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23-09-01杨国省
杨国省
(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肿瘤内科 内黄 456300)
胃癌(G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多等,致使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该病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1]。化疗是治疗晚期GC 最经典的治疗方法,紫杉醇类、氟尿嘧啶、顺铂类等化疗方案的合理运用可有效降低肿瘤活性,改善患者症状,避免肿瘤转移和复发[2]。但晚期GC 患者免疫力低下,化疗会使免疫功能抑制进一步加重,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和化疗毒副作用的积累,会降低患者对毒副反应的耐受性,阻碍化疗疗程的顺利开展,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针对晚期GC 患者而言,单纯化疗治疗副作用较大,使多数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影响预后[4]。传统中医药具有扶正抗癌、增效减毒等独特功效,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本研究探讨晚期GC 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晚期GC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例;年龄40~68 岁,平均(50.03±4.08)岁;体质量指数18.5~28.7 kg/m2,平均(22.75±1.30)kg/m2;TNM分期:Ⅲb 期24 例,Ⅳ期16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1~70 岁,平均(49.98±4.10)岁;体质量指数18.8~28.5 kg/m2,平均(22.64±1.28)kg/m2;TNM 分期:Ⅲb 期25 例,Ⅳ期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2018082400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5]:(1)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进展期可出现贫血、乏力、体质量减轻等全身表现及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呕血等消化道表现。(2)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位置、范围及其他组织器官侵袭和转移情况。(3)病理检查。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中医诊断标准[6]:辨证为脾胃气虚,主症见神疲乏力、消瘦、纳差、面色萎黄、上腹部疼痛;次症见反酸、嗳气、腹胀、大便溏烂;脉弱,苔白或厚腻。
1.3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40~70 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TNM 分期为Ⅲb、Ⅳ期;卡氏评分(KPS)≥60分,预计生存期≥3 个月;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语言、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血管、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继发性及溃疡性GC 者;有精神疾病患者;伴严重感染者;无明确的肿瘤原发病灶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XELOX 方案治疗。第1 天按130 mg/m2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183197),静脉滴注2 h;第1~4 天按100 mg/m2口服卡培他滨片(国药准字H20133361),2次/d。第15~21 天停用,21 d 为1 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黄芪、白花蛇舌草各30 g,陈皮、莪术各6 g,白术、当归、川芎各10 g,党参、薏苡仁各20 g,炙甘草15 g。水煎服,自化疗开始服用,1 剂/d。两组均以21 d 为一个周期,连续服用2 个周期。
1.5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肿瘤部位全部消失且维持4 周以上为完全缓解(CR)、病灶减少50%及以上且维持4 周以上为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为稳定(SD)、病灶增大25%及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PD)。总有效率=(CR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2)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对患者神疲乏力、消瘦、纳差、面色萎黄、上腹部疼痛等5 项症状进行评估,按照症状由无到重分别计0~3 分,于治疗前、治疗2 个周期后进行评估。积分减少率≥70%为显效、30%≤积分减少率<70%为有效、积分减少率<30%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3)免疫功能。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5 ml 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 计算CD4+/CD8+。(4)毒副反应。根据XELOX 方案常见不良反应,对神经毒性、肝肾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
2.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CD3+、CD4+、CD8+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 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
2.5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两组肝肾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GC 起源于胃黏膜上皮,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早期GC 诊断比例明显提高,但晚期GC 仍占较高的比例[7]。当前临床化疗方案已相对成熟,但针对晚期GC 的最佳化疗方案尚无定论。近年来XELOX 方案在该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其中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而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而抑制肿瘤细胞DNA 的复制、合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卡培他滨是一种5- 氟尿嘧啶(5-FU)的前体,在肿瘤组织中高浓度的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可转化为5-FU,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8~9]。但基于晚期GC 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部分患者难以承受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因而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已成为晚期GC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0~11]。
中医学中并无GC 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积聚、胃反”等范畴,《素问·评热病论》中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晚期GC 更是如此[12]。晚期GC 患者正气已伤,加之化疗为攻伐之法,进一步损伤正气,造成脾胃气虚。而胃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脏则主要负责运化,脾胃气虚则导致运化失司,胃腑失其和降会出现湿热、气滞、宿食,久客于胃,最终形成胃癌[13~14]。由此可见,脾胃气虚为本病主要病机,正如《正机微义》有云:“反胃之证……乃脾胃内虚而作”,治疗上应以补益脾胃为主[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治疗后CD3+、CD4+、CD8+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晚期GC 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较佳,可缓解临床症状,且不会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影响。补中益气汤加减中黄芪补气升阳;薏苡仁利湿健脾、清热消肿;白术调理脾胃;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益气;陈皮健脾开胃、燥湿化痰;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莪术消积止痛、行气破血;当归补气活血;川芎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健脾开胃之效,契合本病病机,可显著提升疗效。药理研究显示,莪术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党参具有抗感染、防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薏苡仁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降低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16~17]。从安全性角度分析,两组肝肾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化疗治疗晚期GC 患者加用补中益气汤可减少胃肠道、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化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晚期GC 化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可减轻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避免机体免疫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化疗疗程的顺利开展,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18]。
综上所述,晚期GC 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