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育人价值研究
2023-09-02赵传华倪玲王晨
赵传华,倪玲,王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放射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外文化不断深入交流,西方各种文化思潮汹涌而入,给大学文化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大学生出于猎奇心理,良莠不分,食而不化,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片面否定传统文化,产生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不良思想。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就会降低,态度就会淡漠,文化自信底气不足,取而代之的是对媚俗文化的追随[1]。“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更能给人以持久的精神力量,高校文化建设要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着力提升其精神内涵,从而切实引导大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这就需要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价值引领、涵育德行、滋养心灵、引领风尚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甄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弘扬者、继承者和创新者。
高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德树人,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文化中倡导的“仁”“义”思想、“性善论”的主张都是在强调道德提升的重要性。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不断寻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在继承和创新中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用家国至上的道德原则、和谐共存的理念、循循善诱的道德氛围和世代依存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2]。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目标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育人目标。我国的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认知、情感、行为3 方面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加强文化认同和完成文化传承,逐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增强文化自信心,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在文化底蕴提升方面,应指导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理论的学习,从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开始,掌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理论,理解把握其中所包含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处世哲学、美学追求。在文化认同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新时期高校教育中,应该将“家国天下”的情怀教育列入其中,丰富内涵、创新方式,培育学生高尚的家国情怀。在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积极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最终将理想信念外化于行(见图1)。在大学阶段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是对国家未来发展负责任的表现。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对育人目标进行调整。
图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育人价值
时代在发展,教育条件和教育目的都发生了改变,但教育内涵并没有变,高校育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起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悠久文化[3]。而当代大学生中“宅文化”“躺平文化”“网红文化”的盛行,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人格情操、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持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人生理想,继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所以说为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在优雅高尚的人文环境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自我熏陶、自我教育、自我塑造,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中心,这样高校文化建设承担的育人育才工作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取得实效。
我国的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内核,从而使他们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观念、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这源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元素,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演变,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和思想中,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在现代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对现代育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育人价值。
(1)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中庸”等,有助于现代人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如古代文人通过诗词来调节情绪,舞蹈和戏曲中的运动也有助于锻炼身体。
(3)拓展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如道家的“无为而治”“自然至道”等思想,有助于拓展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人的良好审美情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能够培养人的良好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5)塑造人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人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在文化冲击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现代育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能够帮助现代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文化的实质是“文以载道,道以化人”,有“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的统一,文化之“化人”和高校之“育人”有相通性。在文化活动的举办过程中,高校应在“育人”上实现“化人”的目标,以文化促前进、促升华。中华传统文化,其核心是哲学思想,更多地呈现出有关人生智慧方面的哲理,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与生俱来的作用是育人成才和教化他人。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之一,同时也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帮助学生筛选、过滤不良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示范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典故和谚语等引导大学生恪守道德规范、言行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助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内在的自省、外在锻炼、动静结合等方式方法不断调整身心状态,缓解因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带来的紧张情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鼓励大学生守正与继承,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3.1 导向功能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局势的错综复杂,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而大学生又恰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可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天然的导向作用,通过选择、过滤、转化不良思想,帮助大学生不再迷惘,走出迷雾,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培养高校学生政治认同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保证高校育人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3.2 道德示范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文化中以德为本的育人内容,优秀的传统家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修身”“齐家”“治国”为主线,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来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优秀的传统家训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只是家族智慧之累积,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承载了前人的奋斗经历与人格魅力。传统家训既包含着处理家族内部人身、财产关系的准则,也有家族内部拟定的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内容,向青年展示巨大的道德示范力量,激发其成为有用人才[5]。
3.3 心理疏导功能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校园活动、课程设置等环节能够调节校园中师生紧张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使之保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练习八段锦、金刚功可以帮助学生疏通经脉,消除疲劳,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缓解精神压力;参加文艺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情,增强人际交流能力;练习书法能帮助学生修养身心,缓解急躁情绪,有利于提神健脑。
3.4 传承功能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历史中汲取传统文化,获得为人之道、培育和谐意识、弘扬进取精神的育人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时代相结合,整合成传承至今的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社会风尚教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内生动力也在于文化的传承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发挥选择借鉴功能,并在传承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吸取精华,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4.1 校园环境建设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感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栋楼宇、每一面墙壁,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滋养心灵都能发挥重要影响。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根据地方历史特色创造出具有地方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历史,将学校发展历史与校园景观设计相结合。高校内的文化设施及标志性文化场馆是体现该校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在新建或翻新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是否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能通过物质文化设施再建设,表现出大学的独特历史意蕴,展现大学之精神,彰显大学知识殿堂之庄严肃穆[6]。
4.2 传统文化精品课程量身定做,确立课程育人中轴线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大学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导致部分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经典文化课程设置总体偏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7]。因此高校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开设有关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更加完善、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精品,例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加强以黄河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以泰山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等精品课程建设,这样可以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彻底释放出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文化建设中。通过修订传统文化理论教材、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修读学分,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学各个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特点与时代发展要求,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使课程更加新颖有吸引力。
4.3 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增强育人主导作用
高校育人工作应以学生为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深化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全面提升其文化素养。首先,传统文化素质作为教师队伍的基础修养,师资团队的提升是关键。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根据教学特点和内容,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其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再次,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更完整、更系统、更高深、更扎实的传统文化专业基础,精通所讲理论知识,而做到这些,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校内资源联动,为教师提升素养提供交流学习机会。高校应当邀请校内外知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学者和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专题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8]。最后,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一个现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敢于突破、有所创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4 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上,立足实践、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9]。高校育人工作应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应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与人文底蕴深厚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以供学生定期参观与学习。学校和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访问过程中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感受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主旋律,更加坚定以所学感恩生活、回报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
4.5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效果
高校要强化协同,增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嵌入课堂教育教学,有效融入以文艺体育项目、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实习实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提高文化育人效果[10]。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体育活动,如经典诵读、绘画吟诗、传统武术等,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潮; 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如邀请国学大师来校做报告,开设面向全体师生的知名教授系列文化讲座、举办读书节等,通过名人专家、优秀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动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如“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传统纪念日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5 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育人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树立文化育人新理念,适时更新文化育人内容、开辟文化育人新渠道、科学评价育人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学实践,不断寻找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切合点,做到两者的良好衔接,增强高校育人工作时效性,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引导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守护者和传播者;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增强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