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石:建筑院校设计基础课对艺术院校环境设计教学的启示 ①

2023-08-31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课题空间作业

季 鹏(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07 年,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下简称:南大建院)开始招收本科生。时任院长丁沃沃教授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南艺设院)院长邬烈炎教授共同制定了一项联合教学计划,南大建院的一年级新生在南艺设院接受为期一学年的设计基础课教学。每周一次的半天课程,由双方学院的教师组成联合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工作。在南大新生尚在江北校区的时代,南大派校车专程送学生们过江到位于鼓楼区草场门的南艺上课;南大新校区落户仙林大学城之后,学生们自行乘坐地铁到南艺上课。笔者由于同时担任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因此有幸进入了“南大—南艺”联合教学团队。

毕业于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建筑学博士鲁安东教授加入教学团队后,基础课教学计划每年都进行微调和优化。将近十年的实验性联合教学,取得了具有探索性和专业性的斐然成果。本文以笔者与鲁安东教授合作期间的教学实践来呈现联合教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艺术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题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样本。

一、艺术学+建筑学的课程定位

联合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南大建院当年录取的本科新生,一个标准班约30 人左右。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均以出类拔萃的高考成绩被南大录取。但是,在进入建筑学院之前,除了极个别学生曾或多或少学习过绘画,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任何艺术学习的经历,稍有超前意识的也仅是在收到建筑学院录取通知书之后,利用剩余的暑假去美术培训机构突击补习了素描技巧。在工科专业中,建筑学是为数不多的需要掌握一定美术技能的专业,然而建筑学科的学生大多是先选择了建筑学,才开始接触艺术。

联合课程的定位是结合南艺设计专业和南大建筑专业的学科优势,利用教学团队的综合性和互补性,根据建筑学科生源的特点建立一套基础课程。通过跨艺术学和建筑学的系列课程,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意识、认知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提升个人的艺术审美,初步形成建筑师的思维方式。

二、主题性的渐进式课程结构

两个学期的联合基础课程总计128 学时,每学期授课16 周64 学时,每周1 次课(4个学时)。课程的前半段主要由南艺设院的教师主讲,课题偏重艺术性。参与教学的教师涵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现代手工艺陶瓷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等,充分整合了南艺设计的学科优势投入联合教学;后半段由南大建院的教师主导,教师均来自建筑学科,课程内容逐步向建筑设计过渡,为学生进入建筑学的专业学习做好前修准备。

联合课程由7 个相对独立的课题组成,每个课题包含若干子课题。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介绍、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题作业、作业展示和专家评图等环节。课题的设计与作业的编排是教学的价值体现,其中具有建筑学特色的作业展示和专家评图是教学环节中的精华,设计思想在此碰撞和交流,堪比论文答辩的仪式感强调了评图环节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规范打下了基础。

此外,无论是南艺教师授课还是南大教师主讲,南大的学生们统一到南艺校区上课。利用课前与课后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在南艺的设计学院、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等二级学院展厅观摩每周更新的作业展,南艺美术馆更是不断呈现高质量的艺术展。如果运气好还能赶上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公开演出。丁沃沃院长的良苦用心是希望南艺的艺术氛围对南大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在成长为建筑师的同时懂得欣赏艺术进而热爱艺术。

三、联合教学课题及作业解析

联合基础课程的课题从造型艺术切入,根据建筑学的培养目标训练学生手绘、摄影、制图等相关技能,再过渡到行为与空间分析、模型建构等建筑学基础知识,以实现迈向建筑学的专业转型。

1.课题一:看到世界的美——培养学生理解同一个形式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对事物进行视觉化解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造型艺术通常是从师法自然的写实性再现入门,逐步发展出带有表现性和主观性的表现方式和形式技巧。本课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摄影、构图、写生、拼贴、色彩表达等多种形式的尝试,感受和理解同一形式的多种表达方式。本课题受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老师同类课题的影响,经过南艺设院基础课教学的实践和改造,形成了面向建筑学新生的实验性基础训练课题。

首先要求学生观察自行车的造型特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摄影记录,再从照片中选出最佳视角进行构图优化。根据照片以全因素素描的方式表达自行车的明暗、光影、体积、结构和质感等,强调画面的虚实层次变化和自行车构件的细节刻画,完成4 开作业一张(图1-1)。

图1-1 全因素素描表达

然后在第一张作业的基础上,将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子归纳为黑白灰关系,使用黑卡纸、灰卡纸、英文报纸和白卡纸进行剪切和拼贴,实现画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拼贴材料中的灰卡纸和英文报纸分别表现画面中的深灰和浅灰色调,英文报纸的肌理感可以丰富画面的视觉感受(图1-2)。

图1-2 黑白灰材料拼贴

最后,通过讲授装饰色彩和抽象色彩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对前两张作业中的造型进行适度的变形,并以主观色彩加以表现,传递一定的个人情感(图1-3)。

图1-3 主观性色彩表达

图2-1 全因素素描

图2-2 黑白灰材料拼贴

在教学中,主观色彩表达环节的作业也曾被陶瓷浮雕和丝网版画替代过,旨在让南大的学生充分利用南艺设院的实验工场,将自行车构件的形态用于陶瓷工作室的泥板切割和丝网印刷工作室的照相制版,通过浮雕烧造(图2-3)和丝网版的套版印刷实践(图3-1,图3-2)去尝试和理解造型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形式的生成与演绎是一场没有终极目标的游戏,正是出于对形式建构的不懈实验与变体的追寻,它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而有着永恒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才有可能将新的内涵纳入自己的系谱。[1]

图2-3 陶瓷浮雕

图3-1 丝网印刷中的套版印刷工艺

图3-2 丝网印刷中的套版印刷工艺

笔者为本课题的主讲教师,南艺设院陶瓷工作室的张威老师和丝网印刷工作室的张彬彬老师参与教辅,给予了课程上的重要支持。学生在完成本单元作业的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建筑院校美术作品竞赛中斩获重要奖项。

2.课题二:看到形式美的规则——通过不断放大(zoom in),让学生建立起建筑设计的层级意识

从城市尺度、环境尺度到建筑细部的空间关系,是建筑设计师需要建立的层级意识。在先不考虑建筑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关于放大(zoom in)的实验性课题,引导学生感受由不断放大形成的视觉变化与内在逻辑是本课题的重点。主讲教师徐旻培为南艺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的专业教师,其艺术学和建筑学的跨学科背景,设计了融合感性与理性的课题,让学生乐在其中。

作业一:要求通过8 张手绘图片,展示一个生活中不断放大(zoom in)的过程。例如学生作业(图4)所示,通过单色插画的方式表现了从建筑物外观进入室内空间,放大到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再聚焦于电脑USB 接口,接着表现内部的集成电路板,进而表现金属材料的分子结构,仿佛随着变焦镜头不断地推进。作业以近乎娱乐的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另一个角度演绎了空间关系中的层级概念。

图4 放大(zoom in)主题的学生作业

作业二:创造一个几何形态作为基本的视觉元素,通过不同层级的放大(zoom in)、拷贝、旋转等手法,结合构成原理营造一个既具有内在数理逻辑关系又具备视觉审美的线性画面(图5-1,图5-2)。作业要求使用便于拷贝的对开硫酸纸,作图方式参照工程制图规范进行尺规作图。在计算机时代之前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普及的前期,传统的制图能力是建筑师必备的基本功。对于理科背景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几何作图倒也并不陌生。

图5-1 几何构成 学生作业

图5-2 几何构成 学生作业

3.课题三:理解空间的规则——通过层叠形式,让学生建立起空间结构的意识以及人在环境中体验不断变化的空间关系的意识

本课题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借助摄影、绘画与拼贴的方式来诠释深度空间。

作业一:选取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建筑物,多角度取景拍摄(8 个不同角度)。要求选取的角度具有创意,同时不影响主体物的辨识度。系列照片保持统一的尺寸和长宽比例,可适当进行计算机后期处理。

如学生作业(图6-1 至图6-8)所示,作品从不同视角表现了南京鸡鸣寺的药师佛塔,或置身市井、或与地标建筑遥相呼应、或与古明城墙为邻、或似镜花水月、或植入现代元素。颇为讲究的正方形构图和意味深长的取景,构成了药师佛塔的全景画面。

图6-1 置身市井的佛塔

图6-2 置身自然的佛塔

图6-3 遥相呼应的新旧地标

图6-4 与明城墙为邻的佛塔

图6-5 现代元素介入佛塔

图6-6 玻璃映射的佛塔

图6-7 水中倒映的佛塔

图6-8 建筑与大自然争夺空间

拥有独特的专业视角,使得许多建筑师在建筑摄影方面颇有建树。建筑师通过对空间的理解,能够出色地驾驭远景、中景和近景之间的层叠关系,所以许多建筑摄影的精品出自建筑师之手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当下鼓励学生用摄影的方式表达空间体验,收效甚好。

作业二:选取一幅复杂场景的世界名画,比如法国画家图卢兹—劳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的名作《在红磨坊》(At The Moulin Rouge),通过系列画面尝试对画面深度空间和平面空间的解析。步骤1:将画面中的人物和环境元素用单纯的几何线框进行归纳,通过平面空间中的层叠关系表现各元素的前后秩序;步骤2:将单纯的几何线框转化为简约的立体形态并增加厚度,表现各元素在空间中的层叠关系;步骤3:用平面化的黑白灰色调归纳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步骤4:在立体形态的基础上加入辅助性的色彩元素,强化视觉元素在深度空间中的层叠关系;步骤5:运用多种材料,以拼贴的方式实现对画面的抽象表现(图7)。[2]

图7 《在红磨坊》的变体练习

图8 学生作业

本课题由笔者担任主讲,课题参考了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顾大庆教授的空间解析课题。顾老师曾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建筑系学习和任教,2002 年撰写的《设计与视知觉》一书,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完整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等国内几十所建筑院校,以及南艺设院的设计基础教学有着积极且持久的影响。

4.课题四:理解使用的规则——通过一个动手制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理解形式与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

“形式追随功能”是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的名言,原话为“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This is a law”。在设计史上,形式和功能的问题始终被探讨和修正,路易斯·沙里文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上升为设计法则,对设计界的影响极为深远。

本课题以类似“旧物改造”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手工制作,主讲教师徐旻培引导学生在改造旧物时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法则,将身边常见的日用品或废弃物品进行再加工,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小问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其工作核心正是要漂亮地解决问题。在学会将建筑的钢结构与膜结构结合得更为合理之前,不妨先打开脑洞尝试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开发再利用,比如切一刀变成书签的胶囊(图9),或用喝完的王老吉易拉罐做一个烛台(图10)。

图9 作为书签的胶囊 学生作业

图10 易拉罐做的烛台 学生作业

5.课题五:身体、尺度与环境——身体装置设计,以理解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形式与背后的规则

人的身体包含了一系列的尺度关系,而人的尺度是器物、建筑与环境尺度的基本参照,是设计中决定尺度关系的相对恒定因素。当设计师熟悉了尺度的原理,可以使得设计成果呈现合适的、预期的尺度,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本课题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的基础课程,并未直接从枯燥的原理和数据切入去研究人体工程学,而是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个特别的日常行为,通过测量人体尺度和环境尺度,设计一个将身体运动转化为另一种运动的身体装置,让学生在测量、计算、设计和思考中,感知那些复杂的、关乎身体、尺度和环境的设计原理。

一位睡在宿舍上铺的女生,平常最苦恼临出门才想起钥匙或手机落在床铺上。虽然已经熟悉了爬到上铺的一连串动作(图11-1),但还是梦想有一种方式能够让爬上爬下的过程舒适一些。结合课题要求,该女生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身体装置。首先,她图解了爬到上铺的动作过程,通过测量身体尺度和攀爬辅助物(如凳子、桌子)的尺度,计算出完成系列动作给身体带来的相应的尺度变化(图11-2),再推导出装置的运动机制(图11-3)。最终,依据手脚协作的特定行为方式及周边的固有环境,设计出一个辅助人们爬到上铺的便携式联动装置(图11-4)。

图11-1 原始照片

图11-2 动作图解

图11-3 模型图解

图11-4 模型照片

另一名女生平时有锻炼的习惯,通常她会选择一处适合自身尺度的窗台,做压腿和拉伸的运动(图12-1)。而为自己设计一个专用的运动空间,成了她的课题研究出发点。首先图解完成动作幅度的身体尺度和空间尺度(图12-2),再研究完成动作的身体变化以及对空间的最低限度需求(图12-3),最后,通过模型展示用于特定锻炼行为的空间装置(图12-4)。与前一个案例一样,尽管乌托邦式的设计不可能付诸实施,但是,课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日常行为,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装置,在看似无厘头的游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了形式与背后的规则。

图12-1 原始照片

图12-3 模型图解

图12-4 模型照片

该课题由南大鲁安东教授担任主讲,联合基础课程的专业性开始从偏重视觉艺术逐步转向偏重建筑设计。

6.课题六:折叠空间——利用折叠纸板制作一个多层空间,理解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理解结构与空间的关系

包装设计不仅可以使商品以一种吸引人的形式呈现,在运输过程中对商品的保护作用也至关重要。现代物流和网购的兴盛使得商品的运输环节日益复杂,如何在经历辗转的物流运输后保证商品无损地到达消费终端,是现代包装设计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当比例的包装采用对纸板进行切割、折叠和插接,提供给商品一个安全的包裹空间,在包裹空间中还可以分出小空间,应对不同部件分隔放置的需要(图13)。在包装设计中体现的建筑语言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启示,折叠空间课题旨在让学生从学习包装设计入手,通过对纸板的加工完成纸模型的建构,理解单一材料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以及折叠产生空间形态的原理,并进行图示分析。本课题由南大鲁安东教授与同样硕博毕业于剑桥大学建筑系的窦平平老师负责,南艺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陶霏霏老师担任包装设计的前修部分教学。

图13 商品包装

学生们在经过包装设计的学习后,掌握了纸板折叠成型的技巧、绘制包装设计的开刀图和纸板间插接的不同方式。然后,鲁安东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要求学生通过对纸板的切割、折叠和插接完成所研究建筑的立体纸模型(图14-1,图14-2),再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纸模型的轴测图(图14-3)。接着控制针孔相机进入立体纸模型,模拟人在建筑空间中游走的视角进行空间漫步和定点拍摄,运用在前修课题中掌握的拼贴手法,根据照片完成不同空间的透视示意图(图14-4)。鲁安东教授的“电影建筑学”(Cinematic Architecture)研究,在本课题中已经有所体现。

图14-1 折纸步

图14-2 折叠模型

图14-3 轴测图

图14-4 空间漫步

经过一段时间从包装设计到建筑模型的实验性教学之后,南艺设院的立体纸服装设计课引起了丁沃沃院长的关注。与包装设计板式立体空间的建构方式不同,纸服装设计的造型方式可以建构千姿百态的自由曲线和曲面,视觉效果宛若参数化设计形成的数码形态(图15-1,图15-2)。于是,南艺设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姬益波老师应邀加入了教学团队,负责讲授纸张折叠后构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原理与技巧。

图15-1 纸服装 南艺学生作品

图15-2 纸服装 南艺学生作品

不同于艺术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偏重感性的造型模式,南大建筑工科背景的、更具理性的造型原则要求学生依照可以演算的数据,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控制线面的尺度与弯曲度完成制图(图16),再根据图纸制作贴合人体的纸服装(图17)或肢体的包裹物,每一道褶皱都经过精确计算,包括将积累误差与纸张折叠后的伸缩度考虑在内。

图16 折纸原理(来自鲁安东教授课件)

图17 纸服装 南大学生作品

折叠空间课题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关联包装设计与建筑空间、关联纸服装与建筑表皮形态来理解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是本课题的特别之处。联合教学方式更是体现了两所院校优势学科的交叉所迸发出的非凡创造力。

7.课题七:空间建构——在相同预算的前提下,各组完成一个构筑物,理解材料、结构与成本的关系,积累设计环节中统筹分配资源、团队协作等经验

空间建构是联合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课题,院长丁沃沃教授亲自参与了教学指导。首先,她与鲁安东教授一起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个组提供相同的预算经费。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同作业,完成一件依照人体尺度设计的构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建筑审美,同时须考虑诸如材料属性、制作工艺、分工合作、进度安排、统筹预算、作品呈现等关联问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既有过团队自主选择建构材料的课题要求,也曾要求使用单一材料进行空间建构,如所有小组均使用相同规格的PVC 水管和塑料扎带进行作业。

在鲁安东教授解析课题之后,各工作小组先进行团队讨论和草图构思,再运用计算机软件做出构筑物的预想图(图18)。接着进入工作草模的制作,模型是空间想象的工具,也是发现问题的工具。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设计细节进行调整。但是,相关模型材料的使用也须纳入预算编排。完成户外搭建后的作品展示除了构筑物本身,还包括表达构思过程的展板和工作草模(图19)、评图环节的设计汇报与答辩。

图18 构思过程的呈现

图19 作品展示

空间建构课题首次让学生尝试团队合作,过程中会产生观念的互补,也必定伴随着争执、辩论和妥协,这其实是团队工作的常态。除了设计理念的交锋,如何在恒定的预算下选择材料与工艺、如何分工合作和制定工作进度、出现失误时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呈现最终作品等,都将引发思想和情绪的波动。当然,最终还需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课题作业,荣耀或遗憾也都属于整个团队。这种完全不同于独立创作的工作氛围,是立志于成为建筑师的学子们必须面对和适应的。

四、互动性的结课评图

评图是建筑院校设计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南大与南艺的联合基础课教学同样非常重视评图。每个单元课程结课都照例安排评图环节,丁沃沃院长会带领南大的教学团队到南艺参与答辩,有时正在南大参加学术活动的著名建筑师也会应邀出席评图,提升了课程评图的仪式感和专业互动性,足见南大对联合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

评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随堂的即兴式评图,学生通过演示设计作品的操作方式呈现作业的成果(图20),师生进行一般性交流;也有在教室精心安排小规模展览,受邀的评图专家来自跨行业跨学科的不同院校和机构,共同就展览和学生的汇报展开学术性的对话与讨论(图21);最期待的当然是空间建构课程的结课评图,由于是整个联合基础课的完美收官,展览通常设在南大鼓楼校区的公共空间中。南艺的教学团队会应邀到南大参加评图,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师以及其他设计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士,也会受邀参与活动。评图的答辩环节非常学术,尖锐的提问、睿智的回答、不同见解的博弈,间或穿插着专家们的学术交流,让参与者都获益良多。

图20 课题五的作业演示

图21 课题六的作业演示

学生们除了通过展板和视频分组介绍团队作品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考,接受专家学者们的提问并作出回答,还将课题六的纸服装穿戴起来,伴随着时装秀的音乐节拍,穿梭在构筑物之间进行走秀。欢快的音乐、精彩的表演、热烈的交谈、美味的小食与软饮料,最终将评图变成了令人愉悦的Party(图22),也让参与联合教学的师生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图22 空间建构课程的结课评图

结语

参与“南大—南艺”联合基础课的教学,让笔者感触颇深。仅仅两个学期,经过交叉性、综合性、实验性的基础课程训练,一群没有所谓专业基础的大一新生初步建立了空间意识,形成了兼具感性与理性的建筑思维模式,掌握了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法,学习了绘画、拼贴、摄影、计算机绘图、模型制作等多项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经历一轮一轮堪比毕业答辩的评图,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得以显著提升。团队项目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未来设计工作的复杂性,并深刻领悟了协同创新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联合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架构。系列课题改变了传统设计基础课的定式,突破了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固守。正如联合课程的原创者邬烈炎教授所提倡的:要在信息社会中理解与探索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学会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境下的判断能力,适应艺术设计研究所体现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可行解”,而非单向度的“唯一解”的特性,要培养学生开放的、抽象的、多元的、实验的研究方式与工作习性。

建筑院校的训练体系有着一套清晰的、成熟的学科系谱与知识结构,对培养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行之有效。反观艺术院校的环境设计教学,长期纠缠于艺术表现或软件应用的课程设计逻辑,已经远不能适应当下设计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将“南大—南艺”联合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作业展示等做了全景式的呈现,希望对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特别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具有开拓性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课题空间作业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作业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QQ空间那点事