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3-09-03刁丽霞杜雨珂邓琴文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14期
关键词:村民建设文化

刁丽霞,胡 吉,杜雨珂,邓琴文,刘 蓓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包含了在广阔的乡村地区生活的群体为适应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器物、技术、知识、风俗、伦理道德、艺术等。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所以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文化不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更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还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灵魂所在。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地区全面脱贫后,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如果乡村文化建设不到位,就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导致其精神世界处于长期空虚的状态。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同时,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都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指引。因此,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也是保障村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各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态。比如历史古迹、艺术珍品、风土民俗、文艺特产,以及别具风采的村落村寨、古典建筑等。这些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开发好、利用好、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既是振兴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2022 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依托强大的数字技术实现乡村文化的重塑、生产与传播。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能让人们“富脑袋”“富口袋”,打造“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富民惠民乐民新业态,还能够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三)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灵魂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关键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蕴含着与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五大振兴的逻辑关联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我国乡村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国大地上的奇珍异宝,必须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工作,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宜居生活有机结合,提振乡村人民的精神风貌,提高乡村人民的道德水准,让村民拥有乡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性以及近代以来受到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他们对城市生活非常向往,对农村生活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缺乏文化自信。一是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未能及时应对现代性主导的经济、政治、科技等多元解构力量的冲击,农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对本地方言、历史古迹、民风民俗的认同已经难以维系,对原有的乡村价值与自我身份逐渐失去自信。二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在工业化的浪潮中,乡村这块净土也无法独善其身。乡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污染加剧,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乡村逐渐成为土地开发和工业生产的蔓延地,许多具有历史感与民俗价值的建筑风貌、器物形态遭到损毁与破坏,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日渐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认同感逐渐缺失。

(二)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再加上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面临挑战。一是政策不够健全,大城市重要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比如适合旅游开发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流程复杂、报批手续繁杂,周边的餐饮和娱乐设施发展困难,影响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的开发。二是一些部门管理不规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机,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乡村旅游由于发展时间短、发展经验不足,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缺乏规划和监督,没有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单一,无法满足游客精神需要。

(三)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虽然修建了很多能够满足村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如农家书屋、体育馆等,但由于基层乡镇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再加上平常开展活动较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导致很多文化空间被闲置,甚至被挪为他用。究其原因,一是基层乡镇的文化建设意识有待提高,缺乏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的专业人才,很多基础设施修建之后只是偶尔使用,维护工作跟不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二是文化建设供需不对等,有些活动场所是按照领导干部的喜好来修建,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精神需要,导致他们缺乏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系统完备的体制机制

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在有效市场的引导下,地方政府也应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发挥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一是在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规章、政策和制度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一套系统完备的体制机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完备的体制机制能够使乡村文化建设在组织、管理和执行各个环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彼此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二是设立负责乡村文化建设的专门机构或部门,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鼓励人才队伍外出学习和交流,更快适应当地的文化发展需要。三是加大对企业入驻农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产业的加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四是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干部和村民自觉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的意识和提高积极性。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以村民为中心,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意见。

(二)强化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振兴乡村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是基层政府应拓展乡村人才的招募方式,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政府可以给创业者提供创业基金,降低创业资金门槛,享受行政收费减免、税收优惠等补贴政策;成立大学生联谊会,创建交流群,定期发布有关政策、相关项目,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县级、市级等部门长期从事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下沉到农村挂职历练;农村一线社区志愿工作者若服务达到一定年限,通过考察、选拔和培训可转岗为社区正式工作人员。三是高校要强化人才输送服务。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服务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孵化一些乡村项目,使更多大学生自愿回到乡村就业,同时也可以缓解高校就业压力。

(三)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村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村民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要实现乡风文明,必须提高村民整体的文化素养。目前,留在乡村的村民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落后,很多新兴的文化活动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很多村子在完成脱贫任务后,村民的收入有了显著增长,甚至还出现一些暴发户。这些暴发户在得到物质满足后,喜欢炫耀,攀比成风,对乡风文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村的提升计划。一是可以开展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解读培训会,以村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相关政策和制度,使他们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通过民意调查收集村民喜欢的文化活动方式,及时听取和采纳村民提出的建议,开展大家喜欢、有思想、有价值的文娱活动。比如,可以定期开展免费的识字、书法、绘画、读书等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熏陶,村民的文化素养能够于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三是坚持“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教育理念,提升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一方面,政府要广纳贤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另一方面,可实行轮岗制度,让城市优秀教师下沉到乡村教学,把好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带到乡村,让乡村学子能够享受更多优质教学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强化乡村文化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系统完备的体制机制。对于乡村本身而言,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明符号。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将推进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增长,也必将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村民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