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三角地区“不嫁不娶”婚姻仪式的文化浅析*
2023-09-02邱轶
邱 轶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院,泰国曼谷 10240;南昌职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500)
一、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概况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认为,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广阔、更深层次的自信。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母体,积淀了中华民族最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文化是自然的人化。美学原理把美的类型分成自然美和艺术美,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艺术美直接凝结了人们勤劳与创造的成果。“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长三角地区的浩渺滟波,亦是我国社会在长期发展上审美主客体联系的建立。[2]
(一)长三角地理自然环境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名家泰斗对长江的情怀囊括着至死不渝、万死不辞的景仰。长江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球第三大河,总长约六千三百余千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峰,主脉所经的省市行政区一共有十一个,由西向东先后为贵州、藏区、四川、云南、成都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由于长江支流和湖泊很多,旅游景观也非常丰富。[3]
长江流域三角洲地带又称长江流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杭州省、安徽省共四十一个市,地处中国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带,面临黄海和东海,位于江海交会之地,沿江沿海港口很多。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旺盛、开放能力最强、创造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再加上拥有完善的自然水系、丰饶的土地以及优秀的传统中国农耕文化、手工艺艺术,使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初步建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夏朝是中国早期的国家政权,夏朝的版图大致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说明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是文明程度迅速发展固化的重要基础。诚如,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然环境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阐述的有关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各国法律、人类文化精神系气候本性与土地属性,则更全面地指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的多样性也决定着精神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各有特色的区域社会文化就已大体构成。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流域上游为巴蜀文化、中游为楚文化、下流为吴越地文化。而长江流域一带也是适宜生活的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生产力的构成也远远区别于中国内陆和高原地区生产力的构造,工厂和都市总是可以建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而不是建设在沙漠之上。[4]
(二)长三角经济政治环境
自明代到清代,在长三角产生了几个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工业都市,纺织品业的贸易中枢南京市、杭州、苏州、松江;食品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以及印刷和文具制造的交易中心湖州。上海彼时已发育成中国沿海南北通商的重要商业中心。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政策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对人才补助和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制定,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凝聚力和稳定性。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绝大多数为跨省流动,除长三角地区内部流动之外,户籍地在安徽、河南、四川等省份的流动人口相对其他省份更多。务工经商构成了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早在2014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宣布,让农民工子女上学享“同城待遇”,这些政策推进了人才流动的演进。[5]
同样,家庭背景包括经济情况、父母名声、宗族集团背景以及在社区中的地位等,富裕村落社会地位高的人家,婚姻的缔结过程作为家庭接受社会评价的过程也会相对容易,符合传统择偶观。人口的流动和稳定与婚姻息息相关,家国同构观念根深蒂固,故本文特选婚姻仪式视角和表达来进一步浅析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发展。
二、长三角地区的婚姻仪式概况
(一)传统婚俗成因和心理
我国也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文化出自周朝,根据周礼规定,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上至祭天、用兵,下至婚姻、葬礼等,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这作为后世中国民俗的基本礼仪准则,而在建立之初则是要处处反映君臣、父子、兄妹、夫妇之间的上下尊卑之别。所以,礼习俗是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各个环节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是一种民族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中华文化史,也就是一个礼的产生、发展史。”[6]
民众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精神信仰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繁简不等的仪式表达。相较于一般的生活实践,仪式带有更强烈的“正式性”,因而在生活的流程中显示出特殊的时空节点和感受。而与之伴生的文艺形式极为丰富,既有礼仪性的,更有规模宏大的与信仰仪式相关的,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心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艺形式,必须与生活中实际的仪式过程有紧密的关系,两者共同组成一项可被识别且有民俗标定的实践活动。
在人类社会中,婚姻是人类实现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人类在婚姻中形成了各种礼仪和风俗。我国的婚俗既是中华民族风俗中的奇花异葩,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又是一面晶莹的历史透镜,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商代以前,男女结合而成的婚姻尚无仪式规定,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奠定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人把结婚的程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制定了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些制度和习俗的形成,一直沿袭了下来。[7]
法国的人类学家涂尔干认为:仪式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的,本身便是人类互相参与文化社会的传播方式、文化形式,以及重新巩固自身的方式。一旦人们看到他们凝聚在一起,他们便会集仪式、传承、宗教与文化于密不可分体。据美国专家詹姆斯凯瑞介绍,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了他们的道德统一体,对传播的礼仪观念也有着明确的宗教起源。从仪式的角度是因为血缘纽带,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组成了利益和传统共同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妇女地位决定了女性没有社交的权力,中国女性已习惯于这种生活,只有某些节日时令,好让自己抛头露面,享受一番社会活动的快乐情景,或者在家中里举行宴会,也能够纵情畅快一下。总而言之,妇女只是在家庭以内的活动,其余一切均为非主要任务,在家庭中,妇女生活行动有自己的快活自由。[8]
婚姻按《白虎通义》及《礼记》所云,黄昏时行礼,故谓婚也。婚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故君子重之。长三角的婚姻礼俗一脉相承中华特色,也不外乎说媒、六礼、亲迎、回门、休妻或再醮。同其他婚俗的烝婚、媵妾婚、赘婿婚、童养媳、指腹婚、冥婚、典妻婚的包罗万象一样,长三角也有多不胜举的仪式。
(二)长三角现代婚俗成因和心理
2021年4月,民政部公布了15家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9月,民政部确认了17家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具体政策导向为推进婚俗改革试点,治理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的重点领域。本文还是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近现代普适性婚俗成因和心理做分析。
长三角地区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提倡自由恋爱,在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长三角婚姻礼仪虽然沿袭了主要习俗,但也融入了鲜明的时代地方特色。由于政治经济的优势,很容易造成文化教育的优势,优秀的女性的定义不限于家庭内相夫教子的单一基础性功能,更广泛的以家庭家族为衍生,扩展到社会地位的创造和稳固。在新的时代背景大前提下,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娱乐界都有层出不穷的卓越女性成为杰出代表,这种对女性的认可也需要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下产生的观念一致。女性作为“半边天”的角色不只是简单家庭的保姆型陪伴,更多是家庭贡献和社会价值的同等平衡。从男性视角,优秀的职场女性更有持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女性视角,优秀的女性也不甘于荒废于低于自己的全面价值的定位。
中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这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弱势群体即妇女儿童的权益。国家开放了二孩、三孩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家庭的关系。离婚的成本从配偶的房产和共同财富的分割以及子女的抚养费等因素,从政治经济层面给予了婚姻的稳定性。由此选择配偶的慎重成了双方必须考量的实际因素。男女双方对彼此的要求都是与日俱增的。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男方会考虑女方的动机,女方也会考虑男方的长期诚意。天价彩礼等婚俗问题已从私人事务演化为公共问题,从公众议程进入政策议程,需要政府采用合理有效的政策工具来推进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历来阻力重重,单纯依靠社会的自省、自觉、自治很难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效,政府的干预势在必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干预尺度和方式及其所决定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难点在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如何实现协同发力。基于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中的个案研究发现,通过基层政府与社会各界努力意愿与行动的密切衔接,自愿性、混合性、强制性政策工具可各尽其能、融合发力,从而实现婚俗的显著变迁。近年来,天价彩礼、低俗婚闹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0年5月,民政部在全国推开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整治婚俗中的不正之风。同年8月,浙江省确定19个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其中,宁波的镇海区和奉化区上榜。此外,宁波还确定了北仑区作为市级婚俗改革实验试点地。经过两年的试点,2022年9月,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试点地区推行改革的情况。由此说明,保护弱势群体的同时,国家政策也会相应对根据政策钻漏洞的行为做出适当的调整。
从个体层面,三方面考量长三角地区女性发展特征:1.本地与非本地,2.适龄和大龄,3.个体综合实力和教育背景。本地女性由于普遍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关系,尤其不需要牵强寻找本地男性作为依靠,而非本地女性则在对经济条件的参考上,也不会和旧时期一样甘于委屈自己的情感意愿。适龄女性和大龄女性的划分,更多考虑生理学的生育佳期,所以大龄的范围会更宽泛,40岁以上才是女性自身定义的偏大龄,在这样的前提下,适龄女性有足够的婚恋优势,而大龄女性则有更多的自身竞争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阅历,都决定了个人要求和标准的提升,不将就不随意。个体综合实力和教育背景由于不论本地还是非本地,单身女性立足于经济发达地区都表明了个体的较强能力,足以独自承担房车医疗等基础生存条件,由此,对于男方的对等要求体现了真正追求平等的姿态。
由此,发展出一种较为兴起的婚俗形式,传统的嫁女儿已经开始让位给“不嫁不娶”,也即“两来两走”形式。在文献调查的家庭中,无论是不是独生子女,不嫁不娶婚姻观念的人群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成为他们选择婚姻的主流形式。不嫁不娶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型婚姻模式,在程序上与传统的婚姻仪式不同,但与传统的婚姻实质是相同的,双方还是必须去民政局登记结婚,属于合法的夫妻,为国家所保护和认可。但不嫁不娶意味着女儿不再是嫁出去的女儿,儿子也不再是娶媳妇。这种婚姻观与传统的婚姻不同之处在于: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两边父母的养老,同时也有继承双方父母财产的权力。
结论
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导致了不嫁不娶婚姻观念的出现,此观念减轻了家庭双方的经济重担,促进了男女双方婚姻的平等,并端正了因彩礼要求过高的社会风气。同时,二胎三胎的开放,许多不嫁不娶的孩子姓氏考虑让第二或第三个孩子随母姓。综上所述,长三角婚嫁仪式从繁到简,促进了男女婚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