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产量影响因素探究
2023-09-03万宝俊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烟台265500
●万宝俊(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 烟台 265500)
我国小麦种植以长城为界线,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约占85%。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或施肥等人为因素。本文对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土壤
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养分等对冬小麦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各个组分的相互协调作用影响土壤肥力。
1.1 水分
小麦生长过程中若遇干旱缺水,极易导致产量下降,高效利用水资源并依据冬小麦生长习性适当进行水分补给十分重要。居辉等[1]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时期冬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发现,土壤中水分的动态发展能直接影响到植株的光合能力,对冬小麦进行单次灌水处理发现,适时灌水具有增产作用,随着灌水期推迟,土壤干旱时间也随之推迟;洪瑜等[2]研究不同畦灌方式与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关系发现,灌浆期冬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量最高,畦灌方式可以使土壤中水分含量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1.2 养分
土壤中养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有些存在于土壤的矿物质和有机质中的养分需要通过微生物或化学作用,使其分解成为分子或离子被作物吸收。土壤中各养分均衡存在对作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张莉等[3]通过试验发现,秸秆颗粒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含量,对比未进行秸秆颗粒还田的土地,小麦增产9∙69%和10∙71%;丁午阳等[4]对比不同模式下冬小麦土壤养分发现,垄沟覆膜秸秆还田种植模式可加速有机物分解,改善土壤水肥环境从而提高土壤养分,提高小麦产量。
2 气候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概率的增加、降雨减少、气温升高等因素是诱发小麦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害已成为农业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刘昌等[5]对比1983~2015 年山东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发现,平均气温、降水量与日照时间的增加对冬小麦单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降水量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研究发现降水量每增加100 mm 小麦增产5∙76%。王洪明[6]探究山东地区气候条件与小麦播种期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没有极端低温或高温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小麦出苗期也会延后,而这种现象会使先种下的小麦有更好的发育状态。王海等[7]发现,推迟播种时期不仅可以使小麦延缓拔节,免遭冻害,还可以有效减轻枯纹病的发生。唐玉强等[8]分析降雪对冬小麦带来的影响,发现当降雪量过大,积雪深度超过一定厚度且积雪时间过长时,会大量消耗冬小麦体内的养分,削弱植株抗病害能力,最终造成死亡,有时积雪融化会使麦田土壤含水量较多,透气性变差,使小麦植株因缺氧而死亡。田秀菊等[9]根据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持续偏高的温度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发现暖冬天气会使冬小麦病虫害增加,虽然温度偏高易使小麦恢复生长,但抗寒能力下降而更易遭受冻害。
3 播期
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对其生长发育、产量、质量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白露种高山”等农谚也反映了小麦种植与播期的关系。气候变化与播期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暖冬发生频率的增加,对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暖冬时期,小麦苗期生长冬前积温偏高,易造成正常播期的小麦出现冬前旺长。李永锋等[10]研究冬小麦播期与播量的关系发现,基于暖秋暖冬气候频发,正茬小麦播期可以在传统播期基础上延迟5 d 左右,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还可以防止出现旺苗而影响小麦安全越冬和生长。彭春喜[11]开展为期3 年不同播期、播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试验,发现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有直接影响,播期越晚出苗间隔时间越长;播种越早抗寒性越差;播种早且播量多时,植株抗倒伏能力差。此外,利用高科技辅助监控冬小麦播期也是一种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刘良云等[12]利用卫星遥感冬分析小麦播期,结果发现,冬小麦的播种日期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冬小麦播种越早,其生物量累计越高,成熟越快。
4 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可能会造成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应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
4.1 病害
锈病常见于小麦幼苗时期,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和秆锈几种类型,其中条锈病在我国发生最为普遍。感染锈病的小麦由于体内养分被真菌吸收,正常生理功能遭到干扰,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产量降低。孙振国[13]发现,小麦条锈病在9~16℃时易发,所以在春季条锈病发生时间相对较早,另外土壤黏度大、地势低、施肥过量等都易引发小麦锈病。锈病发生面积较广,感染锈病的小麦由于叶绿素被真菌破坏而无法正常吸收营养,麦叶、麦秆表皮也会被病菌孢子堆感染,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小麦锈病流行时会导致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可造成减产60%以上。小麦锈病常见的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进行第1 次喷药,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5 g 兑水50 kg,第2 次可用25%丙环唑乳油,每667 m2用量34 mL,兑水75 kg,采用喷雾方法喷施。
白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小麦白粉病病菌繁殖速度快,易变异,且极易对杀菌剂产生抗性。白粉病的真菌菌丝会寄生于小麦表面,并向小麦表皮细胞内部吸收养分。白粉病发病初期营养器官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到后期严重时,易造成叶片发黄枯死、麦粒不饱满等。白粉病在发病年会使小麦减产5%~19%,严重时造成减产30%以上。王奥霖等[14]对比6 种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18%烯肟·氟环唑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表现较好,其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三唑酮乳油,还发现低剂量的18%烯肟·氟环唑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与高剂量的20%三唑酮乳油防病害效果无明显差异。李玲等[15]发现施加木霉菌既可防治小麦白粉病,还可以提高小麦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从而提高小麦品质。
4.2 虫害
虫害也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原因之一。麦红蜘蛛是影响小麦发育的虫害之一,主要吸食小麦汁液,极易造成小麦植株矮小甚至枯死。麦红蜘蛛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年份减产15%~25%,严重时地块减产则超过40%。防治麦红蜘蛛的方法主要为:冬春季浇水前,先晃动小麦植株使麦红蜘蛛掉落,之后浇水将其淹死;或播种时按种子总重的0∙4%加入75%甲拌磷乳油,拌种,堆闷12 h 后播种,可以预防红蜘蛛[16]。
吸浆虫与小麦共生会造成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吸浆虫最佳防治时期是蛹期与成虫期,蛹期的吸浆虫由于大多为裸蛹且位于地表,对杀虫剂较敏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较好,此时大多采用50%对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等。
5 施肥
施肥效果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研究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每提高0∙1%可以使小麦增产600 kg/hm2,氮磷钾肥的用量是引起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磷肥的施加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有利于小麦从深层土壤中吸取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麦抗旱能力从而实现高产。当磷肥用量高时,小麦产量偏高,但中低产小麦磷肥用量差异不显著[17];氮肥可以提高小麦吸收养分及水分的能力,是小麦增产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18]。邹娟等[19]通过分析小麦施肥现状发现,钾在增加小麦产量、增强抗逆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的钾元素不断减少,有机肥投入增加而钾元素缺乏,易造成小麦缺钾面积扩大;成光[20]研究水浇地小麦施肥技术发现,除氮磷钾肥之外,微量元素也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需物质,追肥时辅以施加锌肥有助于增产;硼肥的施加可以使小麦叶片颜色变绿,地上部干重增加,降低不孕小穗数,硼肥与锌肥、锰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6 总结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种植技术也越来越科学与规范。农业工作者与研究者相互协作,推广新技术,对提高小麦生产效率与质量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