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PDCA 循环模式对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响

2023-09-01李芷青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4期
关键词:合格率器械流程

李芷青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1)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模式对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2018 年1 月~12 月未实施PDCA 循环模式的40000 件腔镜器械作为参照组,将2019 年1 月~12 月实施PDCA 循环模式的40000 件腔镜器械作为观察组。对比2 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98.33%)高于参照组(98.13%),P<0.05;观察组腔镜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99.17%)高于参照组(99.00%),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为(94.26±2.42)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4.61±5.89)分,P<0.05。结论: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采用PDCA 循环模式对腔镜器械进行消毒清洗可提高清洗合格率,增强消毒效果,提高消毒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中运用越来越广泛,腔镜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由于腔镜器械做工精细、复杂,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并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腔镜器械直接与各种病原微生物接触,增加了腔镜清洗消毒困难程度[1]。在传统的工作模式当中,对于器械清洗储存流程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若清洗不合格、消毒不彻底,会对手术造成严重负面影响[2]。基于此,临床应提高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管理力度,以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提高消毒效果,减少器械损坏,保障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命安全。戴明环(plan do check action,PDCA)循环模式是管理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3],使用该循环模式可完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清洗消毒质量。本文探讨该模式对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12 月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40000 件腔镜器械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消毒模式;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40000 件腔镜器械为观察组,采用PDCA 循环模式。其中参照组肠钳5667 件,气腹针6666 件,穿刺器5000 件,针持5000 件,多功能阀6333 件,分离钳5334 件,双极电凝6000件。观察组腔肠钳5556 件,气腹针6778 件,穿刺器5500 件,针持5400 件,多功能阀6223 件,分离钳5610 件,双极电凝4933 件。对比2 组腹腔镜各种器械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严格按照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范、质量标准和监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⑴回收管理:及时将临床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清洗,将肉眼可见的污渍清除,清点数量后统一回收送往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再次清点器械,将2 次清点结果进行核对,防止器械数目不符;⑵清洗管理:及时清洗回收的腹腔镜器械,防止微生物在器械之间互相传播污染;根据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类别,将器械分类清洗,将不同器械类别按照其相应的清洗要求进行清洗,清洗时注意设备相关参数;⑶分类管理:根据器械不同的清洗要求标准对腹腔器械进行分类管理,质检员分类检查清洗质量,发现清洗不合格的器械,对其重新进行清洗。对清洗合格的器械进行性能检测、常规保养,将需要更换的器械上报;⑷包装管理:对清洗后的腹腔镜器械进行分类包装,包装过程需核对包装内容,由2 人进行核对,分类包装需在2h 内完成,2 名核对人对包装好的器械进行质量合格签名,同时将包装日期及失效日期标注在包装口;⑸消毒管理:对包装好后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消毒处理。①将耐高温的内镜器械采用动脉真空灭菌器灭菌,设置脉动次数为3~5 次,将灭菌器内舱抽空,注入蒸汽,反复进行,将99%以上的空气排出,使器械进行逐步升温、预热,将内舱压维持在205~215Kpa,温度维持在134 °C,干燥600s,灭菌300s,在计算机检测下完成上述内容后将器械取出,检测消毒质量;②将不耐高温的腔镜器械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将温度设置在46 °C~55 °C,干燥30min,经电脑检测后自动编程各个时期的压力并循环进行,于舱内放置过氧化氢胶囊,使其扩散灭菌,循环75~105min,将废气排出,重复3 次,取出器械,检测消毒质量;③消毒人员标注器械数量、锅次、锅号等信息,记录消毒日期及失效日期;④严密检测消毒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及时间等,采用生物监测方式检测植入性器械,采用物理检测或化学检测方式检测常规器械;⑤为预防再次污染,器械激光消毒处理后,进行无菌操作;⑥储存与输送管理:消毒人员及质量监控人员检查湿包事件、灭菌指示带变色及开包事件,保障消毒质量。对消毒质量不合格的器械进行重新消毒处理,合格后,将其放入待发放区。运输途中若发生不良事件,运输人员及时上报检查,重新清洗消毒受到污染器械。

1.2.2 观察组。管理计划阶段(plan):成立腹腔镜清洗消毒专项质控监管小组,设立一名组长,作为整个计划的负责人。总结腹腔镜清洗消毒日常工作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腹腔镜清洗消毒最新要求标准,以此为基础制定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执行流程及安全核查制度细则。在各工作流程设立1 名流程负责人,对所有参与腹腔镜清洗消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培训和学习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责任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在参照组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几点新要求:①原地预处理:在科室添加预处理机,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指导科室护士对复用腹腔镜器械进行原地预处理,并定期检查;②确保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漂洗用水和清洗用水符合相应的质量规定,确保漂洗用水导电率≤15μS/cm(25 °C);器械浸泡用水由盐水换为去离子水,预防器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器械发生腐蚀;③消毒供应中心确保所使用的消毒设备为专业消毒设备,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各个装置,器械分类后按照器械的使用要求设置相应的消毒参数,每次消毒时将消毒参数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压力、温度、时间等;④不同器械,制定不同的清洗、消毒评价效果,分类检测其质量;⑤在器械运输车中安装防震装置,减少因为运输过程中出现严重碰撞、摩擦。

清洗消毒实施阶段(do):①由各流程负责人负责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加强各工作流程的监管工作,确保每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工作;②对当前器械清洗的流程及管理进行回顾分析,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制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清洗消毒流程,以确保腔镜器械有效管理,使各工作流程在开展过程中具备严格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③每周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工作进行情况,实时监督各工作流程的工作情况。

质量检查阶段(check):①加强检查清洗、包装、消毒的合格情况,详细检查发生风险事件,尤其加强器械特殊部位的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细致完整,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动能性;②定期检查各流程工作人员落实工作制度的情况,各流程之间互相监督。

处理阶段(action):总结各阶段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预防再次发生,对相应的责任人分析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执行意见。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2 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工作质量。

①清洗消毒质量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消毒灭菌标准进行清洗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含表面污渍检测、蛋白残留检测、生物学检测。合格率=合格件数/40000 ×100%。②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从器械回收、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环境管理方面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采用扣分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情况进行扣分,分数越高表示工作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22.0 统计学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采用%、±s 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对应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 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

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33%、99.1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98.13%、99.00%,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n(%)]

2.2 对比两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

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在90~98 分,平均(94.26±2.42)分;参照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在76~95 分,平均(84.61±5.89)分,t=7.577,P=0.001。

3.讨论

微创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外科创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而腹腔镜在微创手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但是腹腔镜器械在临床上使用后会存留病原微生物,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消毒供应中心对腹腔镜器械常规的清洗消毒工作流程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消毒效果,减少设备感染情况,但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5]。PDCA 循环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将该管理模式应用到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当中,可促使消毒供应中心从多方面提升其管理质量,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效果[6]。本文主要探究PDCA 循环模式在腹腔镜清洗消毒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由表1 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采用PDCA 循环模式后,可有效提高清洗合格率和消毒合格率。这是因为PDCA 循环模式是一种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的一种管理模式,计划包括方针、目标的确定以及计划的制定[7];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执行效果,找出问题;处理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指定作业指导,便于以后工作时循环,另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没有解决的问题提给下一个循环去解决。虽然该循环模式是周而复始的[8],但每一次循环都上升一个台阶,使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和提高。该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优化工作流程,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纠正、处理,将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因为工作流程不规范而出现工作问题[9]。PDCA 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各个循环阶段并非是截然分开,而是紧密连成一体,各个阶段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现象。各循环阶段同时进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尽早解决处理,以防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PDCA 循环模式下,若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清洗不合格现象,返回重新清洗,可有效预防出现等到使用前才发现清洗不合格现象,消毒情况同样如此[10]。而且PDCA 循环模式加强了消毒检查工作,对清洗消毒工作的检查更为严格,可有效预防出现清洗消毒不合格现象。

在关于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对比中,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提示PDCA 循环模式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PDCA 循环模式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其工作进行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和工作能力,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且,该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更为严格,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加之各工作流程之间相互监督,可相互促进各工作流程之间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腹腔镜消毒供应中心采用PDCA 循环模式可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清洁合格率及消毒合格率。

猜你喜欢

合格率器械流程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