防控方案,最为关键的便是要做到成本效益平衡,以免发生矫枉过正的现象。针对财务风险的管理,需要关注到财务风险防范方法的时效性。所有经营活动均与资金运转有关,从而诱发财务风险。那么制定财务风险防范与处理对策时,务必要结合实际,在内控基础上秉持实事求是原则,针对财务风险展开具体分析。如果某商品在销售时滞销非常严重,零售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商,建议采取退市处理策略,后续不再采购,针对剩余库存也需要尽快处理。结合市场反应快速做出应对,以免处理不及时造成财务风险。若该商品已经退出市场之后,企业才开始做出应对,那么零售企业更多会选择大幅度降价的方式清理库存,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经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零售企业面对内外部环境可能诱发的财务风险,为了避免财务风险的一些后果,需要在今后运营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并以内控防控财务风险。一方面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现状,提出财务风险的防范建议,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风险数据库,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财务和会计数据支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零售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水平,还有利于实现内控基础上的财务体系建设,针对具体面临的财务风险展开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从而加强零售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真正在运营发展中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