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的文化基因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23-09-01李文钰周卉绢柳发根
李文钰,周卉绢,柳发根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 341000)
一、引言
新冠感染疫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影响,但是“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从新冠感染疫情发生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新冠感染疫情的预防救治工作中,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疫情防控首位,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理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疫情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共同抗疫,举国同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尊重科学的精神体现在新冠感染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的决策指导、患者诊疗、技术创新、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根据疫情的形势变化,因时因势地实施科学举措。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怀有兼济天下、命运与共的精神才能共克时艰。
二、抗疫精神的文化基因
(一)抗疫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1.生命至上的仁爱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尊重生命的人本思想,倡导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仁爱精神。“人而不仁,则道义息”,强调修德和遵循道义的统一,认为人没有仁爱之心,道义也无从谈起。“民为邦本”指出治理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强调以人为本、爱民爱仁的思想并非是个人道德修养,更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讲究“仁爱”精神,孔子将“仁”与“命”放在一起比较谈论,将仁上升到天命的高度,并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家仁,一国兴仁”“民于之仁也,尚于水火”无一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在古代群主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影响。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国家也将仁爱思想贯穿于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在疫情这场大考中,所有人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怀揣着强烈的初心与使命,每天奔赴在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们,坚守岗位、舍己为人、不分昼夜、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党中央始终秉持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在人民安全与经济生产的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人民,采取有效决策,遏制住了疫情的发展。
2.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身报国有万死、捐躯赴国难、只解沙场为国死、一寸丹心图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国主义与古人的“义利之辩”有密切联系。义利之说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曾在《论语》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利相互矛盾起来,尚义排利,并指出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该维护仁义。孟子在义利之辩中将“生”和“义”分别比作鱼和熊掌,认为两者不能同时拥有,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思想追求。在个人生命利益和国家大义的“义利”面前,那些为保卫国家人民而付出生命的逆行英雄给出了他们选择的答案。面对危险,中国人民继承并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并于实践中践行,使其在时代的洪流中更加熠熠生辉。面对严重的疫情,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发挥模范作用;科研工作者为了研制对抗病毒的药品和疫苗不畏艰辛,不分昼夜地进行科研工作;广大医护人员、志愿者不顾自身被病毒感染的安危拼尽全力地救助患者,他们是疫情之下“舍生取义”精神的实践者。
3.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精神。儒家在论证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时,认为要以“群”的发展为首。个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个人是从属于社会的,个人并不是孤立的自然人,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国家的利益。传统文化倡导“家国同构”的价值观念思维[2],在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也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萌芽。古代爱国主义萌芽的发展来自于儒家尚公的集体主义的伦理支持,儒家思想提倡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和先国后家[3]。“民齐者强”,人民能够击退疫情的原因是人们面对疫情时凝聚起了集体的力量作为强大武器。面对疫情,全国上下拧成一条绳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为了集体的利益,大家都自觉做好防护,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并集思广益,用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击退了疫情。相较于国外“个人自由至上”的观念,我们历来所崇尚的集体主义在此次疫情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举国同心、风雨同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局,采取积极防控措施阻挡疫情蔓延,医务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研制疫苗。工人不辞辛劳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更有300多支医疗队4.2 万多名医疗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武汉。各行各业的人们坚持集体利益至上,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保障了防疫工作全国上下一盘棋。
(二)抗疫精神是革命文化的延续
革命文化是中国精神谱系的宝贵精神财富,共产党人不仅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更是革命文化的模范实践者。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4]。红色革命文化形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革命精神贯穿于革命文化生成发展的始终。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精神体现方式和主题,集中表现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5]。
1.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也一直以人民为中心,重视发挥人民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地以弱胜强,战胜国内外强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强调党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时刻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抗疫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3914.4 万名党员、干部中,党员2977.1 万名,占比76.1。其中,有396 名党员因公殉职。而党员人数只占我国14 亿人口的7%。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共产党人充分发挥领导先锋作用,深刻诠释了为民服务、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文化精神。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抗疫前线,主动请缨、忠于职守,做好疫情的预警、检测和排查工作,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疫情防控的首位。在疫情防控中,基层党组织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科学调控物资供应,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2.敢于斗争、敢于失败的斗争精神。无论面临着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我们党始终带领着中国人民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朝着奋斗目标和伟大理想坚持不懈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程饱经风霜,革命时期经历了无数次的斗争,也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始终没有放弃朝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目标前进,并从中锤炼出敢于斗争、敢于失败的坚强品质。在研制特效药和疫苗的时候,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方案推翻又重来的过程。在疫情发生之初我国确定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五条技术路线,多线作战、齐头并进,以最快速度达到可用疫苗的目的。疫苗的临床实验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困难,一方面新冠病毒存在着变异的可能,另一方面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易感导致疫苗需求量大,需要多个厂家生产足够剂量的疫苗来接种。但是,科学家在短暂的时间内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新冠疫苗,遏制了疫情的发展。
3.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蕴含着科学、民主的思想内涵,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科学和民主思想改造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族统一战线”等系统的科学革命思想[6]。这些思想在现今的政治实践中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一是体现在真实准确的公布疫情信息和数据。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上报了疫情信息,在国内每日对疫情确诊人数、地区、范围等信息进行公开。二是体现在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疫情防控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及时准确。三是体现在创新性地运用中西医相结合、中医药并用的治疗方法,西医运用于诊断、查因,较为及时地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而在没有发明新冠疫苗时,中医全方位、全过程地发挥了作用。中医负责主要的治疗,增强患者抵抗能力,并依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医治方案,创新治疗方法。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抑制住疫情,离不开开拓创新的精神。
4.勇挑重担、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斗争,伟大的斗争需要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华民族向来不乏勇于担当的决心。在疫情时期共产党人、医护人员、志愿者将这种担当精神贯彻到底,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不顾自己被感染的危险,成为疫情前线最英勇的战士。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为核酸检测排查工作到凌晨,甚至有些社会责任感强的中学生也主动争做志愿者,帮助社区疫情防控。民族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纷纷为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动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三)抗疫精神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
1.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疫斗争的思想之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开思想交锋的有力理论武器,它使我国坚持正确的科学理论,消除错误思想和言论的不利影响。在领导抗疫斗争中,党始终坚持将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抗疫实践相结合。抗疫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面对疫情这场世界性的危机,只有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世界、全人类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抵抗击退疫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需要认识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此次疫情虽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刻影响,但却从中发现了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问题和短板,由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应急管理的方针策略,提高了我国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在疫情防控中将重点防控与统筹全局相结合,精准施策,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使疫情防控更加科学高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个人、社会层面分别提出要求,深化了人民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关系的认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疫情防控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观为疫情防控提供价值引领。[7]在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实践中,迸发出了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防疫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次抗疫斗争还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出众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抗疫实践中大批先锋模范的集体和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是付出了生命来谱写抗疫的壮志豪情。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广大人民群众在于生死的较量中毫不畏惧、面对艰难困苦毫不退缩,疫情冲锋的号角一吹响,全员闻令而动,扛起了防控疫情的责任,成功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
三、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抗疫精神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伟大的抗疫实践中赋予其新的内涵。以民为天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抗疫实践中凝聚成了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抗疫精神。医生护士积极奋斗在防疫抗疫的前线,用一封封坚强的“请战书”书写了自己的爱国之志,为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建立了一道安全保护防线。
抗疫精神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强化了人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用各种优秀抗疫实践案例和抗疫英雄人物的事例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从小受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的熏陶的中国人民,培植更加坚定的爱国信仰,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深化对爱国的认识。这是我们能在风起云涌的国际格局下、在各种不利的声音下保持清醒、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力量。
(二)理想信念价值: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支持个人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支柱,革命文化中锤炼出来的革命理想信念同样是支撑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进行革命斗争的支柱。中国革命正是有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勇往无前地夺取革命的胜利。革命理想是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幸福和平等,抗疫精神是我们抵抗疫情、怀抱必胜决心的坚定理想信念,两者相统一。学习革命中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斗争精神、担当精神、科学精神不仅对人有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启迪,在疫情下也能看到老一辈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在实际防疫过程中得到发扬。在这次防疫攻坚战中,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安危,毅然投身抗疫前线,用努力与汗水,换来了千千万人的健康。他们是青年学习抗疫精神、领悟革命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素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理想信念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拼搏。
(三)科学价值:提升求实创新的科学素养
求实创新的科学素养是我们有效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的抗疫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抗疫实践中形成的抗疫精神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有益补充,我们国家在对抗疫情中始终坚持着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进行疫情防控。首先是科学决策,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精准的国家部署,作出了封城这一伟大决策。其次在治疗方法上,广大科研工作者加急进行治疗药品、疫苗的科研开发,并创造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专家的积极发声增强了人们对科学防疫的认识,也增强了人们抗疫的必胜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上的教育启迪,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将抗疫实践中所运用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塑造作用,从思想和行为上提高人们科学认知和素养,以科学的方法应对未知的风险。
(四)全球观价值: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基于“天下大同”和集体主义思想提出并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加强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疫情援助和经济合作,并在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进一步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精确补充。在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安全卫生危机之下,世界各国必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科学的防疫措施为世界其他国家对抗疫情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并在医疗科研方面不断加强同国际的合作,携手共抗疫情。世卫组织全力配合各国抗疫行动和研究合作,中国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帮助,在多方合作下,中国在三个月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也在艰难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上其他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了最大的援助,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共享中国抗疫经验和方法,给其他饱受疫情伤害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医疗物资援助。通过抗疫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瞻性和必要性,也让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应对全球性危机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