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系统理论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书面语能力动态发展研究

2023-09-02张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书面语二语复杂性

张燕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高校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高知群体,其浓厚的家国情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表明了大学生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可以发挥生力军作用。

然而,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书面语方面普遍存在词汇使用有限、词块类型欠缺、简单句式过多等缺陷。鉴于此,本研究以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为分析框架,探讨在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下引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动态发展路径,探究两者的关联性,进而在实证基础上探讨在当前国情下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增强其文化传播的语言技能,以期丰富和发展国内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二语学习者二语书面语能力的研究成果。

1 动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1.1 动态系统理论内涵

动态系统理论概念起源于牛顿运动定律,原用于描述系统的复杂、动态变化过程,后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Diana Larsen-Freemen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Larsen -Freeman[1]认为指出动态系统理论具有动态、复杂、非线性、混沌、不可预测、初始状态敏感、开放、自组织、反馈敏感和自适应的特点,这些特点之间相互作用又相互统一;而人类语言习得过程因具有复杂的动态性特征,也被视为动态复杂的系统,因此动态系统理论可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动态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问题。Nick C.Ellis[2]更是指出动态系统理论的应用是21 世纪“二语习得研究新时期到来的标志”。

1.2 动态系统理论下国内二语写作研究现状

国内对动态系统理论下的二语写作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产出词汇的动态发展研究、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语言流利度的动态研究、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词汇复杂度的动态研究,以及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的动态研究等。郑咏滟[3]以16 名大一学生一学年期间写作的128 篇作文为语料,通过历时研究,基于移动极值图法、再抽样法、蒙特卡罗模拟、移动相关系数图等动态系统理论特有的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产出词汇的动态发展过程。陈艳君[4]以二语写作流利度为观测点,采用变点分析器跟踪研究了大一新生二语写作流利度的动态发展过程,发现学习者的写作流利度发展呈现出差异性变化。王宇、王雨[5]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以英语专业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变化研究法,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二语产出性词汇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交互关系模式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学生词汇动态发展与学习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学习信念、词汇输入及作文话题的相关性。朱慧敏[6]采用移动极值图、动态建模等,跟踪研究了2 名英语专业学生4 个学期的议论文,考察了他们文本语料中句法复杂性3 个指标的发展轨迹并拟合动态增长模型。黄婷、郑咏滟[7]通过对比分析双外语学习者和单外语学习者在一学年内第一外语(英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的动态发展过程,发现两组学习者在外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上的发展水平总体相当,但双外语学习者在从属结构使用上的变异度更高。王海华等[8]在实证基础上对119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完成的三种体裁作文的语言复杂性和准确性的特征,以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由此可见,国内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二语写作研究已从纯理论研究逐渐发展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对象日益宽泛。然而,当前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几点不足:一是依托动态系统理论来深入分析语言子系统内发展路径以及各子系统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研究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研究方法亟待完善;二是研究对象多为大一和大二学生,研究成果覆盖面受限。因此,本研究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引入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书面语词汇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动态发展路径,进而丰富和发展国内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二语书面语发展研究数据,以期在实证基础上建构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本土化人才培养特色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引入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培养模式下10 名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英语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发展轨迹进行动态考察,进而探讨该写作模式对学习者二语写作能力提升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 引入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下学习者英语写作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的动态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2) 引入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下学习者英语写作书面语的句法复杂性的动态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3) 学习者英语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是否存在相关性?

2.2 研究对象和研究语料

本研究的受试者为某10 名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研究语料为该10 名受试者一学期内分5 次完成的共计50 篇英语习作。这10 名受试者在教学实验前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经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10 名受试者的考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该10 名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近。为方便分析统计,本研究用S1-S10 指代选取的10 名学生,用W1-W5 指代每个学生提交的5 篇作文。

2.3 研究过程和测量工具

研究过程如下: 在为期15 周的教学实验中,授课教师除向10 名受试者教授写作策略外,还从《经济学家》《时代周刊》《自然》《麦肯锡季刊》 等期刊中选取合适的文章作为学生外刊选读材料,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中常用的高阶词汇和复合句型,从而侧面提升学生二语写作水平。与此同时,10 名受试者每隔三周依托智能写作平台完成一次英语习作,均在统一的测试地点和时间内限时完成写作任务。选取的作文体裁和难度与考研英语写作难度相近。学期末,本研究共收集50 篇习作语料。

此外,本研究对10 名学生英语书面语能力的考察主要依据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语言准确性的衡量指标是作文中无错误的T 单位数与T 单位总数的比率(EFT/T)。Polio&Shea[9]指出EFT/T 是判断语言准确性的一个可靠指标。句法复杂性则是指“语言产出中出现的形式范围以及这些形式的复杂程度”。Lourdes Ortega[10]认为句法复杂性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从属句比率(DC/T)。T 单位指“包含有一个主句,以及附加和嵌入的所有从句和非从句结构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从属句比率(DC/T)是指每篇作文中的从属句总数(dependent clauses)与T 单位的比率[11]。一般该比值越大,其句法结构越复杂。

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测量工具: 一是采用变点分析器(Changing point Analyzer),将收集到的每个学生5 次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动态数值输入CAP,对变化可能发生的置信区间和至信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变化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有多大可能性发生这三方面作出判断; 二是利用SPSS 软件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作文样本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以此进一步探讨语言准确性(EFT/T)与从属比(DC/T)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将收集的50 篇作文样本进行标注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个样本的T(T 单位分数)、EFT(无错误的T 单位数)、DC(从属分句总数)等。经过数据分析,统计出各作文样本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10 名受试者5 次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EFT/T&DC/T)

可以看出,10 名受试学生的语言准确性(EFT/T)呈现一定的波动,学习者英语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存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就个体内差异而言,学生语言准确性存在一定的波动,但都在一定区间内。就个体间差异而言,对于较为熟悉的议论文体裁,部分学生完成习作时显示出丰富的词汇量,语言准确性较高。而在应用文写作方面,一些学生则在使用词汇时出错较多,显示出对该体裁熟悉度不够,接受的专项训练较少。此外,大多学生在完成期中考试前和期末考试前布置的两次习作时,其写作语言准确性较高,可能的原因:一是学生正处于备考阶段,词汇量较为丰富,因此在写作时词汇出错率会有所降低;二是学生在这两个阶段输入了较多的外刊文本,词汇量有所丰富。Ellis 等[12]曾指出二语习得的语言构式习得是受各类输入因素如语言输入的频率、突显度、原型性等因素的制约。蔡金亭和王敏[13]也深入探讨了此类观点。在本研究中,语言准确性指标(EFT/T)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即语言系统中某个构式出现的频率越高,就越有助于学习者加强固化该构式,也就越能推动该学习者熟练地应用该语言构式。所以,受试学生学习议论文体裁越多,就越容易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语言准确度。

此外,还可看出10 名受试学生作文的句法复杂性在DC/T 这一个指标层面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整体来看,第3 次和第5 次习作的句法复杂性稍高于其他3 次,第1 次和第4 次习作的句法复杂性则稍低点。原因可能是第1 次习作还未展开较多的写作培训和外刊选读,受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英语写作能力上没有显著变化。到第3次和第5 次写作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阅读了较多的外刊,且这两次恰好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夕,学生进行了集中备考,所以在完成习作时能运用复合句式来提高写作句法复杂性。第4次习作句法复杂性有所弱化可能是由于期中考试结束,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倦怠感。

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对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10 名受试者5 次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皮尔逊双尾相关性

通过分析发现,在本研究中,受试学生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两个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了句法复杂性和语言准确性存在竞争关系,即学习者产出的句法复杂性越高,其语言准确性就越低。学习者使用的从属成分越多,句式越复杂,就越会在词汇使用上出错。这一研究结果也印证了Skehan[14]的权衡假说,即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时,受个体注意力资源有限的影响,会导致一个子系统发展与其他子系统发展产生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语言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形成此消彼长的语言特点。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借助CPA软件对10 名理工科大三学生10 次英语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进行了跟踪研究。经过分析可看出:第一,学习者英语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都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波动,两个指标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和非线性的发展轨迹,但都未发生突变现象,原因可能为大三学生的英语书面语能力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二,学习者英语作文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与其受训时长的增加呈正相关,即写作培训和外刊选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其词汇和句法的知识储备,侧面提高其习作能力。学习者的受训时间越长,其英语书面语能力就越能得到提高;第三,学习者二语语言的各子系统内以及各子系统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就本研究而言,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受输入材料的信息量、作文体裁、学习动机,以及写作话题的熟悉度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受哪种写作体裁的专项训练越多,就会在该体裁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上能力越强。此外,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具有此消彼长的语言特点。

因此,在今后的二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英语书面语能力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性和变异性等特征纳入考虑范围,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特征,因地制宜地指定不同的写作策略培养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写作需求适时地引入不同的外刊材料,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入量,侧面提高其词汇和句法使用能力,从而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增强其文化传播的双语能力。

4 结束语

本研究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为期15 周的教学实验探讨了在引入外刊选读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的语言准确性和句法复杂性的动态发展轨迹。本研究虽丰富和发展了国内二语写作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如选取样本量较少,写作任务次数还待增加等。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扩大取样的范围,测量指标应更为细化,在此基础上得出更具代表性的结论,从而为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英语书面语能力、增强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以拓宽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书面语二语复杂性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