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
2023-08-31肖永兰
肖永兰
摘 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资,也是社会安定的保障。在耕地面积不能扩大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耕地提高粮食产量,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光照,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大力推广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文章分析了玉米套种大豆的必要性,总结了玉米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4-003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S565.1 文献标志码:B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套种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套种技术有助于最大程度提升耕地的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玉米和大豆套种能够充分发挥阳光、温度、空间等资源优势,强化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土壤利用率,提升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玉米和大豆优势互补,能够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1 玉米套种大豆的必要性
1.1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玉米与大豆套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一些地区地势复杂,山地众多,能用于耕作的耕地有限。采用玉米与大豆套种技术可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率,实现较高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些农村的农业加工业有所发展,如食品加工、饲料加工、食用油等,大豆和玉米是主要原料,种植大豆和玉米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原料供应[1]。
1.2 提高產量
田间垄沟可以蓄水,从而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通常情况下,垄沟累积的雨水可以达到当地雨水的2倍,对于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采用玉米套种大豆技术,玉米种植在较高的位置,易于接受花粉,确保了玉米健康生长和籽粒丰盈。大豆在生长后期对日照需求较少,此时玉米高度已经足够高,有助于避免大豆暴露在阳光下。由此可见,采用玉米套种大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2]。
2 玉米套种大豆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玉米和大豆产区均位于内陆和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型的高精度仪器设备无法引进,交通运输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新技术只适合在平地使用,无法对内陆和山区种植玉米和大豆的技术进行优化。由于内地地势复杂,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大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经费提供先进的装备。沿海地区是比较发达的区域,接触新技术较早,但是一般缺少农业生产的土地。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分配不均衡。今后,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状况,力求在东西部科学种植玉米和大豆之间实现连贯性,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玉米和大豆生长。
3 玉米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3.1 整地
3.1.1 整地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疏松性。使土壤更加深层,有利于玉米和大豆生长,增强玉米和大豆的抗倒伏性和耐旱性[3]。
二是可以改善土壤的储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颗粒的间隙,达到下实上松的状态,确保土壤湿度适宜,促进大豆和玉米生长。
三是有助于优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表面经过风吹日晒后可以加速土壤熟化速度,将土壤表面的热量传递到土壤内部,从而提高土壤温度,有助于玉米和大豆提前播种。此外,整地还可以促进土壤内外的热量、空气和水分平衡[4]。
四是在水稻种植期间,整地有助于消除杂草和害虫,有效避免玉米和大豆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3.1.2 整地方式
目前主要的整地方式有4种。
一是翻耕与耙地。翻耕后需要再耙2~3次,保证土壤均匀和细致。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机械翻耕,可以有效提高整地效率[5]。
二是旋耕法。采用旋耕机将前一茬作物的残茬碾碎,然后将剩余的残茬混合到土壤中。在小面积的农田中,利用小型旋耕机和四轮拖拉机结合可以提高旋耕机的机动性,余茬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6]。
三是秋整期和春整期。一般在收获前一茬作物后除茬,然后进行翻地。秋季整地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而且可以优化土壤结构,为有效开展玉米套种大豆奠定基础。
四是倒茬与轮作。玉米的连作能力强,但会使大豆产量下降,因此应重视轮作倒茬,以保证玉米和大豆高产。轮作有利于充分利用肥料,保证土壤养分平衡。种植人员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玉米与大豆的生产规律合理轮作,拔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总数,调节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理化性质[7]。
3.2 选择种子
优质的种子是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高产、耐高温、耐旱的种子对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些玉米品种在生长过程中遭遇干旱,可能导致玉米枯黄或者结实率很低。如果连续出现旱情,甚至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因此,选种至关重要。种植人员应选择优质、高产、抗干旱、抗倒伏的种子。同时,合理安排高矮作物,充分利用光照和水分,为发挥边地优势提供条件,确保大豆和玉米获得丰产。
3.3 准备基础肥料
基础肥料是玉米幼苗和大豆幼苗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种植人员需在土壤中添加优质肥料。具体来说,可将复合肥、磷酸二铵和氯化钾混合后施入,复合肥的用量为450~525 kg/hm2,磷酸二铵的用量为225~300 kg/hm2,氯化钾的用量为75~112.5 kg/hm2[8]。
3.4 及时播种
玉米播种时,种植人员应坚持大小行播种,小行间隔35~40 cm,大行间隔28~30 cm,播种密度约34 000株/hm2。选用有包膜的种子,采用点播的方法,1穴1颗,深度为3~5 cm。
播种后要轻踩播种孔,确保种子与土壤粘连。要注意适时抢墒播种,如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旱情,要在播种后及时浇水或进行1次滴灌。若播种期间出现严重的灰飞虱,应在6月21日以后播种。为预防玉米枯萎病和病毒性疾病,在播种后要及时喷洒杀虫剂,如乙草胺和二甲戊灵等,并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灌溉后撒播,以免引起种子腐烂等问题[9]。
3.5 控制种植密度
玉米套种大豆的过程中,玉米应密植,大豆应稀植。一般玉米行间距为30 cm,植株间距为15 cm。玉米大行中种植2行大豆,其中大豆行间距30 cm,玉米和大豆行间距60 cm。
种植人员应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温度、土壤条件等确定玉米种植面积。同时,要坚持1年1次轮作,提高化肥和水分利用率,降低害虫和杂草的不利影响[10]。
3.6 肥料管理
科学的肥水管理直接关系到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与质量。播种前要进行科学施肥。玉米直播或移栽前需在窄行内开沟,撒施有机肥与复合肥。大喇叭口期需追加尿素。大豆带需施用复合肥、氯化钾和磷酸钙。玉米生长到6~11片叶子后,需施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和胺鲜酯。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优质的农家肥。玉米生长到4~5片叶子时,施用适量的拔节壮秆肥,增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产量。可以在中部或小排中部挖一个孔,施用尿素。玉米生长到6~11片叶子后,可以施用适量的乙烯利和胺鲜酯,增强病虫害抵抗能力,使根茎变粗,促进根系生长。夏季玉米生长期间,特别是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干旱灾害,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籽粒质量增加[11]。
3.7 坚持玉米和大豆的套种原则
玉米和大豆的套种方式是坚持不同作物的间作原则,即垄地种植大豆,垄地栽培玉米。这与传统的单一品种有所不同,能够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增加产量,提高收益。
4 玉米套种大豆的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和中耕
大豆首次定植需在一次复叶出现之后进行。在定苗时,需要遵循保留壮苗、大苗,去除病苗、弱苗、杂苗的原则。如果出现缺苗现象,应在相邻区域保留两苗。幼苗生长阶段,种植人员需要经常进行土壤中耕,以便有效除草、调节水肥、控制热气、促进根系生长,为大豆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2]。
4.2 灌水排水
在大豆生长阶段要注意防水。如果遇到旱情,需要适时浇水。9月初如果遇到旱情,需要及时浇水,以提高百粒重。玉米在拔节期到抽穗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需要大量的水分,适时浇水可以使玉米穗大粒多。
4.3 追施肥料
在大豆花期,可以追施尿素等肥料。在大豆花结荚期,应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适当施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在玉米追肥过程中,建议采用点穴施肥的方法。施肥时要注意施用氮肥,尿素是最佳的肥料。
4.4 化学控制技术
如果大豆生长过于旺盛,可以利用化控技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以达到增花、保荚、矮化、促熟等效果。掌握好喷药时机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在6~13片叶片时喷药较为合适,最佳喷药时机是叶片数量为8~13片时。当叶片数量长到7片以上后,叶片上会有白色的小绒毛,这时正是喷洒农药的最佳时机。在玉米顶端的叶片上可以适量添加矮壮素。叶片数量在11~14片时,可以施用一定数量的植物生长素或乙烯利,在合理控制植株高度的同时,促进花穗分化,提高结穗率和结实率。
4.5 收获
种植人员要掌握好收割时机,既要保证品质,又要提高产量。大豆会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成熟,种植人员应尽快收割,确保品质良好。过早收割会导致玉米籽粒不成熟,降低玉米产量;过晚收割会影响玉米口感,降低玉米品质。
5 病虫害防治
种植人员在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时,要注意防治时机。例如,玉米大斑病最好在大喇叭口期防治。蚜虫、金龟子、豆荚螟等害虫可在花期和成熟期采用井冈霉素A、溴氰菊酯、枯草杆菌等防治。可在幼苗期后3 d控制玉米螟,建议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夏天炎热,玉米蚜虫较多,一旦发现蚜虫迹象,需立即喷洒杀虫剂。为了更好地控制玉米黑穗病,需对玉米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可采用适宜的杀虫剂包衣。针对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
种植人员可选择克菌丹、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噻菌酯悬浮剂、戊唑醇悬浮剂等防治大豆锈病,用克螨特乳油、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
针对不同区域的常见病害及其流行特点,在播种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药剂,并对大豆、玉米进行二次拌种,例如选择使用精甲·咯菌腈、丁硫·福美双、辛硫磷、阿维菌素等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阿维菌素乳油与水混合均匀,浸种3~4 h,干燥后及时播种。防治玉米幼苗病害,可将晒好的种子浸泡在稀释过的克菌灵溶液中,然后进行播种。除了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之外,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治理,比如在整地过程中加入毒杀蚁乳油,然后利用旋转技术将土壤中的药物和下层的土壤充分搅拌,从而有效防治病虫害。
目前,病虫害防治技术正在不断革新。无人机已经成为控制害虫的得力助手。在使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农药的用量,防止农药的作用减弱,从而实现控制病虫害、提高玉米和大豆产量的目标。
6 结束语
玉米与大豆套种技术的高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的价值,既能提升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种植人员应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有效控制病虫害,充分利用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技术优势,实现玉米和大豆优质丰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晓敏.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2017(6):42.
[2]孙荣华.玉米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8):58-59.
[3]陶国华,杜金平,周亚芬,等.玉米套种大豆与单作对比试验初探[J].江西农业,2019(6):1,3.
[4]钱家中.玉米套种大豆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广东蚕业,2022,56(7):30-32.
[5]陶国华,周亚芬,杜金平,等.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南方农机,2018,49(19):40.
[6]刘官慧.基于玉米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7):174-175.
[7]林育捍.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10):169-171.
[8]郎永新.玉米大豆套种机械化种植技术[J].新农业,2022(14):14-15.
[9]于泮池,郭坤.夏玉米套种夏大豆高产种植技术[J].中國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6):74-76.
[10]孙秀红,韩凤阳.夏玉米套种夏大豆高效立体种植新技术[J].农村新技术,2020(5):8-9.
[11]李雷,王秀波.大豆套种玉米种植技术[J].吉林农业,2017(10):48.
[12]周长安,窦重兴.小麦套种玉米间作大豆种植技术[J].农业知识,2005(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