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09-03马伟力
马伟力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001)
德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障,是人的立身之本。德育是根本且重要的教育,在现代教育改革当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为高校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也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路径。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学生审美思想、创新思维、道德品质、社会态度等的培养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必须对舞蹈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和把握,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良好舞蹈艺术氛围当中受到德育熏陶,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渗透德育,促进舞蹈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并非强加以及随意的,而是存在很深的历史渊源以及极高的现实价值。远古时就存在百兽率舞,人们会对野兽动作进行模仿,并在顺利战胜野兽之后,借助肢体语言抒发个人情感。在周朝时,舞蹈逐步用在祭祖祭祀当中,体现出舞蹈在宣传与教育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在多元文化沟通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融合音乐与舞蹈的“乐”,并在孔子的发展之下形成乐教思想[1]。在步入到近当代之后,舞蹈成了重要的社会现象与历史积淀,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舞蹈给人的思想行为带来了深刻影响。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感知,通过鉴赏优秀的舞蹈史诗作品,能够激起人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因此,以舞育人是具备充足历史依据和提高现实价值的。和一般的德育比较,舞蹈是美育以及德育的有效形式,具备以美育人与以情动人的鲜明特征。传统单调的德育极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而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德育,依托舞蹈艺术的独特美感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美德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在高校舞蹈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可以更好挖掘舞蹈教学当中的德育资源,丰富舞蹈教学内容,提高德育的影响力,获得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当中,让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同向同行。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选取正确角度与思路,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德育与舞蹈教学的融合价值。第一,坚持以情动人,充分挖掘舞蹈教学当中的情感内涵。舞蹈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因为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基础不足,学生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与付出较多汗水来夯实基本功和提高身体柔韧度。如果不改变这样的情况,会让很多学生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影响舞蹈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德育渗透的落实。于是教师应该在舞蹈训练活动当中凸显情感导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意识进行充分挖掘。比方说在舞蹈表演当中挖掘与呈现舞蹈动作情感内涵,指导学生从内心体验出发,感受整体表演,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品味舞蹈艺术独特的情感魅力,为德育渗透创造良好条件。第二,坚持把舞蹈训练作为导向,恰当融合意志力培养的德育内容。高校舞蹈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在舞蹈实践训练当中加强对舞蹈艺术整体的把握。教师应该对舞蹈训练的方法进行优化调整,既要抓好基本功训练,又要循序渐进调整训练强度,让学生逐步爱上舞蹈训练,体会到其中的无限乐趣。很多学生在日常舞蹈训练当中出现抱怨与厌烦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意志力薄弱,在面对训练痛苦的过程中缺少毅力与信心,不具备吃苦耐劳和不懈进取的精神。于是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意志力培养的德育内容改变舞蹈教学的不良状态,增加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训练当中调整个人的情绪与心态,不会因为苦累半途而废,也不因为训练难度大而放松对个人的要求。第三,坚持将舞蹈动作学习作为导向,有效融合创新思维培养。动作学习是高校舞蹈教学的开端和重点。不少学生在舞蹈学习当中较为死板,不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往往是先通过基本功动作练习打下舞蹈基础,然后加入难度相对较大的动作练习内容,在观察、模仿以及揣摩当中完成学习任务。长时间运用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出现思维固化的问题,只知道模仿,而不注重创新与开拓。因此教师应该在舞蹈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对自我情感和思想认知进行充分表达,善于对舞蹈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让学生在舞蹈当中展现独特自我,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第四,注重心理健康指导,合理补充优秀品质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建立优秀品质的根基。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教师应该抓住舞蹈教学契机,恰当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辅导融入舞蹈教学实践,实现舞蹈德育育人目标。比方说在舞蹈教学当中融入团队活动,让学生认清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与人合作与沟通,并从中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品质[2]。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高校舞蹈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依托舞蹈教学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不过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时间不长,在这一过程当中积累的经验比较有限,所以在德育渗透工作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做好问题的总结分析,以便为提出解决方案以及提高舞蹈教学和德育的整合效果提供依据。第一,高度关注舞蹈基础知识的教授,忽略德育元素渗透。目前高校舞蹈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仍旧停留在传统教学层次,过度关注学生基础舞蹈能力培养,虽然为学生传授了大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但是并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过用的人才。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教师忽略德育内容渗透,让学生陷入机械性舞蹈训练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对舞蹈教学的德育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降低德育渗透效果。第二,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了解少,难以提高德育渗透针对性。高校舞蹈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了解相对较少,没有和学生建立密切沟通互动关系,不仅影响舞蹈教学的有序开展,还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渗透,降低了教学针对性以及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效果,也不能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第三,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比较片面,影响德育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在高校舞蹈教学当中的渗透应该尽可能全面,而不是局限在某个舞蹈教学环节和某项舞蹈活动当中[3]。事实上,舞蹈教学当中的很多环节与教学内容都包括德育渗透的契机,应该找到舞蹈教学和德育的契合点,消除德育渗透局限片面的弊端,这样才能够提高德育渗透的深度。第四,学生评价更多重视舞蹈技能,忽视品德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舞蹈学习水平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和指导,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高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应对策略
1.高度重视德育内容渗透
在对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如今的舞蹈教学仍旧受限于传统教育模式,过度关注学生舞蹈基础知识传授,片面认为舞蹈教学的重点是舞蹈基础动作训练。事实上,高校舞蹈教学的根本宗旨是用舞姿、音乐以及肢体充分感受艺术美。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安排将侧重点放在身体素质、形体、舞蹈技巧等的训练当中,会让舞蹈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乏味,也会因为枯燥的训练手段降低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甚至是让学生产生厌恶抵触情绪。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关键就是改变忽略德育内容渗透的局面,不再运用灌输性的舞蹈教学方法,在为学生补充舞蹈知识和进行技能技巧教学的过程中,把大量与之相关的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带领学生对舞蹈教育核心宗旨进行挖掘提炼,增强学生对舞蹈艺术与舞蹈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强化学生对美的感知与理解[4]。比方说,在对集体舞蹈方面知识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掌握集体舞技巧的同时建立团队合作品质,为学生后续的舞蹈学习打下基础,提高舞蹈教学和德育的融合效果。
2.充分了解学生行为习惯
高校舞蹈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舞蹈教育实践当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必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舞蹈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提高舞蹈教学和德育渗透的整合效果。高校舞蹈教师不仅仅要成为舞蹈知识和技巧训练当中的指导者,还要努力成为舞蹈文化传承者、学生心灵慰藉者以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者。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当中巧妙进行德育渗透,借助多样化的沟通手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督促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舞蹈教师落实德育渗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充分了解,以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舞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在抓好舞蹈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同时,必须在舞蹈教学当中重视学生德育发展现状,告诉学生专业学习虽然很有必要,但是还要注意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为个体的综合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舞蹈教师应该自觉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掌握德育渗透的创新理念与科学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素养和德育素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5]。
3.提高舞蹈德育渗透全面性
德育在素质教育当中居于重要地位,德育落实的途径有很多种,不能够局限在思政课程方面,还应该关注舞蹈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正确把握和利用舞蹈教学和德育的契合性,这样才能够让舞蹈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消除舞蹈教学的乏味性。高校舞蹈教学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为了促进德育在舞蹈教学当中的有效渗透,必须提高德育渗透的全面性,把握舞蹈教学的多个环节,让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当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在单调的舞蹈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当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二是打造优雅的高校舞蹈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德育熏陶作用,培养学生高雅气质,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三是恰当运用团舞练习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与品格。四是依托带有深厚情感韵味的肢体动作,为学生提供广阔想象空间以及宣泄情感的路径,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4.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
高校舞蹈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中最浅层次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舞蹈理论积累和舞蹈实践技能,而深层次的目标是基于舞蹈教学来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创新思维、鉴赏能力、想象力、高尚道德情操等等。目前不少高校在舞蹈教学评价环节,把侧重点放在浅层目标的达成上,只是单纯评估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运用成绩或是等级评估学生。这样的评价方法是单一片面的,而且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加上评价活动忽略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考量评估,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抓住教学评价契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促进舞蹈教学评价和德育渗透的有效结合[6]。一方面高校在舞蹈课程安排当中,应该增加德育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在舞蹈学习当中有充足时间接受德育熏陶,同时方便舞蹈教师面向学生开展有深度且系统性的舞蹈德育教育。在课程考核的安排当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只是用成绩或是舞蹈等级水平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情况,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有效考核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层次,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评价主体也要尽可能全面,既要有教师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又要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当中,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关键评价模块和评估指标,在舞蹈教学评价当中完成德育渗透的任务。
高校舞蹈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应该把德育渗透贯穿舞蹈教学全过程,并且主动和时代接轨,密切联系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净化学生心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高校舞蹈教学有必要更新落后的教学理念,注意给学生创造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有效依托创新性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创造良好条件,挖掘舞蹈教学当中丰富的德育资源,给学生带来综合启发,让学生在学好舞蹈的同时,提升道德素质,承担社会责任,成长为适应社会的德才兼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