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播马铃薯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08-31马小红

种子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马小红

摘    要:文章以春播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2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是为我国种植人员的马铃薯种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在提升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化创新的同时,推动马铃薯种植业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春播马铃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4-004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32;S532       文献标志码:B

马铃薯种植是甘肃省临夏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种植人员开始寻找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1 春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择品种及选地和整地工作

1.1.1 选择品种

品种选择是马铃薯春播的首要环节,马铃薯种子的质量会对其后续生长情况和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春播的马铃薯品种。通常情况下,春播的马铃薯种子颗粒形状较为饱满且无病虫害,规格大小也更加趋于一致性。

种植人员在挑选过程中,应选择表面无凹陷且无明显磕碰的马铃薯种子。除此之外,甘肃省临夏县可供种植人员选择的马铃薯种子品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乌蒙、克新等,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耐性,不仅能降低种植人员的后续工作难度,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当季马铃薯的高质高产。

1.1.2 选地和整地工作

马铃薯春播前的选地和整地工作会对整个播种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前期对种植地土壤进行相关处理,才能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该项工作也是马铃薯春播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以甘肃省临夏县的实际情况为例,种植人员在进行选地与整地时必须要注意以下4个要点。

一是为了减少杂草和各类病虫害干扰春播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当地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倒茬种植和合理轮作。具体来说,以3年为一个完整的轮作周期,在同一片种植地上按照时间顺序播种马铃薯、其他豆类和谷类作物。另外,在此過程中还应保证植作物不能与茄科类或根类作物连作,否则会导致马铃薯减产。二是春播马铃薯对种植地土壤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沙壤土田块最适合在春季播种马铃薯。三是在种植地内前茬作物采摘和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深耕处理,并对其开展晾晒作业。种植地土壤的深耕深度为15~20 cm,保证土壤呈疏松多孔的状态。起垄高度为25 cm左右,宽度为60 cm左右,垄与垄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得小于100 cm。四是在对种植地土壤进行深耕操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施肥作业。具体来说,为了保证春播马铃薯工作顺利展开,可以施用完全腐熟农家肥45 t/hm2。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应将各类播种肥撒入种植地块中,比如施用磷酸二铵2 250 kg/hm2、尿素562.5 kg/hm2、硼砂112.5 kg/hm2等。

1.2 种薯前期处理

春季气候开始变暖,马铃薯生长需要经过漫长炎热的夏季,在选择高质量马铃薯品种的基础上,种植人员还应对这些马铃薯种子进行前期处理工作,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晒种处理、切块处理、消毒处理。

1.2.1 晒种处理

种植人员应先将马铃薯种子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置在15~20 ℃的环境中晾晒。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除了要确定当前晾晒环境的光线为散射光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翻动马铃薯种子,防止马铃薯种子出现腐烂等情况,帮助马铃薯尽快结束休眠期。

1.2.2 切块处理

选择纵切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切块处理。有研究证明,相较于横切来说,纵切更不容易引发病虫害。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马铃薯的切块大小,若切块过大则会导致马铃薯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增加种植人员的生产成本;若切块过小则会加快马铃薯的营养与水分流失,削弱马铃薯种子的各项性能,导致当季马铃薯减产[1]。在切块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每个马铃薯切块上均有芽眼,若发现存在虫眼或已经沾染病虫害,应立即更换刀具并消毒,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病虫害的扩散,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1.2.3 消毒处理

使用消毒试剂清洗消毒马铃薯的切口处,尽可能清除干净马铃薯切口处的淀粉。同时,合理晾晒,在此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有效控制切块马铃薯内的水分。当马铃薯种子开始发芽并生长至1~3 cm后,若发现颜色开始转绿就可进行播种作业。除了要对切块马铃薯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工作以外,种植人员还应使用75%酒精对这期间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若工具处理过沾染病虫害的马铃薯,还应在对其进行酒精消毒的基础上,再次使用3%苏打水深度消毒。

1.3 适时播种

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展播种作业是确保春播马铃薯高质高产的关键和核心环节,种植人员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播种前应先确认种植地土壤的温度,当种植地土壤10 cm深度下的温度达到8~10 ℃时方可播种。为了使马铃薯出苗避开霜冻期,通常情况下选择冬霜日前20~30 d开展播种作业。

二是为保证马铃薯种子发芽整齐,应选择合适的播种机具以及使用合理的种薯处理方法提升发芽率,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催芽工作,避免种子发生霉变。另外,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保障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以达到高产量与高品质的目的。

三是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制订栽培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此方案执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后续高质量产出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应加大日常维护保养力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2]。

马铃薯进入薯块膨大期后,应保证种植地温度最高不超过23 ℃,且尽可能保证灌溉充沛,促进马铃薯块茎部位充分吸收水分,提升当季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应采用开沟点种法展开播种,并确保开沟的深度在10~15 cm,将经过严格处理的马铃薯切块均匀放置在沟内,再进行填土操作,这也是提高马铃薯出苗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此外,种植人员还可以将播种机放置于垄间位置处,同时利用地轮带动种薯滚动播种。为了使马铃薯能顺利出土,可对马铃薯植株进行适当浇水处理,或是选择在阴雨天气播种,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其内部温度,避免发生冻害现象,为后期马铃薯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1.4 田间管理

1.4.1 中耕培土与杂草处理

中耕培土与杂草处理是防止种植地土壤板结的有效措施。种植人员通常会在马铃薯苗期后开展第1次中耕培土作业,中耕深度一般在8~10 cm;第2次中耕培土作业与第1次作业间隔10~15 d,此时中耕深度可以在第1次作业基础上适度增加;第3次中耕培土作业应在马铃薯现蕾期进行,此时深度应尽量小于第2次的中耕深度。

在中耕培土期间处理杂草时,应使用30%施田补乳油3 0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洒杂草。马铃薯出苗后,应在种植地喷洒15%精稳杀得乳油11 250 mL/hm2防治禾本科杂草。同时,收获时采用20%精稳杀得+50%水杨酸乳剂喷洒所有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类杂草[3]。

1.4.2 灌溉

由于马铃薯的幼苗植株较小,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水分,只需格外关注马铃薯在干旱天气的生长情况即可。除此之外,春播马铃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块茎膨大期,需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和种植地土壤含水量的情况合理灌溉。若遇到连续阴雨天,种植人员应及时展开排水作业,避免水量过大破坏马铃薯根茎。若出现干旱期应及时灌溉,多采用漫灌方式。

1.4.3 施肥

通常情况下,对马铃薯的第1次追肥作业应在马铃薯幼苗生长初期阶段进行。因为马铃薯幼苗刚出土不久,根系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植株刚开始形成茎叶,需要吸收养分。植株体内有一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要想及时补充养分,应施入较多肥料,促进其迅速成生和吸收养分,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如果这时施用肥料过量或土壤干旱,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出现“花而不实”现象,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质量。

1.5 采收

马铃薯采收工作在春播后的80~90 d且马铃薯叶片颜色开始变黄时进行。为尽可能减少在此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种植人员要选择在晴朗的天气采收,及时将已收获的马铃薯放在阳光下晾晒2 h,并清除干净其表面泥土,贮藏在避光处。

2 春播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2.1 化学防治技术

2.1.1 花叶病

患有花叶病的马铃薯植株尽管会正常生长,但其叶肉的颜色会随着时间推移呈现明显差异,且叶脈也会出现轻花叶症状。发病后期,马铃薯植株的顶部叶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黑色斑点,且随着病情加重蔓延到马铃薯植株的主茎。若马铃薯种子本身就带有一定毒性,则花叶病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植株矮化与皱缩程度也会比本身不带毒性的马铃薯种子更重,患病严重时会出现坏死斑等现象[4]。

花叶病导致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均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针对花叶病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才能更好地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防治花叶病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喷洒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并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多菌灵具备较强的抑菌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搭配,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另外,还要做好土壤处理工作,为之后用药提供便利。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各项指标处于良好范围内,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具体使用药物时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并将施药浓度控制在1~3 g/m2,同时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操作,确保喷药均匀,将药害发生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1.2 青枯病

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随着病体宿主传播到种植土壤中,对马铃薯植株和种植地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若是青枯病发生在水分含量高且湿度大的地区,最长可存活2~3年;若发生在干燥地区,存活时间会大大缩短。患有青枯病的马铃薯首先会在根部发生病变,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蔓延开始腐烂,维管束也会由原先的绿色变为棕褐色,有时还会出现白色分泌物。防治青枯病时,可以喷洒生石灰,或喷洒70%可杀得500倍液、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2.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为了减少化肥和农药试剂的用量。在马铃薯的栽培与生长期间,种植人员应根据种植地土壤的相关特性定期开展除草工作,避免杂草争夺养分,也可避免杂草带来其他病虫害[5]。由于春播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天气刚回暖,杂草还未生长,呈数量较少且繁殖力较弱的特点,此时使用一般的化学试剂即可清除,但会对种植地和马铃薯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应多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进行杂草处理工作。这种模式虽然消耗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化学农药试剂的使用减少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马铃薯的品质,还能减少农药对各类资源的污染。

在春播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减少相关害虫的侵袭,种植人员还可建设防护网,尽可能将害虫隔绝在马铃薯种植地外,避免害虫与马铃薯幼苗直接接触,减少害虫对马铃薯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在种植地安装振频式杀虫灯或黑光灯的方式,在无太阳光线照射的夜晚将杀虫灯打开,能有效灭杀马铃薯种植地的害虫,降低害虫之间的交配率,减少虫卵。采用物理防治技术会使相关种植地间的杂草等清除得较为彻底和干净,也给马铃薯留出了充足的生长空间,有利于维持种植地的正常空气流通,还能为马铃薯储存一定水分,因此物理防治技术逐渐被种植人员所认可和使用。

3 结束语

尽管种植人员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加强马铃薯的春播种植工作,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种植人员应及时转变传统种植思维和观念,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相关种植技术的运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并站在全局视角重新审视春播马铃薯,确保当季马铃薯的高质高产,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茂明.水稻育秧棚内稻壳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蔬菜,2022(11):25-28.

[2]付艳慧,张秀丰,李晓伟,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2022(9):73-75.

[3]刘尼尼.基于智慧农业的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5):166-168.

[4]张改连,高引全.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8):160-161.

[5]钱莉莉,胡德文.南方地区春播马铃薯覆盖地膜机械化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21(2):27-28.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