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3-09-02高月霞李富娟高梦婕
高月霞 李富娟 高梦婕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诞生于17世纪,繁荣于18世纪的巴洛克时期音乐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性意义。在巴洛克时期,优秀的声乐作品的不断涌现不但推动了美声唱法的发展与传播,而且还凭借其间先进的思想在音乐写作技术上进行了全新的突破,创新出奏鸣曲、协奏曲等器乐形式,涌现出歌剧、康塔塔与清唱剧的新声乐形式,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音乐风格代表,对音乐史和声乐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和高校教师们走出国门,学习巴洛克美声唱法的精髓为更好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在实际运用中,巴洛克音乐对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水平和演唱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
(一)西洋音乐文化的渗透
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西洋声乐艺术最早在我国出现,源于欧洲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一次宗教活动中演唱圣咏。之后几百年,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声乐系统性教学主要是由周淑安先生引入的。周淑安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她最早到美国学习西方美声唱法,1920年回国后任教于广东女子师范学校,教授西洋音乐和意大利美声唱法。1927年,周淑安受邀到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专任教,开始有系统地传授意大利美声唱法,西方声乐艺术得以在我国全面传播开来,西洋声乐教学得以广泛开展。由此之后,我国的传统声乐教学领域受到不断的影响和变革[1]。
(二)“文艺整风”与秧歌运动
20世纪40年代,受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影响,音乐工作者们展开了大范围的文艺整风运动,许多民间的文艺爱好者和民族文化拥戴者开始对民间传统音乐进行搜集、交流和研究,为之后的民族声乐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因为“秧歌运动”的火热开展,无论男女老少都参与到这场民族文化传播的盛宴中来。但喜闻乐见的秧歌运动文化存在有许多的局限性,于是作曲家、剧作家们汲取了秧歌剧的长处,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美声歌剧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白毛女》。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向成熟,是中国民族声乐和西方声乐艺术结合的第一步,也是中西结合的成功案例。
(三)从“土洋之争”到“土洋相融”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音乐工作者们联合中央音乐学院组织创办了一个专为艺术音乐爱好者沟通学习的交流通讯部门。部门设立初期,就歌唱方式应该遵循现今的西方唱法还是保持本土特色演唱方式形成了两派相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先进的西方唱法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则认为本土广为流传的民族艺术唱腔更能够让大众所接受。1957年,中国艺术家声乐教育协会正式提出新文化主义,倡导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汇聚,创造出属于现代化社会主义进程的民族特色声乐演绎方式,建议大家积极面对新文化的融合,解决东西方声乐孰强孰弱争论不休的问题。就在这样的提议下,人们终于开始接受新的文化潮流,缓和了中西声乐激烈碰撞的火花,接受了融合西方唱法的新民族声乐艺术。
二、巴洛克音乐运用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可行性
(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1.装饰风格的运用。受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巴洛克音乐具有装饰华丽的风格特点。巴洛克音乐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感和均衡含蓄,崇尚豪华气派和夺目光彩。巴洛克音乐所具有的装饰风格主要体现在作曲家们对波音、倚音、颤音等各种装饰音的运用上。装饰音作为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乐曲色彩、增加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巴洛克的音乐家们善于运用装饰音,特别是以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大量波音、回音、琶音、颤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使巴洛克音乐表现更为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2]。
2.鲜明的强弱对比。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为主的特点,巴洛克音乐更强调对比观念的引用和情感的强烈表现。对比观念的引用使得作品音量强弱对比增强,情感表达跌宕起伏,这种表现形式促进了器乐既有形式——协奏曲的成熟和声乐重要体裁——歌剧艺术的诞生。在协奏曲的演奏中,注重强调某一乐器或某一乐器组与整个乐队之间的对比协调,如维瓦尔第的协奏曲,独奏与合奏之间的戏剧性对比的紧张程度大大提高,独奏和合奏交织的音量变化产生的强烈听觉冲击,不仅使乐曲音响上强弱鲜明,也带给观众深深的震撼[3]。
3.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是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重要特点,不仅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反映,也是巴洛克音乐走出世俗化的重要一步。正因为歌词与旋律的契合程度,重视了歌曲旋律对人物情感和内心活动的表现。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声乐作品、特别是歌剧作品中,旋律和歌词在歌曲感情的统一支配下,歌词语言与旋律高低的配合、语言逻辑重音与音乐强弱力度的结合、语气语势与音乐节奏的契合,以达到歌词与旋律抑扬顿挫的统一和情感表现波澜起伏高度统一的效果[4]。
(二)巴洛克音乐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通性
1.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征。在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呈现地域化和民族化明显的特征。其中,意大利语声乐作品走在了欧洲的前列,意大利语言所具备的语言发声优势,意大利作曲家讲声乐技巧、半音化和声等融入一体,增添歌词的情感表达,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法语的音乐作品发音清晰,高音准确,与朗诵性紧密结合,更多的是以表演场面的感染力吸引人。而英国作品通过类似于“说话”这一风格的表演形式,完美展现了歌词和情感宣泄所欲实现的目的。而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更是地域化、民族化特征明显,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作品风格,较好地体现了地域差异化,体现了音乐扎根民族之本这一共同特点。
2.丰富的装饰音演唱。前面所述,巴洛克时期,装饰音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早期乐器制造技术还不发达,巴洛克时期使用的主要乐器还是羽管键琴。羽管键琴是用羽管或皮质管片发音的一种拨旋古钢琴,只有在琴键按下时才能发出声音,因而声音长度不能持续,音的强度不能变化。在延长音的地方,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装饰音运用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装饰音运用弥补了乐器表现的不足,修饰了音乐线条和旋律,增强了和声色彩,也更好表达了作品的内心情感。装饰音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同样运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我国民歌的演唱中,丰富多彩的装饰音运用比比皆是,它们是区别歌曲风格与色彩及丰富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5]。
3.即兴演唱的风格特点。音乐源于即兴演奏。在记谱法还没有详细确立之前,通过即兴演奏产生乐曲,通过即兴演奏乐曲得以相传。进入巴洛克时期,记谱法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乐谱只能表达出一个大概的框架,作品具体表现一定程度还要依赖演唱(演奏)者的即兴发挥。巴洛克即兴风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音乐作品和弦的丰满填充,音持续时延长地方的装饰处理,以及终止式的运用和主题的变化上。中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以其特有的即兴之美,造就了百听不厌的审美效果。其中民歌就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劳动人民的即兴创作下,翻新出不同的试听感受,带给人们各异的情感体验。
三、巴洛克音乐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歌唱基础的训练
1.装饰音的运用训练。装饰音的运用训练,主要体现在声音发声训练的运用上。训练声音的正确发声与否,练声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让学生有序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正确的声音理念。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善于运用装饰音来进行演唱,我们可以借鉴装饰音练习法对民族声乐学生进行训练。在声音训练中,在发声练习阶段,可适当加入装饰音的练习,比如倚音、颤音、波音、琶音等装饰音的级进练习。可有选择地进行练习,也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进行练习。用装饰音训练巩固学生的发声基础,有利于声乐技巧的巩固和开发,在演唱作品的阶段能顺利完成装饰音部分的演唱,更完整、准确的表达作品。
2.音乐作品的适当选择。巴洛克音乐作品主要以柔和、细腻、舒展为主,声乐作品大多在中声区,这样有利于声音的基础训练。在民族声乐初期声音训练的作品选择时,可选择音区在两个八度以内,高音不超过小字二组F的作品进行训练,有利于气息的连贯性和声区的统一稳定性。比如意大利语作品《我亲爱的》,这是一首艺术歌曲,音乐线条优美,节奏平稳,氛围宁静,整首歌曲处于中低声区,虽然篇幅不大,音域不宽,但音乐表现线条流畅,艺术表现完整。而且歌曲中歌词的语音发声利于声音的传唱,不仅是美声唱法学习者的入门必唱曲目,对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同样具有基础的训练作用。
(二)作品风格的把握
1.作品题材选择的多样化。要训练学生多种风格作品的把握能力,就要训练学生演唱不用题材的歌曲。在欧洲声乐作品中,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题材非常多样化,作品风格也比较丰富。巴洛克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之间,不仅有宗教题材和希腊神话体裁作品,世俗爱情和历史故事题材的歌曲也不在少数。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对声音的要求不一样,宗教题材训练声音的连贯性和力度的均衡性,世俗题材的歌曲训练声音的控制力和人物情感的内心表达,神话故事训练声音的不同张力和戏剧性表现。通过不同题材歌曲的练习和演唱,来提高掌握强弱快慢多种风格作品的表现把控能力[6]。
2.民族声乐作品的把握。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曲所把握的风格也不同。比如北方歌曲大气豪放,南方歌曲清新秀美:藏族歌曲热情奔放,傣彝歌曲委婉抒情。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地方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也体现出各种地域特色。笔者建议可以用音域相对稳定、易于发声的、不同题材的巴洛克作品训练民族声乐学生,对学生的多种风格把握能力进行拓展训练,逐渐拓宽作品音域和风格,通过艺术的相通性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果,训练学生的风格把控能力,为更好地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服务。
(三)情感能力的培养
1.歌剧作品的演唱。提到情感能力的培养,不得不提到歌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歌剧是一种综合了戏剧、文学、音乐、舞台美术、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最早诞生在巴洛克时期。歌剧艺术不但诞生在巴洛克音乐时期,还在巴洛克时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长足的发展,不但促生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艺术家,还产生了大量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声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歌剧作品。鉴于巴洛克歌剧在欧洲歌剧史重要的地位,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具有独有的训练价值,在声乐二度创作的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作品具有歌曲音乐情感训练的代表性,不仅对涉及声乐技术、艺术处理和表演教学,还是对歌者的声乐学习兴趣、音乐合作能力、音乐情感表达都具有独到之处[7]。
2.作品情感的表达。鉴于歌剧作品能训练歌曲情感的表达,在演唱巴洛克歌剧作品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深入了解作品的创设情境和自身内涵,特别是熟悉歌剧的故事情节,分析歌剧中人物的命运。如《尼娜》是一首感人泪下的艺术歌曲,是歌剧《三个潇洒而可笑的男子汉》中的经典唱段,这一体现了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典范作品,表现了母亲思念哀悼思念亡女尼娜,期望她重返人间的深切感情。在演唱歌曲时,要忘我的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充分酝酿好歌曲的感情,仿佛自己就是悲伤的母亲,把剧中角色合理融入音乐,给予人情感上的触动。理解作品是为了更好地为演唱作品服务,充分的情感表达也有助于演唱技巧的提高和情感驾驭能力的提高。
结语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岁月长河流逝的洗礼,愈发闪耀出夺目的光芒。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以及巴洛克音乐所具有的丰富的装饰音、即兴演唱(演奏)的风格特点以及地域化与民族化特征,对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唱基础的训练、作品风格的把握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总之,通过巴洛克音乐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提高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并通过借鉴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训练手段来提高民族声乐教学中学习效果,更好更快地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丰富学习者的艺术情感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艺术修养,提高感情渲染力,需要我们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