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口述史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及历史价值研究

2023-09-01张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国家认同

摘要:红色口述史纪录片作为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影像化的表达,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红色文化的方式,在红色记忆的记录和传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与解读纪录片《湫水剧社》,归纳总结出红色口述史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及历史价值。文章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整理,归纳出口述历史纪录片与红色记忆两个方面的研究脉络,然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具体的纪录片进行分析和解读。文章分别从影像的力量和记忆的重量两方面对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及历史价值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从影像叙事视角的多样性、叙事语言的丰富性以及叙事策略的故事化三个角度论证《湫水剧社》在影像层面的创作路径,即该纪录片结合了当前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常用手法,同时融入了创作者自身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影像表达方式。第二部分从口述纪录片的核心即记忆,以及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在历史观视角下分析红色口述史纪录片《湫水剧社》的历史价值。文章以《湫水剧社》的制作为例,以期找到一种适合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模式,为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湫水剧社》;口述史纪录片;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红色记忆;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24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吕梁市科技局课题“晋绥新闻人物的影像记录与历史价值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RKX-2-78

《湫水剧社》是由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政协委员会牵头,会同市、县有关部门联合摄制的一部红色口述史纪录片。该纪录片共分为六集,分别是《根植黄土》《烽火梨园》《战地新曲》《吕梁征程》《开赴新区》《走向未来》。作为一部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制作的红色口述历史纪录片,该片在制作上不仅遵循了纪录片的制作理念,也加入了极具本土特色的制作视角。作为一段红色岁月的烽火记忆,该片具有不容置疑的历史意义。

一、影像的力量

口述历史是一种方法,记录相关人物经口述回忆而形成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笔录、录音等形式记录,以此还原真实历史。历史类纪录片通常采取对相关人物的采访来还原历史,而口述历史也通过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来实现其目标,于是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口述历史纪录片[1]。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将口述历史与影像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要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要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艺术的再创作。因此,如何通过影像的建构来还原历史的真相,就成为一个需要创作者不断思索的课题。《湫水剧社》在影像的塑造上结合了当前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常用手法,同时融入了创作者自身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影像表达方式。

(一)影像叙事视角的多维性

视角在叙述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按照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兹韦坦·托多洛夫的叙事视角标准,故事的视角分为三种: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全知视角也被称为零视角,是一种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可以全方位地观察被叙述的故事[2]。第二种叙述方式是内视角,也就是以人物自身的角度叙述故事,读者所知道的事情和角色本身所知道的相同。在这种叙述方式中,作者通过某一个角色的感受和意识来传达故事中的一切,包括视觉、听觉和感受等。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观众可以更自由地掌握影像中的人物[3]。第三种是外视角,指的是叙述者了解的比人物角色所了解的少,对内情不甚清楚,只能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向观众叙述故事,因此具有非常强的戏剧性[4]。

在《湫水剧社》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内视角来讲述,使整部纪录片呈现出一种亲切感和亲历感。在第一集《根植黄土》中,导演采访了曾任湫水剧社演员、山西晋剧团团长的张新民老人。张老先生回忆了自己在湫水剧社的工作经历,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在战争年代排演话剧所面临的切身危险。在第六集《走向未来》中,当时的湫水剧社副社长铁可老先生讲述了为孝义边山王震部队演出的惊险过程。亲历者的讲述能让观众瞬间进入采访情景,极具地方特色的采访语言也让整部纪录片更具有韵味。

(二)影像叙事语言的丰富性

影像语言由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组成,二者在表达信息时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影像是一种视觉符号,是通过摄影机记录光线、背景、色调、景别、特技等,然后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在荧幕上呈现。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媒介[5]。用通俗的话讲,影像叙事语言主要是指视听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和剪辑。

在《湫水剧社》中,导演运用了较为丰富的视听语言来叙事。首先,丰富的影像表现形式融汇其中。导演用同期声采访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始终,其中加入了丰富的影视资料,有影视作品的片段呈现,有泛黄的老照片定格,有戏曲舞台表演片段。导演运用多种多样的影视资源,使纪录片在整个画面的表现上不至于单调乏味。其次,纪录片的声音表达也是本片的特色。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声,使纪录片的整个动态过程极具真实性和可信度。除了湫水剧社相关人物之外,导演还采访了当地群众,浓重的当地口音为该片增添了地域色彩。最后,剪辑将现在的声音与过去的时空合二为一。观众听到现在的采访,看到过去的画面,在蒙太奇的作用下产生了时空错位效果,使观众从历史的表象进入深层记忆中。

(三)影像叙事策略的故事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6]口述史纪录片是被访者的个人经历记录,其讲述内容本身就充满故事性。

从《湫水剧社》的分集来看,基本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进行顺序式的编排,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叙事線,这样能让受众对湫水剧社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整体关照,同时更有利于观众观看和理解。在分集中,导演将解说词和同期声完美搭配,使整部纪录片的叙事时间线完整地呈现出来,这样的呈现并非刻意,而是通过讲述者娓娓道来获得的,解说词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故事化的讲述首先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主人公。《湫水剧社》历经三年多的时间拍摄制作,用了大量的时间寻找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有的是这段历史的主人公,有的是这段历史的陪衬者,导演为了力求真实还原当年湫水剧社的历史,在素材的选择上,摒弃了很多有趣的采访,最终为观众呈现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忆。大量的细节被运用到该片的制作中。所谓细节,即由多种元素组成,为构建一个完整事件或情景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细节的聚合构成了一种更显著、更有力的表现方式。口述历史中,通过细节可以精准地刻画口述者本人的性格,也可以增强讲述内容的故事性[7]。例如,采访中被访者的停顿、思考,细微的面部表情,都被摄影师及时抓拍下来,这些细节往往是最容易打动观众的。

二、记忆的重量

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論集体记忆》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社会为何需要记忆,因为记忆赋予了社会曾经的历史光华,将最美丽动人、神秘圣洁的人事物封存在另一个与现在相对的维度里[8]。扬·阿斯曼也在其著作《文化记忆》中提出,对集体记忆而言,40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门槛,换句话说,活生生的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原有的文化记忆形式受到了挑战[9]。面对可能更为严峻的形势,探讨记忆的价值确实非常重要。

(一)记忆是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核心[10]

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途径,与传统史学的重心主要放在统治阶级和精英人物身上的方式不同,口述历史开启了向普通人开放的通道,诞生了一种更趋向于民间的历史学研究方向[11]。把民众作为口述史的研究对象,其个人记忆则成为这一段历史记录的内核。

记忆有诸多特性,首先具有珍贵性。记忆的珍贵性在于它的独一无二。当事人对当时当地的还原,是自我大脑中的语言输出,不可替代。在《湫水剧社》中,正是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勾勒出了时代的大致轮廓,这是一种极具情感爆发力和附有煽情作用的声音。这时任何解说词和画外音都会破坏整部纪录片的情感基调,都远远不及一个真正经历过此事件的当事人的娓娓道来。

其次,记忆是会流逝的。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记忆存储器,但没有任何科学实验去研究它的容量究竟是多少。所以,人类记忆的存储是有限制的,而人们也会选择性遗忘。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老去,湫水剧团的老一辈工作者逐渐遗忘当时的一些事,这在我们的采访中经常遇到。

最后,记忆是不确定的。记忆是人类大脑根据经历过的事物进行的识记、保持、再现或者再认的过程,为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提供了基础[1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的过程包含了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以及提取过程。编码是记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改变的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保存在记忆中[13]。而这个编码的过程是主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记忆的不确定性。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留下不同的记忆,又或者因为个人记忆的侧重点不同而导致记忆的偏差。在《湫水剧社》的采访过程中,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又看过湫水剧团表演的老人很难找到,或者年事已高,或者只是转述,这样的记录充满不确定性。

(二)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集体记忆中包含着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历史与革命文化的记忆建构与意象展现[14],被称为红色记忆。在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红色记忆源远流长。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留住这些红色文化记忆依然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湫水剧社》制作组历经三载,跑遍全国各地,去寻觅这些红色记忆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用影像的方式为人们留下这样一部可供回味和学习的红色文化经典。在记录这些影像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深深的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的形成是由人们与其他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相比较而得出的,人们通过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国民区分开来,来决定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情感和态度,这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总而言之,国家认同代表了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决定国家的稳定、和谐、生存和发展[15]。中国从近现代以来,是从屈辱走向自强的100年,也是从羸弱走向富强的100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见证者。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后世和平英勇献身,更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每一个国人的国家认同感,正是从这些红色记忆中一脉相承的。因此,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是相互影响的。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需要不断创新,也需要不忘初心。《湫水剧社》通过对这段红色历史的追寻与记录,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红色记忆。

三、结语

《湫水剧社》作为一部由地方政府联合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口述史纪录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一段宝贵党史,既为丰富中共党史作出了贡献,也填补了地方党史的部分空缺。它将鲜活的个体记忆拼凑连接起来,让现实中的普通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红色影像,也为后世留下了一脉可以追寻的红色记忆之根。

参考文献:

[1] 张淑君.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分析:以《我的抗战》为例[J].视听,2020(4):58-59.

[2]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

[3] 陈星字.内视角叙事在交互影像中的运用探析[J].包装与设计,2023(2):150-151.

[4] 董方红.从媒介研究的视角看影视改编创作:以电影和电视剧《红高粱》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24):99-100.

[5] 王大蔚.关于电视艺术影像语言的思考[J]视听,2015(10):50-51.

[6] 夏岩.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EB/OL].央广网,http:// china.cnr.cn/news/20190919/t20190919_524782857.shtml,2019-09-19.

[7] 祖敏.构建故事化的口述历史纪录片[J].华北电业,2017(5):66-67.

[8]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

[9]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3.

[10] 张高洁.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于1978》的记忆价值[J].电影文学,2019(16):53-55.

[11] 徐鸿琳.口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以《荷马史诗》为例[J].知识经济,2009(10):166.

[12] 杨治良.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1):34.

[13] 刘颖,苏巧玲.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23.

[14] 吴娜.红色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131-135.

[15] 徐琳,官文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家认同建设经验[J].江汉论坛,2023(1):25-31.

作者简介 张媛,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