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3-09-02安广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苜蓿叶片种子

安广红

(甘肃省庆城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庆城 745100)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可制乾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苜蓿产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为牲畜所爱食。传统栽培技术模式下,苜蓿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为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对苜蓿等优质牧草的需求,推广应用苜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苜蓿生物学特性及价值概述

1.1 生物学特性

苜蓿全称为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种子存放5年依然有较高的发芽率。适宜温暖半干燥的环境。苜蓿具备较强的抗寒能力,在-40℃的低温环境下依然可安全越冬。苜蓿生长对水的需求量较大,雨水充足时苜蓿快速生长,但土壤长期潮湿时易烂根死亡。苜蓿根系较为发达,所以也就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苜蓿生长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光照时间越长,越利于干物质积累。苜蓿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并不高,但盐碱地、低洼易涝地不可种植苜蓿,泥炭土、红壤土、黄土地均可种植。

1.2 利用价值

苜蓿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首先,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畜牧业首选牧草资源。研究表明,每1 kg 苜蓿草粉可替代精饲料0.8 kg。每0.067 hm2苜蓿含优质蛋白150 kg,是玉米等作物的数倍。苜蓿可直接或制作成青贮料颗粒料、喂食畜禽,不仅适口性更好,而且能够满足畜禽动物生长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促进畜禽动物生长发育。其次,苜蓿具备一定的土壤改良、水土保持价值。苜蓿扎根深,在根瘤菌的作用下可固定氮素。研究表明,每0.067 hm2苜蓿种植3 年时间即可固氮20 kg,同时也能够增加土壤的含氮量及有机质含量,避免了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1]。

2 苜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及准备

2.1.1 科学选地

结合苜蓿的生长特性,优先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丰富、pH值为6.5~8、大面积连片地块。同时确保所选地块平坦,便于机械设备作业,靠近水源,满足浇灌需求。盐碱地和低洼易涝地禁止种植苜蓿。

2.1.2 精细整地

播种前为苜蓿生长营造适宜的土壤条件,可深翻土壤35 cm 晾晒,一方面可疏松土壤,增加透气度,另一方面可利用紫外线杀灭土壤中的部分虫卵和病菌,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率。整地时,可按照翻耕、耙地、耱地、镇压等流程进行,整理后的土地要达到“齐、平、松、碎、净”的标准,提高苜蓿发芽率及成活率。

2.1.3 杂物清理

整地的同时,将田间的树根、地膜、杂草、石块等清理干净。特别是多年生杂草的根系,要将其彻底清除掉,新开垦的地块也应做好除草工作,种植户需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翻耕、旋耕以及喷施化学除草剂的方式,达到理想的的除草效果,为苜蓿栽培作业及生长营造有利的条件。

2.1.4 施足基肥

种植户要提高施肥意识,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及目标产量,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每0.067 hm2施腐熟有机肥2 500 kg、过磷酸钙20 kg、钾肥10 kg。将肥料深翻入土,和土壤均匀混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促进苗期苜宿生长[2]。

2.2 品种选择及处理

2.2.1 优选品种

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应结合当地气候、温湿度、用途、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种,优选保定苜蓿、甘农1 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1号耐盐苜蓿等,有条件的可引入国外安斯塔、百绿等品种栽培。

2.2.2 种子处理

首先,在晴天摊铺晾晒苜宿种子24 h,激发种子酶活性,打破休眠期;其次,利用风选、盐选的方式精选种子,将劣种、杂种、瘪粒、虫粒等剔除,留下纯度≥98%、净度≥90、发芽率≥85%、含水量≤13%的优质种子备用;最后,将苜蓿种子丸衣化处理,按照种子500 kg+包衣材料150 kg+黏合剂1.5 kg+水75 kg+钼酸铵1.5 kg 的剂量配方处理,在种子表层形成固化膜,降低苜蓿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率,确保苜蓿良好生长[3]。

2.3 播种管理

2.3.1 播种时间

苜蓿春季、秋季均可播种。种植户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播种时间。春播时,要求土壤化冻,温度稳定在8℃左右,一般在3 月下旬播种为宜;秋播时,要结合上茬作物收获时间播种,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2.3.2 播种方式

苜宿播种优选条播法,无论是春季或秋季播种,均采用等行距20~30 cm 播种。可单播,也可和小麦、油菜等作物混播。苜宿籽粒小,播种时建议带肥播种或拌干黄砂播种。播种后浇灌充足的水,加快籽粒萌芽出苗。

2.3.3 播种量

苜蓿种植密度太大,会影响光照和通风。密度过小,则会影响整体产量。应结合土地情况、品种特性等因素灵活控制播种量,播种量控制在2~3 kg/0.067 hm2为宜。

2.3.4 播种深度

苜蓿不可深播,以1~2 cm为宜,若和其他作物混播,可调整为2.5~3 cm。过深会影响正常顶土出苗。

2.4 田间管理

2.4.1 查苗补种

发现缺苗、断垄、漏播及死苗现象,可选用相同品种的种子,经过催芽后及早进行补种,补种后浇适量水,加快幼苗生长,达到齐苗、苗匀的目的。

2.4.2 防土壤板结

持续降雨并进行播后镇压,易导致土壤板结,对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种植户要做好预防工作,苜蓿未出苗前不可过量浇水,播种后表土干燥后再轻轻镇压,黏土地可不镇压,防止土壤板结。浇水后、降雨后,机械设备不可进入田间,避免土壤板结。

2.4.3 防除杂草

首先,苜蓿播种前1 周,可在土壤表层喷施灭草猛、氟乐灵、拉索、草甘膦等除草剂,对单、双子叶杂草进行防除。其次,进入苗期后,若长出阔叶类杂草,建议喷施威霸、精克草能、苜草净、禾草克等除草剂,必要时可混用,提高除草效果。第三,苜蓿收割后,若田间有杂草,可喷施2,4-D 丁酯+拿捕净或敌草隆、草甘膦等除草剂,可起到不错的除草效果。

2.4.4 灌溉管理

结合自然降水情况灵活做好灌溉工作。越冬前、返青期、夏季高温期,及时灌水。每次收割后3 d,需灌水1次。建议采用喷灌法、滴灌法,禁止大水漫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持续降水前后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避免影响根系呼吸。

2.4.5 肥料管理

结合苜蓿的长势、产量目标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灵活控制施肥量、次数。在苜蓿返青期撒施氮磷钾复合肥100 kg/hm2;收割后地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0 kg/hm2;割茬后再追肥1次;冬至前后地追施氮磷钾复合肥400 kg/hm2[4]。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白粉病

白粉病是苜蓿栽培常见病,该病会对叶片、茎、花柄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受害部位初期出现小圆斑,呈蛛丝状,病斑随着扩大融合成白粉状,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或呈褐色。

防治方法:白粉病预防时,要选用抗病性品种,并做好种子处理,降低发病率;合理控制收割时间,建议连片收割,避免刈割与非刈割的草相互传染;病害严重时,建议交替喷施40%灭菌丹1 0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每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2.5.2 霜霉病

霜霉病有着发生率较高,受害苜蓿叶片出现褪绿斑,呈不规则状,病斑不断扩大至整个叶片,叶背形成灰白色霉层,后期叶片逐渐蜷缩、腐烂,植株逐渐矮化、枯死。

防治方法:提高排灌意识,营造适宜土壤湿度;加强施肥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提高抗病性;若发现有病株,要及时清除;病害严重时,建议交替喷施45%代森铵水剂1 000 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2.5.3 褐斑病

褐斑病以危害苜蓿叶片为主,受害的叶片出现褐色圆形斑块,叶片边缘呈细齿状,后期叶片逐渐发黄萎焉掉落,有的整株出现病斑,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及使用年限。

防治方法:优选抗病性佳种子,与禾本科牧草间作,降低发病率;及时清除烧毁或深埋病株残体,减少菌源残留;发病前,可喷施70%代森锰锌600 倍液预防;发病后,建议交替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5]。

2.5.4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以危害苜蓿根部为主,初期支根、须根先发病,然后传播蔓延至主根,此时根部逐渐腐烂,影响养分、水分吸收和供给,导致上部叶片逐渐萎焉,严重的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种子消毒意识,建议用粉锈宁拌种消毒;做好选地整地工作,并坚持轮作倒茬;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浇水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减少伤口,避免病菌侵入;病害严重时,建议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咯菌腈悬浮剂1 000 倍液灌溉,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2.5.5 夜蛾

每年4 月—5 月夜蛾快速繁殖生长,进入6 月—9 月后危害叶片,受害的叶片呈网状,有的沿叶主脉危害,导致叶片残缺,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在田间悬挂黑光灯,白天关灯,晚上开灯,可将成虫杀灭;秋季做好翻地工作,可将部分越冬宠用消灭;害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90%晶体敌百虫1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

2.5.6 蓟马

蓟马会对苜蓿幼嫩组织产生严重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伤口,导致叶片畸形。苜蓿大规模受害时,鲜草产量损失高达50%。

防治方法: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初花期是蓟马危害盛期,可提前喷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 000 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害虫较多时,建议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

2.5.7 盲蝽

盲蝽会对苜蓿花芽、花、种子、嫩梢造成危害,其唾液带毒,受害植株逐渐出现萎缩、芽枯、落花、叶片卷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要做好除草工作,及时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做好施肥灌水工作,提高植株抗病性;发生虫害后,建议交替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45%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

2.6 适时收割作业

苜蓿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以初花期收割最为适宜。每年可收割4茬,最后一次收割不可过晚,避免对养分积累及越冬造成不利影响。收割时应控制好留茬高度,新苜蓿宜留高茬10~12 cm,老苜蓿宜留低茬5~6 cm。收割后的苜蓿可就地晾晒2 d,当含水量降至18%时,选择清晨、傍晚时间段打捆,防止叶片破碎,保证苜蓿品质。收割后的苜蓿,可通过干贮、青贮等方式加工,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3 结语

综上所述,苜蓿是重要的牧草原料,同时也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而被广泛栽培。新时期,苜蓿栽培时要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苜蓿安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苜蓿叶片种子
月季叶片“雕刻师”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苜蓿:天马的食粮
要造就一片草原……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木枣叶片、叶片愈伤组织及果实的氨基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