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教集团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以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2023-09-02朱国美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职教文旅产教

戴 斌 朱国美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非遗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具有动态性、活态性的特点,再加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改变,非遗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随之变化,其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受到挑战。

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键在于非遗人才培养,尤其是需要培养能够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学校开展非遗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尤其特别强调作为专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要发挥重要作用。例如,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函[2013]2号)就明确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

围绕“如何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培养满足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所需人才”,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群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优势,探索构建出基于职教集团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江苏乃至全国职业院校开展非遗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基于此,本文以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对其探索构建出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当前非遗人才创新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数据显示,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0个类别、1557个项目以及3610个子项目[4]。由于非遗项目繁多,且多数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现有所建非遗专业多数依托学校已有专业,再结合非遗技艺类的项目进行建设,例如工艺美术、表演等文化艺术类专业,尽管这种模式降低了非遗专业的建设难度,但专业培养目标往往与原有专业雷同,非遗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缺少针对非遗人才的培养方案[5]。此外,主要围绕相关非遗技艺开展非遗专业建设,限制了专业覆盖面,使得非遗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单一,缺乏创新与适应性,与非遗产业迫切需要的研究人才、保护人才、传承人才、创意人才、营销和推广人才[6]等多样化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较大差距。

(二)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现有职业院校在设置非遗专业课程时,基本上按照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模块进行构建。由于非遗相关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程度不深,课程内容对非遗产业发展的反映较为滞后,导致基础课程广而不精。专业课程往往聚焦于具体的非遗项目,对于非遗产业在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非遗营销、非遗文创设计、非遗研学策划等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相关课程内容不多。受限于非遗的特性,现有非遗专业课教材不少是由相关非遗传承人自主开发,所开发的教材往往基于非遗传承人的个人经验,以介绍相关非遗技艺操作为主,缺少规范性。

(三)专业教师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的非遗专业教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责任心强,拥有很高的非遗技艺水平,但他们未受过专业教学训练,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不足,教学经验比较缺乏,再加上他们的年龄普遍偏大,观念比较固化,不愿根据非遗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二是自主培养的教师,他们主要通过拜师学艺或参加培训来学习非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较强,但由于缺乏产业实践经验,对于非遗技艺的掌握不够熟练,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在认同感、使命感、责任心上明显弱于非遗传承人。

(四)专业实训与产业脱节

由于现有非遗专业以非遗技艺培养为主,因此专业实训也应围绕相关非遗技艺展开,条件最好的实训场所主要是相关非遗技艺应用的文博场所和非遗技艺工作室等,但这些地方对技艺要求高,且用人需求小,不愿接纳大量学生长时间开展专业实训。而一些发展比较迅速的非遗产业新业态,如非遗研学、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非遗营销等,虽然有较高的用人需求,但受限于现有专业培养内容的不一致,学生一般难以进入。这使得当前非遗专业实训多数只能在校内开展,实训与岗位脱节、与产业脱节,缺少产业任务的支撑,使得专业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现有非遗专业评价目标定位模糊,评价指标侧重于设施建设、教材编写、学业考试、证书考取、“双师”比例、实习单位数量等定量指标,对于非遗专业文化建设、学生精神风貌等缺少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主体上,主要以学校自我评价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评价为主,缺少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导致评价结果与非遗产业需求相脱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功能和价值被严重削弱。

二、基于职教集团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推动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发展,2020年11月,南京市教育局与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牵头组建了江苏省首家面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产教集群组织,即“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目前,该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包括1家专业研究机构,23家文旅类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31家大中型文旅企事业单位。该职教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紧紧围绕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整合政、校、行、企、研的各方资源,探索构建了“一体、双主、四融、五共”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见图1。其中,“一体”是指构建集政、校、行、企、研多方资源的载体,即文旅职教集团;“双主”是指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育人优势;“四融”是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融合;“五共”是指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共育非遗专业群、共建非遗课程体系、共享非遗师资团队、共创非遗生产实践平台。

图1 产教融合的“一体、双主、四融、五共”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坚持多元合力,构建一体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作为多方合作的组织,通过汇聚政、校、行、企、研多元力量,构建了一体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见图2。南京市教育局与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监督者、协调者,从政府层面进行宏观管理,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对非遗人才培养予以引导;非遗行业依照政府指引与市场需求制订行业建设规划、非遗产业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标准,指导学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规范企业使用合格的人才;学校与企业分别作为非遗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共同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形成命运共同体;科研院所则通过对非遗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行业规范、校企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正是通过文旅职教集团这一集约化产教融合型共同体的建设,打破了以往非遗人才培养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育人、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让非遗人才创新培养走向规模化、现代化、集团化。

图2 “产教协同、多元育人”的一体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

(二)坚持产教联动,共育与产业链相匹配的非遗专业集群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指导学校建设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指导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产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非遗人才培养方案,使非遗人才培养实时精准对接相关产业的变化。在专业建设上,指导和带领学校将非遗专业群建设主动融入“非遗传承—非遗创意—非遗传播”的非遗保护生态链中,围绕非遗产业需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让学校非遗专业建设突破点对点(学校对企业)限制,形成点对面(学校对非遗产业)的新格局,打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非遗专业群,让非遗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对接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举例来讲,可以利用非遗元素面向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建立非遗创意专业,可以将非遗与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以研学活动为内核的非遗旅游专业,可以依托数字产业建设与非遗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创意传播相关的非遗数字化专业,可以将旅游、商贸营销、艺术设计等资源与非遗专业相结合建设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型非遗专业集群,见图3。

图3 与产业链相匹配的非遗专业集群关系结构

(三)坚持产教共研,共建跨界融通的非遗课程体系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指导和带领学校联合行指委以及产业研究机构,对非遗相关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提炼非遗专业的核心素养、典型工作任务场景与职业能力要求,并据此建立“通用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综合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4。其中,通用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基础文化通识平台课程和基础专业平台课程两部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是指对应非遗产业链的不同方向开设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促使学生及时掌握非遗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获取适应非遗产业发展的职业能力;综合实践模块主要面向产业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获得非遗专业能力整体建构。跨界融通的非遗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将学习过程与工作场景、工作任务对接,跨越课程边界,改变课程设置,创新课程内容,满足非遗相关企业对于复合型非遗人才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图4 非遗模块化课程体系架构

(四)坚持产教协同,共享专业师资库

专业师资质量是非遗人才创新培养的关键。南京文旅职教集团牵头组建了以非遗研究专家、管理者为主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业务骨干为主的“访问工作站”,并通过整合政、校、行、企、研多方资源构建了共享师资库架构,见图5。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非遗专业通过共享师资库聘请经验丰富的非遗大师、非遗企业管理者、非遗新业态人才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教师培训等,使专业教师力量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专业师资库聘请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等,将非遗职业教育的力量引入非遗产业发展中。通过师资库,最终实现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师资共享与优势互补。

图5 非遗共享师资库的架构

(五)坚持产教融合,共创生产性实践平台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引导和促进集团成员根据自身需求和非遗产业发展,共创生产性实践平台,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践,推动非遗专业走进产业、非遗产业融入专业,见图6。通过协调引导企业资金与技术参与学校非遗实训基地建设,让学校实训基地最大程度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在服务学校实训需求的同时,承担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让非遗专业实践教学实现“所学即所用”,提升非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针对非遗产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引导学校与企业协同开展研究,通过解决问题提升相关产品的附加值,并将研发成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针对非遗产业发展出现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校企联合开展技能大赛,通过不同项目的同场竞技以及大赛优秀成果的市场转化,促进非遗人才的专业成长。

图6 校企共创生产性实践平台的架构

三、基于文旅职教集团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一)充分发挥了资源汇聚效应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建成后,充分利用自身汇集政、校、行、企、研多元力量的优势,打破原有行政部门、非遗研究机构、非遗相关专业院校与非遗企业(尤其是涉及文旅新业态的企业)之间相对隔离的状态,让各方依托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开展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文旅职教集团的集群优势、整合效应得到充分彰显。如通过职教集团网络平台发布有关非遗资讯,定期组织开展非遗人才培养专项研讨会,深入开展非遗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等。

(二)有效推动了专业内涵发展

针对非遗产业发展与非遗专业现状开展调研,南京文旅职教集团撰写了《南京市非遗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与《南京职业教育非遗相关专业现状调查与分析》专项调研报告,为非遗专业调整与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定期组织政、校、行、企、研各方力量参与审定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对接非遗产业链的专业群以及核心素养、典型工作任务场景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大大拓宽了非遗人才创新培养的路径。

(三)有效发挥各方人才优势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遴选政、校、行、企、研各方管理人员、专业学者等组建非遗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与企业开展针对非遗产业的调查研究,对非遗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提供智力支持。支持校企业务骨干力量通过“互访工作站”进行交流,组织非遗传承人、非遗新业态企业骨干走进学校,为专业教师介绍非遗产业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组织学校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与项目指导。

(四)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南京文旅职教集团积极推动学校对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生产问题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在面对企业真实任务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组织集团成员单位开展、参加各类大赛,引领学校与企业对非遗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以及新业态发展的关注。南京文旅职教集团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让教师在竞赛中更新教学理念、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关注新业态、实践新技术、提升综合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生围绕非遗相关内容进行创新设计,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五)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为了让非遗专业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南京文旅职教集团针对中国传统节庆以及“职业教育活动周”“国际博物馆日”“国家非遗日”等职业教育与文旅重要纪念日,定期组织集团内的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专项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非遗项目,展示非遗文化,既扩大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也为非遗校企合作与发展拓展了空间。

猜你喜欢

职教文旅产教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