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斐多》中灵魂的存在与不朽
2023-09-01罗曼
罗 曼
《斐多》是柏拉图初期对话篇的其中之一,这些对话篇一般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篇”,柏拉图正是通过这些对话向后世揭示了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历史存在,同时也体现了柏拉图对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索。在《斐多》中,描述了苏格拉底在死亡前与其门徒就生死与灵魂不朽等问题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身为雅典公民的苏格拉底因不信奉神明和腐蚀青年思想这两项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本可以在友人的帮助下逃跑,到别的城邦安度余生。但为了不背离自己的信仰,苏格拉底毅然赴死,以自己的死亡试图唤醒雅典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以自身行动回应了人们对哲学的谴责——“哲学是无用的空谈”,并且向世人宣告,哲学是崇高的事业,它帮助人们“练习死亡”,在永恒的国度里获得真理。
一、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
在《斐多》开篇部分,在监狱中的苏格拉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而他的弟子西米亚斯(simmias)和克贝(cebes)对此并不理解,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死亡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就像前来看望丈夫时痛哭流涕的苏格拉底之妻克珊西帕(Xanthippe)那样。苏格拉底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正如斐多所说:“他高尚地面对死亡,视死如归。”想要明白苏格拉底为何不惧死亡,就要弄清楚他对死亡的理解。
侍奉神灵的古希腊人普遍相信灵魂存在。灵魂一词的原意是指呼吸,希腊人把生命体说成“有灵魂的”,肉体的存活正是因为灵魂寓居于我们身体之中,同样可知,当灵魂离开了身体,肉体就会陷入死亡当中。这种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可以在《荷马史诗》中所描绘的灵魂在死后像幽灵一样离开身体得到证实。但在《荷马史诗》中,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代表的是一种不幸,英勇的阿喀琉斯(Achilleus)宁可当尘世的奴隶也不愿去做冥府的王。对古希腊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奥菲斯教派(Orphicism)则认为现世生活的感性认识是有罪的,灵魂是沦落凡尘的精灵(daemon),只有摆脱肉体的束缚之后方可呈现真正的本性,永恒不朽。同时,奥菲斯教派的灵魂不朽还蕴含着更深远的含义,即灵魂是主观的精神,它是能动的理性认识和思维能力。古希腊另一著名哲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奥菲斯教派进行了改良与革新,哲学与科学既与教义通融,同时也是灵魂净化的重要手段。故而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古希腊文化影响的柏拉图把死亡描绘成——“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以及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
在《斐多》中,当柏拉图关注于灵魂本身时,他把灵魂描述为某种“就其自身的自身”(itself by itself)——αut kαthê αutê 的东西,意味着灵魂是依据其自身而存在的东西,无论他是否同物质性的具体事物相分离。柏拉图在这里提出了与经验主义不同的观点,在经验主义那里,肉体是我们通往真理的桥梁,它是与外在现实世界相接触的媒介,现代经验主义之父约翰·洛克把人的心灵称作一块白板,正是有了身体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才使我们拥有了观念和知识。但在柏拉图看来,肉体成为我们通往真理的障碍,我们的灵魂被束缚在肉身之上无法参破真理。灵魂在根本上是理性的家园,而与肉体结合的它成为池鱼笼鸟,每当灵魂想要探寻真理时,身体的感官往往会使我们误入歧途。肉体所引发的种种欲望更会玷污我们的灵魂,因此,若想获得纯粹的知识,就要避免身体的一切接触和联系。而作为智慧追求者的哲学家正是这种人,他们不关心饮食和肉体的其他享乐,尽量摆脱灵魂和肉体的联系,死亡对他们根本不足为惧,因此苏格拉底说:“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唯有死亡才能让我们摆脱肉体对灵魂的束缚。如果某人因死亡而恐惧,那就证明他只是一名贪图肉欲的人,绝非是追求智慧之人。“哲学家的死亡练习”并非意味着练习如何去死,而是练习如何摆脱肉体的干扰,达到肉体与灵魂相分离的状态,由此来获得智慧。
离开肉体后的灵魂面临着两种情况,灵魂如果走得干净利索,不再留恋肉体,“那么灵魂动身前往那个与它自身相似的不可见、神圣、智慧的地方,到达那里时,幸福在等待着它。它摆脱了不确定性和愚蠢,摆脱了恐惧和无法控制的欲望,以及其他所有人间罪恶”;相反,如果它依然眷恋肉体的名利欲望,就会使灵魂被肉体玷污,使灵魂变得沉重,从而导致灵魂“被拉回可见的世界,在坟墓和坟场里徘徊”,成为荒冢里的游魂。
二、《斐多》中灵魂存在与不朽的论证
苏格拉底的弟子西米亚斯和克贝并没有完全被苏格拉底说服,继而追问了两个问题:灵魂是否存在和灵魂是否不朽。面对两名弟子的诘问,苏格拉底以他惯用的辩证法,逻辑论证(logos)与民间神话(mythos)并用,向学生证明了灵魂的存在与不朽。
苏格拉底从“相反相生”的角度论证了灵魂存在,他指出,“凡有对立面存在之处,对立的事物产生对立的事物”。例如大是由小产生,若无“大”这个概念,我们更无从得知何为“小”。同理,较强由较弱产生,较快来自较慢……一切对立的概念都是相互转化的,以此类推,生与死也是对立,因此它们也相互产生,而衔接二者转换的过程就是复活。苏格拉底的论证大致遵循了“三段式”的演绎路径:大前提为对立的概念相互产生,小前提为生与死为一对对立的概念,结论即生与死相互产生。在苏格拉底那里,生与死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圆形,并非单箭头的转换,而在圆中循环流动的就是灵魂。要使生与死之间的转换得以可能,则灵魂必须存在。
在证明灵魂存在之后,苏格拉底又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灵魂不朽。
(一)“回忆说”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在出生之前就已获得某些知识,只是我们出生那刻起就遗忘了知识,通过后天的感官作用又恢复了原先的知识,学习就是回忆起先前所学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与康德的“先天知识”类似,康德用“独立于一切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来区别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这种“知识”不同于后天经验与教育所获得的知识。为了论证获得这种“知识”的可能性,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以事物表象之上型相的存在为前提,如“绝对的美”“绝对的善”等,对“回忆说”进行了证明。第一,以人的提问为例,提问的方式正确就能获得正确的回答,提问方式正确表明他们对主题中的某些知识在提问前就有了一定的把握;第二,以“相等”这个观念为例,我们可以由某种事物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可见我们先天就拥有“相等”这个观念,通过感官的刺激,我们回想起“相等”这一观念,然后联想到两种事物,“绝对的美和善”的观念亦是如此。苏格拉底在这里肯定了感官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正是由于我们感官的提示,才唤醒了灵魂关于知识的记忆。
(二)苏格拉底采用相似性论证(Affinity Argument)从肉体和灵魂的不同特点阐释了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一开始就指出“可分的东西是复合的”命题,单纯的东西是非复合的物体。复合物由不同的物体组成,会在其组合之处破裂,因此是非永久的、多样的;非复合物则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具有永久、单一的属性。而灵魂又属于哪一类呢?接着苏格拉底把事物分为两类,前者是可见的,而后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绝对的相等”“绝对的美”,它们绝不会有任何方面的变化,具有单纯的属性。可见与不可见之分也可以理解为“质料”与“形式”之分,根据前面的推论可得,不可见的事物具有单纯的属性,因此它们是永久不变的。我们的肉体是可见的,故而可朽;而灵魂是不可见的,则是不朽的。灵魂就是“那神圣的、不死的、理智的、统一的、不可分解的、总是自我统一的东西”。苏格拉底在这里再次阐明了身体和灵魂的差异性,相似性的论证强调了灵魂和形式之间的同类关系,并且指明了灵魂是单纯的。我们在尘世中的任务是尽量远离纸醉金迷欲望的污染,净化自己的灵魂。从这一点也可以窥视到奥菲斯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柏拉图的影响之深。
(三)苏格拉底从对立面之间互不相容的角度证明灵魂不朽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本身和“善”本身是绝对存在的,它们属于“型”的一种,两个相反“型”属性的事物之间绝不相容——“对立面本身绝不会变成与其自身相对立的事物”,比如,具有高的“型”的事物本质就是高,因此绝不会接纳具有矮的“型”的事物。接着,苏格拉底从“灵魂”和“肉体”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角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若想使肉体具有生命,则必须拥有灵魂,只有拥有灵魂,身体才能具有意识,成为实质的生命。而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灵魂却又是死亡的对立面。如上所述,两个对立面之间绝不相容,生的反面是死,生与死不相容,灵魂与死亡更不相容,所以灵魂是不朽的,不朽必然不灭,故灵魂不朽不灭。
日落时分,在所有论证结束后,苏格拉底在学生的陪伴下平静地喝下毒芹汁,迎接属于他的死亡。他的学生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而他则截然相反,从容而平静,因为他舍弃了尘世的喧嚣,摆脱了禁锢灵魂的欲望,前往真理的彼岸,在那里有他期待的一切,智慧的国度纯洁而又自由,他完成了哲学家的“死亡”。
三、结语
在《斐多》中,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证明至今还存在一些争议。首先,柏拉图解释了灵魂何以存在,但是没有解释新的灵魂如何产生。在他的灵魂体系里,死后的灵魂会因前世的罪孽而受审判,只有过着虔诚生活的人才能被送往纯洁的住所。但按照灵魂轮回说,这些灵魂又会再次和肉体结合,堕入尘世,忘记它们之前所获得的知识。而哲学家想要追求纯粹的知识,就要摆脱肉体的干扰,但是如果没有肉体和灵魂的结合,就不会有生命产生,那整个世界则归于无生,既然无生就会无死,灵魂则从何而来呢?哲学家所追寻的难道不和灵魂转世相悖吗?
其次,柏拉图以“回忆说”论证“灵魂不朽”,但是“回忆说”的前提就包含了灵魂存在,这就难免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悖论。对于“回忆说”中“相等”这一概念的论述也存有缺陷,我们对于绝对“相等”的认识仍需经验世界的证明,这些观念也许不是由经验中直接得来,但它依旧是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罗素指责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论证是诡辩与不诚恳的,他只是将自己的理智运用在他喜欢的那些结论中,而不是运用在对知识的无私追求中。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证明并不科学,而是一心一意证明宇宙迎合他的伦理之法,他将灵魂看成独立于肉体的能动性的不朽力量,并且以善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柏拉图在论述关于轮回的时候说,当灵魂在投生肉体时,如果他依照善进行生活,那么他就将获得好的命运;反之如果他依据恶来进行生活,则会得到不好的命运。
虽然苏格拉底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他希望自己的死亡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遗憾与痛苦,更希望自己的死能够唤醒人们灵魂之中对美善事物的欲求,使人们能够从对已经败坏的城邦生活中追寻人的自我认识以及对城邦本身的认识。总而言之,作为哲学家,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自己的哲学。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新的智慧探寻之路的起点,灵魂不朽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是道德实践的必然前提,是追求真善美,过有德性生活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