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教育舆情传播动因及对策研究
2023-09-01杨树
摘要:自媒体背景下,“人人皆媒体”,教育舆情事件从发酵到扩散的时间大大缩短,舆情事件的影响范围急剧增大,如果疏导不当,就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巨大挑战。要想科学应对教育舆情,必须了解和分析其传播动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江西胡某宇失踪事件的传播动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导致该教育舆情事件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事件的离奇程度较高、事件时间跨度长、调查一直无有效线索、事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较多的网络谣言等。文章通过分析该教育舆情事件的动因,主要从党政职能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和网民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科学应对教育舆情事件的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舆情发展周期,减轻教育舆情事件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自媒体;教育舆情;网络谣言;传播动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075-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自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演化机理及其科学应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22BJG006
舆情是社会的皮肤,是象征民意的“指针”[1]。教育舆情事件是能够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之一。江西某中学学生胡某宇校园内失踪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事件发生到真相大白,该舆情事件既体现出舆情的普遍规律,又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一、事件概况
教育舆情是在公共领域传播的针对教育问题的公众话语表达[2]。当舆情主体涵盖了公众总体时,作为教育舆情客体的公共事务应被限定在教育领域内[3]。因此,胡某宇失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教育舆情事件,其舆情主体是公众,舆情客体是校园内学生失踪事件,舆情本体则是公众对校园失踪事件的情绪和意见等主观信息。
2022年10月14日晚,江西某中学学生胡某宇在校内失踪,当晚学校发动师生寻找,未果。10月15日,公安机关展开调查搜寻工作,社会救援力量开始介入。
胡某宇母亲借助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向公众讲述寻子经历。2022年11月23日,省、市、县公安机关就胡某宇失踪事件成立联合工作专班。2023年1月7日,联合专班通报,确认校内视频监控未被人为删改和关闭,学校教师均排除犯罪嫌疑。2023年1月28日,胡某宇遗体被发现。2023年2月2日上午,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确认胡某宇系自缢身亡。
二、教育舆情事件传播动因
胡某宇失踪事件从失踪到真相大白历时111天,期间舆情起伏不断,公众对事件保持持续性高度关注,最终在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调查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真相后,輿情才得以逐渐消隐。结合事件发展进程,本文力图探寻该舆情事件传播动因。
(一)事件离奇程度高,牵动公众神经
胡某宇失踪事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强的离奇属性。胡某宇所在学校内有119个监控摄像头,绝大部分摄像头被安置在宿舍公共区域和教学楼,但是从胡某宇宿舍到教学楼恰好有10余米路段为监控盲区,胡某宇正是在该路段消失的。这一细节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事件发生后,学校师生、警方和社会救援力量寻遍全校,均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之后,警方会同消防、城管、社会救援等多方力量搜索学校周边树林山岗、信江河段、峰福铁路沿线,排查水塘、水库,查看、复核周边视频监控,均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通常,公众关注强度与事件的离奇程度呈正比。胡某宇凭空从校园内消失,而且经过各方多轮地毯式搜寻仍然毫无线索,这着实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事件的离奇程度是舆情汹涌的重要推动因素,而当事情真相大白时,事件离奇属性随即消失,舆情也就随之消隐。
(二)网络谣言数量多,干扰公众视线
2023年2月2日上午,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共计有120余种谣言,如“胡某宇被光头老师杀害”“二楼白布裹尸”“信江河里捞出胡某宇尸体”“后山发现带血被子”“尸体双脚平行地面”等。众多杂音对公安机关调查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带偏了公众的视线。按照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噪声的存在会使信息在传播中出现衰减或失真的情形[4]。
2023年1月7日,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发布调查通报以及《致网民朋友的一封信》,但从之后的舆情发展来看,公安机关的情况通报和公开信没能彻底让公众信服,大量不实信息依然风行于网络,使胡某宇失踪事件舆情热度居高不下。
(三)媒体跟进快,推动设置议程
胡某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各级各类媒体快速反应,持续跟进报道,持续公布事件进展,传达各方声音,设置公众议程,成为推动舆情发展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说,主流媒体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5]。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新闻媒体重点、反复报道的事件,会更多地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胡某宇失踪事件的时间跨度较长,新闻媒体的每一次跟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唤起或加深人们的记忆。
新京报和红星新闻是较早跟进并持续报道胡某宇失踪事件的媒体。在胡某宇失踪一个月左右,媒体报道开始密集,事件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也以报道或评论等多种形式介入胡某宇失踪事件。这些主流媒体的积极跟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谣言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众的知情权。
(四)当事亲属呼声急,引发公众情感共鸣
当事亲属除了通过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表达呼声,还通过其他渠道发声,以寻求社会舆论支持。胡某宇失踪后,当事亲属广发《寻人启事》,描述胡某宇的基本情况及失踪过程,之后还聘请律师并张贴《告示》。借助新媒体平台,胡某宇母亲在抖音号“寻找致远中学胡某宇”共发布32个作品,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与不舍。当事亲属的呼声通过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现实和网络空间形成巨大的舆论场。
舆情具有明显的情绪感染性[6]。当事亲属的诉求感人至深,不断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的情感、情绪被当事亲属的叙说所感染。人同此心,胡某宇的离奇失踪让公众不假思索就能深切体会到当事亲属的痛苦,从而产生共情。
共情心理是造成舆情传播的原因之一,社会化媒体将现实世界浓缩和延伸,推动了意见的形成、交换和传播,让舆情不断发展扩大[7]。
三、教育舆情的应对之策
教育舆情一经发酵,会迅速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如果引导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只有把握教育舆情发展演变规律,掌握科学应对教育舆情的方法,才能消减舆情的负面影响,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一)加快事件调查进程,尽早还社会真相
舆情的持久發酵与事件久拖而未见真相有关。胡某宇失踪事件时间跨度达100多天。在事件真相大白之前,胡某宇的离奇失踪让公众猜疑不断。加之众多救援力量多轮地毯式搜寻也毫无线索,更激起了公众的好奇心理。
有研究表明,不确定性话题容易诱发人的好奇本能,引发讨论[8]。舆情的产生及持续通常与事件的不确定性紧密相关,当事件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舆情就会保持高位运行。当然必须承认,警方以及社会救援力量的辛苦付出是值得肯定的。
真相未明,舆情就会持续涌现。从胡某宇失踪事件来看,发掘事件真相是消除舆情的最有效手段。2023年1月8日,人民网发表评论,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寻找胡某宇,找到胡某宇,谣言就无所遁形,“有利于瓦解阴谋论,也有利于廓清迷雾”[9]。
(二)多部门合力监管,重击谣言制造者
自媒体背景下,公众发声的渠道多、门槛低,这为信息的可信度埋下隐患[10]。胡某宇失踪事件一直伴随各种谣言。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把公众的视线拉向错误的轨道,并迅速卷起新一轮舆情,从而扰乱公众视线。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谣言引发负面效应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其传播影响的范围急剧扩大。如果监管滞后,公众的视线、情绪就可能被谣言制造者牵着鼻子走,这无疑会给舆情应对增加难度。官方机构关注个体的信息导向需求,提高媒介议题设置与公众的相关性[11],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扩散[12]。
首先,各类自媒体平台要担负起自检自查的责任,对于散播不实消息的用户,可通过限制发言、封号甚至永久封号的方式给予惩罚。
其次,职能管理部门要紧跟事件进展,可通过经认证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权威发布,确保信息及时公开。
最后,公安机关依据相关法规条例对谣言制造者采取制裁措施,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
(三)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确立官方舆论场的主导地位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物理环境与信息环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官方舆论场要抢占舆论高地。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疏导功能,确保官方舆论场的主导地位。主流媒体要紧跟舆情的发展进程,运用周密的调查采访披露事件的进展,尽快将被证实的事实公开,辅之以情理交融的评论,这既能够挤压谣言生存的空间,也是主流媒体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的需要。
主流媒体是引导舆论的主要力量,权威性强,发布的信息准确可靠。有研究表明,主流媒体对舆论导向的把握强于自媒体[13],其舆情引导作用巨大,许多重大舆情事件最终是在主流媒体的参与下逐渐消隐的。主流媒体通过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的信息在时效性、可视听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符合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因而在当前情况下,主流媒体在应对舆情方面的能力并未减弱。
(四)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让“谣言止于智者”
媒介素养是指人对媒介的认知、解读和利用能力[14]。公众应提升媒介素养,在网络上理性、公开、负责任地对话[15]。信息爆炸时代,如果用户认知、解读和利用能力不足,就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从而给网络环境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提升全民媒体素养是应对舆情的一种措施。谣言止于智者,只有当公众能够理性和科学辨别信息的真伪、正确解读媒介信息的时候,谣言的作用机制才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通常,公众可以根据信息的出处大致辨别信息的真实与否,只要信息出自正规的新闻媒体,那么其可信度就高,像极目新闻、上游新闻、九派新闻、澎湃新闻等新闻客户端,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内容,都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相反,那些未标明出处的信息可信度非常低。当然,要想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需要从政府职能部门、学校、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大媒介素养教育力度和广度,让更多人能够正确理解和科学使用媒介。
四、结语
自媒体背景下,教育舆情的传播动因比较复杂,而且不同的教育舆情事件除共同的传播动因外,还会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江西胡某宇失踪事件作为典型的教育舆情事件,具有离奇程度高、时间跨度长、谣言数量多、用户呼声大等特质,这些特质影响着舆情发展过程和节奏。在应对教育舆情传播方面,党政职能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网民等各方力量要共同正向发力,尽可能缩短舆情发展周期,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 田嵩.教育舆情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2(3):20-22.
[2] 张会杰.教育舆情评析及大学公信力场域之构建[J].复旦教育论坛,2012(2):66-70.
[3] 刘振琍,刘毅.高校教育舆情研究论略:热点、问题与展望[J].理论与现代化,2014(2):87-91.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
[5] 张忠华,沙东亚.我国教育舆情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7(10):47-51.
[6] 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2.
[7] 白景元.社会化媒体中舆情传播的动因分析[J].声屏世界,2021(11):113-114.
[8] 杨程.突发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治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2):17-22.
[9] 秦川.加快寻找胡鑫宇,用实际行动回应舆论关切[EB/OL].人民网-观点频道,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3/0108/c1003-32602069.html,2023-01-08.
[10] 井一龙,倪晓丰,高向辉.全媒体视域下教育舆情的特征、治理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43-49.
[11] 张萌.网络舆情场域传播阶段议程设置与引导[J].传播与版权,2017(7):177-179.
[12] 罗海云,曾天雄.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舆情引导及危机治理[J].湘南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4):21-25.
[13] 张宇.疫情防控时期网络舆情的演化机制及其应对[J].东南传播,2021(5):1-6.
[14] 于翠玲,刘斌.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10.
[15] 田凤.“后真相”时代教育舆情话语的产生、传播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8(10):69-74.
作者简介 杨树,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实务、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